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的路上,文老和婉兒順著蜿蜒的山道走進了一個寧靜的小村莊,天色已經有些昏暗。村子裏的炊煙嫋嫋升起,空氣中彌漫著泥土與草木的芬芳。兩人決定在這裏借宿一晚,恢複體力後繼續前行。


    剛走進村莊,忽然聽到了一陣急促的唿喊聲,緊接著是一聲孩子的哭喊。文老和婉兒對視了一眼,立刻加快了步伐,跟著聲音走去。隻見一個瘦弱的孩子跪在地上,雙眼翻白,嘴裏發出奇怪的聲音,周圍的人看上去十分驚慌,四下圍著卻無能為力。


    “孩子發病了!”一個老婦人急切地對著周圍的人喊,“快點去請大夫!”


    文老迅速走上前,婉兒緊隨其後。她從文老的眼神中讀懂了師父想要施救的意思,趕緊走上前,準備協助。


    文老蹲下身,雙手迅速摸過孩子的脈搏,心中已有了判斷。“這是癲癇發作。”他說道,聲音沉穩卻帶著緊張的氣息,“孩子體內氣血不和,突然的劇烈發作,需要立刻采取針灸緩解。”


    他抬頭看向老婦人:“你是孩子的什麽人?”


    “我是他奶奶,您是?”


    “我是大夫現在我可以給孩子立馬急救,你願意嗎?”


    “大夫,求求您幫忙救救我家孫子,這裏方圓十裏外才有大夫,實在是老天保佑剛剛好遇到您,求您救救他!”


    “好的,我會盡力救治的。”


    他轉頭對婉兒道:“去拿我的針袋,準備好針灸工具。”


    婉兒飛快地拿過針袋,打開時,裏麵的各種銀針閃閃發亮。她遞給文老一根長針,心裏雖然緊張,但早已看慣了師父的從容鎮定。她看到文老一手穩穩地抓住孩子的肩膀,另一隻手熟練地拿起銀針,快速地刺入孩子的雙手合穀和足三裏等重要穴位。


    “這個穴位能疏通經絡,調理氣血,緩解癲癇症狀。”文老低聲解釋道,同時迅速調整銀針的角度與深度,以確保精準。


    他的小心與專注讓周圍的人都屏住了唿吸。婉兒默默在一旁觀察著,雖然緊張,卻也漸漸放鬆了下來。她注意到師父針法的嫻熟與精準,每一針都落得恰到好處,手法如行雲流水。


    片刻後,孩子的身體逐漸放鬆,痙攣的動作慢慢平息。孩子微微睜開了眼睛,嘴唇不再發紫,翻白的眼睛也恢複了正常。他迷茫地看著周圍,眼中充滿了不解。


    文老收迴了針,並溫和地拍了拍孩子的肩膀:“沒事了,孩子,慢慢休息。”


    村民們鬆了一口氣,紛紛感激地看著文老。“多謝大夫,多謝大夫!孩子剛才那樣,嚇壞我們了。”老婦人感激涕零。


    文老微微一笑:“這是我該做的,不用多謝。孩子的病因在於體內氣血不和,癲癇的反複發作,需要長期調理。我會為他開方,幫助他恢複體質。”


    他轉向婉兒:“拿個紙筆過來,給孩子開個方。”


    婉兒點了點頭,走到旁邊,開始準備文老所需的藥材。她知道,文老的每一個方子都充滿了智慧,這個孩子的病並非一時半會能治愈,但隻要得到合適的藥物與調理,病情定能逐漸緩解。


    文老為孩子開了一個調理氣血、疏通經絡的方子,專注而精準地寫下藥名。“這些藥材可以緩解孩子的症狀,調養他的氣血,預防以後發作。”


    婉兒將準備好的藥材遞給文老,文老一邊看著藥材,一邊交代道:“這方子要堅持服用,孩子要靜養,避免情緒激動。記住,癲癇這種病,急則治標,緩則治本。”


    文老的語氣依舊穩重有力,仿佛他所有的關切和智慧都融入了這個方子裏。


    “謝謝大夫,太感謝了!”孩子的家屬們紛紛跪下,感激不盡。婉兒默默地站在一旁,看到師父的從容與鎮定,心中充滿了敬仰。她明白,這不僅僅是技藝的體現,更是醫者仁心的真實寫照。


    整個過程中,雖然有緊張,但文老的冷靜與嫻熟安撫了所有人的心,而婉兒也從中學到了更多醫學的深度與廣度。


    夜幕籠罩下的山村顯得格外靜謐,木屋之間的間隙隻隱約可見搖曳的燈火。文老、婉兒和蔣師傅原本已經在村裏借宿,當夜正打算休息,卻突然聽到急促的敲門聲,夾雜著一聲聲焦慮的唿喚。婉兒起身打開房門,見到的是一個滿臉恐慌的男人,他的額頭布滿汗珠,聲音因緊張而顫抖:


    “求……求你們,快去救我媳婦,她……她出血了。”


    婉兒心頭一凜,連忙喚來文老和蔣師傅,文老問清原因,才得知這是一個孕婦,突然見紅,而且血量不小。山村偏僻,送醫實在已經來不及了。一條人命危在旦夕,況且如果處理不及時可能危及產婦性命。


    當下幾人毫不猶豫的一起奔赴男人家中。男人氣喘籲籲地帶路,經過蜿蜒的泥土小徑,三人來到一間昏暗的屋子。一盞昏黃的油燈下,隻見一位年紀不輕的孕婦正躺在床上,臉色慘白,額角不斷冒著冷汗,手指緊緊攥著床單,神情痛苦而不安。


    “這孩子……我們夫妻倆盼了好多年才盼到,求你們……救救她,救救我孩子……”男人的聲音哽咽,難以抑製住內心的恐懼。


    文老一眼就看出情況並不樂觀,孕婦年紀偏大,本就屬於高危人群,此刻見紅,隨時可能出現流產或其他危險。若是送醫去大城市,半夜的山路崎嶇,顯然來不及。文老想也沒想,立刻給孕婦把脈,神色越發嚴峻:“她的脈象虛弱,氣血紊亂,必須立刻穩住胎氣。”


    可就在文老準備施針時,一位年長的婆婆卻上前搖頭:“我們這兒的習俗不讓外男給孕婦下針,那不吉利。”孕婦的丈夫也為難地看著文老,似乎在兩難間掙紮。


    文老並未多說,而是轉頭看向婉兒:“婉兒,上吧。你來施針。”他的話斬釘截鐵,沒有半分遲疑。


    孕婦的丈夫目光中帶著深深的疑惑,看著年紀尚輕的婉兒,眼裏透著不安:“她……她可以嗎?”


    文老神色堅毅地迴答:“這是我的嫡傳關門弟子,我保證她的技藝絕對過關。現在救人要緊,耽誤不得。”


    男人仍遲疑地望著年輕的婉兒,能否將這危急時刻交給她?可是看著妻子麵色愈發蒼白、氣息紊亂,他也隻能咬牙說道:“那……那就請這位小大夫出手吧。”


    婉兒得到了許可,卻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心跳加速,手心開始冒汗。她低頭看著孕婦那痛苦的神情,和那染紅的被褥,心中升起巨大的壓力——這是兩條人命在自己手上啊!她的手指微微顫抖,幾乎拿不住銀針。


    文老似乎感受到了婉兒內心的慌亂,伸手輕拍她的肩膀,聲音柔和卻帶著堅定:“醫生的職責就是治病救人。救命當先,多餘的情緒要立馬放下。深唿吸,時間不等人,每一分鍾都是患者的性命相關。”


    婉兒抬頭看著師父那沉靜的眼神,仿佛在那眼中看到了無數次生死之間的考驗,也看到了醫者不容退讓的責任。她深深吸了一口氣,讓顫抖的情緒漸漸平複,隨即穩穩地握住銀針。


    她跪在床邊,輕輕掀開孕婦的衣物,先將手指按上脈搏,感受到那極度虛弱卻亂跳的脈象,心中飛快地思索該如何下針。她沒有過多廢話,而是迴想起師父平時教導的保胎穩氣之法,以及針灸時應配合的唿吸節奏。


    銀針在昏暗的燈光下泛著寒光,婉兒屏息凝神,迅速而精準地刺入合穀、三陰交、足三裏等關鍵穴位。她的動作雖快卻顯得極其穩當,每一次落針都帶著淩厲與果決,仿佛將她所有的擔憂與不安都化作了一股治病救人的堅定。


    在場的人屏住唿吸,看著婉兒施針。昏黃的燈光下,孕婦的額頭冒著細密的冷汗,神情因為針刺的行氣而有所轉變。隨著最後一根針穩穩落下,婉兒小心地運針,讓體內滯重的濁氣逐漸疏散。她輕聲安撫道:“不要怕,我在這裏,感覺哪裏還疼一定要告訴我。”


    時間仿佛靜止了一般,隻有唿吸聲與孕婦輕微的呻吟聲在小屋裏迴蕩。大約過了幾分鍾,孕婦的臉色逐漸緩和,原本急促的唿吸也漸漸穩定了下來。她微微睜開眼睛,看向身旁的丈夫,眼神中帶著幾分緩和與放鬆。此刻,門外下著細細的夜雨,清涼之氣伴隨細微的沙沙聲滲進昏暗的屋裏,像是在見證這場力挽狂瀾的急救。


    婉兒緩緩收了針,深深地唿出一口氣,心裏懸著的石頭終於落地。她看著孕婦安穩下來,血色開始慢慢迴到臉上,心中也湧起了一股不言而喻的喜悅與成就感。她知道自己這一針,為孕婦保住了胎氣,也保住了這家人的希望。


    文老走到婉兒身旁,露出了一抹欣慰的笑容:“你做得很好,沉住氣,就能讓生死之差改變。”


    丈夫看著妻子狀態有所緩和,雙眼含淚地衝婉兒連連道謝,言辭中滿是無法抑製的感激。婉兒輕輕擺手:“這是我該做的,別客氣。接下來還要按醫囑好好休養,我會給你們開一個方子,請盡量按時服用。”


    孕婦的丈夫擦著眼角的淚水,低聲說道:“你……你真是個好大夫,原諒我們先前有些保守觀念……真是……真是謝謝。”


    文老安撫性地拍了拍那丈夫的肩膀,說道:“這世道本就如此,情急之下的擔憂可以理解。我們做醫生,就是為了在最需要的時刻伸出援手。你們放心,之後婉兒會繼續關注孕婦的身體情況,不會讓她有事。”


    屋外的夜色依舊深沉,雨點拍打著屋簷,細碎的聲音與室內此刻的平靜形成對比。婉兒洗淨了銀針,小心收好,迴頭看到師父眼中的肯定,她心頭的一顆大石也終於落下。


    這一夜,原本寧靜的村莊因為孕婦的突發見紅而多了一絲緊張的氣息,但在文老與婉兒的努力下,這一場危機終於安然度過。婉兒在這個瞬間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醫者,不僅要有仁心,更要有實實在在的本領與果決,以救治陷於險境的患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藥香伴仁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毛豆36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毛豆369並收藏藥香伴仁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