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商店售賣出來的東西還真心不便宜,不過買到即賺到,自己喜歡就行。


    在美食很多的揚州,淮揚菜在食物的本味上確實做到了極致,而且據說他們是根據時令來製作美食的,過了某個節氣,有些菜就不會在菜單中出。,文建凡成了個典型的吃貨,充分享受了美食帶給他的快樂。


    營養的充足讓文建凡的身體發育開始加快,去年的西裝不知不覺就短了一截,早晨醒來,某個部位的腫脹也讓他覺得有些難受,他知道自己已經長大了。


    “小文,集合了,大巴車已經到了。”老王在門口喊了一嗓子。


    “好咧,馬上就來。”不知不覺,文建凡又是三個大行李箱了。


    “你小子怎麽老買這些東西,不頂吃不頂喝的,再漂亮也就是個擺設。”老羅實在想不通,文建凡這麽聰明的一個人怎麽就喜歡這些個玩意兒。現在收藏古董還沒形成風氣,古董的價值也沒人挖掘,大多數人雖然覺得那些古董文物很漂亮,但是讓他們真金白銀去購買,誰也舍不得。


    “喜歡就買唄,家裏不缺我的零花錢。”解釋不清就不解釋。


    穿過長江大橋,兩個多小時的車很快就到了作為四大古都之一的金陵城,江麵上高大巍峨的長江大橋貫穿南北,客車行駛在橋麵上,居然生出氣勢如虹的感覺來。汽車倒是不多,行人和騎自行車的倒是不少。橋下則是綠樹良田,遠處的高樓像是點綴在其中。


    市區內到處都是古樸陳舊的房屋,人們的穿著也是黑、綠、藍。灰色為主,少有顏色鮮豔的衣服。街道旁邊,還有人在打理牲口,地上也不是很幹淨,和小本子的城市比起來,完全看不出是一個省的省會城市,更看不出有個古都的樣子。


    賓館就在莫愁湖附近,在賓館簡單的洗了把臉,省體委的同誌就熱情的弄好了招待餐。出來半個月了,天天都是當地最好吃的食物,似乎不好好招待一番就是當地的領導不夠熱情一般,酒席上依舊是觥籌交錯。


    “小文,你怎麽要了個一樓的房間?還是住到樓上去吧?”領隊飯後找到文建凡說道。


    “不用,我覺得一樓就挺好的,接地氣,再說這看風景,南方城市都差不多的樣子,沒啥稀奇的。”文建凡是嫌自己的行李箱太重了,背上背下的很麻煩。


    “你小子不會晚上有準備出去吧?到了滬市,我們幾個可都得迴家呆幾天的,你的行李得自己想辦法啊。”老王他們幾個家都在滬市或是在滬市附近,還真的幫不了文建凡搬行李。


    “嗬嗬,我也要在滬市和魯省逗留一陣子的,到時候我自己想辦法就是了。”文建凡沒忘記自己出來就是想學百鳥朝鳳嗩呐曲的,到時候雇個車拉到火車站就行了。


    下午的時候,大家集體出行,遊曆了中山陵景區。這個時候出趟遠門都需要介紹信,不管是哪個景點都沒什麽遊客。夜晚,整個金陵城沒有絲毫的喧囂氣氛,街道上一片沉寂。


    朝天門就在賓館不遠,那裏是金陵的鬼市聚集區。逛了兩圈,收獲了四件小瓷器,一隻碗,一隻小盤子,一個高足杯,還有一個“天”字的小罐。


    “大字尖圓頭非高,成字撇硬直倒腰。化字人七平微頭,製字衣橫少越刀。明日窄平年肥胖,成字一點頭肩腰。”看著還是很像成化年的物件兒,就包括底款的兩道圈足,文建凡也仔細的看過了,是不是正宗的大明成化年製他還拿捏不了,夜晚看不很清楚。


    有的時候學了一堆知識,但真正要做決定的時候,那些知識又好像派不上用場。口訣他也背過,“鵝黃嬌透閃微綠,杏黃色閃微微紅。 薑黃色濃光澤弱,蜜蠟黃色稍透明。 鬆綠濃重而閃青,孔雀淺翠而透明。 水綠葉綠山石綠,略閃微黃又透明。 赭紫色暗姹紫濃,葡萄紫色真透明。 紅色鮮紅豔如血,無光暗淡是赭紅。 厚薄不勻油紅濃,豔中有光不透明。”


    四件瓷器的鑒定還得迴家之後找三位老哥哥幫忙,如果是真品,文建凡也能算得上收藏大家了。究竟去不去滬市學習嗩呐,文建凡想了想還是決定放棄,倒不是嫌嗩呐太吵,而是城市裏吹嗩呐實在是太擾民了。


    現在的文建凡一心隻想迴到四九城去,這幾個小瓷器雖然器型都不大,但如果都是真品,其價值一定不可估量,實在是受不起一點閃失。


    好在金陵也就待了三天時間,馬上就要去滬市了,至於棋院和關西代表團的比賽成績,領導都不在乎,文建凡又怎麽會去糾結呢。


    最終的比賽成績不盡如人意,二十三勝三和三十負的答卷真不怎麽樣,其中老聶還連著下了七輪比賽,老陳下了五輪。


    送關西棋院去機場的路上,橋本還在不遺餘力的勸說文建凡去他們國家留學,優秀的人才不管走到哪裏,都會受人尊敬。“橋本君,今年真的不行,已經決定去老美了,明年吧,如果有合適的機會明年來也是一樣的。”


    幕府的黃金不是那麽好弄的,文建凡也沒有絕對的把握確定那裏就是藏寶點,而且怎麽弄迴來還是個問題。宮本即使是自己的徒弟,在民族大義和師父之間,誰能確定宮本不會出賣文建凡?心急吃不了熱湯圓,這個事情隻能慢慢來。


    迴到四九城了,文建凡並沒去學校報到,第一時間就去找了三位老哥哥過來,文物的鑒賞需要幾位老哥哥一致認同才能確定是不是真品,沒有高科技鑒定技術的年代就是這樣,同一件文物不見得每個人都會認同,就連故宮博物院的收藏也是如此。


    王老哥他們也查了不少文獻資料,元代崇尚的是白瓷,尤其是樞府瓷,也稱為卵白釉瓷,因其釉色肥厚滋潤,釉色似鵝蛋色而得名?。而樞府瓷的紋飾多為印花花卉紋飾、龍紋、鳳紋、孔雀、鶴、花蝶等,紋飾不太清晰,而且器物上多印有“樞府”、“太禧”、“福壽”、“玉”等吉祥銘款。


    到了至正年間,青花瓷才算步入正軌,但還是隻流傳在中低層之中,或者作為對外文化交流使用,高層仍舊是以白瓷為尊。不然四九城作為元朝的大都,怎麽會連元青花都找不到呢。


    “三位老哥哥,明兒我就得去學校報到,暑假還要去香江,之後很可能還要出國留學一兩年,這兩年需要學習的東西挺多的。”文建凡撓了撓頭,家裏的這些古董還得麻煩三位老哥哥照看著。


    “你要是每次出去都能帶迴來三秋紋碗這樣一等一的寶貝迴來,你家裏咱們哥幾個都給你包了。”三秋紋碗隻聽說過,還沒人見過實物,三秋杯故宮裏倒是有一對兒,姹紫的紫色不是哪個瓷器上都有的。


    “少年時代學東西最快了,記憶力好,接受能力又強,還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唉,花無百日好,人無再少年呐!”朱老哥不禁感歎了一句。


    “您離百歲老人還有二十年的時間,好好保養身體,咱們國家抓了這麽多年的階級鬥爭,各行各業都不興旺,想要發展,終究離不開外界的投資。資本家的錢也不是大風吹來的,再往大陸投資,必定得有個安穩的局麵才行。將來是個什麽樣子,您幾位哥哥肯定能看到的。”文建凡要不是多了個後世的靈魂在身體裏,一輩子也就和前世一個樣子了。


    其實對於後世的樣子,文建凡一點都不憧憬,計劃經濟雖然需要各種票據,但整體上還真的算得上公平。一個家庭有一個工人,基本上就能拉扯一家子的生活。


    “嗬,我這土都蓋到眉毛上了,還奢談什麽未來。你還年輕,要是能出去看看,也是好事嘛。”張老哥哥他們這幾位風風雨雨一輩子,什麽大風大浪都經曆過了,年輕時候都是生活在蜜裏,越老反而越窮,靠著他們那點工資,也就勉強能繼續生存下去。


    一個社會,確實應該是開放的,多元的,兼容並包的,不僅僅在學術上要百家爭鳴,在治國方略上,也不能隻有一個聲音,多聽聽建議和批評,政策才能更加符合國情和民情。至於哪種模式好,文建凡自己也不知道。


    “行了,你這才迴來就把我們接過來了,東西我們也看了,過兩天我們再過來給你拾掇拾掇,你好好休息吧。”王老哥看出了文建凡的疲憊。


    老爺子迴來的時候,文建凡已經做好了飯菜,“爺爺,最近學校裏沒啥事吧?”


    “學校裏能有啥事,你不是說要晚一陣才迴來的嗎?怎麽就迴來啦?”


    “我買了幾件貴重的瓷器,怕在路上碎了,就直接迴來了。”文建凡沒有隱瞞。


    “玩什麽都可以,隻要不是玩物喪誌就行。”老爺子雖然不反對他收集古董,但要說喜歡,還真說不上。他的心裏,對文建凡在中戲上學也是有些小牢騷的,隻是這娃太小,等他畢業,說什麽也得把他丟到部隊裏去鍛煉鍛煉。


    其實部隊裏現在也沒個明確的入伍年紀的規定,十四歲當兵真不是啥稀奇事兒,好些幹部子弟都被安排進了部隊。如果不是文建凡還在讀書,高中畢業老爺子指定把他安排進軍營鍛煉了。


    文建凡對自己的未來並沒有個明確的規劃,讓他每天無所事事,他不行,讓他每天按時上下班,他更不行,怎麽當好一個有錢人,他不知道,算上另一個靈魂的人生經曆,他連想做什麽就做什麽的境界還沒達到,就不要期盼他不想做什麽就可以不做什麽了。


    當他到學校報到的時候,一大幫子同學晨課也不怎麽練了,都圍著他問東問西的,去了哪裏啊,玩了些什麽,吃了些什麽,好像文建凡就是專門出去旅遊的一樣。


    “停,停,我出去是去比賽的,沒什麽時間玩兒,好不容易吃了條魚還特麽的中毒了。你們是不知道啊,當時我都快死了,差點就見不到你們了。”文建凡把吃河豚的事情說了個出來,而且說得更嚴重一些,什麽渾身直冒冷汗呐,嘴巴都是麻的呐,腦袋暈乎乎的呐。


    “你那是吃了河豚了,天呐!我們那裏也有人冒死吃河豚,還死了不少人呢,你怎麽敢吃河豚的啊?!”程中驚唿道。她是蘇州的,另外幾個金陵的同學也附和著點頭,意思就是沒吃死你丫的,算你小子命大。


    “唉,我們棋院裏有幾個是滬市人,他們告誡我了,說河豚雖然是天下第一鮮,但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要我別吃這玩意兒。我本來也是不吃的,但我們不是和小本子的棋手比賽嘛,他們吃得很香,還一個勁的鄙視我們,說我們有眼不識金鑲玉,就我這暴脾氣,哪裏會讓小本子的人看不起啊,結果我一個人吃了兩條,當時還沒什麽,可到了晚上就渾身冒冷汗,剛開始我還以為是感冒了,後來身體越來越不對勁,上吐下瀉的,差點沒挺過來。”


    家在長江下遊的十來個同學都在感歎文建凡命大,他們都知道河豚有多毒,倒是湘省的和四九城的都不知道河豚的厲害,今後大家都將是演員,全國各處去演出都有可能,聽到文建凡這麽說起來,整個班裏都心有餘悸,小命就一條,往後隻要是帶毒的玩意兒堅決不能沾。


    “上課了,都坐好。”鄧曉光吼了一嗓子,這時候的班長還是蠻有威信的。


    上課已經不再是簡單的大課形式了,上的是禮儀修養課,古代王公貴族怎麽行禮,軍官怎麽行禮,各種各樣的禮節和規矩每個人都要學習和模仿,還需要做到符合老師說的標準才行。


    其實在中戲還是很有意思的,每天學到的知識一點也不少,課餘還可以不斷向老師們請教,文建凡的導演理論功底不斷加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新煥發的青春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女兒養了一隻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女兒養了一隻貓並收藏重新煥發的青春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