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類取象法,語出《周易》,是易學五行學說的一個重大研究方法,又稱取象比類法。以下是對比類取象法的詳細解釋及具體案例:
一、詳細解釋
比類取象,即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質、作用與形態,分別歸屬於木、火、土、金、水無形的項目之中,借以闡述人體髒腑組織之間的生理、病理複雜關係,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相互聯係。對這種事物屬性的歸納方法,稱為比類取象。
取象,即是從事物的形象(形態、作用、性質)中找出能反映本質的特有征象;比類,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屬性為基準,與某種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較,以確定其歸屬。事物或現象的某一特征與木的特性相類似,則將其歸屬於木;與水的特性相類似,則將其歸屬於水;其他以此類推。
取象比類是在思維過程中以“象”為工具,以認識領悟模擬客體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為了歸類或比類,即根據被研究對象與已知對象在某些方麵的相似或相同,推導在其他方麵也有可能相似或類同。取象的範圍不是局限於具體事物的物象、事象,而是在功能關係、動態屬性相同的前提下可以無限地類推、類比。
二、具體案例
方位配五行:日出東方,與木升發特性相類似,故東方歸屬於木;南方炎熱,與火特性相類似,故南方歸屬於火;日落於西方,與金之沉降相類似,故西方歸屬於金;北方寒冷,與水之特性相類似,故北方歸屬於水;中原地帶土地肥沃,萬物繁茂,與土之特性相類似,故中央歸屬於土。
1.葉天士梧桐落葉治難產:葉天士在治療一位難產產婦時,觀察到院中梧桐樹葉被風吹落,於是取梧桐葉配合前方煎湯讓產婦服用,產婦很快便順利生下了孩子。葉天士解釋說,必須是“立秋”那天掉下的梧桐葉才行,因為“立秋至而梧葉落”,符合中醫的“醫者意也”,取其象比其類,類似於“瓜熟蒂落”的原理。
中藥藥性的取象比類:
動植物的生理特性,往往是人們最初試探其藥用功效的出發點。比如人們通過觀察,發現雞賴啄食沙石瓦礫以助消化,故認為雞內金有消食及化石等功能。
中藥天麻的苗又稱定風草,為獨苗且不隨風動搖,由此成為其作為息風藥的宏觀依據。
諸藤皆纏繞蔓延,縱橫交錯且無所不至,以之比象人體的絡脈,故有通絡散結之效,如絡石藤、忍冬藤、葡萄藤、雞血藤等都有同樣的功效。
2. 象數療法中的案例
頭痛治療:若患者頭痛,且疼痛部位在頭兩側,醫者可能會取象數配方為“030.070”。其中,“030”取離卦之象,離在人體為頭,且屬火,有發散之意;“070”取艮卦之象,艮為山,有止痛之意。二者組合,可發散頭部邪氣,緩解頭痛。
便秘治療:對於便秘患者,醫者可能會取象數配方如“80.160.40”。其中,“80”為坤卦,坤為地,有承載之意,在人體可象征腸道;“160”為巽卦,巽為風,有流動、出入之意,可促進腸道蠕動;“40”為震卦,震為木,有生長、條達之意,可增強腸道功能。三者組合,可有效治療便秘。
3. 軍隊打仗中的比類取象
鼓舞士氣:古代軍隊打仗時,衝鋒之前會敲鼓來鼓舞士氣。這是取了震卦的象,春屬木,主生發,震卦在身體對應的是肝,這是在調動軍人的肝氣,因為肝在情誌主怒,怒氣衝天軍隊打仗會很勇敢。
鳴金收兵:軍隊要收兵時會敲鑼,叫做鳴金收兵。這是取了兌卦的象,兌卦按季節屬秋,秋屬金,有收斂之特性。
4.日常生活中的比類取象
吃啥補啥:民間廣為流傳的“吃啥補啥”觀念,如吃核桃補腦、吃豬腰子補腎等,也是比類取象法的體現。人們認為食物與人體器官在形態或功能上有相似之處,因此食用這些食物可以滋補相應的器官。
綜上所述,比類取象法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它在中國傳統文化和醫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和深遠的影響。
一、詳細解釋
比類取象,即按照事物的不同性質、作用與形態,分別歸屬於木、火、土、金、水無形的項目之中,借以闡述人體髒腑組織之間的生理、病理複雜關係,以及人體與外界環境之間的相互聯係。對這種事物屬性的歸納方法,稱為比類取象。
取象,即是從事物的形象(形態、作用、性質)中找出能反映本質的特有征象;比類,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屬性為基準,與某種事物所特有的征象相比較,以確定其歸屬。事物或現象的某一特征與木的特性相類似,則將其歸屬於木;與水的特性相類似,則將其歸屬於水;其他以此類推。
取象比類是在思維過程中以“象”為工具,以認識領悟模擬客體為目的的方法。取“象”是為了歸類或比類,即根據被研究對象與已知對象在某些方麵的相似或相同,推導在其他方麵也有可能相似或類同。取象的範圍不是局限於具體事物的物象、事象,而是在功能關係、動態屬性相同的前提下可以無限地類推、類比。
二、具體案例
方位配五行:日出東方,與木升發特性相類似,故東方歸屬於木;南方炎熱,與火特性相類似,故南方歸屬於火;日落於西方,與金之沉降相類似,故西方歸屬於金;北方寒冷,與水之特性相類似,故北方歸屬於水;中原地帶土地肥沃,萬物繁茂,與土之特性相類似,故中央歸屬於土。
1.葉天士梧桐落葉治難產:葉天士在治療一位難產產婦時,觀察到院中梧桐樹葉被風吹落,於是取梧桐葉配合前方煎湯讓產婦服用,產婦很快便順利生下了孩子。葉天士解釋說,必須是“立秋”那天掉下的梧桐葉才行,因為“立秋至而梧葉落”,符合中醫的“醫者意也”,取其象比其類,類似於“瓜熟蒂落”的原理。
中藥藥性的取象比類:
動植物的生理特性,往往是人們最初試探其藥用功效的出發點。比如人們通過觀察,發現雞賴啄食沙石瓦礫以助消化,故認為雞內金有消食及化石等功能。
中藥天麻的苗又稱定風草,為獨苗且不隨風動搖,由此成為其作為息風藥的宏觀依據。
諸藤皆纏繞蔓延,縱橫交錯且無所不至,以之比象人體的絡脈,故有通絡散結之效,如絡石藤、忍冬藤、葡萄藤、雞血藤等都有同樣的功效。
2. 象數療法中的案例
頭痛治療:若患者頭痛,且疼痛部位在頭兩側,醫者可能會取象數配方為“030.070”。其中,“030”取離卦之象,離在人體為頭,且屬火,有發散之意;“070”取艮卦之象,艮為山,有止痛之意。二者組合,可發散頭部邪氣,緩解頭痛。
便秘治療:對於便秘患者,醫者可能會取象數配方如“80.160.40”。其中,“80”為坤卦,坤為地,有承載之意,在人體可象征腸道;“160”為巽卦,巽為風,有流動、出入之意,可促進腸道蠕動;“40”為震卦,震為木,有生長、條達之意,可增強腸道功能。三者組合,可有效治療便秘。
3. 軍隊打仗中的比類取象
鼓舞士氣:古代軍隊打仗時,衝鋒之前會敲鼓來鼓舞士氣。這是取了震卦的象,春屬木,主生發,震卦在身體對應的是肝,這是在調動軍人的肝氣,因為肝在情誌主怒,怒氣衝天軍隊打仗會很勇敢。
鳴金收兵:軍隊要收兵時會敲鑼,叫做鳴金收兵。這是取了兌卦的象,兌卦按季節屬秋,秋屬金,有收斂之特性。
4.日常生活中的比類取象
吃啥補啥:民間廣為流傳的“吃啥補啥”觀念,如吃核桃補腦、吃豬腰子補腎等,也是比類取象法的體現。人們認為食物與人體器官在形態或功能上有相似之處,因此食用這些食物可以滋補相應的器官。
綜上所述,比類取象法是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它在中國傳統文化和醫學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和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