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皇帝和宋南姝有著相同的經曆
和離後再嫁權臣,前夫氣的吐血了 作者:齊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南姝在殿外等了一個多時辰。
在皇帝批閱奏喝茶的間隙,才被高公公喚進去麵聖。
皇帝看著跪在書房中央,恭敬叩首的宋南姝,輕輕歎了一口氣。
他想起幾月前,身邊護衛死絕,大雪中是宋南姝憑借對山勢的了解,一邊帶著他和重傷太子妃逃亡,一邊用折下的樹枝掃幹淨身後的腳印。
“你和雲珩,你們倆年少夫妻,走到今日不容易……”皇帝緩聲開口,“朕還記得,當時雲珩決意冒死引開刺客時,你拽著雲珩的胳膊……同雲珩說心悅與他,這過去不過短短幾月,怎麽就因為一個薑箬璃,便要和離了?”
昨日,柳雲珩求到了皇帝這裏。
他想讓皇帝給他道旨意,不許宋南姝和離。
皇帝隻覺柳雲珩太過荒謬,還是高公公將薑箬璃迴來的消息告知皇帝,皇帝這才恍然大悟。
當年,皇帝還是太子時,便對這位薑尚書家的四女兒有所耳聞。
似是許多世家子弟,都與這位薑姑娘關係極好。
這姑娘性子跳脫,爽朗不羈,與京中大多數貴女都不甚相同,卻又並非不學無術的草包。
她學識淵博,拆穿過一些欺世盜名的所謂“仙者”。
在茶樓與大儒辯經,出口便是發人深思的先賢名言。
在柳雲珩和宋南姝成親之時,太子妃還同皇帝提過一嘴……
說這柳雲珩對薑箬璃情深不移,薑箬璃憑空消失兩年,柳雲珩日夜尋找。
若不是柳雲珩父母相逼,想來柳雲珩也不會成親!
宋南姝叩首:“陛下明鑒,當年柳世子與南姝假成親,是能不受家中掣肘繼續尋找薑姑娘,此事……陛下是隻曉的,如今薑姑娘迴來,世子守得雲開見月明,南姝如何能橫亙在兩人之間?故而自請和離望陛下允準。”
皇帝歎氣:“阿蕪臨去之前,將柳雲珩喚到跟前,叮囑雲珩要憐取眼前人,雲珩是應下的。”
阿蕪便是皇帝的亡妻。
提起亡妻,皇帝心中難免傷懷,聲音也溫和了許多。
柳雲珩也正是利用了已故太子妃,曾說的這句話,求動了皇帝。
雖說皇帝不能直接下旨阻撓宋南姝和離,但把宋南姝召進宮中,點一兩句還是行的。
“雖說,當初雲珩同你成親,是為了不受家中掣肘安心尋找薑姑娘,但雲珩如今心中是有你的!你與他鬧和離,在大街上撕破臉,不顧情麵指責他貪圖你產業,他也舍不得和你和離,跪在殿外一天一夜,就是為了求朕當你們的和事佬。”
宋南姝再次叩首:“陛國事千頭萬緒,讓陛下費心,是南姝的不是。”
“此事也不是什麽大事,朕知道你是個心高氣傲的,也是個有手段的,你是不願屈居薑姑娘之下,這才在長街鬧出那麽一出!”
“你放心,你當初也算舍命護過朕的,朕……自當會為你撐腰!將來柳雲珩襲爵,安遠侯夫人的位置隻能是你!”
宋南姝保持著恭敬叩首的姿勢,袖中的手收緊。
皇帝這話的意思,是讓她接受柳雲珩娶薑箬璃為平妻。
“陛下,南姝隻求和離,請陛下允準!”
被宋南姝駁了麵子,皇帝眸子一緊,原本要拿茶杯的手一頓,扶住了龍椅扶手。
“男子三妻四妾本就是尋常事,朕已經為你做主,你還有什麽不滿的?”皇帝語聲威嚴。
高公公擔憂望向宋南姝。
“陛下容稟,原本這件事南姝應爛在腹中,但……陛下麵前,南姝不敢欺瞞!南姝有必須柳世子和離的因由。”
宋南姝說著,挺直腰脊跪於書房中央,抬眸看向那高高在上的君王。
皇帝見宋南姝眸色堅定,眉頭一緊:“說來聽聽。”
“陛下,您是知道的,南姝當初入京是為了尋親生父母,而……我的親生父親便是當朝禮部尚書薑裕行,生母是薑夫人!”
皇帝怔住。
“當年我養母宋家夫人,遭人追殺,宋夫人為保親生女兒薑箬璃的性命,將我與薑箬璃調換。我入京之後……得知親生父母便是薑尚書夫婦,滿心歡喜想去認親,這才知……他們早知道我的身份,卻怕薑箬璃會被人非議,怕薑箬璃迴到宋家那龍潭虎穴,不打算認我!我便識趣遠離薑家,自此再未提過尋找親生父母之事。”
皇帝攥著扶手的手一緊,定定望著跪在下麵目光堅毅的女子。
他想起幾月前,宋南姝護下他和妻子後,妻子纏綿病榻之際,還對說想為宋南姝尋找親人。
但宋南姝卻拒絕了。
原來,是找到了,但……親生父母不要她。
“我心中有恨,我在宋家那樣的龍潭虎穴幾次死裏求生,全拜薑箬璃親生母親所賜,而我的親生父母又棄我如敝履!”
“誠如陛下所言,男子三妻四妾實屬尋常之事!可我曾同柳雲珩說過,這輩子就是死,也絕不願和薑家扯上半分關係!柳雲珩明知我身世,卻強迫我與薑箬璃共侍一夫!”
“陛下,我非要和離,也非是我心高氣傲,不願屈居何人之下!我雖然身份低賤,可也有傲骨,棄我者,我亦棄之!”
宋南姝的話,就像戳中了皇帝心中最隱秘的痛事。
棄我者,我亦棄之。
皇帝和宋南姝有著相同的經曆,自然能感同身受。
當年皇帝剛出生,便被先皇送到身份尊貴的貴妃身邊養著,與生母愉妃分離。
後來鈺王生母離世,鈺王與端王便都在愉妃膝下長大。
再後來,皇帝十歲被冊封太子那年,貴妃也猝然離世。
那時皇帝貴為太子,貴妃離世……愉妃作為太子生母也水漲船高,掌管六宮事宜。
可愉妃卻關愛鈺王和端王超過他,甚至助鈺王謀他這個親生兒子的太子之位。
所以,皇帝也棄了他的生母愉妃!
他懇請先皇,讓宜妃扶養他長大。
皇帝登基之後,當愉妃還等著親生兒子尊她為太後之時,皇帝便下旨尊宜妃為太後。
愉妃在行宮鬧得人仰馬翻,皇帝也未曾過去看她一眼。
皇帝奉行的,便是棄我者,我亦棄之。
宋南姝在來皇宮之前,便猜到皇帝召她入宮,是要阻她和離!
在皇帝批閱奏喝茶的間隙,才被高公公喚進去麵聖。
皇帝看著跪在書房中央,恭敬叩首的宋南姝,輕輕歎了一口氣。
他想起幾月前,身邊護衛死絕,大雪中是宋南姝憑借對山勢的了解,一邊帶著他和重傷太子妃逃亡,一邊用折下的樹枝掃幹淨身後的腳印。
“你和雲珩,你們倆年少夫妻,走到今日不容易……”皇帝緩聲開口,“朕還記得,當時雲珩決意冒死引開刺客時,你拽著雲珩的胳膊……同雲珩說心悅與他,這過去不過短短幾月,怎麽就因為一個薑箬璃,便要和離了?”
昨日,柳雲珩求到了皇帝這裏。
他想讓皇帝給他道旨意,不許宋南姝和離。
皇帝隻覺柳雲珩太過荒謬,還是高公公將薑箬璃迴來的消息告知皇帝,皇帝這才恍然大悟。
當年,皇帝還是太子時,便對這位薑尚書家的四女兒有所耳聞。
似是許多世家子弟,都與這位薑姑娘關係極好。
這姑娘性子跳脫,爽朗不羈,與京中大多數貴女都不甚相同,卻又並非不學無術的草包。
她學識淵博,拆穿過一些欺世盜名的所謂“仙者”。
在茶樓與大儒辯經,出口便是發人深思的先賢名言。
在柳雲珩和宋南姝成親之時,太子妃還同皇帝提過一嘴……
說這柳雲珩對薑箬璃情深不移,薑箬璃憑空消失兩年,柳雲珩日夜尋找。
若不是柳雲珩父母相逼,想來柳雲珩也不會成親!
宋南姝叩首:“陛下明鑒,當年柳世子與南姝假成親,是能不受家中掣肘繼續尋找薑姑娘,此事……陛下是隻曉的,如今薑姑娘迴來,世子守得雲開見月明,南姝如何能橫亙在兩人之間?故而自請和離望陛下允準。”
皇帝歎氣:“阿蕪臨去之前,將柳雲珩喚到跟前,叮囑雲珩要憐取眼前人,雲珩是應下的。”
阿蕪便是皇帝的亡妻。
提起亡妻,皇帝心中難免傷懷,聲音也溫和了許多。
柳雲珩也正是利用了已故太子妃,曾說的這句話,求動了皇帝。
雖說皇帝不能直接下旨阻撓宋南姝和離,但把宋南姝召進宮中,點一兩句還是行的。
“雖說,當初雲珩同你成親,是為了不受家中掣肘安心尋找薑姑娘,但雲珩如今心中是有你的!你與他鬧和離,在大街上撕破臉,不顧情麵指責他貪圖你產業,他也舍不得和你和離,跪在殿外一天一夜,就是為了求朕當你們的和事佬。”
宋南姝再次叩首:“陛國事千頭萬緒,讓陛下費心,是南姝的不是。”
“此事也不是什麽大事,朕知道你是個心高氣傲的,也是個有手段的,你是不願屈居薑姑娘之下,這才在長街鬧出那麽一出!”
“你放心,你當初也算舍命護過朕的,朕……自當會為你撐腰!將來柳雲珩襲爵,安遠侯夫人的位置隻能是你!”
宋南姝保持著恭敬叩首的姿勢,袖中的手收緊。
皇帝這話的意思,是讓她接受柳雲珩娶薑箬璃為平妻。
“陛下,南姝隻求和離,請陛下允準!”
被宋南姝駁了麵子,皇帝眸子一緊,原本要拿茶杯的手一頓,扶住了龍椅扶手。
“男子三妻四妾本就是尋常事,朕已經為你做主,你還有什麽不滿的?”皇帝語聲威嚴。
高公公擔憂望向宋南姝。
“陛下容稟,原本這件事南姝應爛在腹中,但……陛下麵前,南姝不敢欺瞞!南姝有必須柳世子和離的因由。”
宋南姝說著,挺直腰脊跪於書房中央,抬眸看向那高高在上的君王。
皇帝見宋南姝眸色堅定,眉頭一緊:“說來聽聽。”
“陛下,您是知道的,南姝當初入京是為了尋親生父母,而……我的親生父親便是當朝禮部尚書薑裕行,生母是薑夫人!”
皇帝怔住。
“當年我養母宋家夫人,遭人追殺,宋夫人為保親生女兒薑箬璃的性命,將我與薑箬璃調換。我入京之後……得知親生父母便是薑尚書夫婦,滿心歡喜想去認親,這才知……他們早知道我的身份,卻怕薑箬璃會被人非議,怕薑箬璃迴到宋家那龍潭虎穴,不打算認我!我便識趣遠離薑家,自此再未提過尋找親生父母之事。”
皇帝攥著扶手的手一緊,定定望著跪在下麵目光堅毅的女子。
他想起幾月前,宋南姝護下他和妻子後,妻子纏綿病榻之際,還對說想為宋南姝尋找親人。
但宋南姝卻拒絕了。
原來,是找到了,但……親生父母不要她。
“我心中有恨,我在宋家那樣的龍潭虎穴幾次死裏求生,全拜薑箬璃親生母親所賜,而我的親生父母又棄我如敝履!”
“誠如陛下所言,男子三妻四妾實屬尋常之事!可我曾同柳雲珩說過,這輩子就是死,也絕不願和薑家扯上半分關係!柳雲珩明知我身世,卻強迫我與薑箬璃共侍一夫!”
“陛下,我非要和離,也非是我心高氣傲,不願屈居何人之下!我雖然身份低賤,可也有傲骨,棄我者,我亦棄之!”
宋南姝的話,就像戳中了皇帝心中最隱秘的痛事。
棄我者,我亦棄之。
皇帝和宋南姝有著相同的經曆,自然能感同身受。
當年皇帝剛出生,便被先皇送到身份尊貴的貴妃身邊養著,與生母愉妃分離。
後來鈺王生母離世,鈺王與端王便都在愉妃膝下長大。
再後來,皇帝十歲被冊封太子那年,貴妃也猝然離世。
那時皇帝貴為太子,貴妃離世……愉妃作為太子生母也水漲船高,掌管六宮事宜。
可愉妃卻關愛鈺王和端王超過他,甚至助鈺王謀他這個親生兒子的太子之位。
所以,皇帝也棄了他的生母愉妃!
他懇請先皇,讓宜妃扶養他長大。
皇帝登基之後,當愉妃還等著親生兒子尊她為太後之時,皇帝便下旨尊宜妃為太後。
愉妃在行宮鬧得人仰馬翻,皇帝也未曾過去看她一眼。
皇帝奉行的,便是棄我者,我亦棄之。
宋南姝在來皇宮之前,便猜到皇帝召她入宮,是要阻她和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