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觀音思索再三,對李建成說道:“夫君明日進宮麵聖,妾身不敢阻攔,然王中允與魏洗馬所慮之事卻也不無道理,民間有俗語雲:遇弱者不可害人,與強者必要防人。怕就怕夫君遇虎不防,而猛虎卻窮兇極惡。若夫君明日必須進宮,則需安排好手嚴加防範,以保萬無一失。”


    王圭和魏征對視一眼,心知如今鄭觀音所言對李建成來說是最好的建議,於是異口同聲說道:“微臣附議。”


    此時,坐在一旁一直未發聲的李元吉突然說道:“大哥,你忘了一個人了?”


    “哦?忘了誰?”


    “常何啊……”


    李元吉口中的常何,官居中郎將,玄武門守將。此人在隋末唐初也是有名,時人常稱其為“俊傑”。


    何謂“俊傑”?識時務也。


    要論起來,這常何此生相當傳奇:隋末大地,反王無數煙塵四起,這常何在家鄉溫縣先是募得三百鄉兵結社自保,而後又投奔瓦崗李密,被李密引為手下大將。


    不久唐軍兵圍瓦崗,戰無可戰之際,常何說動李密率眾投降,常何勸降有功,被李淵封為驃騎將軍。之後隨李世民大戰王世充,戰敗被俘,在投降之後反而說服王世充二營兵馬,隨他一起叛逃歸唐。


    武德九年,李元吉統兵抗擊突厥,常何又在李元吉手下聽用,又暗示元吉,願為太子馬首是瞻。


    李建成知道常何此人,瓦崗出身的將官大多以秦王府為尊,常何也在秦王手下效力經年,對此人難免有疑慮。但在李元吉一力舉薦下,李建成終於點頭召見常何。


    不多時,有侍衛帶著常何匆匆來到。常何一見李建成立馬俯首就拜,直言願為太子鷹犬。李建成欣喜不已,好言安撫之後更許加官進爵。


    當得知明日太子和李元吉欲進宮麵聖以駁斥秦王讒言時,常何拍著胸脯發誓:“明日殿下可走我玄武門,殿下可派三百軍士與我,我連夜將玄武門守城之兵換成殿下的人,如此,殿下明日進宮必然高枕無憂!”


    要知道,在平時李建成要進太極宮,從東宮北麵玄德門出至太極宮北麵安禮門僅一裏路,而玄武門則在安禮門以西,距玄德門二裏半,不走安禮門而走玄武門進宮無疑舍近求遠。


    但在得到常何親口保證後,所有人都覺得,走玄武門才能確保萬無一失,畢竟按照常何的做法,守城軍兵都將換成自己人。


    “好!常將軍大善!”李建成撫掌大笑,就連一旁眾人也點頭不已:“四弟,你連夜從長林護軍中調撥三百人交給常將軍安排。”


    得到吩咐的李元吉昂首挺胸抱拳道:“喏!”


    再討論些許瑣事後,各人紛紛告退,李建成也攬著鄭觀音迴寢宮歇息去了。


    翌日巳時。


    李建成收拾妥當坐在承恩殿中等待入宮。有侍衛來報:“太子殿下,朝堂上早朝已散,陛下已經迴宮了,還有齊王殿下也已到了,正在宮門外。”


    李建成起身正準備出發,卻見小兒子李承義一蹦一跳的跑了進來,鄭觀音緩步隨後。


    “阿耶!阿耶!”卻見李承義手中搖晃著從母親頭上拔下的牡丹金步搖,走過來拉著李建成的手:“阿耶,我要去東市玩耍,前些天阿耶可是答應了的。”


    作為李建成的幼子,又是鄭觀音的嫡子,李建成對這個兒子極其喜愛。


    李建成幼時就有佛宗大德為其灌頂,並得小名“毗沙門”。毗沙門者,北方多聞天王也。為佛宗護法之神,施福護財,塔奉釋迦牟尼佛,惡眼視一切惡鬼。


    娶妻鄭觀音,其父鄭繼伯與佛宗高僧智越相交甚厚,是個虔誠的佛教徒,甚至於將女兒起名“觀音”。所以當四年前李承義周歲時,佛宗高僧道宣又出現在東宮,受智越法師所托,為李承義灌頂祈福。


    而且,李承義極其聰慧,三歲就識千字,四歲已能背誦《論語》半部,太祖李淵對這個嫡孫也相當喜愛,以至於年前,李承義受封“钜鹿王”。


    李建成此刻就像一位慈愛的父親,完全沒有在其他兒子麵前的威嚴。甚至蹲了下來,撫摸著李承義的臉頰哄著兒子:“六郎,今日為父要進宮麵聖,就不能帶你去玩耍了。我讓你母親帶你去,好嗎?”


    李承義扁了扁嘴,又轉頭看了看母親,見鄭觀音微笑著看著他,隻能對著父親:“那好吧,阿耶,那我能帶小四兒一塊去嗎。”


    小四兒,李承義乳母的親兒子,算是李建成府上的家生子。與李承義同歲,和李承義一同長大,一直是李承義的玩伴。


    李建成點了點頭,起身對妻子交待:“這樣,你與乳母帶六郎出去耍耍,叫上錢顥,再帶上幾個人,東市人多眼雜,要看著點。”又想了想道:“今日我與元吉進宮,要是出來的早,我自去東市找你們。”


    李建成說完,愛憐的摸著李承義的頭,卻發現李承義抓著自己腰間的玉佩不放手。


    這塊玉佩可是有來曆的。


    當年李建成百日之時佛門高僧上門為其取名“毗沙門”,並將這塊玉佩贈予李建成。其時曾言:隻要玉佩不離身,此生必無大礙。


    說來,自從戴上這塊玉佩,李建成南征北戰從未受傷,哪怕在李淵太原起兵之前,李建成逃離河東,一路隋兵圍追堵截都未傷的半分。


    隻是這塊玉佩和常人所見玉佩模樣大不相同,長寬不過二寸,形狀為奇怪的八角形,其中四邊有齒,八邊各有一字,隻是這八個字形似古文,李建成一直不知其意,也無意探究。


    見兒子喜歡這塊玉佩,李建成也未細想,從腰間解下繩扣,捎捎整理就掛在了李承義的脖子上:“去吧,和你母親去玩耍。”


    轉身卻又輕聲對著鄭觀音說道:“我走之後,你派心腹之人去往西林,問問那困龍之事進展如何了。”


    鄭觀音聞言,心頭突突一跳,卻又不知從何說起,隻微微點了點頭,牽著李承義向門外走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檔案揭秘:孤丘秘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楊柳下的螞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楊柳下的螞蟻並收藏檔案揭秘:孤丘秘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