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已經悄然降臨,文老的院子裏依然燈火通明。就在這時,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夜的寧靜。林婉兒坐在書房裏,聽到了外麵的動靜,立刻起身,走向院門。門外站著一位麵容焦急的村民,定睛一看是平時在村口做力夫的王大哥後麵跟著的是他老婆王大嫂,王大哥懷裏緊緊抱著一個他們的孩子王成,隻見孩子的麵色通紅,雙眼翻白,身體不時抽搐著。


    “妹子,麻煩您了!孩子突然高燒,已經出現驚厥了,送到醫院太晚了,求老先生救救他!”王大哥急得幾乎快要哭出來,孩子的父母早已在村裏焦急四處打聽著治病的辦法,然而到了這個時刻,唯有把孩子帶到文老麵前,寄托一線希望。


    林婉兒看到孩子的症狀,心中一緊,立刻跑去叫文老。文老從房間裏出來,臉色凝重,沒有半點猶豫:“把孩子抱進來,快。”他熟練地做著準備工作,手裏拿著幾根針灸針和一些常用的草藥。


    “這孩子的症狀,情況危急,我們得盡快采取措施。”文老的聲音低沉而堅定,“驚厥大多是因為高燒引起,必須先通過針灸迅速退燒,才能避免病情加重。”


    婉兒在一旁焦急地看著,文老沒有一絲遲疑,直接讓婉兒將孩子輕輕放躺在床上,開始為孩子進行針灸治療。他的手指如同精準的儀器,在孩子的肩膀、手腕和腳踝之間遊走,準確無誤地找到了中渚、列缺、手三間和合穀四個退燒的關鍵穴位。


    “中渚是手小指上的一個穴位,能夠疏通身體的熱氣。”文老的語氣雖然平靜,卻透露出對每個步驟的絕對掌控,他快速插針,“列缺幫助清肺,緩解因熱邪引起的痙攣,手三間能緩解手部的痛感和緊張,合穀則是通全身氣血的關鍵所在。”


    每一針都插得精準,婉兒站在旁邊,緊緊盯著孩子的反應,幾乎能感受到孩子體內的熱氣在隨著針灸的進行一點點減退。隨著文老的操作,孩子的抽搐逐漸變得平緩,而孩子的頭上也可以出汗。孩子的媽媽王大嫂一摸孩子的身上也開始在出汗,驚喜的抬起頭望向文老先生。嘴裏念到:“出汗,可出汗了,老先生,你救了我們一家的命啊。”


    “好了。”文老輕輕放下手中的針灸針,轉身去熬製藥湯,“接下來,藥物調理也要盡快進行,保和丸可以幫助孩子清熱解毒,降火退燒,避免再度發生驚厥。”


    婉兒趕忙按照文老的指示,將山楂(活血化瘀,消食化積)


    神曲(幫助消化,理氣解鬱)


    麥芽(消食,助消化)


    茯苓(健脾利濕)


    半夏(化痰止嘔)


    陳皮(理氣,調和脾胃)


    甘草(調和藥性)進行熬煮。文老看著孩子的脈搏和舌苔,確定了藥方的正確性後,他再三叮囑:“藥湯一旦煎好,要趁熱服下。記住,退燒並非單靠針灸,而是要結合藥物,幫助孩子的體內氣血恢複正常。同時要把體內的問題解決,消除體內的餘熱。”


    藥湯漸漸好了,婉兒端起藥碗,輕輕喂孩子喝下。隨著藥湯的下肚,孩子的身體溫度漸漸迴落,臉上的潮紅也開始褪去。文老檢查了一下孩子的脈搏,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是最有效的治療方式,現在孩子的體溫已經穩定下來,驚厥症狀大致可以控製住。”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麽簡單。文老仍然警惕地注視著孩子,尤其是那個小小的身體,依舊有些微弱的顫抖。文老沒有輕易放鬆警惕,而是提醒婉兒:“這孩子之前的病情已經有了幾分嚴重,雖然退燒了,但我們還需要繼續觀察,確保體溫不會再升高。”


    此時,婉兒不禁鬆了口氣,瞥向窗外,天色依舊漆黑,月光如水灑在地麵上,院子裏的一切顯得異常寧靜。她輕輕地走到窗邊,凝視著外麵的景象,心裏不禁有些複雜。這個小小的孩子,命懸一線,幸運的是,他們能及時趕到文老的院子。


    王大哥站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看著孩子的變化,看著孩子的體溫逐漸穩定,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鬆懈的神色。就在此時,村民低聲說道:“老先生,謝謝您,真的是太感謝了!”


    “醫者仁心,救死扶傷,是我的職責。”文老微微一笑,目光深邃,“今天能及時救治,都是因為你們的果斷。如果耽誤了,後果不堪設想。記住,這樣的事情必須早點做出判斷,很多時候,時間決定了生死。”


    孩子漸漸恢複了穩定,文老的神情也放鬆了下來。婉兒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切,感歎良久。她從未想到,中醫的針灸和藥方能夠如此迅速地扭轉局勢,救迴一個生命。她從心底敬佩文老那種冷靜與從容,看到文老的手法與眼神,她更加堅定了自己要走上醫者道路的決心。


    經過這次治療,孩子的情況逐漸恢複,幾乎完全脫離了危險。文老安排好後續的治療和護理工作,婉兒依然靜靜地站在旁邊,目送著村民離去,心中充滿了感動和責任。


    這一天,林婉兒深刻體會到了醫者的意義,明白了針灸與藥方不僅僅是為了治愈一個人的病痛,更是為了給人帶來新的希望。而她,也將在這條道路上,繼續前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藥香伴仁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毛豆369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毛豆369並收藏藥香伴仁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