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元鬆的醫館人潮湧動,診所內早早就排起了長隊。李元鬆作為這片小鎮的知名中醫,其醫術口碑早已傳遍四方,尤其是聽說文老親自前來坐診的消息,鄉親們紛紛前來求醫,帶著各式各樣的症狀期待得到治療。今天,文老的出現讓更多人對中醫產生了更大的信任,而對於林婉兒,作為文老的關門弟子,也不自覺地在大家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就在醫館中忙碌之時,一位女子緩緩走了進來。她步伐輕緩,表情有些忐忑,臉色蒼白,眼中似乎隱藏著些許不安。她年紀在三十歲左右,身形瘦弱,穿著普通的衣裳,但無論如何也掩飾不住她那份疲憊和焦慮。
看到診所內的氣氛和眾人紛紛就診的模樣,女子猶豫了一下,抬頭看了一眼坐在診台前的林婉兒。她看到的是一位年輕的女性醫生,心中略感安慰,卻又有些擔憂。畢竟,對於她這樣有些隱私問題的女性病人,能在女性醫生麵前說出症狀,才顯得相對容易些。
李元鬆敏銳地察覺到這位患者的猶豫,他微笑著說道:“這位女士,是要看診嗎?有什麽可以幫你的嗎?”
女患者猶猶豫豫的說道:“我聽說有女醫生,我想要找女醫生看一下,可以嗎?”
“可巧了,咱們這裏剛好有個女大夫,是文老先生的關門弟子,你聽說的應該就是她。你稍等,我那邊專門弄個診室出來,女科在裏麵讓女大夫看。”
這番話顯然讓女子的神情稍微放鬆了一些,她緩緩走向前,低聲說道:“那,那就麻煩您了。”
李元鬆能獨自置辦下這份家業,絕對不是僅僅因為醫術精湛,而是他為人處世的圓融。他立刻安排藥童收拾了一間屋子出來,把這位患者請了進去。
這邊,他疾步來到師父身邊告知了情況,文老二話不說轉身跟婉兒講述了情況。婉兒立馬答應跟隨李元鬆來到了新布置的診室內。
進到診室,她自信從容的對著這位患者說“不好意思久等了,等我先給你診個脈。”說著,她把手輕輕的搭在了女患者的手上,仔細的診了起來。接著,她問道:“您身上哪裏不舒服?”
“我……我最近身體不太好,總是有些異常的帶下,顏色發青,帶著腥臭味,特別難受,甚至有時走路時會不自覺的感到漏出來,不知道怎麽迴事,找了幾家醫院都說是婦科問題,但是總是治不好……”
她說話時,聲音低沉,顯然即使是在女性醫生麵前講述這個私密的問題,對她來講依然是難以啟齒的。盡管來之前她已經知道這個看上去的年紀很輕的女醫生醫術高明,但對於她來說,這麽私密的話題,依然是讓她感到很羞恥的。之前在醫院也是有女醫生,但是一直都沒有改善,女性的中醫實在是少得很,好不容易聽說這麽個機會,她還是非常抱有希望的。
這種困擾在很多女性患者中屢見不鮮,尤其是在中醫這一傳統醫學領域,女性患者因為對自身症狀的隱私感到敏感,往往更願意求助女性醫生。她們知道,女性醫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她們的身體狀況,也能提供更加細致入微的治療方案。林婉兒的出現,恰好為這類患者提供了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
婉兒注意到女子的緊張情緒,溫和地笑了笑:“請不要擔心,您能來已經是第一步了。我們作為醫者,必須尊重每一位病人的隱私,治病求本,不會讓任何不適的感受困擾您。”她目光溫和,言語中透露出一種安慰和鼓勵。
林婉兒接著微笑著看向患者:“您來得正好,放心,這個在我們中醫這裏是有專門針對的處理方案的,女性身體的特殊性,加之女性情誌的特殊,才會讓這種婦科疾病變得相對棘手一些。但是隻要對症調理,是可以很快解決問題的。”她語氣輕柔,帶著一種溫暖的力量,讓女子不禁鬆了一口氣,漸漸放下了緊張感。
經過一番詳細的詢問和脈診,林婉兒終於得出了診斷結果:“您的症狀符合中醫所稱‘青帶’病,屬於肝氣鬱結、濕熱內生,導致帶脈失調。肝經濕熱,濕熱下注帶脈所致。症狀表現為帶下顏色發青、稠粘、伴有腥臭味,這說明濕熱已深及脾胃。”
女子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似乎沒想到一個年輕的女性醫生竟能如此迅速地診斷出她的症狀,心中的羞澀和不安也隨之稍微化解。
婉兒輕聲說道:“肝氣鬱結、濕熱內生,我會為你疏肝解鬱,清熱利濕。”
林婉兒隨即提出了治療方案:“我建議使用‘加減逍遙散’,它可以疏肝解鬱、清熱利濕,特別是針對濕熱下注帶脈的症狀。我們要加用茵陳、梔子等藥物,清熱化濕,調和肝脾。”
林婉兒對患者一頓安撫之後就開好藥方,讓患者拿迴家按時服用,並囑咐患者要注意心情舒暢,不要急躁,多聽舒緩的音樂調節情緒。女患者帶著滿心的希望離開了。
轉身林婉兒就來到了文老的麵前講述了病症以及自己的藥方。李元鬆在旁邊聽得暗暗的想,看來也要多培養一點女中醫啊,這些病症不是看不好,而是女性不願意讓男醫生看啊。
而文老也對婉兒的解決方案非常的認同,隻聽他說道“非常好。”文老微笑著,“正是要治肝解鬱,利濕化濁,女性病症更要注重肝脾調和。”
夜色漸濃,診所外的庭院中燈火通明。文老、李元鬆和幾位徒子徒孫正圍坐在院中石桌旁,喝著溫茶,談笑風生。文老見今日診治過程中,遇到不少病人因隱私或情誌問題難以啟齒,特別是女性患者,在病痛之外還承受著額外的心理壓力,便緩緩開口,語氣低沉而充滿深情:
“今天我們也看到了,女性患者求診過程中的難處,作為醫者,治病救人不僅在於藥方和針灸,更在於醫者的仁心。你們看,今天這位女士,因帶下病情而苦不堪言,她的難言之隱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不適,更有情誌的傷害。作為中醫,我們必須學會體察患者的隱情,不可苛責,更不應輕易地批判。醫者醫心,隻有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才能真正達到治本的目的。”
文老停頓了一下,目光緩緩掃過每個年輕學子,“中醫之道,重在辨證施治,但更重的是對患者的體恤。婦科病症尤為特殊,女性天生多愁善感,情誌波動極易傷及脾胃,致使病情反複。今後,若有機會培養女性中醫師,你們切不可輕易放棄,要讓她們有更多機會參與臨床,因為她們懂得體察女性之難,更能以柔克剛,治病救人。”
說到這裏,文老的聲音更加堅定,“記住,我們治病不僅是為了解決表麵的症狀,更是要修複患者的內在平衡,幫助他們恢複健康與心靈的平靜。今天的經曆,也讓李元鬆深刻體會到,我收婉兒為關門弟子的深意。她不僅醫術精湛,而且體恤患者,尤其是那些女性患者那難以言說的痛苦和尷尬。未來,你們要在臨床中不斷實踐‘醫者仁心’的理念,不僅僅把病治好,更要讓病人感受到溫暖和關懷。”
李元鬆靜靜地聽著師父的話,眼中閃過一絲明悟與敬意,他心裏想到:“原來師父收婉兒為關門弟子感,絕不僅僅是因為她技藝出眾,更因為她那顆善解人意的心。她能體會到女性患者的隱痛,真正做到以心治病,這正是我們中醫傳承的核心。”
婉兒聽著師父的教誨,內心澎湃。她知道,作為一位女性醫生,不僅要精通醫術,更要承擔起守護同胞健康、傳承中醫仁術的責任。她輕聲道:“我會記住師父的教誨,將來無論遇到怎樣的病人,我都要以真心相待,盡我綿薄之力,造福更多人。”
文老微微點頭,眼中滿是期望與欣慰:“好,大家記住,醫者治心,隻有用心體察,才能使治療事半功倍。我們的每一味藥、每一針灸,都不僅是對病症的應對,更是對患者情誌的關懷。希望你們都能銘記這一點,將中醫的博大精深和仁心仁術傳承下去。”
在這溫暖而莊重的夜晚,診所內外,師徒三人的心中都種下了一顆堅定的種子——那就是,治病救人不僅是技術的比拚,更是心靈的共鳴與溫情的傳遞。
就在醫館中忙碌之時,一位女子緩緩走了進來。她步伐輕緩,表情有些忐忑,臉色蒼白,眼中似乎隱藏著些許不安。她年紀在三十歲左右,身形瘦弱,穿著普通的衣裳,但無論如何也掩飾不住她那份疲憊和焦慮。
看到診所內的氣氛和眾人紛紛就診的模樣,女子猶豫了一下,抬頭看了一眼坐在診台前的林婉兒。她看到的是一位年輕的女性醫生,心中略感安慰,卻又有些擔憂。畢竟,對於她這樣有些隱私問題的女性病人,能在女性醫生麵前說出症狀,才顯得相對容易些。
李元鬆敏銳地察覺到這位患者的猶豫,他微笑著說道:“這位女士,是要看診嗎?有什麽可以幫你的嗎?”
女患者猶猶豫豫的說道:“我聽說有女醫生,我想要找女醫生看一下,可以嗎?”
“可巧了,咱們這裏剛好有個女大夫,是文老先生的關門弟子,你聽說的應該就是她。你稍等,我那邊專門弄個診室出來,女科在裏麵讓女大夫看。”
這番話顯然讓女子的神情稍微放鬆了一些,她緩緩走向前,低聲說道:“那,那就麻煩您了。”
李元鬆能獨自置辦下這份家業,絕對不是僅僅因為醫術精湛,而是他為人處世的圓融。他立刻安排藥童收拾了一間屋子出來,把這位患者請了進去。
這邊,他疾步來到師父身邊告知了情況,文老二話不說轉身跟婉兒講述了情況。婉兒立馬答應跟隨李元鬆來到了新布置的診室內。
進到診室,她自信從容的對著這位患者說“不好意思久等了,等我先給你診個脈。”說著,她把手輕輕的搭在了女患者的手上,仔細的診了起來。接著,她問道:“您身上哪裏不舒服?”
“我……我最近身體不太好,總是有些異常的帶下,顏色發青,帶著腥臭味,特別難受,甚至有時走路時會不自覺的感到漏出來,不知道怎麽迴事,找了幾家醫院都說是婦科問題,但是總是治不好……”
她說話時,聲音低沉,顯然即使是在女性醫生麵前講述這個私密的問題,對她來講依然是難以啟齒的。盡管來之前她已經知道這個看上去的年紀很輕的女醫生醫術高明,但對於她來說,這麽私密的話題,依然是讓她感到很羞恥的。之前在醫院也是有女醫生,但是一直都沒有改善,女性的中醫實在是少得很,好不容易聽說這麽個機會,她還是非常抱有希望的。
這種困擾在很多女性患者中屢見不鮮,尤其是在中醫這一傳統醫學領域,女性患者因為對自身症狀的隱私感到敏感,往往更願意求助女性醫生。她們知道,女性醫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她們的身體狀況,也能提供更加細致入微的治療方案。林婉兒的出現,恰好為這類患者提供了一個非常合適的選擇。
婉兒注意到女子的緊張情緒,溫和地笑了笑:“請不要擔心,您能來已經是第一步了。我們作為醫者,必須尊重每一位病人的隱私,治病求本,不會讓任何不適的感受困擾您。”她目光溫和,言語中透露出一種安慰和鼓勵。
林婉兒接著微笑著看向患者:“您來得正好,放心,這個在我們中醫這裏是有專門針對的處理方案的,女性身體的特殊性,加之女性情誌的特殊,才會讓這種婦科疾病變得相對棘手一些。但是隻要對症調理,是可以很快解決問題的。”她語氣輕柔,帶著一種溫暖的力量,讓女子不禁鬆了一口氣,漸漸放下了緊張感。
經過一番詳細的詢問和脈診,林婉兒終於得出了診斷結果:“您的症狀符合中醫所稱‘青帶’病,屬於肝氣鬱結、濕熱內生,導致帶脈失調。肝經濕熱,濕熱下注帶脈所致。症狀表現為帶下顏色發青、稠粘、伴有腥臭味,這說明濕熱已深及脾胃。”
女子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似乎沒想到一個年輕的女性醫生竟能如此迅速地診斷出她的症狀,心中的羞澀和不安也隨之稍微化解。
婉兒輕聲說道:“肝氣鬱結、濕熱內生,我會為你疏肝解鬱,清熱利濕。”
林婉兒隨即提出了治療方案:“我建議使用‘加減逍遙散’,它可以疏肝解鬱、清熱利濕,特別是針對濕熱下注帶脈的症狀。我們要加用茵陳、梔子等藥物,清熱化濕,調和肝脾。”
林婉兒對患者一頓安撫之後就開好藥方,讓患者拿迴家按時服用,並囑咐患者要注意心情舒暢,不要急躁,多聽舒緩的音樂調節情緒。女患者帶著滿心的希望離開了。
轉身林婉兒就來到了文老的麵前講述了病症以及自己的藥方。李元鬆在旁邊聽得暗暗的想,看來也要多培養一點女中醫啊,這些病症不是看不好,而是女性不願意讓男醫生看啊。
而文老也對婉兒的解決方案非常的認同,隻聽他說道“非常好。”文老微笑著,“正是要治肝解鬱,利濕化濁,女性病症更要注重肝脾調和。”
夜色漸濃,診所外的庭院中燈火通明。文老、李元鬆和幾位徒子徒孫正圍坐在院中石桌旁,喝著溫茶,談笑風生。文老見今日診治過程中,遇到不少病人因隱私或情誌問題難以啟齒,特別是女性患者,在病痛之外還承受著額外的心理壓力,便緩緩開口,語氣低沉而充滿深情:
“今天我們也看到了,女性患者求診過程中的難處,作為醫者,治病救人不僅在於藥方和針灸,更在於醫者的仁心。你們看,今天這位女士,因帶下病情而苦不堪言,她的難言之隱不僅僅是身體上的不適,更有情誌的傷害。作為中醫,我們必須學會體察患者的隱情,不可苛責,更不應輕易地批判。醫者醫心,隻有了解患者的內心世界,才能真正達到治本的目的。”
文老停頓了一下,目光緩緩掃過每個年輕學子,“中醫之道,重在辨證施治,但更重的是對患者的體恤。婦科病症尤為特殊,女性天生多愁善感,情誌波動極易傷及脾胃,致使病情反複。今後,若有機會培養女性中醫師,你們切不可輕易放棄,要讓她們有更多機會參與臨床,因為她們懂得體察女性之難,更能以柔克剛,治病救人。”
說到這裏,文老的聲音更加堅定,“記住,我們治病不僅是為了解決表麵的症狀,更是要修複患者的內在平衡,幫助他們恢複健康與心靈的平靜。今天的經曆,也讓李元鬆深刻體會到,我收婉兒為關門弟子的深意。她不僅醫術精湛,而且體恤患者,尤其是那些女性患者那難以言說的痛苦和尷尬。未來,你們要在臨床中不斷實踐‘醫者仁心’的理念,不僅僅把病治好,更要讓病人感受到溫暖和關懷。”
李元鬆靜靜地聽著師父的話,眼中閃過一絲明悟與敬意,他心裏想到:“原來師父收婉兒為關門弟子感,絕不僅僅是因為她技藝出眾,更因為她那顆善解人意的心。她能體會到女性患者的隱痛,真正做到以心治病,這正是我們中醫傳承的核心。”
婉兒聽著師父的教誨,內心澎湃。她知道,作為一位女性醫生,不僅要精通醫術,更要承擔起守護同胞健康、傳承中醫仁術的責任。她輕聲道:“我會記住師父的教誨,將來無論遇到怎樣的病人,我都要以真心相待,盡我綿薄之力,造福更多人。”
文老微微點頭,眼中滿是期望與欣慰:“好,大家記住,醫者治心,隻有用心體察,才能使治療事半功倍。我們的每一味藥、每一針灸,都不僅是對病症的應對,更是對患者情誌的關懷。希望你們都能銘記這一點,將中醫的博大精深和仁心仁術傳承下去。”
在這溫暖而莊重的夜晚,診所內外,師徒三人的心中都種下了一顆堅定的種子——那就是,治病救人不僅是技術的比拚,更是心靈的共鳴與溫情的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