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黃裳——可怕的文官。
神雕:跟華箏相好,震驚郭靖黃蓉 作者:澹長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見老者這話,楊過已經猜出了七八分緣故,還是裝作懵懂,繼續發問?
“什麽?相互衝突?”
老者眼中閃爍著溫和的光芒,注視著楊過,輕聲說道:
“這兩門武功原本屬於兩個仇敵所用,彼此相克。而這種克製關係正是當年那位。”
他頓了頓,接著問道:“你是否曾聽聞過當年黃裳的故事呢?”
楊過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有所耳聞,但對於具體細節卻並不清楚。
老者微微一笑,開始講述起那段久遠的往事。
“黃裳本是宋徽宗年間的一個官員,因校對《道藏》而領悟了道家的武學精髓。
“後來,他被派去剿滅明教,得罪了眾多江湖高手,導致全家被殺。
“那黃裳不但武學天賦異稟,頭腦更是極為聰慧,有過目不忘之能,他竟然可以下幾十位仇家,所有的武學招數。
“黃裳隱居深山,苦苦修煉四十餘年,終於練成絕世武功,自信可以破除這些所有守家的武功,自信哪怕他們一擁齊上也是不懼。
“可他再入江湖,發現曾經的敵人,大多已經入土。”
楊過聽到這裏,發現老者所說,與周伯通傳授九陰真經,告訴郭靖內容大致不差。
而老者接下來的話,才是真正點醒楊過的地方。
“如果事情隻是這麽簡單也就罷了,可自那之後,明教的聖火令竟然全部遺失。
“那明教聖火令一共有一十二道,每一柄大小長短各異,其中六道聖火令上刻著明教神功,另外六道刻著明教教義。
“這一十二道聖火令,遺失的時間與黃裳隱退時間很是巧合,竟在同一時段。想來是被那黃裳所得!”
老者的話雖不長,可是卻點醒了楊過,楊過很快想起了前後關竅,一個想法都在內心不斷滋生並且不斷完善。
而這個可怕的想法,讓楊過不由地覺得毛骨悚然。
心中不禁感歎。
“這大宋文官太可怕了!”
作為金庸迷的他,前世穿越前可是研究過的。
聖火令遺失後,在宋末時期被波斯總教從大宋商人買迴,後來又傳迴給張無忌,這點他自然知道。
也就是說如果他不意外碰見兩個盜墓賊的話,聖火令兜兜轉轉會轉迴明教總教。
但是假如方臘墓沒有被盜呢?
黃裳被明教,誅滅了全家,好不容易武功大成卻撲了個空,好不容易苦修武功四十年,敵人死的死,隱退的隱退。
說到底報仇撲了個空,滿腔恨血無處潑。
而楊過的這段奇遇,楊過猜測是黃裳進行的一次多重絕戶計。
他掠奪了聖火令和大挪移,將其藏在曾經明教教主方臘墓穴之中。
而躺在方臘上麵那個人如果是黃裳的話。
如果墓穴不被挖開,他不但將會一直鎮壓著這些明教高人的老祖宗,並取而代之,吸收他們後人的香火供奉,受他們磕頭禮拜。
明教後人拜自己祖宗,沒想到拜的是殺絕了一個時代本教高手的大仇人。
此乃第一層計謀。
若是明教教徒苦尋黃裳遺跡未果,有機智之人,哪怕猜到了在這裏。
他敢挖開墓穴,證明他忤逆祖上,欺師滅祖,甚至違背了明教教義。
這樣來說,黃裳依然是得利的,他仇人的後人卻幹了幫他報仇解恨的事情。
仇人的後人為自己報仇,還是在對方得知的情況下——頂級的陽謀。
你挖開墓穴,你就違背了明教教義並且欺師滅祖,你不挖開墓穴,你明教武功就此失傳!
此乃第二層計謀!
如果不是明教的人挖開此墓穴,在未發現第二層棺材的情況下,這墓穴會大大失去價值。也會減少別人的注意力。
如果沒了盜墓賊的注意,很可能明教武功會就此失傳。
此乃第三層,計謀。
楊過想到這裏,如果他是黃裳,他會將九陰真經也留下來。
他此刻的心中已有猜想,你從墓碑中所得物品中絕對會藏有九陰真經。
而第四層玄機也被楊過所參破。
隻要留下九陰真經,如果發現了第二層的人,不能翻譯波斯文字,那挖墓之人會是他九陰的門徒!
名義上名叫方臘的墓,裏麵流傳的九陰真經?這何嚐不是一種ntr呢?妥妥殺人誅心劇情。
甚至如果打開墓穴的時間夠晚,明教後人對江湖事不甚了解,信息閉塞的情況下。
那麽九陰真經將會鳩占鵲巢,日後成為明教鎮教武功,要知道九陰真經不單是簡單的武功,還蘊含極其深奧的道法哲學。
用玄門正宗心得來代替明教教義,放在人身上簡直就是修改基因。
而到這裏還遠遠沒有結束。
哪怕得到之人能夠翻譯波斯文字,留下九陰真經,兩門武功相互克製,你若貪心,很可能落一個走火入魔的下場。
就算不會如此,一般人物分心二用,資質平平之下,也走不到什麽高深水平。
若有大才能、大氣運者,能將兩門功法修煉大成,日後他將兩門武功發揚光大。傳承給明教教眾,他黃裳也是摻了一股!
再怎麽著,你後輩還是有我的“血統”!
若有大智慧者,隻選一門學習,不貪多。他的九陰真經還有可能截胡的可能。
就算極端情況下,這人明教是死忠,隻練聖火令武功,氣憤之下甚至把九陰真經給毀掉。
他黃裳什麽都不虧,白得了這幾年香火,怎麽著也挖了他們祖宗的墳,還壓在了他們祖宗身上幾年。
這是第五重計謀。
楊過想到這裏不禁,冷汗直流。
“真是不能得罪文官!武功好就算了!
“畢竟人所共知,文官武力高!
“但陰陽謀齊出,就算有人看破這個心計,他的計謀還是會實現!才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
此刻楊過腦海中,諸葛武侯聲音浮現。
“不止於此,他這個方法還鎮壓了明教數十年的氣運,他鳩占鵲巢,這幾年九陰真經。倒是風生水起。
“天下不少高手,還是成了他的門徒。”
楊過想到金庸武俠世界倒是有些這樣的說頭。畢竟鹿鼎記中就有此類說法,王朝或宗教氣運,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這也印證了原著中劇情,宋末,聖火令重新現世,被波斯收迴,九陰真經開始慢慢沒落,也不知是不是與此相關。
想到這裏楊過突然想到一人:原著寫他波斯大賈,又經常在汴梁城做買賣,還販賣珠寶、古董。
正是蒙古三傑——尹克西。
楊過想到這裏,嘴上不由說出。
“也不知道跟他有關係沒有?”
這話也入了老者耳中。
老者看著楊過在思索著什麽,冷汗直流,又是說出這話,還以為他發現了什麽家族秘辛。
此時楊過肚裏,發出咕咕的叫聲,老者借機而走。
“看你麵相,你走火入魔時間應該不短,天鳴剛剛收你,又帶你疾馳而來,想必你還沒有用過早膳。
“我去讓人給你做些齋飯來!”
老者說完,不等楊過說話,就已經消失在楊過的視線中。
楊過見老者,速度如此神異,不禁感歎。
“好厲害的輕功!”
楊哥走出門外,見到老者殘影已經遠離,他又在房屋門口繞了一圈,見到四周沒人,才進了屋。
他順著心中猜想,打開那個裝著方臘玉璽盒子,楊過將玉璽輕輕拿出,仔細端詳盒內,見到盒子底部,並不是印泥。
而是疊好的一塊絲帕,朝上一麵,正是幾個大字。
天下第一神功。
“什麽?相互衝突?”
老者眼中閃爍著溫和的光芒,注視著楊過,輕聲說道:
“這兩門武功原本屬於兩個仇敵所用,彼此相克。而這種克製關係正是當年那位。”
他頓了頓,接著問道:“你是否曾聽聞過當年黃裳的故事呢?”
楊過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有所耳聞,但對於具體細節卻並不清楚。
老者微微一笑,開始講述起那段久遠的往事。
“黃裳本是宋徽宗年間的一個官員,因校對《道藏》而領悟了道家的武學精髓。
“後來,他被派去剿滅明教,得罪了眾多江湖高手,導致全家被殺。
“那黃裳不但武學天賦異稟,頭腦更是極為聰慧,有過目不忘之能,他竟然可以下幾十位仇家,所有的武學招數。
“黃裳隱居深山,苦苦修煉四十餘年,終於練成絕世武功,自信可以破除這些所有守家的武功,自信哪怕他們一擁齊上也是不懼。
“可他再入江湖,發現曾經的敵人,大多已經入土。”
楊過聽到這裏,發現老者所說,與周伯通傳授九陰真經,告訴郭靖內容大致不差。
而老者接下來的話,才是真正點醒楊過的地方。
“如果事情隻是這麽簡單也就罷了,可自那之後,明教的聖火令竟然全部遺失。
“那明教聖火令一共有一十二道,每一柄大小長短各異,其中六道聖火令上刻著明教神功,另外六道刻著明教教義。
“這一十二道聖火令,遺失的時間與黃裳隱退時間很是巧合,竟在同一時段。想來是被那黃裳所得!”
老者的話雖不長,可是卻點醒了楊過,楊過很快想起了前後關竅,一個想法都在內心不斷滋生並且不斷完善。
而這個可怕的想法,讓楊過不由地覺得毛骨悚然。
心中不禁感歎。
“這大宋文官太可怕了!”
作為金庸迷的他,前世穿越前可是研究過的。
聖火令遺失後,在宋末時期被波斯總教從大宋商人買迴,後來又傳迴給張無忌,這點他自然知道。
也就是說如果他不意外碰見兩個盜墓賊的話,聖火令兜兜轉轉會轉迴明教總教。
但是假如方臘墓沒有被盜呢?
黃裳被明教,誅滅了全家,好不容易武功大成卻撲了個空,好不容易苦修武功四十年,敵人死的死,隱退的隱退。
說到底報仇撲了個空,滿腔恨血無處潑。
而楊過的這段奇遇,楊過猜測是黃裳進行的一次多重絕戶計。
他掠奪了聖火令和大挪移,將其藏在曾經明教教主方臘墓穴之中。
而躺在方臘上麵那個人如果是黃裳的話。
如果墓穴不被挖開,他不但將會一直鎮壓著這些明教高人的老祖宗,並取而代之,吸收他們後人的香火供奉,受他們磕頭禮拜。
明教後人拜自己祖宗,沒想到拜的是殺絕了一個時代本教高手的大仇人。
此乃第一層計謀。
若是明教教徒苦尋黃裳遺跡未果,有機智之人,哪怕猜到了在這裏。
他敢挖開墓穴,證明他忤逆祖上,欺師滅祖,甚至違背了明教教義。
這樣來說,黃裳依然是得利的,他仇人的後人卻幹了幫他報仇解恨的事情。
仇人的後人為自己報仇,還是在對方得知的情況下——頂級的陽謀。
你挖開墓穴,你就違背了明教教義並且欺師滅祖,你不挖開墓穴,你明教武功就此失傳!
此乃第二層計謀!
如果不是明教的人挖開此墓穴,在未發現第二層棺材的情況下,這墓穴會大大失去價值。也會減少別人的注意力。
如果沒了盜墓賊的注意,很可能明教武功會就此失傳。
此乃第三層,計謀。
楊過想到這裏,如果他是黃裳,他會將九陰真經也留下來。
他此刻的心中已有猜想,你從墓碑中所得物品中絕對會藏有九陰真經。
而第四層玄機也被楊過所參破。
隻要留下九陰真經,如果發現了第二層的人,不能翻譯波斯文字,那挖墓之人會是他九陰的門徒!
名義上名叫方臘的墓,裏麵流傳的九陰真經?這何嚐不是一種ntr呢?妥妥殺人誅心劇情。
甚至如果打開墓穴的時間夠晚,明教後人對江湖事不甚了解,信息閉塞的情況下。
那麽九陰真經將會鳩占鵲巢,日後成為明教鎮教武功,要知道九陰真經不單是簡單的武功,還蘊含極其深奧的道法哲學。
用玄門正宗心得來代替明教教義,放在人身上簡直就是修改基因。
而到這裏還遠遠沒有結束。
哪怕得到之人能夠翻譯波斯文字,留下九陰真經,兩門武功相互克製,你若貪心,很可能落一個走火入魔的下場。
就算不會如此,一般人物分心二用,資質平平之下,也走不到什麽高深水平。
若有大才能、大氣運者,能將兩門功法修煉大成,日後他將兩門武功發揚光大。傳承給明教教眾,他黃裳也是摻了一股!
再怎麽著,你後輩還是有我的“血統”!
若有大智慧者,隻選一門學習,不貪多。他的九陰真經還有可能截胡的可能。
就算極端情況下,這人明教是死忠,隻練聖火令武功,氣憤之下甚至把九陰真經給毀掉。
他黃裳什麽都不虧,白得了這幾年香火,怎麽著也挖了他們祖宗的墳,還壓在了他們祖宗身上幾年。
這是第五重計謀。
楊過想到這裏不禁,冷汗直流。
“真是不能得罪文官!武功好就算了!
“畢竟人所共知,文官武力高!
“但陰陽謀齊出,就算有人看破這個心計,他的計謀還是會實現!才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方!”
此刻楊過腦海中,諸葛武侯聲音浮現。
“不止於此,他這個方法還鎮壓了明教數十年的氣運,他鳩占鵲巢,這幾年九陰真經。倒是風生水起。
“天下不少高手,還是成了他的門徒。”
楊過想到金庸武俠世界倒是有些這樣的說頭。畢竟鹿鼎記中就有此類說法,王朝或宗教氣運,也是實力的一部分。
這也印證了原著中劇情,宋末,聖火令重新現世,被波斯收迴,九陰真經開始慢慢沒落,也不知是不是與此相關。
想到這裏楊過突然想到一人:原著寫他波斯大賈,又經常在汴梁城做買賣,還販賣珠寶、古董。
正是蒙古三傑——尹克西。
楊過想到這裏,嘴上不由說出。
“也不知道跟他有關係沒有?”
這話也入了老者耳中。
老者看著楊過在思索著什麽,冷汗直流,又是說出這話,還以為他發現了什麽家族秘辛。
此時楊過肚裏,發出咕咕的叫聲,老者借機而走。
“看你麵相,你走火入魔時間應該不短,天鳴剛剛收你,又帶你疾馳而來,想必你還沒有用過早膳。
“我去讓人給你做些齋飯來!”
老者說完,不等楊過說話,就已經消失在楊過的視線中。
楊過見老者,速度如此神異,不禁感歎。
“好厲害的輕功!”
楊哥走出門外,見到老者殘影已經遠離,他又在房屋門口繞了一圈,見到四周沒人,才進了屋。
他順著心中猜想,打開那個裝著方臘玉璽盒子,楊過將玉璽輕輕拿出,仔細端詳盒內,見到盒子底部,並不是印泥。
而是疊好的一塊絲帕,朝上一麵,正是幾個大字。
天下第一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