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就喜歡整這死出!
救命,厭世大佬穿成農家小福女了 作者:陌纖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個時辰後,王桂花牽著健壯的牛出現在地頭,瞬間吸引了蘇國邦的目光。
他顧不上洗腳穿鞋,踩著鬆軟的泥土,像個見了糖的孩子般跑到王桂花麵前,伸手去摸牛。
王桂花見老伴沒有動作,伸手拍了下他撫摸牛的手說:“快把牛拉下地去,這可是按天數算錢的,不要磨磨唧唧的。”
蘇國邦牽過牛,將犁繩套在牛身上,接過王桂花手裏的鞭子就開始幹活。
一家人忙活這麽幾天也就才翻好五畝,未耕的地還有十畝。
按以往的速度,一頭牛正常耕種一天可以拉半畝,其他人就跟在後麵用鋤具把土給翻爛,弄鬆軟來,現在不需要翻土,不知道一天能耕多少地。
王桂花保守地先交了五天的錢,想著若是不夠,再去續租好了。
有了耕牛的加持,隻需一個人指揮牛耕田,其餘人都跟在後頭種苗即可,眾人著實輕鬆了不少,速度也快了很多。
家中的女人就在岸上負責挑選秧苗,幾個男人跟在蘇國邦身後不慌不忙地插秧,蘇年年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無比慶幸自己做了個正確的決定。
天氣晴朗,萬裏無雲,陽光毫不吝嗇地傾灑在廣袤的田野上,時不時傳來揮動鞭子聲和牛的叫聲,相互應和著,秧苗歪歪斜斜地被種在地裏,給田野增添了一抹綠意。
一個下午,翻地外加栽種共耕了半畝多,按這樣的速度,不出六天,家裏耕種的活就可以全部弄完。
效果確實不錯!
蘇年年繞著田壟走到旁邊蘇家平家的地頭,地裏就他和兒子蘇小光兩人,和她家一大家子人相比,顯得格外寂寥。
他們剛犁好一塊地,正在拿鋤頭把牛犁好的地疏鬆。
她站在地頭,帶著不解地問:“爺爺,你們為什麽要用這個鋤啊?”
蘇家平眼神不太好,一時沒認出眼前的娃娃是誰家的。
但蘇小光和蘇家三兄弟比較熟,在旁邊提醒是小牛的閨女。
小牛是蘇誌堅的小名,農村都講究取賤名好養活,蘇誌堅的兩個哥哥叫大牛和二牛。
蘇家平這才反應過來,滿臉皺紋慈愛地笑著解釋:“我在弄地嘞,到時候種苗苗。”
“為啥我家不用鋤啊,我爺爺在前麵趕牛,爹他們就在後麵種地,都沒有鋤地。”
蘇年年這番話引起了蘇家平的注意,心裏納悶,蘇國邦都種了這麽多年地了,不可能連這點常識都沒有,要真是這樣的話,那肯定有什麽是他不知道的。
這老家夥,有好東西居然還藏著掖著,他高低得去看看。
蘇家平把鋤頭拿給蘇小光,自己在旁邊的小水溝裏衝了腳,胡亂地踏著草鞋去了蘇國邦地頭。
果然如蘇年年說的一樣,蘇國邦用自己改良的木犁耕好的地足夠鬆泛,根本不需要再次鋤動,人還輕鬆。
看的他有些眼紅,笑著對蘇國邦說:“三伢,你這犁咋做的,我們都這麽多年的老鄰居了,你還藏著掖著,太不夠意思了吧。”
蘇國邦注意力都在牛上,聽到聲音才轉頭看到蘇家平,笑著打招唿,“我當是誰呢,原來是阿平啊,我這犁都是自己前兩天瞎琢磨的,哪有你說的那麽好。”
雖然蘇國邦在自貶,但眼神中滿滿都是驕傲,臉上看不出一絲自謙。
這麽多年了,就喜歡整這死出,蘇家平自動忽略了蘇國邦的自吹自擂。
剛洗幹淨的腳再次踏入泥中,擠開蘇國邦自己上手試著趕了一壟地,深度適宜,可以輕鬆上手,還方便調整方向。
蘇國邦雖然平日不著調,但這次,蘇家平不得不承認,蘇國邦確實有傲嬌的資本。
他連連點頭,拉著蘇國邦套近乎,“老哥,這玩意,弄的真不孬,能也幫我弄弄不?”
“你也知道,我家老大在縣裏做活,地裏就隻有我和小光兩個人,哪裏忙的過來,我是天天吃不好睡不好,就怕誤了耕種時候,那我們一大家子怎麽活哦!”
蘇家平說著說著眼睛逐漸渾濁。
他家老婆子去的早,他自己帶著兩個兒子生活,還好大兒子有出息,帶著媳婦在縣裏做工,他就和小兒子小媳婦還有兩個孫兒在鄉裏種田。
就算有牛,兩人怎麽能比上蘇國邦這一大家子人幹活呢。
蘇國邦向來不是個鐵石心腸的人,又是鄉裏鄉親的,剛要開口答應,蘇年年叫住了他,大聲地說:“爺,奶早上跟我說,租借犁一天三文,拿自家的犁改裝二十五文錢。”
蘇年年本來想著隻租借的,但剛剛聽蘇家平的話給了她啟發。
這個犁,人看多了遲早會被有心之人給製造出來,還不如讓家裏做這個生意,就看其他人是要一錘子買賣還是長久使用了。
價格她也不是隨便定的。
租牛需要五文,本需要兩天才能弄好的地,現在隻需要一天就能把所有事都做好,至少給他們省了兩文租牛的錢,也讓大夥輕鬆些。
至於改裝的二十五文也是個讓人能夠接受的價格,也就五天的租牛錢,比租木犁更劃得來。
現在有牛,地裏就不需要這麽多人,蘇國邦完全可以在家製作木犁賣或者租,在短期內可以賺一點,以便後續她要做的事。
蘇年年的話把幾人說懵了,王桂花之前來的時候也沒說這茬啊,怎麽就靠這個犁賺錢了。
不過蘇誌勇腦子轉的很快,明白了蘇年年的意思,跟著附和道:
“是啊,爹,娘不是說讓你明個去鎮上賣你改裝好的木犁嘛,我們一個下午就弄好了半畝地,這要換作平常,我們非得弄個兩三天才能種好,人家肯定願意買呀。”
蘇家平本以為鄰居啥的可以看在情分上幫一把,但提到錢,他就有些猶豫了。
蘇年年拉著自家娘親低頭,在張紫怡的耳邊悄悄說了幾句,讓張紫怡想揉揉自家聰明的閨女。
但看到手上的泥後,止住動作隻是笑笑,對蘇家平說:“平叔,我家這還有張剩下的犁,你要不先拿著去試試,用的好你再考慮要不要租或者改裝。”
他顧不上洗腳穿鞋,踩著鬆軟的泥土,像個見了糖的孩子般跑到王桂花麵前,伸手去摸牛。
王桂花見老伴沒有動作,伸手拍了下他撫摸牛的手說:“快把牛拉下地去,這可是按天數算錢的,不要磨磨唧唧的。”
蘇國邦牽過牛,將犁繩套在牛身上,接過王桂花手裏的鞭子就開始幹活。
一家人忙活這麽幾天也就才翻好五畝,未耕的地還有十畝。
按以往的速度,一頭牛正常耕種一天可以拉半畝,其他人就跟在後麵用鋤具把土給翻爛,弄鬆軟來,現在不需要翻土,不知道一天能耕多少地。
王桂花保守地先交了五天的錢,想著若是不夠,再去續租好了。
有了耕牛的加持,隻需一個人指揮牛耕田,其餘人都跟在後頭種苗即可,眾人著實輕鬆了不少,速度也快了很多。
家中的女人就在岸上負責挑選秧苗,幾個男人跟在蘇國邦身後不慌不忙地插秧,蘇年年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裏,無比慶幸自己做了個正確的決定。
天氣晴朗,萬裏無雲,陽光毫不吝嗇地傾灑在廣袤的田野上,時不時傳來揮動鞭子聲和牛的叫聲,相互應和著,秧苗歪歪斜斜地被種在地裏,給田野增添了一抹綠意。
一個下午,翻地外加栽種共耕了半畝多,按這樣的速度,不出六天,家裏耕種的活就可以全部弄完。
效果確實不錯!
蘇年年繞著田壟走到旁邊蘇家平家的地頭,地裏就他和兒子蘇小光兩人,和她家一大家子人相比,顯得格外寂寥。
他們剛犁好一塊地,正在拿鋤頭把牛犁好的地疏鬆。
她站在地頭,帶著不解地問:“爺爺,你們為什麽要用這個鋤啊?”
蘇家平眼神不太好,一時沒認出眼前的娃娃是誰家的。
但蘇小光和蘇家三兄弟比較熟,在旁邊提醒是小牛的閨女。
小牛是蘇誌堅的小名,農村都講究取賤名好養活,蘇誌堅的兩個哥哥叫大牛和二牛。
蘇家平這才反應過來,滿臉皺紋慈愛地笑著解釋:“我在弄地嘞,到時候種苗苗。”
“為啥我家不用鋤啊,我爺爺在前麵趕牛,爹他們就在後麵種地,都沒有鋤地。”
蘇年年這番話引起了蘇家平的注意,心裏納悶,蘇國邦都種了這麽多年地了,不可能連這點常識都沒有,要真是這樣的話,那肯定有什麽是他不知道的。
這老家夥,有好東西居然還藏著掖著,他高低得去看看。
蘇家平把鋤頭拿給蘇小光,自己在旁邊的小水溝裏衝了腳,胡亂地踏著草鞋去了蘇國邦地頭。
果然如蘇年年說的一樣,蘇國邦用自己改良的木犁耕好的地足夠鬆泛,根本不需要再次鋤動,人還輕鬆。
看的他有些眼紅,笑著對蘇國邦說:“三伢,你這犁咋做的,我們都這麽多年的老鄰居了,你還藏著掖著,太不夠意思了吧。”
蘇國邦注意力都在牛上,聽到聲音才轉頭看到蘇家平,笑著打招唿,“我當是誰呢,原來是阿平啊,我這犁都是自己前兩天瞎琢磨的,哪有你說的那麽好。”
雖然蘇國邦在自貶,但眼神中滿滿都是驕傲,臉上看不出一絲自謙。
這麽多年了,就喜歡整這死出,蘇家平自動忽略了蘇國邦的自吹自擂。
剛洗幹淨的腳再次踏入泥中,擠開蘇國邦自己上手試著趕了一壟地,深度適宜,可以輕鬆上手,還方便調整方向。
蘇國邦雖然平日不著調,但這次,蘇家平不得不承認,蘇國邦確實有傲嬌的資本。
他連連點頭,拉著蘇國邦套近乎,“老哥,這玩意,弄的真不孬,能也幫我弄弄不?”
“你也知道,我家老大在縣裏做活,地裏就隻有我和小光兩個人,哪裏忙的過來,我是天天吃不好睡不好,就怕誤了耕種時候,那我們一大家子怎麽活哦!”
蘇家平說著說著眼睛逐漸渾濁。
他家老婆子去的早,他自己帶著兩個兒子生活,還好大兒子有出息,帶著媳婦在縣裏做工,他就和小兒子小媳婦還有兩個孫兒在鄉裏種田。
就算有牛,兩人怎麽能比上蘇國邦這一大家子人幹活呢。
蘇國邦向來不是個鐵石心腸的人,又是鄉裏鄉親的,剛要開口答應,蘇年年叫住了他,大聲地說:“爺,奶早上跟我說,租借犁一天三文,拿自家的犁改裝二十五文錢。”
蘇年年本來想著隻租借的,但剛剛聽蘇家平的話給了她啟發。
這個犁,人看多了遲早會被有心之人給製造出來,還不如讓家裏做這個生意,就看其他人是要一錘子買賣還是長久使用了。
價格她也不是隨便定的。
租牛需要五文,本需要兩天才能弄好的地,現在隻需要一天就能把所有事都做好,至少給他們省了兩文租牛的錢,也讓大夥輕鬆些。
至於改裝的二十五文也是個讓人能夠接受的價格,也就五天的租牛錢,比租木犁更劃得來。
現在有牛,地裏就不需要這麽多人,蘇國邦完全可以在家製作木犁賣或者租,在短期內可以賺一點,以便後續她要做的事。
蘇年年的話把幾人說懵了,王桂花之前來的時候也沒說這茬啊,怎麽就靠這個犁賺錢了。
不過蘇誌勇腦子轉的很快,明白了蘇年年的意思,跟著附和道:
“是啊,爹,娘不是說讓你明個去鎮上賣你改裝好的木犁嘛,我們一個下午就弄好了半畝地,這要換作平常,我們非得弄個兩三天才能種好,人家肯定願意買呀。”
蘇家平本以為鄰居啥的可以看在情分上幫一把,但提到錢,他就有些猶豫了。
蘇年年拉著自家娘親低頭,在張紫怡的耳邊悄悄說了幾句,讓張紫怡想揉揉自家聰明的閨女。
但看到手上的泥後,止住動作隻是笑笑,對蘇家平說:“平叔,我家這還有張剩下的犁,你要不先拿著去試試,用的好你再考慮要不要租或者改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