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嵩山行
“爺爺,您有沒有想過我們很可能還會經曆一次戰爭呢?”文建凡問道。
“戰爭?誰怕啊?!你誰是哪個國家?美帝?還是蘇修?大不了你爺爺我在上一次戰場,殺他幾個狗日的。”老爺子瞬間變了臉色。
“呃,不會是他們,美帝現在經濟情況不好,越戰沒打贏,還在舔傷口呢,蘇修現在也是緩和政策,他們也不會隨便對我們動手的,倒是南邊,我們的南海地域遼闊,海軍又不夠強悍,要起衝突也隻可能是南邊。”文建凡平靜的說道。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咱們國家怕過誰嗎?”老爺子有些不屑的說道。
“唉,我不是說怕誰,而是咱們國家做了防備嗎?去年的時候越南就趕走了我們不少僑民,還沒收了他們的財產,他們這是被蘇聯當槍使了,有意和我們國家為敵啊。您那些戰友要是有研究這個的,您最好還是提醒一下。”文建凡提醒道。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他們現在還在統一階段吧,自己家裏的事情還沒處理好,咱們還給了他們那麽多無償的援助,給他們一萬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對我們動手的,不然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了麽?”老爺子怎麽可能相信文建凡的話。
老大也堅定的站在老爺子這邊,曾經親密無間的兄弟,怎麽可能會撕破臉呢?文建凡知道自己這是唱了一曲《陽春白雪》,沒人能懂啊。
鬱悶了一晚上的文建凡草草的洗漱了一遍,今天約好了去親戚家裏走一走,尤其是幾個姑媽家裏。老一輩講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娘家強勢的話,女方在夫家的日子就會好過很多。
待在鄉下的日子過得很快,每天一幅速寫,或是風景,或是一幅行書臨摹,練習的是筆意。一轉眼就過了大年初三,該拜訪的親戚朋友都拜訪了一遍,不算買的東西,錢花出去小兩千塊。老爺子還惦記著去汴京的事,文建凡自然也要跟著一起迴程。
“爺爺,這是介紹信,一共三張,一張湘省省委的,一張湘省高院的,還一張是遼省省委的,您自己看看,還需要什麽不?”文建凡的蘿卜章做得十分逼真,完全看不出破綻。
“行了,你自己直接迴四九城吧,我到了鄭市就下車。”老爺子言簡意賅的說道。
文建凡搞不懂老爺子的心態,不就是當過一段時間的警衛麽,怎麽能有這麽深厚的感情呢?以自己的能力完全不需要介入所謂的政治就能生活得很好,二十歲退休不是夢想啊。
很快鄭市就到了,目送老爺子下了火車,文建凡還是有些不放心,唉,再怎麽也是爺孫呐,隻是當文建凡出站的時候,視野裏已經找不到老爺子的身形了。
鄭市是個年輕的省會城市,星城還隻是被文夕大火燒過,而這個城市以前完全就是個小縣城。五十年代因為京廣鐵路才成為的省會,沒什麽東西好看的。
老爺子既然不需要自己,那去哪裏呢?要不去少林寺看看?說不定真的有七十二絕技,真有隱姓埋名的掃地僧呢?隻是身上帶的東西有些多,幹脆寄存在火車站吧。
一個人出行就是這點好,想去哪裏就能去哪裏,隻要帶著錢和全國糧票,再加上一張介紹信,天下之大,哪裏都能去得。
一個背包,一支簫,一個畫板,文建凡坐上了去登封縣的長途客車。哪怕是春節,全國各地都照常上班,所以客車裏人不是很多。
一路上顛簸著,時不時還有人在車廂裏嘔吐,空氣裏彌漫著酸臭的味道。開窗也隻能短暫的開一小會兒,不然窗外刺骨的寒風能把人凍感冒。這已經不是旅行了,完全是在遭罪啊!
小縣城到了的時候,已經到了傍晚。暈頭轉向的文建凡下了車,拿出國家棋院開具的介紹信,找到縣委招待所住下。他的肚子雖然很餓,但一路上的酸臭味把他熏了個夠嗆,感覺吃不下任何東西。
第二天起床,文建凡的肚子已經餓的咕咕叫了很多遍,招待所的麵條救了他一命,一碗哪裏夠啊,兩大碗麵條下肚,吃飽喝足,文建凡開始打聽這附近曆史悠久的少林寺,結果招待員鄙夷的看了文建凡一眼說道:“少林寺哪有啥子東西看喲,三十年代就被一把大火給燒了,你要看還不如去嵩嶽寺去看看呢,那裏至少還有北魏時期的塔樓,再往上麵還可以到封禪台,隻是這大冬天的,你就在山下轉轉得了。”
一席話把文建凡給說懵了,《少林寺》電影裏不是挺好看的麽?怎麽就是破破爛爛呢?既來之則安之,管那麽多呢,還是四處看看再說吧。
在供銷社裏買了些吃的,文建凡開始了入山之旅。確實這時節真不是遊山玩水的好時候,無論是爬坡還是爬樓梯,都要小心翼翼的,當嵩嶽寺塔靜靜地矗立在眼前的時候,豐碩飽滿的曲線,與峻峭突兀的峰巒交相輝映,厚重敦實的塔體,與蒼翠挺拔的鬆柏相互凝望,顯得氣勢恢宏。
畫板打開,文建凡來了張嵩嶽寺的速寫,到了塔下,再來一張速寫。文建凡不是研究建築的,不必考慮別的,找最佳角度畫下來就行。
中嶽嵩山,還是有些東西看的,接下來就是繼續爬山了。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誌者不能至也。王安石的意思很明確,想看絕美的風景,就得到沒什麽人的地方去,一路上摸爬滾打,累個半死,才能到達,所以一定要做好準備再去。
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要不是一路的風景絕佳,打死文建凡也不願意爬四個多小時的山到峻極峰來看雲海,這還不包括文建凡寫生的時間。
“崧高維嶽,駿極於天。”王安石確實沒有騙人,難怪那些皇帝老兒都爭先恐後的來嵩山封禪呢。文建凡現在身體很暖和,簡單的吃了三塊餅之後,又拿起了畫筆,他想把對麵的山峰畫下來。
還有很多畫畫的技巧還沒學,文建凡有些不耐煩了。畫畫最需要心平靜氣,擱好畫筆,文建凡抽出了簫,音樂能讓人舒緩下來。山頂的風有些大,他的手有些不聽使喚了,大冬天的,也隻有文建凡這種傻子才爬到山頂上來看風景。
畫稿還是要完成的,事情做了一半怎可半途而廢?隻是拿筆的時候不小心把筆碰了下去,偏又趕上一陣狂風,畫筆不偏不倚直接卡在了石縫中。
衣服穿多了不方便伸手去夠,文建凡隻好四下尋找趁手的木棍或者枝條,好不容易折了根樹枝,又繞錯了方向,他自己還渾然不覺。
“咦,我的筆呢?”文建凡用樹枝扒拉著岩石縫裏的積雪,筆沒看到,反倒見到了一抹亮色。
這是啥東西?香煙裏的金色箔條?不對,那玩意兒一撥就動,這個咋就撥不出來呢?文建凡加大了撥弄的力度。
“啪”的一聲,樹枝折了,文建凡更加好奇這是個什麽東西了。小心翼翼的站穩身體,文建凡不斷加速撥弄著泥土,很快,一條長長的金片就完整的展現在眼前。
是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上麵髒兮兮的,卻有字刻在上麵。文建凡用雪擦了擦,短短的幾句話就有好幾個字不認識,這就有意思了。
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歲庚子七 甲申朔七 甲寅小使 胡超稽首再拜謹奏
一共五個生僻字,文建凡就認識一個。別的字可以不認得,“武曌”二字文建凡還是知道的,一代女皇武則天嘛!不管了,老武同誌一定是用的金子做的這個玩意兒,銀子都辱沒了女皇同誌不是。
小心翼翼的放進了背包,這才記起自己是來找筆的,筆還靜靜地卡在另一處岩石縫裏呢。自己的東西,一件也不能丟,文建凡把毛筆勾了出來,繼續完成未完的畫作。
下山的時間有些晚了,當衝到招待所的時候,飯點都已經過了一個小時。也難怪,文建凡好長一段路是打著手電下來的。點菜還是有的,文建凡不介意請招待所的服務員和大廚一起再吃一頓肉,順便聽聽周邊好玩的景點。
很失望,在當地人的口裏,哪裏還有什麽好玩的地方,再美的風景,天天路過,那還有什麽稀罕的。不信你問問博物館周邊的人,看看那些當地人去沒去過博物館。
少林寺再怎麽破爛,文建凡還是要去的,經典電影啊!不去看看又怎麽能知道是不是適合將來的拍攝呢。
文建凡早上打拳的時候,看到不少人在晨練,隻是他們更多的是打的套路,隻有拳,沒有法。也就是說他們很多人打拳都是虛有其表而已。
老爺子說過的,古代的武術都是拿兵器的,隻是很多兵器都不準民間使用,於是才逐漸演變成拳法的。有的是脫胎於槍,有的是脫胎於盾和刀,隻有詠春拳是短刃刺殺術。
隨著練習的逐步加深,文建凡也是越來越覺得老爺子說得不錯了。而且一個被石友三隨意燒毀的寺廟,估計也沒剩下幾個厲害人物。功夫再高,也怕菜刀,何況石友三屬下拿的都是帶子彈的槍呢。要是文建凡的年紀再大一些,力氣再足一些,說不定真的會上山比一比。
少林寺一行令文建凡大失所望,寺廟裏到處殘垣斷壁,沒見到幾個僧人,傳說中練武的地方少林寺毗盧殿,也叫做千佛殿,地上雖然凹凸不平,但要說是練拳腳練出來,文建凡是不太相信的。
文建凡正準備迴去,寺院裏就傳來了搖鈴聲。一位袈裟上打著補丁的和尚看著文建凡孤身一人,便邀請他一起吃頓齋飯。
“師傅,咱們這寺院裏現在還有多少和尚啊?”文建凡好奇的問道。
“十七個,小施主莫非是想入空門?”和尚師傅一口的中原官話。
“不想,不想,我就是好奇,想看看少林的武術,還準備這幾年捐筆款子修繕一下寺廟。”文建凡完全沒有當和尚的念頭。
“會武術的還剩三個,你要是能捐十元,表演給你看也不是什麽大事。”這年月少林寺處境艱難,十幾個人守著二十八畝薄地過日子,香客也沒有幾個,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
文建凡從包裏拿出貳佰元的信封遞給了這位和尚,問道:“還沒請教您的法號是?”
“行正,我是這個少林的住持。敢問小友是四九城的吧?瞧您這天庭飽滿,地閣方圓......”
“停,停,停。您不是算命的先生,我也不是什麽官家子弟,您算一算,整體修繕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錢,如果可能的話,三年之內我就想辦法捐給少林寺,不過到時候咱們需要簽個協議。”文建凡不想和和尚說麵相的事情。
老和尚有些氣餒,三年,三年時間可太難熬了。看著老和尚無趣的表情,文建凡笑著說道:“別嫌時間長,我說過的話肯定算數,留個地址給你們,如果三年之內我沒來,你們直接到我家討要就是了。”
留下了四九城的地址,文建凡走了。武僧的功夫也就那麽迴事,棍法還行。
兩百元換了頓齋飯和一本《易筋經》,隻是這本書怎麽看都不是佛家的典籍,更像是道教的功法。其中元精、元氣、元神、導引、吐納、清虛、陰陽等術語,文建凡怎麽看都覺得貨不對版。
迴去拿給爺爺看看再說吧,等他老人家練了覺得好自己再練也不遲。
又是一段苦難的行程,這狗日的司機是要趕著去投胎麽?文建凡自己也沒忍住噦了出來。等到了鄭市的時候,地上都是一灘灘的嘔吐物。
在鄭市休整了一天,文建凡取了寄存的行李,這才啟程迴四九城。
“爺爺,您有沒有想過我們很可能還會經曆一次戰爭呢?”文建凡問道。
“戰爭?誰怕啊?!你誰是哪個國家?美帝?還是蘇修?大不了你爺爺我在上一次戰場,殺他幾個狗日的。”老爺子瞬間變了臉色。
“呃,不會是他們,美帝現在經濟情況不好,越戰沒打贏,還在舔傷口呢,蘇修現在也是緩和政策,他們也不會隨便對我們動手的,倒是南邊,我們的南海地域遼闊,海軍又不夠強悍,要起衝突也隻可能是南邊。”文建凡平靜的說道。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咱們國家怕過誰嗎?”老爺子有些不屑的說道。
“唉,我不是說怕誰,而是咱們國家做了防備嗎?去年的時候越南就趕走了我們不少僑民,還沒收了他們的財產,他們這是被蘇聯當槍使了,有意和我們國家為敵啊。您那些戰友要是有研究這個的,您最好還是提醒一下。”文建凡提醒道。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他們現在還在統一階段吧,自己家裏的事情還沒處理好,咱們還給了他們那麽多無償的援助,給他們一萬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對我們動手的,不然那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了麽?”老爺子怎麽可能相信文建凡的話。
老大也堅定的站在老爺子這邊,曾經親密無間的兄弟,怎麽可能會撕破臉呢?文建凡知道自己這是唱了一曲《陽春白雪》,沒人能懂啊。
鬱悶了一晚上的文建凡草草的洗漱了一遍,今天約好了去親戚家裏走一走,尤其是幾個姑媽家裏。老一輩講究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娘家強勢的話,女方在夫家的日子就會好過很多。
待在鄉下的日子過得很快,每天一幅速寫,或是風景,或是一幅行書臨摹,練習的是筆意。一轉眼就過了大年初三,該拜訪的親戚朋友都拜訪了一遍,不算買的東西,錢花出去小兩千塊。老爺子還惦記著去汴京的事,文建凡自然也要跟著一起迴程。
“爺爺,這是介紹信,一共三張,一張湘省省委的,一張湘省高院的,還一張是遼省省委的,您自己看看,還需要什麽不?”文建凡的蘿卜章做得十分逼真,完全看不出破綻。
“行了,你自己直接迴四九城吧,我到了鄭市就下車。”老爺子言簡意賅的說道。
文建凡搞不懂老爺子的心態,不就是當過一段時間的警衛麽,怎麽能有這麽深厚的感情呢?以自己的能力完全不需要介入所謂的政治就能生活得很好,二十歲退休不是夢想啊。
很快鄭市就到了,目送老爺子下了火車,文建凡還是有些不放心,唉,再怎麽也是爺孫呐,隻是當文建凡出站的時候,視野裏已經找不到老爺子的身形了。
鄭市是個年輕的省會城市,星城還隻是被文夕大火燒過,而這個城市以前完全就是個小縣城。五十年代因為京廣鐵路才成為的省會,沒什麽東西好看的。
老爺子既然不需要自己,那去哪裏呢?要不去少林寺看看?說不定真的有七十二絕技,真有隱姓埋名的掃地僧呢?隻是身上帶的東西有些多,幹脆寄存在火車站吧。
一個人出行就是這點好,想去哪裏就能去哪裏,隻要帶著錢和全國糧票,再加上一張介紹信,天下之大,哪裏都能去得。
一個背包,一支簫,一個畫板,文建凡坐上了去登封縣的長途客車。哪怕是春節,全國各地都照常上班,所以客車裏人不是很多。
一路上顛簸著,時不時還有人在車廂裏嘔吐,空氣裏彌漫著酸臭的味道。開窗也隻能短暫的開一小會兒,不然窗外刺骨的寒風能把人凍感冒。這已經不是旅行了,完全是在遭罪啊!
小縣城到了的時候,已經到了傍晚。暈頭轉向的文建凡下了車,拿出國家棋院開具的介紹信,找到縣委招待所住下。他的肚子雖然很餓,但一路上的酸臭味把他熏了個夠嗆,感覺吃不下任何東西。
第二天起床,文建凡的肚子已經餓的咕咕叫了很多遍,招待所的麵條救了他一命,一碗哪裏夠啊,兩大碗麵條下肚,吃飽喝足,文建凡開始打聽這附近曆史悠久的少林寺,結果招待員鄙夷的看了文建凡一眼說道:“少林寺哪有啥子東西看喲,三十年代就被一把大火給燒了,你要看還不如去嵩嶽寺去看看呢,那裏至少還有北魏時期的塔樓,再往上麵還可以到封禪台,隻是這大冬天的,你就在山下轉轉得了。”
一席話把文建凡給說懵了,《少林寺》電影裏不是挺好看的麽?怎麽就是破破爛爛呢?既來之則安之,管那麽多呢,還是四處看看再說吧。
在供銷社裏買了些吃的,文建凡開始了入山之旅。確實這時節真不是遊山玩水的好時候,無論是爬坡還是爬樓梯,都要小心翼翼的,當嵩嶽寺塔靜靜地矗立在眼前的時候,豐碩飽滿的曲線,與峻峭突兀的峰巒交相輝映,厚重敦實的塔體,與蒼翠挺拔的鬆柏相互凝望,顯得氣勢恢宏。
畫板打開,文建凡來了張嵩嶽寺的速寫,到了塔下,再來一張速寫。文建凡不是研究建築的,不必考慮別的,找最佳角度畫下來就行。
中嶽嵩山,還是有些東西看的,接下來就是繼續爬山了。
世之奇偉、瑰怪、非常之觀,常在於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誌者不能至也。王安石的意思很明確,想看絕美的風景,就得到沒什麽人的地方去,一路上摸爬滾打,累個半死,才能到達,所以一定要做好準備再去。
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要不是一路的風景絕佳,打死文建凡也不願意爬四個多小時的山到峻極峰來看雲海,這還不包括文建凡寫生的時間。
“崧高維嶽,駿極於天。”王安石確實沒有騙人,難怪那些皇帝老兒都爭先恐後的來嵩山封禪呢。文建凡現在身體很暖和,簡單的吃了三塊餅之後,又拿起了畫筆,他想把對麵的山峰畫下來。
還有很多畫畫的技巧還沒學,文建凡有些不耐煩了。畫畫最需要心平靜氣,擱好畫筆,文建凡抽出了簫,音樂能讓人舒緩下來。山頂的風有些大,他的手有些不聽使喚了,大冬天的,也隻有文建凡這種傻子才爬到山頂上來看風景。
畫稿還是要完成的,事情做了一半怎可半途而廢?隻是拿筆的時候不小心把筆碰了下去,偏又趕上一陣狂風,畫筆不偏不倚直接卡在了石縫中。
衣服穿多了不方便伸手去夠,文建凡隻好四下尋找趁手的木棍或者枝條,好不容易折了根樹枝,又繞錯了方向,他自己還渾然不覺。
“咦,我的筆呢?”文建凡用樹枝扒拉著岩石縫裏的積雪,筆沒看到,反倒見到了一抹亮色。
這是啥東西?香煙裏的金色箔條?不對,那玩意兒一撥就動,這個咋就撥不出來呢?文建凡加大了撥弄的力度。
“啪”的一聲,樹枝折了,文建凡更加好奇這是個什麽東西了。小心翼翼的站穩身體,文建凡不斷加速撥弄著泥土,很快,一條長長的金片就完整的展現在眼前。
是什麽不重要,重要的是上麵髒兮兮的,卻有字刻在上麵。文建凡用雪擦了擦,短短的幾句話就有好幾個字不認識,這就有意思了。
上言大周圀主武曌好樂真道長生神仙謹詣中嶽嵩高山門投金簡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歲庚子七 甲申朔七 甲寅小使 胡超稽首再拜謹奏
一共五個生僻字,文建凡就認識一個。別的字可以不認得,“武曌”二字文建凡還是知道的,一代女皇武則天嘛!不管了,老武同誌一定是用的金子做的這個玩意兒,銀子都辱沒了女皇同誌不是。
小心翼翼的放進了背包,這才記起自己是來找筆的,筆還靜靜地卡在另一處岩石縫裏呢。自己的東西,一件也不能丟,文建凡把毛筆勾了出來,繼續完成未完的畫作。
下山的時間有些晚了,當衝到招待所的時候,飯點都已經過了一個小時。也難怪,文建凡好長一段路是打著手電下來的。點菜還是有的,文建凡不介意請招待所的服務員和大廚一起再吃一頓肉,順便聽聽周邊好玩的景點。
很失望,在當地人的口裏,哪裏還有什麽好玩的地方,再美的風景,天天路過,那還有什麽稀罕的。不信你問問博物館周邊的人,看看那些當地人去沒去過博物館。
少林寺再怎麽破爛,文建凡還是要去的,經典電影啊!不去看看又怎麽能知道是不是適合將來的拍攝呢。
文建凡早上打拳的時候,看到不少人在晨練,隻是他們更多的是打的套路,隻有拳,沒有法。也就是說他們很多人打拳都是虛有其表而已。
老爺子說過的,古代的武術都是拿兵器的,隻是很多兵器都不準民間使用,於是才逐漸演變成拳法的。有的是脫胎於槍,有的是脫胎於盾和刀,隻有詠春拳是短刃刺殺術。
隨著練習的逐步加深,文建凡也是越來越覺得老爺子說得不錯了。而且一個被石友三隨意燒毀的寺廟,估計也沒剩下幾個厲害人物。功夫再高,也怕菜刀,何況石友三屬下拿的都是帶子彈的槍呢。要是文建凡的年紀再大一些,力氣再足一些,說不定真的會上山比一比。
少林寺一行令文建凡大失所望,寺廟裏到處殘垣斷壁,沒見到幾個僧人,傳說中練武的地方少林寺毗盧殿,也叫做千佛殿,地上雖然凹凸不平,但要說是練拳腳練出來,文建凡是不太相信的。
文建凡正準備迴去,寺院裏就傳來了搖鈴聲。一位袈裟上打著補丁的和尚看著文建凡孤身一人,便邀請他一起吃頓齋飯。
“師傅,咱們這寺院裏現在還有多少和尚啊?”文建凡好奇的問道。
“十七個,小施主莫非是想入空門?”和尚師傅一口的中原官話。
“不想,不想,我就是好奇,想看看少林的武術,還準備這幾年捐筆款子修繕一下寺廟。”文建凡完全沒有當和尚的念頭。
“會武術的還剩三個,你要是能捐十元,表演給你看也不是什麽大事。”這年月少林寺處境艱難,十幾個人守著二十八畝薄地過日子,香客也沒有幾個,日子都快過不下去了。
文建凡從包裏拿出貳佰元的信封遞給了這位和尚,問道:“還沒請教您的法號是?”
“行正,我是這個少林的住持。敢問小友是四九城的吧?瞧您這天庭飽滿,地閣方圓......”
“停,停,停。您不是算命的先生,我也不是什麽官家子弟,您算一算,整體修繕一下大概需要多少錢,如果可能的話,三年之內我就想辦法捐給少林寺,不過到時候咱們需要簽個協議。”文建凡不想和和尚說麵相的事情。
老和尚有些氣餒,三年,三年時間可太難熬了。看著老和尚無趣的表情,文建凡笑著說道:“別嫌時間長,我說過的話肯定算數,留個地址給你們,如果三年之內我沒來,你們直接到我家討要就是了。”
留下了四九城的地址,文建凡走了。武僧的功夫也就那麽迴事,棍法還行。
兩百元換了頓齋飯和一本《易筋經》,隻是這本書怎麽看都不是佛家的典籍,更像是道教的功法。其中元精、元氣、元神、導引、吐納、清虛、陰陽等術語,文建凡怎麽看都覺得貨不對版。
迴去拿給爺爺看看再說吧,等他老人家練了覺得好自己再練也不遲。
又是一段苦難的行程,這狗日的司機是要趕著去投胎麽?文建凡自己也沒忍住噦了出來。等到了鄭市的時候,地上都是一灘灘的嘔吐物。
在鄭市休整了一天,文建凡取了寄存的行李,這才啟程迴四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