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灑落,李元鬆的診所內早已人聲鼎沸,鄉親們排著隊,等待文老的診治。空氣中彌漫著藥草的淡淡苦香,爐上的藥湯咕嘟作響,藥童們忙碌地稱量著各類草藥。
突然,一個麵色潮紅的年輕人被家人扶進了診所,他的雙目微微突出,額頭青筋暴露,身上隱約可見一塊塊深紅色的斑點。最讓人不安的是,他的雙手冰冷如霜,與滿臉的熱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老先生,求求您,快救救我兒子!”帶著年輕人進來的老婦人聲音顫抖,顯然已經焦急到了極點。
文老抬眼打量了一番,示意林婉兒上前。“婉兒,你來看看。”他的語氣平靜,但眼底閃過一絲考量的神色。
林婉兒深吸一口氣,走到病人身邊,輕輕搭上脈搏。手指剛一按下,她便感受到一種極為特殊的脈象——洪數而有力,卻又隱隱帶著一絲沉澀。她心頭微微一震,迅速迴憶起自己在醫書上讀到的內容。
“火極似水……”她喃喃道,繼而抬頭,語氣堅定地說道:“師父,此人脈象洪數,舌紅絳少苔,病症表現為心肝火亢,血熱妄行,氣血逆亂,導致斑色如血,且手足冰冷。乃是‘熱極發斑證’!”
聽到林婉兒的診斷,李元鬆微微一驚。他本以為這不過是普通的熱毒入血,沒想到婉兒竟能準確辨認出這是“火極似寒”的典型證候。病人的家屬則有些慌亂,老婦人忍不住問道:“姑娘,這病嚴重嗎?”
文老緩緩點頭,示意婉兒繼續解釋。
林婉兒溫和地說道:“此病雖看似可怖,但若能及早清瀉心火,涼血散瘀,透熱外達,便可化解危機。若拖延下去,恐有損陰傷氣,屆時便難以收拾。”她抬眸望向文老,眼神堅定,“我建議以風水散斑湯加減,清心瀉火,平肝涼血,透熱散邪。”
文老微微一笑,目光中透著讚許。“不錯,基礎思路是對的,但此人病勢正熾,仍需佐以丹皮、赤芍涼血散瘀,並加用荊芥、升麻,使邪熱得以外透。”他語氣平穩,卻帶著一絲考驗意味,“除此之外,你認為還需如何配合治療?”
林婉兒想了想,沉聲道:“此證雖屬火盛,但患者本身氣血已顯虧虛,若過分苦寒,恐傷正氣。所以,在藥方中需適量加入當歸、生地,以養血護陰,使瀉火不至傷及本源。同時,可施針於肺俞、合穀、列缺、豐隆等穴位,以助氣血流暢,促邪熱外透。”
文老哈哈一笑,滿意地點了點頭。“很好,你的思路日漸清晰,已然掌握了辨證的要點。”他轉頭對病人家屬道,“按此方服用三日,配合針灸調理,當可緩解症狀。”
病人家屬連連點頭,感激涕零。李元鬆則拍了拍林婉兒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婉兒,你今日的診斷,已可獨當一麵了。”
林婉兒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自己仍然需要不斷磨礪,但這一次,她終於真正踏入了醫者之門。
而此時的李元鬆心中已經驚濤駭浪,這個小師妹如此年輕,能僅僅這麽短時間就掌握這個病症,同時不被病症外相所擾,已經實屬難得。而後出方幾乎是君臣得當,文武相宜,一絲一毫的錯處都挑不出,不愧是師父收的關門弟子。自己起初還以為師父也是受了誰的拜托才收下此子,如此看來實在是小師妹天資過人啊。
而後來到熬藥處,兩個個剛剛跟隨婉兒針灸的徒弟和藥童對她的針灸都頗為讚賞。大徒弟袁培說道:“這個師姑用針精準,下針毫不拖泥帶水,而且手快如電,一點沒有初學之相。”李元鬆心中又是另外一番計較。
無論如何自己可得好好的跟這個小師妹打好交道,畢竟她才這個年紀已經有如此造詣。假以時日必將大有所成。醫道大成,不光要刻苦要良師更要天賦。能結交必要結交,他叮囑徒弟們一定要好好跟隨師公和小師姑學習,切不可怠慢。
而另一邊,因為今日兩個特殊的病症都是有一個小姑娘先診斷出來,而且老先生把控,診斷處置都堪稱完美。名聲一下子就傳出去了,大家奔走相告,而很多女性聽說有一個小姑娘醫術精湛,一些婦科病平日裏也不好跟男醫生講述。所以第二日,女性患者陡增,這也是師徒幾人始料未及的。
突然,一個麵色潮紅的年輕人被家人扶進了診所,他的雙目微微突出,額頭青筋暴露,身上隱約可見一塊塊深紅色的斑點。最讓人不安的是,他的雙手冰冷如霜,與滿臉的熱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老先生,求求您,快救救我兒子!”帶著年輕人進來的老婦人聲音顫抖,顯然已經焦急到了極點。
文老抬眼打量了一番,示意林婉兒上前。“婉兒,你來看看。”他的語氣平靜,但眼底閃過一絲考量的神色。
林婉兒深吸一口氣,走到病人身邊,輕輕搭上脈搏。手指剛一按下,她便感受到一種極為特殊的脈象——洪數而有力,卻又隱隱帶著一絲沉澀。她心頭微微一震,迅速迴憶起自己在醫書上讀到的內容。
“火極似水……”她喃喃道,繼而抬頭,語氣堅定地說道:“師父,此人脈象洪數,舌紅絳少苔,病症表現為心肝火亢,血熱妄行,氣血逆亂,導致斑色如血,且手足冰冷。乃是‘熱極發斑證’!”
聽到林婉兒的診斷,李元鬆微微一驚。他本以為這不過是普通的熱毒入血,沒想到婉兒竟能準確辨認出這是“火極似寒”的典型證候。病人的家屬則有些慌亂,老婦人忍不住問道:“姑娘,這病嚴重嗎?”
文老緩緩點頭,示意婉兒繼續解釋。
林婉兒溫和地說道:“此病雖看似可怖,但若能及早清瀉心火,涼血散瘀,透熱外達,便可化解危機。若拖延下去,恐有損陰傷氣,屆時便難以收拾。”她抬眸望向文老,眼神堅定,“我建議以風水散斑湯加減,清心瀉火,平肝涼血,透熱散邪。”
文老微微一笑,目光中透著讚許。“不錯,基礎思路是對的,但此人病勢正熾,仍需佐以丹皮、赤芍涼血散瘀,並加用荊芥、升麻,使邪熱得以外透。”他語氣平穩,卻帶著一絲考驗意味,“除此之外,你認為還需如何配合治療?”
林婉兒想了想,沉聲道:“此證雖屬火盛,但患者本身氣血已顯虧虛,若過分苦寒,恐傷正氣。所以,在藥方中需適量加入當歸、生地,以養血護陰,使瀉火不至傷及本源。同時,可施針於肺俞、合穀、列缺、豐隆等穴位,以助氣血流暢,促邪熱外透。”
文老哈哈一笑,滿意地點了點頭。“很好,你的思路日漸清晰,已然掌握了辨證的要點。”他轉頭對病人家屬道,“按此方服用三日,配合針灸調理,當可緩解症狀。”
病人家屬連連點頭,感激涕零。李元鬆則拍了拍林婉兒的肩膀,意味深長地說道:“婉兒,你今日的診斷,已可獨當一麵了。”
林婉兒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知道,自己仍然需要不斷磨礪,但這一次,她終於真正踏入了醫者之門。
而此時的李元鬆心中已經驚濤駭浪,這個小師妹如此年輕,能僅僅這麽短時間就掌握這個病症,同時不被病症外相所擾,已經實屬難得。而後出方幾乎是君臣得當,文武相宜,一絲一毫的錯處都挑不出,不愧是師父收的關門弟子。自己起初還以為師父也是受了誰的拜托才收下此子,如此看來實在是小師妹天資過人啊。
而後來到熬藥處,兩個個剛剛跟隨婉兒針灸的徒弟和藥童對她的針灸都頗為讚賞。大徒弟袁培說道:“這個師姑用針精準,下針毫不拖泥帶水,而且手快如電,一點沒有初學之相。”李元鬆心中又是另外一番計較。
無論如何自己可得好好的跟這個小師妹打好交道,畢竟她才這個年紀已經有如此造詣。假以時日必將大有所成。醫道大成,不光要刻苦要良師更要天賦。能結交必要結交,他叮囑徒弟們一定要好好跟隨師公和小師姑學習,切不可怠慢。
而另一邊,因為今日兩個特殊的病症都是有一個小姑娘先診斷出來,而且老先生把控,診斷處置都堪稱完美。名聲一下子就傳出去了,大家奔走相告,而很多女性聽說有一個小姑娘醫術精湛,一些婦科病平日裏也不好跟男醫生講述。所以第二日,女性患者陡增,這也是師徒幾人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