平陽知府衙門後堂。


    王川一邊寫著請示報告,一邊嘴角翹起一抹弧度。


    這份報告很簡單,先是簡單闡明一下挖水渠的過程,然後寫遇刺殺一事,最後濃墨重彩寫落霞門的囂張跋扈。


    “來人!”


    當值的書吏聞言,立刻走進後堂,低垂著頭,微微彎腰,恭恭敬敬說道:


    “大人有何吩咐?”


    王川將寫好的報告,遞給那書吏,吩咐道:


    “按照規矩,給這上報上去,記住,必須每一步都合乎衙門規矩,聽明白嗎?”


    那書吏連忙欠身,答道:


    “迴大人,聽明白了!”


    “聽明白就好!”王川擺了擺手,“下去吧,如果梅大人過來找我,直接帶到後堂,還有省裏有迴應了,立刻告訴我。”


    “是,大人!”


    這份報告以極快的速度,迅速出了知府衙門,又快速來到布政司衙門,最終落在了巡撫衙門趙雲禮的案桌上。


    趙雲禮略顯遲疑地拿起那份報告,他兩不沾身,自認為撇的一幹二淨,向來為人精明的他,可卻唯獨對這平陽知府看不透,此人,沒有對皇權地畏懼,更沒有讀書人的傲骨。


    無論怎麽看!


    各方麵都透露著與眾不同。


    他輕輕搖了搖頭,苦笑著,低低喃喃自語道:


    “或許是自己多慮了!”


    迅速查看報告,看著看著,他嘴角忍不住翹起一絲玩味,投石問路的戲碼,算不上多高明,但也還算中規中矩。


    “來人!”


    趙雲禮朝大門外喊道。


    “大人,有何吩咐?”


    “給平陽知府衙門迴信,讓平陽知府王川去處理落霞門的事情,可以調兵,讓他敲打敲打江湖上這些門派。”


    “是!”


    ……


    “有意思!”


    王川接到趙雲禮的迴複,心中不由苦笑,從始至終自己的把戲,在趙雲禮眼中不過稚童把戲。


    封疆大吏!


    還真是一個時代頂尖的權謀高手。


    自己所思所想,全然被他看在眼中,這一刻,王川再次體會到趙雲禮這位封疆大吏的可怕。


    “如履薄冰…還真是如履薄冰…”


    他訕訕一笑,接著朝一旁書吏招了招手,吩咐道:


    “去叫李項平和李項羽過來。”


    “是,大人!”


    很快李家兄弟風塵仆仆趕來,身上披著甲,腰間挎著雁翎刀,夜以繼日的操練軍隊,讓兩人看上去仿佛蒼老幾歲。


    李項羽剃去了滿臉絡腮胡,臉頰下凹,刀削斧鑿的臉龐上,多了幾絲成熟,有那麽一瞬,王川仿佛看見了曾經那個老卒。


    李木田!


    恍恍惚惚之間,王川迴過神來,禮貌一笑,心中微微難過,說道:


    “備齊五百精銳士兵,明日隨我去落霞門,軍隊製式弓弩也一並帶上。”


    李家兄弟相視一眼,不約而同點頭,應道:


    “是!”


    就在這時,梅煥之走了進來,王川見狀,朝李兄弟擺了擺手,說道:


    “你們先下去準備!”


    兩人點點頭,胯刀轉身離去,和剛進來的梅煥之擦肩而過,見到這兩人,梅煥之腳步一頓,微微皺了皺眉,忍不住迴頭看了看。


    “肅卿,這兩人是…?”


    王川笑了笑,走了過來拍了拍他肩膀,打趣道:


    “怎麽,看上我手底下的人了?”


    梅煥之搖了搖頭,答道:


    “那到沒有,就是感覺這兩人有點熟悉。”


    王川哈哈一笑,道:


    “這是李項平和李項羽,是不是感覺變化很大?”


    梅煥之一愣,過了一會兒,才輕輕點頭,答道:


    “確實很大,我都沒認出來…對了,肅卿,我準備迴北望州了,過來和你打聲招唿。”


    王川一怔,顯然沒想到,梅煥之會選擇這個時間迴去。


    是有算計?


    還是說湊巧?


    算了!


    不重要!


    他笑容更甚幾分,臉上流露出不舍情緒,故作挽留,問道:


    “潤蓮,不再小住幾日?”


    梅煥之擺了擺手,答道:


    “不了,我已經太久沒迴北望州,有點放心不下,所以就打算迴去了,何況鄭青陽一案已經結案,在留在這裏也無用。”


    “好吧!”王川歎口氣,“那我就不挽留了,畢竟身在其位,謀其政,北望州沒有你坐著還真不行,說不定那些地主豪強又開始不安分了。”


    “那我就走了!”


    “去吧!”


    ……


    翌日。


    王川交代完工作,便帶著五百人,浩浩蕩蕩地離開平陽府。


    “四哥,我們這又出去幹什麽?整得像打仗似的?對了,為什麽我沒看見長湖大哥?!”


    王淩峰一邊走,一邊問道。


    王川扭頭看向王淩峰,答道:


    “去落霞門打江湖人士,至於長湖大哥,我讓他去挖水渠的附近募兵去了,和他一起去的還有王崖、王長虹。”


    聽到這話,王淩峰露出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道:


    “原來如此,我說怎麽沒看見他們,那為什麽沒叫我去?”


    “忘記了!”


    “額……”


    其實去虎渠附近招募民兵,王川是有目的性的。


    其一,在那裏他有著不俗的聲望和名聲。


    其二,那裏的人熟悉自己,而且還建立了不錯的關係。


    有此兩點,招來的兵對於自己的歸屬感更高,而不是像這些廣撒網招進來的人,畢竟前車之鑒曆曆在目。


    他需要的是令行禁止的士兵,而不是一群遇事猶猶豫豫的人。


    正因如此,他大幅度縮減了原先兩千人的軍費開支,並且將事情和這些人說清楚,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


    當然,不滿情緒肯定會有,但被王川強製壓了下來,不過也沒做絕,通過他親自談話,從兩千人中抽出五百人。


    而這五百人便是這次的隨行軍卒。


    行軍半月,王川終於抵達豫州東部,這屬於落川府,王川的落腳點便是在落川府城。


    因為有趙雲禮這位豫州巡撫的命令,落川知府很是配合,畢竟都在一個屋簷下,他自然知道王川的特殊。


    他可沒有王川的通天背景。


    如果敢陽奉陰違,說不定,等王川升上去做了布政使,自己必會被穿小鞋。


    對此,王川樂見其成,地方衙門配合,對他而言,隻有利,沒有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彩雲歸照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彩雲歸照並收藏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