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天寒地凍。


    凜冽的寒風如淩厲的鞭子般抽打在人們的臉上,帶來陣陣刺痛。


    此時此地,嚴寒肆虐,滴水成冰!


    那冰冷的氣息仿佛能夠穿透一切,隻要把手稍稍伸出,便會立刻感受到一股刺骨的寒意如潮水般襲來,讓人不禁顫栗起來,仿佛手指隨時都會被這無情的寒冷給凍掉一般。


    舉目四望,大地已然被一層厚厚的冰雪嚴密地覆蓋著。


    這冰雪宛如一條潔白無瑕的巨大絨毯,將整個世界都包裹其中,呈現出一片令人驚歎的銀裝素裹之景。


    遠處的山巒也失去了往日的蒼翠,披上了一襲白色的盛裝,顯得莊嚴肅穆。


    樹木們則像是一個個身披白甲的戰士,靜靜地矗立在這片冰封的大地上,守護著屬於它們的領地。


    蕭瀾苑裏,王妃妃準備用前段時間收獲的土豆和紅薯做粉條。


    這些都是之前豐收時儲存下來的,看著數量這麽多,一時半會兒也吃不完。王妃妃靈機一動,就決定將這些土豆和紅薯留一部分做種子,其餘全部做成美味可口的土豆粉條和紅薯粉條!


    說幹就幹,王妃妃立刻召集了府中的仆人和廚娘們,向他們詳細講述了自己的想法,並開始著手準備製作粉條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製作澱粉的方法】:


    1、把準備好的紅薯和土豆清洗幹淨,尤其坑坑窪窪的地方,更要清洗幹淨。


    2、清洗幹淨的紅薯和土豆將它們去掉外皮。


    3、削皮之後的紅薯和土豆切成小塊。


    4、拿切好的紅薯塊和土豆塊分別放在不同的盆裏,磨成土豆泥和紅薯泥。


    5、把磨好的紅薯泥和土豆泥分別放在兩個盆中,洗紅薯泥和土豆泥,準備一塊紗布或者一個紗布袋,把磨好的紅薯泥和土豆泥放在紗布中,擠幹水分,先過濾一遍,現擠出來的這些就是澱粉水,擠幹的紅薯泥和土豆泥不能扔掉,先放在一個大盆中。


    6、全部擠完之後,把擠幹的紅薯泥和土豆泥分別放在一個兩個盆中,加入適量的清水,再次攪拌均勻,洗出澱粉水,然後進行第2次擠幹,把這些紅薯泥和土豆繼續倒在紗布上,擠幹水分。


    7、這個攪拌和擠幹的過程需要重複3-4遍,這個時候紅薯泥和土豆泥中的水變得清澈起來,這樣就說明澱粉含量不多了,擠幹水分之後的紅薯泥和土豆泥就可以不用了。


    8、把擠幹過濾出來的澱粉水放在盆中,靜置3小時左右,你能看到有明顯的分層,沉澱在下麵的就是紅薯澱粉和土豆澱粉,上麵的就是水,因為澱粉的密度比水大,所以能沉澱分離,這時候上麵的清水顏色是有些發黃的,這時候把表麵的水給它倒掉。


    9、為了做出來的紅薯澱粉成品更白,在倒掉上麵的清水之後再把沉澱好的紅薯澱粉和土豆澱粉全部分別放在兩個容器中,然後再次加入少許清水,把沉澱在底下的紅薯澱粉和土豆再次攪拌一下,繼續放在一邊沉澱,這個時候如果你就可以直接把水倒掉,然後取出紅薯澱粉和土豆澱粉進行晾曬了。


    10、做好的紅薯澱粉和土豆可以直接用來做紅薯粉條,如果一次性做的比較多的,可以把沉澱在底下的紅薯澱粉取出來,放在一個器皿中,放在太陽下曬,稍微小塊一點,這樣更容易曬幹。


    11、曬幹的紅薯澱粉摸上去是非常幹燥的,而且顆粒比較硬,這個時候就可以裝袋保存了,放在陰涼幹燥的地方,一年都不會壞。


    【紅薯粉條的做法】:


    1、做好的新鮮濕澱粉倒掉水分之後取5000g,如果沒有濕澱粉的可以用2800g曬幹的紅薯澱粉,加1200g清水攪拌成紅薯澱粉水,澱粉水準備好之後來,準備做紅薯澱粉唯一的添加劑——大米,準備好500g大米提前浸泡,磨成米漿。


    2、米漿需要先糊化,將準備好的米漿倒在鍋中,加入適量的清水攪拌均勻,然後開小火,慢慢攪拌,一邊煮一邊攪拌,稀米漿就能變成濃稠的米糊了。


    這個米糊有個特性,就是你揪一塊兒放在鍋裏,它也不會擴散開,米糊是米糊,水是水。所以,做紅薯粉條添加粘米粉就是因為這個特性,這樣加了粘米粉的紅薯澱粉放在鍋中不會化開,更容易成型。


    土豆粉條也是如此做法,但不用放米粉。


    3、粘米粉糊熬好之後,把準備好的紅薯澱粉水倒進去,攪拌均勻,這一步如果感覺攪拌不太均勻的,可以過篩一遍,隻是比較費勁,最終攪拌成這種細膩的糊狀就可以了。


    4、準備一個裱花袋,把準備好的糊糊倒進去,沒有裱花袋也可以用塑料袋,在底部剪一個口子,口子的大小決定了紅薯粉的粗細,不建議剪的太粗,不容易熟。


    5、鍋中提前燒開一鍋水,水開之後我們把準備好的紅薯米糊倒進去,這時候你會發現,擠進去的米糊並不會擴散開。


    6、全部擠進去,之後開大火把紅薯粉條煮熟,一般漂浮在表麵,就說明已經熟了。


    7、煮粉條的時候來調個酸辣粉的碗料,碗中加入準備好的蒜末、辣椒油、生抽、香醋,攪拌均勻。


    8、粉條快煮熟的時候加點小青菜,出鍋會更有營養。


    9、紅薯粉條出鍋裝碗,然後在上麵撒些蔥花、香菜、炸花生米,好吃開胃的酸辣紅薯粉條就做好了。


    經過這些繁瑣而又複雜的工序,我們的紅薯粉和土豆粉就做好了。


    王妃妃留好最近幾天要吃的粉條,其餘粉條全部放在室外凍幹,然後再拿迴室內用手撕開,以免粘連。


    “良人,想不到做個粉條工序竟然要這麽繁瑣和複雜!”


    一連忙了整整三天的碧桃和紅蕊紛紛異口同聲地說道。


    “是啊,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


    “良人,您怎麽懂得這麽多呢?”


    “哈哈,我自己也是胡思亂想呢?”


    王妃妃把在現代社會學得生活技能歸結為胡思亂想。


    其實,這都是王妃妃在口罩時期自己在家裏按照手機上的視頻學來的生活技能,想不到現在竟然給用上了!


    王妃妃暗暗思忖,好像也不能給她們說實話,說自己是從現代穿越而來,不是古代人。


    這樣說大家根本沒人信,說不定還會把當傻子對待呢!


    “那我們胡思亂想怎麽就想不到呢?”碧桃的腦子轉得飛快。


    王妃妃笑而不答。


    接下來的幾天裏,王妃妃在小廚房裏又忙碌了起來。


    隻見她動作嫻熟地將新鮮的豆角擇去兩端,然後切成小段。


    圓滾滾的土豆也去皮洗淨,同樣被切成小塊備用。


    白嫩嫩的豆腐則被小心地切成小方塊放置一旁。


    接著,她又拿出一把爽滑的粉條,用剪刀剪成適宜的長度。


    還有那胖乎乎的紅薯,經過削皮處理後,也被切成了大小適中的塊狀。


    隨後,她拿出出早已準備好的羊肉和豬肉,將它們分別切成薄片或肉絲。


    一切食材準備就緒後,她就開始烹飪這道美味佳肴。


    隻見王妃妃先往鍋中舀入適量的豬油,待豬油熱至微微消散時,放入切好的辣椒和大蒜煸炒出香味來。


    緊接著,依次將豆角、茄子、土豆等蔬菜放入鍋中快速翻炒幾下,讓它們充分吸收油脂的香氣。


    接下來,便是調味的環節了。她熟練地撒入少許鹽,再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適量的十三香,輕輕攪拌均勻。最後,還不忘倒入一大塊紅油火鍋料增添獨特的風味。


    隨著各種調料與食材相互交融,一股濃鬱的香氣撲鼻而來。此時,她將切好的羊肉和豬肉也一並放入鍋中,繼續翻炒片刻。


    炒至所有食材都裹滿了調味料且變得色澤誘人之後,她緩緩地注入適量清水,蓋上鍋蓋,轉小火慢燉起來。


    在等待燉煮的時間裏,廚房內彌漫著陣陣令人垂涎欲滴的香味,仿佛這道菜已經迫不及待要展示它最後等待它的美味了!


    當這些蔬菜逐漸趨近於成熟之際,隻見王妃妃動作嫻熟地將那鮮嫩欲滴的青菜、顆顆飽滿的白菜以及翠綠誘人的生菜依次放入鍋中。


    每一片菜葉都仿佛帶著大自然的饋贈和生命的活力,輕輕地滑入鍋中,與熱湯相互交融。


    隨著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鍋蓋上漸漸升騰起縷縷白霧。


    在眾人期盼的目光中,王妃妃緩緩地揭開了鍋蓋,又放入一把提前切好的香菜,攪拌均勻後又蓋上鍋蓋,讓香菜和所有食材充分融合。


    等王妃妃再次掀開鍋蓋後,刹那間,一股濃鬱的香氣如同一股無形的洪流,猛地鑽入每個人的鼻中。


    這陣香味是如此的醇厚、如此的醉人,讓人不禁陶醉其中,無法自拔。


    這一道令人垂涎欲滴的菜肴,其中不僅混合著青菜的清新氣息,仿佛清晨漫步於田間時所嗅到的那股自然芬芳。


    還有白菜的甘甜滋味,宛如咬下一口熟透果實後在舌尖綻放開來的甜蜜。


    而生菜則帶來了爽脆的口感,每一次咀嚼都能聽到清脆的聲響,像是在耳邊奏響的歡快旋律。


    更妙的是,這道菜巧妙地融合了豬肉的濃鬱香氣和羊肉的醇厚風味。


    豬肉的香味如同溫暖的陽光灑落在味蕾之上,讓人感受到滿滿的滿足感。


    而羊肉特有的鮮美,則如同一曲悠揚的樂章,緩緩流淌進心底深處。


    如此之多、品類繁雜的食材彼此交織融合在一起,它們之間仿佛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一般,最終形成了一種獨具特色且令人陶醉其中的味道交響曲。


    這股味道就像是一縷輕盈縹緲的煙霧,悄然地縈繞在人們的心間,久久都沒有散去。


    它如同一隻無形的手,輕輕地撥動著人們內心深處那根最為敏感的味覺神經,誘惑著人們去探索和品味更多的美味。


    這種獨特的味道交響樂,不僅僅隻是滿足了人們對於美食口感的追求,更是給予了他們一場關於味覺的極致享受。


    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裏,王妃妃製作粉條的獨特而精湛技藝,就如同長了翅膀一樣,不脛而走,傳遍了大街小巷。


    也不知道究竟是哪位“好事者”將這門手藝泄露了出去,消息一經傳出,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軒然大波。


    老百姓聽聞此事後,紛紛對這種新奇美味的食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想要親自嚐試一番製作粉條的樂趣。


    於是,從街頭巷尾到深宅大院,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貴人,大家都迫不及待地開始效仿起王妃妃的做法來。


    一時之間,整個鹹陽城仿佛陷入了一場粉條製作的浪潮之中。


    家家戶戶炊煙嫋嫋,廚房裏傳來叮叮當當的聲響,空氣中彌漫著澱粉的香氣和人們歡快的笑聲。


    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相互交流著製作粉條的經驗心得,有人則獨自一人埋頭苦幹,反複琢磨著每一個步驟。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掌握了製作粉條的技巧,各種各樣口味和形狀的粉條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有的粉條晶瑩剔透,宛如銀絲般纖細;有的則寬厚粗壯,口感爽滑勁道。


    之後,粉條不僅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佳肴美饌,更成為了鄰裏之間互贈禮物、增進感情的紐帶。


    鹹陽地處西北,冬季比較冷,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吃粉條燴菜就成了一種習俗。


    慢慢地,吃燴菜就演變成了吃火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花欲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藍草莓的彩虹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藍草莓的彩虹糖並收藏花欲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