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院的刑探來的非常快,正如李蓮花所說的那樣,他們迫切的需要一個大案子來穩固自己的地位。百川院四位院主來了三位,雲院主舊傷未愈,因此留守百川院。
消息是由一個跟白江鶉有些交情的遊俠提供的,他遊曆江湖,路經樸鋤鎮,聽說鎮子附近有個莊子在倒騰古玩,便決定去見識見識。當然他也知道,這種地方多半都是土夫子的據點,大家都是混口飯吃,他也不是什麽衛道士,反倒覺得那些古玩財寶與其放在地下慢慢腐爛,還不如將它們取出來供世人欣賞享受。
他在莊子裏混了好幾天,倒也淘了些小玩意,卻無意間聽說這莊子的主人其實是要打芳磯王陵寢的主意。這就不能忍了,其他的陵寢也就罷了,當年芳磯王與江湖人交好,有無數江湖人都得過他的恩澤,後來他被汙謀逆枉死,差點引起江湖上的腥風血雨,無數熱血沸騰的江湖豪傑差點衝到皇城去給他報仇。而他的幼子逃脫追捕,也是無數江湖人掩護的結果。他的祖輩就曾受過芳磯王的大恩,到現在家裏都秘密供奉著芳磯王的神主位。
因此他仔仔細細的將此處打探清楚後,將相關的消息和證據交到了如今維護武林正義的百川院,請百川院一定要鏟除這夥膽敢冒犯芳磯王的惡徒。
百川院得到消息後非常重視,經過一番仔細調查,發現情報確實無誤後,當機立斷,由紀院主親自帶隊,集齊了百川院的精銳,務必將盤踞樸鋤山的歹徒一網打盡。
那位去百川院報信的遊俠是李蓮花從銀盾的花名冊裏麵挑出來的,他確確實實喜歡逛逛古玩黑市,也跟白江鶉有些交情,至於祖上受沒受過芳磯王的恩澤就不一定了,百川院也不可能去翻人家家中供奉的牌位。他提供的消息都是由如意樓提供、李蓮花篩選過,完完全全給百川院量身打造的。
清遠一點都不吃驚,她對李蓮花盲目崇拜,不過是找個人出來,這點小事哥哥自然可以輕鬆拿捏。但是李鴻飛師徒和那位送花名冊來的弟子都驚呆了,將那冊子看了又看,也沒看出朵花兒出來,方才確定這的的確確就是一本隻寫了姓名、籍貫和師門的簡單冊子,不禁疑惑李蓮花是怎麽從這上麵挑出個這麽合適的人選出來的。
嗬嗬,怎麽挑的,但凡在江湖上有個名號的人,就沒有李蓮花不知道的,更何況這人他還見過幾次麵。都道白江鶉熟知江湖掌故,江湖中人隻要有名字,他多半都知道一點,若是名人,他更是如數家珍,其實他趕李相夷還差遠了,因為有很多隱秘還有江湖前輩、世家大族根本就不是他那個級別能接觸的到的。
百川院圍剿衛莊的大戲沒有持續多長時間,他們得到的消息足夠詳細,因此做了萬全的準備,必要除惡務盡。當然,在沒有真正拿下衛莊的時候,這個事情是絕密的,準備工作時做足了的,但是萬一呢?就怕有萬一。百川院如今的情形隻能勝,不能敗。
好在沒有出什麽萬一,一切都很順利。蓮花樓中的四人躲在事先就勘察好的絕佳位置,欣賞了這次勝利的圍剿行動,順便清理了幾個企圖逃竄的漏網之魚。為防被百川院的人察覺,李蓮花不但親自下手,還神不知鬼不覺的將屍體扔迴了衛莊裏麵。這幾個漏網之魚可真是榮幸,居然得到了李門主的親自關懷,要知道他可是近一年都沒出手殺人了啊!雖然他們並不想要這種榮幸,但是李門主覺得他們想要就行了,他們的想法不重要。
迴到蓮花樓,李蓮花情緒有些低落,百川院太弱,根本撐不起他們爭來的場麵,這麽一場優勢明顯的圍剿,若不是自己在後麵給他們善後,也不知會逃脫多少悍匪。可是,這畢竟是四顧門留下的最後的堅持了啊,他有些痛苦。不禁又想起了雲彼丘,今天若是彼丘在,就算沒有自己善後,也許會有一兩個漏網之魚,但決計不會太多,但是他今天沒來,不知道是真的舊傷未愈還是他對自己所做之事被其他幾人知道了而囚禁起來了呢。李相夷呀李相夷,到底你希望是那種情況呢?自己都不知道吧。
其實百川院雖然武力值弱了些,但還是沒有李蓮花想象中的弱。負責清掃戰場的弟子敏銳的發現了被李蓮花解決掉的那些歹徒與其他死人的不同。百川院這次精英幾乎是傾巢出動,人不可謂不多,小小的衛莊簡直可以說是人滿為患。為了避免被人發現,李門主也隻能將屍體扔了就走,也顧不得將現場布置一下,以擾亂視聽。以至於這些屍體不但形狀一看就是被拋屍的,而且周圍的環境和地麵殘留的血跡也跟打鬥中被殺或是逃命流血而亡的區別很大,隻要稍微有點常識、心細一些的都可以發現不對勁的地方。好在這次來的都是精英,個個都是老江湖了,馬上就將這些屍體封存不動,並將這些異常情況報了上去。
三位院主齊至,親自動手驗了這些屍體並做了詳細的記錄,每具被認為有問題的屍體都不厭其煩的由三位院主各驗了一遍,做了三份記錄,才讓弟子們收屍。
這次對衛莊的圍剿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亮出了自己的獠牙,展示了自己的實力,百川院在收入頗豐的同時更是收獲了來自大半個江湖的敬畏,一時間江湖上的亂象明麵上少了很多。
紀漢佛等人一迴到百川院,便將各自的驗屍記錄拿了出來對照,不是他們相信不過彼此,而是為了更穩妥。
“不是少師。”石水失望的道。她將以前門主殺敵的驗屍報告翻找出來做了詳細的對比,發現不管是劍的鋒利程度,劍的形狀大小厚薄都跟少師差別極大。
白江鶉道:“的確不是少師,但是他們無一例外都是一招斃命,而且出劍的位置、傷口的深度,都跟記錄裏的很相似。”
紀漢佛道:“東海之戰如此慘烈,都是旗鼓相當的對手,那笛飛聲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想必門主受傷也是極重,重傷之下遺失少師也是有可能的。劍可以換,但是劍招,出劍的習慣可換不了。”
石水和白江鶉都望著紀漢佛:“大哥,你認為可能是門主嗎?”
紀漢佛沉吟著,將詢問目光投向唯一沒有去衛莊的雲彼丘。
消息是由一個跟白江鶉有些交情的遊俠提供的,他遊曆江湖,路經樸鋤鎮,聽說鎮子附近有個莊子在倒騰古玩,便決定去見識見識。當然他也知道,這種地方多半都是土夫子的據點,大家都是混口飯吃,他也不是什麽衛道士,反倒覺得那些古玩財寶與其放在地下慢慢腐爛,還不如將它們取出來供世人欣賞享受。
他在莊子裏混了好幾天,倒也淘了些小玩意,卻無意間聽說這莊子的主人其實是要打芳磯王陵寢的主意。這就不能忍了,其他的陵寢也就罷了,當年芳磯王與江湖人交好,有無數江湖人都得過他的恩澤,後來他被汙謀逆枉死,差點引起江湖上的腥風血雨,無數熱血沸騰的江湖豪傑差點衝到皇城去給他報仇。而他的幼子逃脫追捕,也是無數江湖人掩護的結果。他的祖輩就曾受過芳磯王的大恩,到現在家裏都秘密供奉著芳磯王的神主位。
因此他仔仔細細的將此處打探清楚後,將相關的消息和證據交到了如今維護武林正義的百川院,請百川院一定要鏟除這夥膽敢冒犯芳磯王的惡徒。
百川院得到消息後非常重視,經過一番仔細調查,發現情報確實無誤後,當機立斷,由紀院主親自帶隊,集齊了百川院的精銳,務必將盤踞樸鋤山的歹徒一網打盡。
那位去百川院報信的遊俠是李蓮花從銀盾的花名冊裏麵挑出來的,他確確實實喜歡逛逛古玩黑市,也跟白江鶉有些交情,至於祖上受沒受過芳磯王的恩澤就不一定了,百川院也不可能去翻人家家中供奉的牌位。他提供的消息都是由如意樓提供、李蓮花篩選過,完完全全給百川院量身打造的。
清遠一點都不吃驚,她對李蓮花盲目崇拜,不過是找個人出來,這點小事哥哥自然可以輕鬆拿捏。但是李鴻飛師徒和那位送花名冊來的弟子都驚呆了,將那冊子看了又看,也沒看出朵花兒出來,方才確定這的的確確就是一本隻寫了姓名、籍貫和師門的簡單冊子,不禁疑惑李蓮花是怎麽從這上麵挑出個這麽合適的人選出來的。
嗬嗬,怎麽挑的,但凡在江湖上有個名號的人,就沒有李蓮花不知道的,更何況這人他還見過幾次麵。都道白江鶉熟知江湖掌故,江湖中人隻要有名字,他多半都知道一點,若是名人,他更是如數家珍,其實他趕李相夷還差遠了,因為有很多隱秘還有江湖前輩、世家大族根本就不是他那個級別能接觸的到的。
百川院圍剿衛莊的大戲沒有持續多長時間,他們得到的消息足夠詳細,因此做了萬全的準備,必要除惡務盡。當然,在沒有真正拿下衛莊的時候,這個事情是絕密的,準備工作時做足了的,但是萬一呢?就怕有萬一。百川院如今的情形隻能勝,不能敗。
好在沒有出什麽萬一,一切都很順利。蓮花樓中的四人躲在事先就勘察好的絕佳位置,欣賞了這次勝利的圍剿行動,順便清理了幾個企圖逃竄的漏網之魚。為防被百川院的人察覺,李蓮花不但親自下手,還神不知鬼不覺的將屍體扔迴了衛莊裏麵。這幾個漏網之魚可真是榮幸,居然得到了李門主的親自關懷,要知道他可是近一年都沒出手殺人了啊!雖然他們並不想要這種榮幸,但是李門主覺得他們想要就行了,他們的想法不重要。
迴到蓮花樓,李蓮花情緒有些低落,百川院太弱,根本撐不起他們爭來的場麵,這麽一場優勢明顯的圍剿,若不是自己在後麵給他們善後,也不知會逃脫多少悍匪。可是,這畢竟是四顧門留下的最後的堅持了啊,他有些痛苦。不禁又想起了雲彼丘,今天若是彼丘在,就算沒有自己善後,也許會有一兩個漏網之魚,但決計不會太多,但是他今天沒來,不知道是真的舊傷未愈還是他對自己所做之事被其他幾人知道了而囚禁起來了呢。李相夷呀李相夷,到底你希望是那種情況呢?自己都不知道吧。
其實百川院雖然武力值弱了些,但還是沒有李蓮花想象中的弱。負責清掃戰場的弟子敏銳的發現了被李蓮花解決掉的那些歹徒與其他死人的不同。百川院這次精英幾乎是傾巢出動,人不可謂不多,小小的衛莊簡直可以說是人滿為患。為了避免被人發現,李門主也隻能將屍體扔了就走,也顧不得將現場布置一下,以擾亂視聽。以至於這些屍體不但形狀一看就是被拋屍的,而且周圍的環境和地麵殘留的血跡也跟打鬥中被殺或是逃命流血而亡的區別很大,隻要稍微有點常識、心細一些的都可以發現不對勁的地方。好在這次來的都是精英,個個都是老江湖了,馬上就將這些屍體封存不動,並將這些異常情況報了上去。
三位院主齊至,親自動手驗了這些屍體並做了詳細的記錄,每具被認為有問題的屍體都不厭其煩的由三位院主各驗了一遍,做了三份記錄,才讓弟子們收屍。
這次對衛莊的圍剿取得了巨大的勝利,亮出了自己的獠牙,展示了自己的實力,百川院在收入頗豐的同時更是收獲了來自大半個江湖的敬畏,一時間江湖上的亂象明麵上少了很多。
紀漢佛等人一迴到百川院,便將各自的驗屍記錄拿了出來對照,不是他們相信不過彼此,而是為了更穩妥。
“不是少師。”石水失望的道。她將以前門主殺敵的驗屍報告翻找出來做了詳細的對比,發現不管是劍的鋒利程度,劍的形狀大小厚薄都跟少師差別極大。
白江鶉道:“的確不是少師,但是他們無一例外都是一招斃命,而且出劍的位置、傷口的深度,都跟記錄裏的很相似。”
紀漢佛道:“東海之戰如此慘烈,都是旗鼓相當的對手,那笛飛聲是死是活都不知道,想必門主受傷也是極重,重傷之下遺失少師也是有可能的。劍可以換,但是劍招,出劍的習慣可換不了。”
石水和白江鶉都望著紀漢佛:“大哥,你認為可能是門主嗎?”
紀漢佛沉吟著,將詢問目光投向唯一沒有去衛莊的雲彼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