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
在顧陽以大量迴氣丹、益氣丹輔助修行之下,他終於成功突破,踏入煉氣中期境界。盡管這突破的進度略顯緩慢,可顧陽對此毫不在意。畢竟他丹藥儲備極為豐厚,且這些丹藥都是經過精心優化改良的精品。
突破之後,顧陽潛心研習了幾門術法,隨後便著手尋覓一件稱手的法器。
在他的神域之中,法器琳琅滿目,每一件都是他應對以後無數世界,精心搜羅而來,隻為在不同的環境中,都能有最合適的法器可用。
一番仔細尋覓之後,顧陽終於找到了一件與自己頗為契合的法器,然而,這件法器卻讓他有些犯難。 此乃一階中級法器——聚陽精靈幡。
顧名思義,這法器外形猶如一杆幡,與傳說中的人皇幡、萬魂幡有幾分相似。
但它並非用於收納鬼物,而是能夠匯聚熾熱的烈陽之力,凝練出陽火之精。
簡單來說,就是將太陽之力儲存於法器之中,加以悉心蘊養,從而催生出一絲靈智,如同靈寵一般,可供主人驅使殺敵。
如此強大的能力,為何僅僅隻是一階中級法器呢?究其原因,在於能夠催生靈智的關鍵靈材——化靈精金,僅僅隻是一階中級靈材,常用於製作中級傀儡的核心部件。
這下,便能明白顧陽神域中的法器為何皆是精品了吧?不是威力驚人,就是獨具奇妙巧思,否則,他又何必耗費如此多的心力去收集法器呢?收集法寶豈不是更好?
常言道:“沒前途的人才想歪點子。”適用於煉氣期的法器,可不就是那些一輩子被困於煉氣期的修行者胡亂煉製出來的嘛。有些稀奇古怪的能力,倒也不足為奇。畢竟散修數量眾多,無窮無盡也,誰說散修就沒有創造力,隻能墨守成規呢?他們同樣在修行之路上奮力拚搏,渴望能走得更遠。
人的潛力無窮無盡,更何況是一群修真者。所以,任何奇葩的秘法、法器、功法出現,都不足為怪。
顧陽成功煉化聚陽幡之後,將其直接插於道觀之中。此時正值盛夏,烈日高懸,驕陽似火,正是聚陽幡吸收太陽之力的絕佳時機。顧陽每日都會向幡中注入帶有赤陽屬性的法力,助力其快速蘊養陽火靈智。
與此同時,顧陽每日大把吞服丹藥,並全力煉化。
兩個月後,他突破至煉氣六層;
三個月後,晉升至煉氣七層;
五個月後,達到煉氣八層;
直至一年之後,成功抵達煉氣圓滿之境。
在此期間,聚陽幡也凝聚出了四道陽火精靈,距離其極限的六道陽火精靈,僅差兩道。
至此,顧陽來到這個世界已近兩年時間。在此期間,他偶爾也會出手,幫助山下的村民挑選陰宅、勘察風水,所做之事與原主並無太大差別。
這一日,顧陽身著道袍,手持一杆幡,身挎布包,悠然自得地走下山去。他本是道童出身,但早已過了童子之齡,如今已然三十有餘,下巴上留著一茬胡須,配上這身道袍,倒真有幾分得道真修的風範。
剛一下山,便有村民瞧見了顧陽。 “顧道長,您這是要去哪兒啊?”
顧陽微笑著迴應道:“貧道今日起,便要外出雲遊了。勞煩您告知諸位村民,若有事,可前往隔壁找那位瘋道士。他同樣精於看風水、選陰宅。”
“啊!!顧道長,您要走啊。這……好吧。哎呀,顧道長,您可要早日歸來啊。山上的道觀,我們定會幫您好好照看,您盡管放心。”話語之間滿是不舍,畢竟顧陽可是他們這一帶的定海神針。
顧陽微笑著點頭致謝,隨後手持幡,離開了青陽鎮,踏上了一條通往任家鎮的小路。不得不說,這山路崎嶇蜿蜒,極為難行。他也效仿當世修士,盡量節約法力,畢竟身處末法時代,法力恢複極為困難。
出了青陽鎮沒多遠,顧陽便發現了一處鬼物藏匿的小土包,看上去像是一座小墳堆。顧陽臉色一沉,搖動聚陽幡,一道陽火之精領命而出,朝著鬼物發起攻擊。同時,一道蘊含烈日之力的法力打在鬼物身上,鬼物瞬間如墨般消散。
“陽火之精,給貧道仔細巡視四周,但凡見到鬼物,格殺勿論。貧道的青陽鎮外,竟有如此多鬼物作祟,簡直豈有此理!”顧陽頓時怒不可遏,這些鬼物實在太不把他放在眼裏了。
明知他在青陽鎮,居然還敢在鎮外設伏。幸好此地村民甚少前來,否則,他豈不是要忙得不可開交? 得到命令的陽火之精,猛地開始吸收太陽之力,旋即如閃電般在周圍飛速巡視起來。一道道黃色的烈陽之力,猶如機關槍掃射一般,不斷發射出去。每一道烈陽之力,都能輕鬆消滅一隻鬼物,一時間,四周鬼哭狼嚎之聲不絕於耳。
“哼。”顧陽冷哼一聲,在原地靜靜等待了一刻鍾,陽火之精才返迴聚陽幡中。收拾完鬼物後,顧陽繼續踏上行程。
一路上,他邊走邊欣賞周邊景色,倒像是在遊山玩水一般。 在這深山老林之中,靈氣分布並不均勻,有的地方靈氣濃鬱,有的地方則靈氣稀薄。通常來說,地脈之處靈氣較為充沛,而尋常之地靈氣則相對匱乏。這,便是末法時代的景象嗎?實在可悲可歎。顧陽暗自思忖,本尊必須盡快突破至元嬰境界。
唯有達到元嬰期,方能鯨吞無窮能量,將其轉化為法力,屆時便不再受限於靈氣。元嬰期強者,不僅能夠出竅神遊,更可“朝遊碧海而暮蒼梧”。
即便顧陽已修煉至半神之軀,也從未放棄修真之路。畢竟,兩者同修並無太大衝突,神軀與修真,相輔相成,各有妙處。待神軀化虛無之時,舍棄一身修為又有何妨?真到了那個境界,自己已然無處不在,又怎會在乎那點修為呢?
數十公裏的路程,以顧陽這般悠然自得、邊走邊賞景的速度,中途隨意尋了處地方休息一晚,第二天中午便抵達了任家鎮。望著這座頗具近代風格的封建小鎮,顧陽不禁感慨萬千,難怪九叔會選擇在此地落腳。
任家鎮風水極佳,三麵環山,僅有一道入口。若從天空俯瞰,任家鎮周圍的地勢,恰似一幅天然的太極圖。此地地脈靈氣充盈,能夠維持至末法時代結束。
顧陽在鎮中隨意逛了逛,很快便來到鎮外的一處義莊。
這義莊恰好位於陽位範圍,乃是鎮壓陰邪、匯聚靈氣的絕佳之地。任何鬼魅邪物來到此處,實力都會直接下降三成。
此時,顧陽已然聞到了飯菜的香氣。 顧陽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笑容,走上前去敲響了義莊的門。
“誰啊?”屋內傳來一道聲音。
“貧道乃青陽鎮修士顧陽,特來拜訪。”
“嗯?沒聽說過啊。”屋內傳來一陣小聲嘀咕,不過很快,門便被打開了。
“這位道長,請進。”開門之人,莫非就是文才?果不其然,長得著實有些抱歉。
“多謝。”顧陽邁步走進義莊,九叔早已聞聲迎了出來。方才聽聞是同道來訪,九叔趕忙起身相迎。
九叔當即行一個道家拱手禮,掐著子午訣說道:“道友,貧道林九。快請進。”
顧陽心中雖對九叔的禮節了如指掌,但還是做出一個手勢,這個手勢瞬間讓九叔有些摸不著頭腦。顧陽行的是修士見麵時常用的右手掐訣,左手靠後,微微躬身之禮,此禮名為求仙法印,意在印證自己道心如初的堅定決心。
九叔微微一愣,不過很快便將顧陽請了進去。
“貧道顧陽,冒昧來訪,還望林道友勿怪。”
二人來到屋內,九叔吩咐文才收拾飯桌,隨後與顧陽一同坐在左手邊的椅子上。九叔率先開口問道:“不知道友隸屬何門何派?為何……”
顧陽笑著接過話茬:“林道友,您是不是覺得貧道自稱貧道,行的卻並非道家子午訣,心中頗為疑惑?”
“正是!”九叔點頭,眼中滿是好奇之色。他觀察顧陽一身法力,隱隱帶有太陽之意,純正無比,與道家功法極為相似,同屬陽屬。
“貧道所修之道,此禮名為求仙法印。”
“哦?這其中有何講究?與我們道家之禮有何不同?”九叔瞬間明白,這禮節在道家之中並無記載。既是修道,為何行禮方式卻不一樣?這“道”與道家的“道”,究竟有何區別?
“道,敬重的是天地自然,遵循自然之理。‘道’乃修士修煉的根基,通常指修煉者對天地間自然規律和道義法則的領悟與掌握。通過對道的參透與修煉,修士得以提升自身境界與實力。各種術法、法器,皆是修士以具體形式,展現對自身所悟之道的理解與表達。”
“所以說,道是什麽?道是承載萬物的本源、秩序與規律。正因如此,才衍生出無數法術、法器與功法。”
“而你們所修之道:無形無象,不可言說、難以定義。它超越了具體的形態與名稱,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卻又無法被輕易感知與描繪。這種無形無象的特性,使得‘道’成為一種超脫物質的精神性存在。‘道’亦是自然界的法則,運行於天地之間,主宰著天地的運轉。此自然規律無為而治,即順應自然、不加幹預。”
“故而,你們通過修行:動以化精、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以此證道成仙。”
“而我們則以先天、煉氣、築基、金丹、紫府、元嬰、化神、煉虛、合體、大乘、飛升,來概括自身所修之道,力求達成飛升成仙之境。”
“簡而言之,兩者皆為道。隻是對道的理解不同,從而誕生出不同的修行方法。但二者在諸多方麵,如術法、法器、秘法等,都存在相似之處。”
九叔聽後,若有所思:“想不到世上竟還有如此獨特的道。雖說兩者有所差異,但萬道同源,所求的終極目標,皆是同一種道。”
“不錯,哈哈。林九道友不必過於深究。如今天地處於末法時代,靈氣逐漸消散,成仙已然成為傳說,地府也隱匿於九幽,不再現世。世道艱難啊。”
“那些妄圖成仙之人,若不擇手段,必然步入邪道。畢竟陰邪之氣尚存,道心不堅定者,最終隻會落得個魂飛魄散的下場。悠悠數十載歲月,到頭來不過是一捧黃土罷了。”
“是啊。”九叔聞言,亦是一陣沉默,心中滿是生不逢時之感。
“敢問道友,在你們的道中,當今修士的壽數如何?”九叔終究還是忍不住問道。
畢竟道雖相同,但教義有別,不自覺地就想比較一番。九叔心想,道家修士若修至天師境界,壽數可達三百載。在這末法時代,怎麽也比顧陽他們這一脈的壽數高吧?
顧陽深知九叔的性格,自然明白他這是想比試比試。九叔有兩大顯著特點:其一,沒事就喜歡與人比較;其二,死要麵子活受罪。
顧陽似笑非笑地說道:“練氣圓滿之境,能活兩百一十載。築基期可活三百八十載。紫府境壽達六百載。金丹境壽數則有一千載。”
“我說的是當今這個末法時代!!”九叔臉瞬間黑了下來。
顧陽這才故作恍然大悟道:“哦,您說當今啊。唉,如今隻能止步於煉氣圓滿,無法築基。實在是可憐可悲啊。”
九叔臉上這才露出一絲笑容。
然而,這笑容還未在臉上停留多久,便又聽到顧陽說道:“不過,吾輩修士擁有無數秘法。其中煉器一脈,能夠將全身當作法器煉製,靈魂化為器靈,從而獲得永生。”
當然,這是顧陽在那個低級修真界所得的道兵之法,反正九叔也不知情。
九叔神色一滯,麵露驚訝之色。
“還有禦獸一派,能夠煉製本命靈寵,人與寵合二為一,化身本命靈獸,壽數與靈獸等同。”
九叔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再者,傀儡一脈,可煉化本命傀儡,與傀儡性命同修,隻要傀儡不滅,修士便不死,亦可算作永生。”
九叔的臉瞬間黑如鍋底。
“唉,雖說這些秘法神奇無比,但如今卻難以更進一步。想當初,這些秘法在吾輩眼中,不過是些不入流的東西。道心堅定之人,視之如糞土。可如今……唉。”
“咦,林九道友,您這是怎麽了?身體不舒服嗎?”顧陽強忍著笑意問道。
“沒事!想不到道友一脈竟有如此神奇的秘法。我道家一脈,亦有類似秘法,然而,這類秘法有傷天和,被視為魔道。”
顧陽點頭道:“嗯,貧道也曾聽聞一些。利用陰邪之氣延壽,與僵屍移魂,此乃大魔之道。不僅有傷天和,更損害人和。需耗費大量凡人精血、精氣、怨氣等,方能達到延壽之效。唉,實在是喪心病狂。這般秘法,又能延長多少壽數呢?唉,此乃我正道之不幸啊。”
顧陽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九叔臉色再度變得更黑。顧陽雖說言辭間滿是痛心疾首、斥責喪心病狂之語,但針對的卻是道家一脈的秘法,而九叔正是道家一脈的道士,他的臉色又怎能好看得了?
為了堵住九叔的嘴,顧陽連忙說道:“不像我們這一道,但凡沾染邪術、魔功,便會爆發天人五衰,症狀兇猛異常。越是作惡多端,爆發得就越快,最多半年,便會身死道消。所以啊,我們這一脈寧願永世被困於傀儡、法器之中,也絕不願沾染邪道魔道。可憐那些前輩,求道之心何其堅定,最終全部選擇坐化,致使諸多秘法失傳,實在可惜啊。”
九叔眼睛突然一亮,追問道:“顧道友,您是說那些永生秘法已然失傳了?”
顧陽神色沉痛,點頭道:“是啊。禦獸一脈、傀儡一脈、煉器一脈皆已消失不見,如今隻剩下貧道這煉丹一脈。可悲可歎呐。”
“那……你們煉丹一脈,就沒有什麽永生秘法嗎?”九叔小心翼翼地問道。
“沒有。我們煉丹一脈,哪用得著那種東西。末法之前,我們煉丹一脈即便隱世不出,也有無數道友競相為我們尋覓各類資源,懇請我們煉丹。經我們之手服丹成仙者,不計其數,哪裏用得著那勞什子。”顧陽滿臉傲氣,神色間盡是往昔輝煌的自得。
“當今天下,已然末法,道友居然還能煉丹?”九叔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小心翼翼地問道,語氣中滿是狐疑與試探。
顧陽微微點頭,神色篤定:“那是自然。煉丹之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雖說如今高階丹藥因靈藥絕跡,已然無法煉製,但一些基礎丹藥,對我而言,仍不在話下。”
言罷,顧陽隨手掏出一個古樸的瓷瓶,從中倒出一粒色澤溫潤、香氣隱隱的丹藥,遞向九叔,大氣道:“這瓶迴氣丹,便送予道友了。此丹能快速恢複法力,亦可輔助修煉。服下之後,藥力會迅速轉化為靈氣,一粒丹藥的功效,足抵半個月的修煉之功。”
“啊?!!”九叔聽聞,眼中瞬間閃過狂喜之色,下意識地伸手接過,動作急切,連客套推辭的虛禮都忘在了腦後。
一粒丹藥,竟能抵半個月修煉?這簡直是神丹妙藥啊!他心中暗自思忖,若這是末法之前的半個月,那這丹藥的價值簡直無法估量;若隻是末法時代的半個月,倒也在情理之中,但依舊是難得的珍寶。
“半個月?”九叔忍不住再次確認,聲音微微發顫。
“對,自然是末法時代的半個月。”顧陽滿不在乎地擺了擺手,仿佛這等神效的丹藥,在他眼中不過是稀鬆平常之物。
“唿~~~”九叔長舒一口氣,暗自慶幸,緊繃的神經瞬間放鬆下來。心中不禁感慨:可嚇死寶寶了,若真是末法之前半個月的修煉功效,這丹藥可就太過驚世駭俗了 。
在顧陽以大量迴氣丹、益氣丹輔助修行之下,他終於成功突破,踏入煉氣中期境界。盡管這突破的進度略顯緩慢,可顧陽對此毫不在意。畢竟他丹藥儲備極為豐厚,且這些丹藥都是經過精心優化改良的精品。
突破之後,顧陽潛心研習了幾門術法,隨後便著手尋覓一件稱手的法器。
在他的神域之中,法器琳琅滿目,每一件都是他應對以後無數世界,精心搜羅而來,隻為在不同的環境中,都能有最合適的法器可用。
一番仔細尋覓之後,顧陽終於找到了一件與自己頗為契合的法器,然而,這件法器卻讓他有些犯難。 此乃一階中級法器——聚陽精靈幡。
顧名思義,這法器外形猶如一杆幡,與傳說中的人皇幡、萬魂幡有幾分相似。
但它並非用於收納鬼物,而是能夠匯聚熾熱的烈陽之力,凝練出陽火之精。
簡單來說,就是將太陽之力儲存於法器之中,加以悉心蘊養,從而催生出一絲靈智,如同靈寵一般,可供主人驅使殺敵。
如此強大的能力,為何僅僅隻是一階中級法器呢?究其原因,在於能夠催生靈智的關鍵靈材——化靈精金,僅僅隻是一階中級靈材,常用於製作中級傀儡的核心部件。
這下,便能明白顧陽神域中的法器為何皆是精品了吧?不是威力驚人,就是獨具奇妙巧思,否則,他又何必耗費如此多的心力去收集法器呢?收集法寶豈不是更好?
常言道:“沒前途的人才想歪點子。”適用於煉氣期的法器,可不就是那些一輩子被困於煉氣期的修行者胡亂煉製出來的嘛。有些稀奇古怪的能力,倒也不足為奇。畢竟散修數量眾多,無窮無盡也,誰說散修就沒有創造力,隻能墨守成規呢?他們同樣在修行之路上奮力拚搏,渴望能走得更遠。
人的潛力無窮無盡,更何況是一群修真者。所以,任何奇葩的秘法、法器、功法出現,都不足為怪。
顧陽成功煉化聚陽幡之後,將其直接插於道觀之中。此時正值盛夏,烈日高懸,驕陽似火,正是聚陽幡吸收太陽之力的絕佳時機。顧陽每日都會向幡中注入帶有赤陽屬性的法力,助力其快速蘊養陽火靈智。
與此同時,顧陽每日大把吞服丹藥,並全力煉化。
兩個月後,他突破至煉氣六層;
三個月後,晉升至煉氣七層;
五個月後,達到煉氣八層;
直至一年之後,成功抵達煉氣圓滿之境。
在此期間,聚陽幡也凝聚出了四道陽火精靈,距離其極限的六道陽火精靈,僅差兩道。
至此,顧陽來到這個世界已近兩年時間。在此期間,他偶爾也會出手,幫助山下的村民挑選陰宅、勘察風水,所做之事與原主並無太大差別。
這一日,顧陽身著道袍,手持一杆幡,身挎布包,悠然自得地走下山去。他本是道童出身,但早已過了童子之齡,如今已然三十有餘,下巴上留著一茬胡須,配上這身道袍,倒真有幾分得道真修的風範。
剛一下山,便有村民瞧見了顧陽。 “顧道長,您這是要去哪兒啊?”
顧陽微笑著迴應道:“貧道今日起,便要外出雲遊了。勞煩您告知諸位村民,若有事,可前往隔壁找那位瘋道士。他同樣精於看風水、選陰宅。”
“啊!!顧道長,您要走啊。這……好吧。哎呀,顧道長,您可要早日歸來啊。山上的道觀,我們定會幫您好好照看,您盡管放心。”話語之間滿是不舍,畢竟顧陽可是他們這一帶的定海神針。
顧陽微笑著點頭致謝,隨後手持幡,離開了青陽鎮,踏上了一條通往任家鎮的小路。不得不說,這山路崎嶇蜿蜒,極為難行。他也效仿當世修士,盡量節約法力,畢竟身處末法時代,法力恢複極為困難。
出了青陽鎮沒多遠,顧陽便發現了一處鬼物藏匿的小土包,看上去像是一座小墳堆。顧陽臉色一沉,搖動聚陽幡,一道陽火之精領命而出,朝著鬼物發起攻擊。同時,一道蘊含烈日之力的法力打在鬼物身上,鬼物瞬間如墨般消散。
“陽火之精,給貧道仔細巡視四周,但凡見到鬼物,格殺勿論。貧道的青陽鎮外,竟有如此多鬼物作祟,簡直豈有此理!”顧陽頓時怒不可遏,這些鬼物實在太不把他放在眼裏了。
明知他在青陽鎮,居然還敢在鎮外設伏。幸好此地村民甚少前來,否則,他豈不是要忙得不可開交? 得到命令的陽火之精,猛地開始吸收太陽之力,旋即如閃電般在周圍飛速巡視起來。一道道黃色的烈陽之力,猶如機關槍掃射一般,不斷發射出去。每一道烈陽之力,都能輕鬆消滅一隻鬼物,一時間,四周鬼哭狼嚎之聲不絕於耳。
“哼。”顧陽冷哼一聲,在原地靜靜等待了一刻鍾,陽火之精才返迴聚陽幡中。收拾完鬼物後,顧陽繼續踏上行程。
一路上,他邊走邊欣賞周邊景色,倒像是在遊山玩水一般。 在這深山老林之中,靈氣分布並不均勻,有的地方靈氣濃鬱,有的地方則靈氣稀薄。通常來說,地脈之處靈氣較為充沛,而尋常之地靈氣則相對匱乏。這,便是末法時代的景象嗎?實在可悲可歎。顧陽暗自思忖,本尊必須盡快突破至元嬰境界。
唯有達到元嬰期,方能鯨吞無窮能量,將其轉化為法力,屆時便不再受限於靈氣。元嬰期強者,不僅能夠出竅神遊,更可“朝遊碧海而暮蒼梧”。
即便顧陽已修煉至半神之軀,也從未放棄修真之路。畢竟,兩者同修並無太大衝突,神軀與修真,相輔相成,各有妙處。待神軀化虛無之時,舍棄一身修為又有何妨?真到了那個境界,自己已然無處不在,又怎會在乎那點修為呢?
數十公裏的路程,以顧陽這般悠然自得、邊走邊賞景的速度,中途隨意尋了處地方休息一晚,第二天中午便抵達了任家鎮。望著這座頗具近代風格的封建小鎮,顧陽不禁感慨萬千,難怪九叔會選擇在此地落腳。
任家鎮風水極佳,三麵環山,僅有一道入口。若從天空俯瞰,任家鎮周圍的地勢,恰似一幅天然的太極圖。此地地脈靈氣充盈,能夠維持至末法時代結束。
顧陽在鎮中隨意逛了逛,很快便來到鎮外的一處義莊。
這義莊恰好位於陽位範圍,乃是鎮壓陰邪、匯聚靈氣的絕佳之地。任何鬼魅邪物來到此處,實力都會直接下降三成。
此時,顧陽已然聞到了飯菜的香氣。 顧陽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笑容,走上前去敲響了義莊的門。
“誰啊?”屋內傳來一道聲音。
“貧道乃青陽鎮修士顧陽,特來拜訪。”
“嗯?沒聽說過啊。”屋內傳來一陣小聲嘀咕,不過很快,門便被打開了。
“這位道長,請進。”開門之人,莫非就是文才?果不其然,長得著實有些抱歉。
“多謝。”顧陽邁步走進義莊,九叔早已聞聲迎了出來。方才聽聞是同道來訪,九叔趕忙起身相迎。
九叔當即行一個道家拱手禮,掐著子午訣說道:“道友,貧道林九。快請進。”
顧陽心中雖對九叔的禮節了如指掌,但還是做出一個手勢,這個手勢瞬間讓九叔有些摸不著頭腦。顧陽行的是修士見麵時常用的右手掐訣,左手靠後,微微躬身之禮,此禮名為求仙法印,意在印證自己道心如初的堅定決心。
九叔微微一愣,不過很快便將顧陽請了進去。
“貧道顧陽,冒昧來訪,還望林道友勿怪。”
二人來到屋內,九叔吩咐文才收拾飯桌,隨後與顧陽一同坐在左手邊的椅子上。九叔率先開口問道:“不知道友隸屬何門何派?為何……”
顧陽笑著接過話茬:“林道友,您是不是覺得貧道自稱貧道,行的卻並非道家子午訣,心中頗為疑惑?”
“正是!”九叔點頭,眼中滿是好奇之色。他觀察顧陽一身法力,隱隱帶有太陽之意,純正無比,與道家功法極為相似,同屬陽屬。
“貧道所修之道,此禮名為求仙法印。”
“哦?這其中有何講究?與我們道家之禮有何不同?”九叔瞬間明白,這禮節在道家之中並無記載。既是修道,為何行禮方式卻不一樣?這“道”與道家的“道”,究竟有何區別?
“道,敬重的是天地自然,遵循自然之理。‘道’乃修士修煉的根基,通常指修煉者對天地間自然規律和道義法則的領悟與掌握。通過對道的參透與修煉,修士得以提升自身境界與實力。各種術法、法器,皆是修士以具體形式,展現對自身所悟之道的理解與表達。”
“所以說,道是什麽?道是承載萬物的本源、秩序與規律。正因如此,才衍生出無數法術、法器與功法。”
“而你們所修之道:無形無象,不可言說、難以定義。它超越了具體的形態與名稱,存在於萬事萬物之中,卻又無法被輕易感知與描繪。這種無形無象的特性,使得‘道’成為一種超脫物質的精神性存在。‘道’亦是自然界的法則,運行於天地之間,主宰著天地的運轉。此自然規律無為而治,即順應自然、不加幹預。”
“故而,你們通過修行:動以化精、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返虛、煉虛合道,以此證道成仙。”
“而我們則以先天、煉氣、築基、金丹、紫府、元嬰、化神、煉虛、合體、大乘、飛升,來概括自身所修之道,力求達成飛升成仙之境。”
“簡而言之,兩者皆為道。隻是對道的理解不同,從而誕生出不同的修行方法。但二者在諸多方麵,如術法、法器、秘法等,都存在相似之處。”
九叔聽後,若有所思:“想不到世上竟還有如此獨特的道。雖說兩者有所差異,但萬道同源,所求的終極目標,皆是同一種道。”
“不錯,哈哈。林九道友不必過於深究。如今天地處於末法時代,靈氣逐漸消散,成仙已然成為傳說,地府也隱匿於九幽,不再現世。世道艱難啊。”
“那些妄圖成仙之人,若不擇手段,必然步入邪道。畢竟陰邪之氣尚存,道心不堅定者,最終隻會落得個魂飛魄散的下場。悠悠數十載歲月,到頭來不過是一捧黃土罷了。”
“是啊。”九叔聞言,亦是一陣沉默,心中滿是生不逢時之感。
“敢問道友,在你們的道中,當今修士的壽數如何?”九叔終究還是忍不住問道。
畢竟道雖相同,但教義有別,不自覺地就想比較一番。九叔心想,道家修士若修至天師境界,壽數可達三百載。在這末法時代,怎麽也比顧陽他們這一脈的壽數高吧?
顧陽深知九叔的性格,自然明白他這是想比試比試。九叔有兩大顯著特點:其一,沒事就喜歡與人比較;其二,死要麵子活受罪。
顧陽似笑非笑地說道:“練氣圓滿之境,能活兩百一十載。築基期可活三百八十載。紫府境壽達六百載。金丹境壽數則有一千載。”
“我說的是當今這個末法時代!!”九叔臉瞬間黑了下來。
顧陽這才故作恍然大悟道:“哦,您說當今啊。唉,如今隻能止步於煉氣圓滿,無法築基。實在是可憐可悲啊。”
九叔臉上這才露出一絲笑容。
然而,這笑容還未在臉上停留多久,便又聽到顧陽說道:“不過,吾輩修士擁有無數秘法。其中煉器一脈,能夠將全身當作法器煉製,靈魂化為器靈,從而獲得永生。”
當然,這是顧陽在那個低級修真界所得的道兵之法,反正九叔也不知情。
九叔神色一滯,麵露驚訝之色。
“還有禦獸一派,能夠煉製本命靈寵,人與寵合二為一,化身本命靈獸,壽數與靈獸等同。”
九叔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
“再者,傀儡一脈,可煉化本命傀儡,與傀儡性命同修,隻要傀儡不滅,修士便不死,亦可算作永生。”
九叔的臉瞬間黑如鍋底。
“唉,雖說這些秘法神奇無比,但如今卻難以更進一步。想當初,這些秘法在吾輩眼中,不過是些不入流的東西。道心堅定之人,視之如糞土。可如今……唉。”
“咦,林九道友,您這是怎麽了?身體不舒服嗎?”顧陽強忍著笑意問道。
“沒事!想不到道友一脈竟有如此神奇的秘法。我道家一脈,亦有類似秘法,然而,這類秘法有傷天和,被視為魔道。”
顧陽點頭道:“嗯,貧道也曾聽聞一些。利用陰邪之氣延壽,與僵屍移魂,此乃大魔之道。不僅有傷天和,更損害人和。需耗費大量凡人精血、精氣、怨氣等,方能達到延壽之效。唉,實在是喪心病狂。這般秘法,又能延長多少壽數呢?唉,此乃我正道之不幸啊。”
顧陽做出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樣。
九叔臉色再度變得更黑。顧陽雖說言辭間滿是痛心疾首、斥責喪心病狂之語,但針對的卻是道家一脈的秘法,而九叔正是道家一脈的道士,他的臉色又怎能好看得了?
為了堵住九叔的嘴,顧陽連忙說道:“不像我們這一道,但凡沾染邪術、魔功,便會爆發天人五衰,症狀兇猛異常。越是作惡多端,爆發得就越快,最多半年,便會身死道消。所以啊,我們這一脈寧願永世被困於傀儡、法器之中,也絕不願沾染邪道魔道。可憐那些前輩,求道之心何其堅定,最終全部選擇坐化,致使諸多秘法失傳,實在可惜啊。”
九叔眼睛突然一亮,追問道:“顧道友,您是說那些永生秘法已然失傳了?”
顧陽神色沉痛,點頭道:“是啊。禦獸一脈、傀儡一脈、煉器一脈皆已消失不見,如今隻剩下貧道這煉丹一脈。可悲可歎呐。”
“那……你們煉丹一脈,就沒有什麽永生秘法嗎?”九叔小心翼翼地問道。
“沒有。我們煉丹一脈,哪用得著那種東西。末法之前,我們煉丹一脈即便隱世不出,也有無數道友競相為我們尋覓各類資源,懇請我們煉丹。經我們之手服丹成仙者,不計其數,哪裏用得著那勞什子。”顧陽滿臉傲氣,神色間盡是往昔輝煌的自得。
“當今天下,已然末法,道友居然還能煉丹?”九叔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難以置信,小心翼翼地問道,語氣中滿是狐疑與試探。
顧陽微微點頭,神色篤定:“那是自然。煉丹之道,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雖說如今高階丹藥因靈藥絕跡,已然無法煉製,但一些基礎丹藥,對我而言,仍不在話下。”
言罷,顧陽隨手掏出一個古樸的瓷瓶,從中倒出一粒色澤溫潤、香氣隱隱的丹藥,遞向九叔,大氣道:“這瓶迴氣丹,便送予道友了。此丹能快速恢複法力,亦可輔助修煉。服下之後,藥力會迅速轉化為靈氣,一粒丹藥的功效,足抵半個月的修煉之功。”
“啊?!!”九叔聽聞,眼中瞬間閃過狂喜之色,下意識地伸手接過,動作急切,連客套推辭的虛禮都忘在了腦後。
一粒丹藥,竟能抵半個月修煉?這簡直是神丹妙藥啊!他心中暗自思忖,若這是末法之前的半個月,那這丹藥的價值簡直無法估量;若隻是末法時代的半個月,倒也在情理之中,但依舊是難得的珍寶。
“半個月?”九叔忍不住再次確認,聲音微微發顫。
“對,自然是末法時代的半個月。”顧陽滿不在乎地擺了擺手,仿佛這等神效的丹藥,在他眼中不過是稀鬆平常之物。
“唿~~~”九叔長舒一口氣,暗自慶幸,緊繃的神經瞬間放鬆下來。心中不禁感慨:可嚇死寶寶了,若真是末法之前半個月的修煉功效,這丹藥可就太過驚世駭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