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有好用的木犁,誰會選擇沒苦硬吃!
救命,厭世大佬穿成農家小福女了 作者:陌纖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誌勇站在許如清身旁解釋道:“大人,蘇家並未在大河村推廣木犁改裝,若是按這樣說,我猜是李家村接的活,並非蘇家村所為。”
陳村長反駁,“我不管是蘇家村還是什麽李家村、趙家村,若是木犁出了問題,耽誤春種,誰來擔責?”
此話一出,半晌無人開口。
許如清理解他們的心情,換做是他,聽了這樣一番話,肯定也會猶豫。
他當時試用,也隻是在地裏來迴轉了那麽一兩圈,也不敢打包票說這東西沒有問題。
但他對蘇家村還是有一定的信任在,如果有問題的話,他們鐵定也不敢這樣痛快地承接下改裝的活。
所以現在,他得去查清楚,要不然有這樣的誤會在,木犁改裝肯定進行不下去。
沉默少頃,他平靜開口,“當下最大的問題就是改裝的質量,這件事,本官一定查清楚,再來說與你們聽。”
說完,他吩咐車夫加快速度迴鎮上,蘇誌勇也喊著一臉懵的村裏人跟著迴去。
“大人,您能否在縣衙稍等片刻,我去問問我娘,他們對這件事很是清楚,我定會給您一個交代。”
蘇誌勇駕著空牛車,快速追上前麵的許如清,希望他能給他一些時間。
他打心裏覺得,這件事,年年應該知道,能給出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畢竟當初自家媳婦在他旁邊說來說去,他爹和年年卻表現的很是自然,胸有成竹。
“好,我便給你半個時辰,若是半個時辰你未能給我一個滿意答複,我便派人去李家村和大河村走一趟,了解清楚,這木犁的活,就等我查明再行安排。”
見許如清答應了,他跟後麵的人交代幾句,飛快往翠竹軒駛去,希望年年他們還沒迴村。
蘇誌勇一到翠竹軒,連牛車都來不及管,快步跑進去,一眼便瞧見在算賬的蘇子寧和蘇子敬,他的語氣很是急切,“敬哥兒,年年在哪?快帶我去找她!”
蘇子敬看著氣喘籲籲的大伯,沒問原因,領著他上了二樓。
此時蘇年年正在教許文皓算數,“一加一等於二,一加二等於三……”
蘇誌勇推門的動作有些大,把許文皓驚了一下,蘇年年罔若未聞,
“小弟,一加一等於幾?”
“二?三?……”許文皓看著蘇年年的笑臉,不停地試探著。
蘇誌勇焦急萬分。
“年年,出大事了!那村子根本不接受咱們的改裝,還說咱們改裝的木犁容易散,這可怎麽辦啊!”
蘇年年喝了口茶,不緊不慢地說:“大伯,沒事的,這又不是咱家做的木犁出了問題,你沒跟縣令大人解釋嗎?”
“解釋了,但他們說若是咱們的木犁出了問題,誰來擔責呢?你說這誰敢許諾啊!”
“咱家做的木犁,在最底下都刻了蘇字印記,李家村做的木犁,組裝的木頭處,應該短了一小截,很容易區分,這也就是為什麽當初我和爺爺不怕他們賺的多的原因。”
“至於木犁的質量保障問題,從蘇家村出來的,若非故意損壞,隨時可以拿迴蘇家村修,到時等各村全部都改裝完了,留幾個人挨村去了解是否有壞的情況,如果有,立刻拉迴蘇家村改裝,還有,每家改裝的記得做好標記,真的出了問題,也找的到人不是。”
蘇年年的話一出,蘇誌勇懸著的心才算放下。
還好他們倆留了一手,要不然今天這事怕是沒完了。
“好,好,好,你們接著玩,我去找縣令大人,得趕快把事情給處理好了,不能影響下午的改裝工作。”
蘇誌勇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將李大河偷學技術的事說與許如清聽,並說清楚了蘇家村木犁標記的事。
為了穩妥起見,許如清還是派人去了一趟,找了下大河村陳村長的親戚,拿迴了他的木犁。
正午時分,蘇誌勇他們再次跟著許如清來到陳家村。
“本官現已查明,散架的木犁並非出自蘇家村之手,而是李家村中有人借鑒不當製出的劣等貨,這才如此輕易散架,陳村長,你可上前來比對一番,自然便知本官說的是真是假!”
陳村長拄著拐杖上前,明顯可以看到兩個木犁的差距,一個打磨的光滑,一個連把手都還能看到沒削平的木頭,高下立見。
“左手邊的是蘇家村造的,另一個便是你親戚在李家村改裝的,相信在場人都能看出來,當初蘇家村改裝一個是三十文,有人貪圖便宜,選擇李家村二十文的改裝。現在是蘇家村與官府合作,才將價格給壓下來的。”
“都是木頭的東西,誰也不能保證不壞,但蘇家村改裝好後,在春種結束前,每日會派人到各村去查看情況,若是有壞的,立馬拿去重裝,就衝這點,本官沒有理由拒絕,如此我也能向朝廷如實匯報咱們縣的情況,讓更多人用上好的木犁,種出更好的莊稼。”
許如清的話鏗鏘有力,句句說到了人的心坎上,他們累死累活,就是希望莊稼能長得好。
有好用且價錢不算貴的木犁,誰會選擇沒苦硬吃。
陳村長帶頭迴家將自家做了記號的木犁拿過來,其他人也從眾似的紛紛去地裏拿木犁。
官老爺說了,官府和蘇家村合作就幾天時間,若是不抓緊,到時候改裝要花三十文,還得自己拿去自己拿迴來,還不如現在十二文改裝了,今天送去明日就能拿迴來,他們下午去砍幾擔柴,錢很快就會迴來的。
等所有人都登記好,交了錢,許如清想著出都出來了,幹脆到各村轉轉了解情況。
他們走了附近的幾個村子,收了約莫三百來個木犁,十來輛牛車,實在裝不下了,蘇誌勇這才帶著一群人打道迴府。
“走了,趕快把這些木犁送迴去,明日咱們也好早些送迴來拉新的木犁。”
蘇誌勇讓他們再仔細檢查一下繩子是否有綁結實,千萬別把木犁掉了。
一群年輕漢子唱著不知名的山謠,揮動牛鞭,穩穩行駛在泥路上,眼裏盛滿了喜悅。
陳村長反駁,“我不管是蘇家村還是什麽李家村、趙家村,若是木犁出了問題,耽誤春種,誰來擔責?”
此話一出,半晌無人開口。
許如清理解他們的心情,換做是他,聽了這樣一番話,肯定也會猶豫。
他當時試用,也隻是在地裏來迴轉了那麽一兩圈,也不敢打包票說這東西沒有問題。
但他對蘇家村還是有一定的信任在,如果有問題的話,他們鐵定也不敢這樣痛快地承接下改裝的活。
所以現在,他得去查清楚,要不然有這樣的誤會在,木犁改裝肯定進行不下去。
沉默少頃,他平靜開口,“當下最大的問題就是改裝的質量,這件事,本官一定查清楚,再來說與你們聽。”
說完,他吩咐車夫加快速度迴鎮上,蘇誌勇也喊著一臉懵的村裏人跟著迴去。
“大人,您能否在縣衙稍等片刻,我去問問我娘,他們對這件事很是清楚,我定會給您一個交代。”
蘇誌勇駕著空牛車,快速追上前麵的許如清,希望他能給他一些時間。
他打心裏覺得,這件事,年年應該知道,能給出一個好的解決方案。
畢竟當初自家媳婦在他旁邊說來說去,他爹和年年卻表現的很是自然,胸有成竹。
“好,我便給你半個時辰,若是半個時辰你未能給我一個滿意答複,我便派人去李家村和大河村走一趟,了解清楚,這木犁的活,就等我查明再行安排。”
見許如清答應了,他跟後麵的人交代幾句,飛快往翠竹軒駛去,希望年年他們還沒迴村。
蘇誌勇一到翠竹軒,連牛車都來不及管,快步跑進去,一眼便瞧見在算賬的蘇子寧和蘇子敬,他的語氣很是急切,“敬哥兒,年年在哪?快帶我去找她!”
蘇子敬看著氣喘籲籲的大伯,沒問原因,領著他上了二樓。
此時蘇年年正在教許文皓算數,“一加一等於二,一加二等於三……”
蘇誌勇推門的動作有些大,把許文皓驚了一下,蘇年年罔若未聞,
“小弟,一加一等於幾?”
“二?三?……”許文皓看著蘇年年的笑臉,不停地試探著。
蘇誌勇焦急萬分。
“年年,出大事了!那村子根本不接受咱們的改裝,還說咱們改裝的木犁容易散,這可怎麽辦啊!”
蘇年年喝了口茶,不緊不慢地說:“大伯,沒事的,這又不是咱家做的木犁出了問題,你沒跟縣令大人解釋嗎?”
“解釋了,但他們說若是咱們的木犁出了問題,誰來擔責呢?你說這誰敢許諾啊!”
“咱家做的木犁,在最底下都刻了蘇字印記,李家村做的木犁,組裝的木頭處,應該短了一小截,很容易區分,這也就是為什麽當初我和爺爺不怕他們賺的多的原因。”
“至於木犁的質量保障問題,從蘇家村出來的,若非故意損壞,隨時可以拿迴蘇家村修,到時等各村全部都改裝完了,留幾個人挨村去了解是否有壞的情況,如果有,立刻拉迴蘇家村改裝,還有,每家改裝的記得做好標記,真的出了問題,也找的到人不是。”
蘇年年的話一出,蘇誌勇懸著的心才算放下。
還好他們倆留了一手,要不然今天這事怕是沒完了。
“好,好,好,你們接著玩,我去找縣令大人,得趕快把事情給處理好了,不能影響下午的改裝工作。”
蘇誌勇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將李大河偷學技術的事說與許如清聽,並說清楚了蘇家村木犁標記的事。
為了穩妥起見,許如清還是派人去了一趟,找了下大河村陳村長的親戚,拿迴了他的木犁。
正午時分,蘇誌勇他們再次跟著許如清來到陳家村。
“本官現已查明,散架的木犁並非出自蘇家村之手,而是李家村中有人借鑒不當製出的劣等貨,這才如此輕易散架,陳村長,你可上前來比對一番,自然便知本官說的是真是假!”
陳村長拄著拐杖上前,明顯可以看到兩個木犁的差距,一個打磨的光滑,一個連把手都還能看到沒削平的木頭,高下立見。
“左手邊的是蘇家村造的,另一個便是你親戚在李家村改裝的,相信在場人都能看出來,當初蘇家村改裝一個是三十文,有人貪圖便宜,選擇李家村二十文的改裝。現在是蘇家村與官府合作,才將價格給壓下來的。”
“都是木頭的東西,誰也不能保證不壞,但蘇家村改裝好後,在春種結束前,每日會派人到各村去查看情況,若是有壞的,立馬拿去重裝,就衝這點,本官沒有理由拒絕,如此我也能向朝廷如實匯報咱們縣的情況,讓更多人用上好的木犁,種出更好的莊稼。”
許如清的話鏗鏘有力,句句說到了人的心坎上,他們累死累活,就是希望莊稼能長得好。
有好用且價錢不算貴的木犁,誰會選擇沒苦硬吃。
陳村長帶頭迴家將自家做了記號的木犁拿過來,其他人也從眾似的紛紛去地裏拿木犁。
官老爺說了,官府和蘇家村合作就幾天時間,若是不抓緊,到時候改裝要花三十文,還得自己拿去自己拿迴來,還不如現在十二文改裝了,今天送去明日就能拿迴來,他們下午去砍幾擔柴,錢很快就會迴來的。
等所有人都登記好,交了錢,許如清想著出都出來了,幹脆到各村轉轉了解情況。
他們走了附近的幾個村子,收了約莫三百來個木犁,十來輛牛車,實在裝不下了,蘇誌勇這才帶著一群人打道迴府。
“走了,趕快把這些木犁送迴去,明日咱們也好早些送迴來拉新的木犁。”
蘇誌勇讓他們再仔細檢查一下繩子是否有綁結實,千萬別把木犁掉了。
一群年輕漢子唱著不知名的山謠,揮動牛鞭,穩穩行駛在泥路上,眼裏盛滿了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