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開學,許聰聰還是走讀。
和她一樣選擇走讀的,還有曲珍。
曲珍媽媽和許新安一樣,在東莊鎮中心大街租了個房子,去那兒陪讀。曲珍是縣城人,她爸是中學老師,媽媽以前是工人,不過下崗了。夫妻倆對曲珍這個獨生女寄予厚望。曲珍媽媽下崗之後,更是有了大把的時間來關心曲珍的生活和學習。
年級第一和第二都有家長來陪讀,老師們就覺得,一個孩子成績好不好,和家長的態度密切相關。家長重視學習,孩子成績才能好。
鄭老師說:“除了重視學習,還要重視孩子。有的家長隻重視學習,完全不重視孩子,那也白搭。我跟許聰聰爸爸聊過好多次,我感覺,他其實也不是那麽太重視成績,他更重視孩子本身。”
不然也不會高三了,來陪讀還把電子琴給搬來了,就怕孩子壓力大。
鄭老師看見的時候都覺得有點無語。沒見過這麽心大的家長。
十三中的校園位於東莊鎮中心大街的最南邊,地理位置和十五中簡直一模一樣。許聰聰合理懷疑,每個鎮都有一個位於中心大街最南邊的中學,隻不過有的是初中,有的是高中。東莊鎮的初中叫二十三中,位於中心大街的中心點,地理位置比十三中還優越。
十三中雖然是個高中,但是校園不大,是個一眼就能看到頭的院子。校門朝東開,出門就是中心大街,整個學校隻有這一個校門。
一進校門,右手邊是兩棟二層樓,一棟小一點,是教師辦公樓,另一棟大一點,是教學樓。
正對校門也是一棟二層小樓,是學生宿舍,一層是男生宿舍,二層是女生宿舍。再往裏走,就是後勤部門了,包括學校食堂。還有幾個很小的小院,是十三中之前的家屬院。
校園的左手邊,是一個不算大的操場,勉勉強強夠學生們分散開做個廣播體操,如果想跑步,就不太跑的開。
但是,學校又堅持認為,越是到了這個階段,越要保持強健的體魄,所以,早起必須要跑步。既然操場上跑不開,那就出去跑。
所以,每天早上,高三學生們就烏央烏央的在東莊鎮跑步。
帶隊的體育老師還有點惡趣味,沿著中心大街跑步覺得不過癮,還往位於大街旁邊的前東莊村跑,腳步聲啪嗒啪嗒一響,村裏的狗就跟著汪汪大叫。人憎狗嫌的青春期高中生,還故意把腳步放得很重,聲音弄得很響。
前東莊村的人管他們叫“鬼子進村”。但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一批高三生,快要麵臨高考這個人生的重要關口了,時間緊、任務重,心理有點變態似乎也可以理解和原諒,所以,村民們除了背後調侃,還真沒人說什麽。
走讀生無需參與晨跑,但是,這支隊伍會從許新安租的房子前經過,就跟鬧鍾一樣,隻要腳步聲過去,許聰聰就知道,她該起床了。
等到大家跑迴來,許聰聰就洗漱完畢開始吃早飯了。
她住的地方離學校特別近,許新安隻需要晚上去接她,早上不用送,她自己溜達過去,多少能鍛煉一下身體。
許新安還叮囑她:“下了課就起來活動,別老坐著。”
“知道了。”
她下了課就跟同學在教室外麵打球。
雖然到了高三大家都很拚命,但是堅持“勞逸結合”的學生也是有的,許聰聰還是可以找到球搭子。
當然,同學們一邊跟她打球一邊問她問題,這就不用說了。
許聰聰每節課都出來,為什麽呢?
因為她高三換了個新同桌,是以前十三中的一個女生,叫樊敏。之前在十三中成績是拔尖的,所以才能和許聰聰一班。
為了減輕兩校合並對學生的影響,並盡量保證優秀學生的學習環境,高三重新分班了,按分數分的。
文科被分成了五個班,設定了一個分數線,在分數線前麵的同學都進優秀班,後麵的進普通班。
分數線之前的同學被打散了分成三個班,分數線之後的分成了兩個班。說得難聽點,普通班的同學基本上等於被放棄了,公然談戀愛老師都不怎麽管。
當然了,如果有的人奮發圖強,成績追上來了,還有可能被調到優秀班。優秀班的學生,考得太差的話,也有可能調到普通班。
樊敏是個特別樸實又熱情的姑娘,考上十三中家裏還能讓她讀書,可見家裏人對她是十分重視和疼愛的,而且從她的日常生活來看,家庭條件應該不算太好,她十分節儉。但這些都不耽誤她陽光開朗。
她跟許聰聰說:“坐的時間太長了,屁股磨起繭子來了,這是冬天。夏天的時候,屁股老是坐在椅子上,都捂出痱子來了,一屁股小紅疙瘩。”
這個描述直接把許聰聰嚇到了,所以,她是每節課必然要出來活動一下,放鬆放鬆的。
還因為,她看到曲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像吹氣球一樣膨脹起來了。
她和曲珍雖然不是一班的,但是因為總是在領獎的時候站一塊,時間長了,也認識了,見麵能聊幾句。
以前曲珍和許聰聰一樣,是個比較瘦的人,上了高三沒倆月,曲珍的瓜子小尖臉就胖出雙下巴了。這真的是胖了太多才能有的效果。
曲珍骨架小,皮膚白,瓜子臉大眼睛,尖下巴,如果隻胖一點,根本看不出來。而且,因為老坐著,下半身胖的更加明顯。
許聰聰有一次好奇的問她:“你是不是過上了每天大魚大肉的生活?”
曲珍無奈道:“我媽怕我營養跟不上,每天都給我做很多好吃的,還拚命讓我多吃點。我不吃,她就不高興,還憂心忡忡的。沒辦法,我隻能吃了。吃得多了,油多肉多,我又不怎麽活動,可不就胖了嗎!”
她對於長胖倒是無所謂,關鍵是吃太多了,腸胃負擔有點重,而且身體負擔也有點大。但是吧,吃著吃著,好像就習慣了呢。
曲珍看了眼許聰聰,說道:“我真羨慕你,你咋就不長肉呢。胖了以後我覺得走路都有點累得慌。”
許聰聰說:“那你稍微鍛煉一下吧。我吃的跟以前沒變化,以前吃啥現在還吃啥,而且我活動多。”
她爸是個養生達人,主張吃飯就吃七分飽,最多八分飽,餓了就再吃點,少食多餐,胃不難受,身體負擔也不重。
許聰聰從小受他影響,雖然嘴饞,但是吃的還算有節製。
而且,她雖然不胖,但是個子高骨架大,體重不比曲珍輕。
和她一樣選擇走讀的,還有曲珍。
曲珍媽媽和許新安一樣,在東莊鎮中心大街租了個房子,去那兒陪讀。曲珍是縣城人,她爸是中學老師,媽媽以前是工人,不過下崗了。夫妻倆對曲珍這個獨生女寄予厚望。曲珍媽媽下崗之後,更是有了大把的時間來關心曲珍的生活和學習。
年級第一和第二都有家長來陪讀,老師們就覺得,一個孩子成績好不好,和家長的態度密切相關。家長重視學習,孩子成績才能好。
鄭老師說:“除了重視學習,還要重視孩子。有的家長隻重視學習,完全不重視孩子,那也白搭。我跟許聰聰爸爸聊過好多次,我感覺,他其實也不是那麽太重視成績,他更重視孩子本身。”
不然也不會高三了,來陪讀還把電子琴給搬來了,就怕孩子壓力大。
鄭老師看見的時候都覺得有點無語。沒見過這麽心大的家長。
十三中的校園位於東莊鎮中心大街的最南邊,地理位置和十五中簡直一模一樣。許聰聰合理懷疑,每個鎮都有一個位於中心大街最南邊的中學,隻不過有的是初中,有的是高中。東莊鎮的初中叫二十三中,位於中心大街的中心點,地理位置比十三中還優越。
十三中雖然是個高中,但是校園不大,是個一眼就能看到頭的院子。校門朝東開,出門就是中心大街,整個學校隻有這一個校門。
一進校門,右手邊是兩棟二層樓,一棟小一點,是教師辦公樓,另一棟大一點,是教學樓。
正對校門也是一棟二層小樓,是學生宿舍,一層是男生宿舍,二層是女生宿舍。再往裏走,就是後勤部門了,包括學校食堂。還有幾個很小的小院,是十三中之前的家屬院。
校園的左手邊,是一個不算大的操場,勉勉強強夠學生們分散開做個廣播體操,如果想跑步,就不太跑的開。
但是,學校又堅持認為,越是到了這個階段,越要保持強健的體魄,所以,早起必須要跑步。既然操場上跑不開,那就出去跑。
所以,每天早上,高三學生們就烏央烏央的在東莊鎮跑步。
帶隊的體育老師還有點惡趣味,沿著中心大街跑步覺得不過癮,還往位於大街旁邊的前東莊村跑,腳步聲啪嗒啪嗒一響,村裏的狗就跟著汪汪大叫。人憎狗嫌的青春期高中生,還故意把腳步放得很重,聲音弄得很響。
前東莊村的人管他們叫“鬼子進村”。但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是一批高三生,快要麵臨高考這個人生的重要關口了,時間緊、任務重,心理有點變態似乎也可以理解和原諒,所以,村民們除了背後調侃,還真沒人說什麽。
走讀生無需參與晨跑,但是,這支隊伍會從許新安租的房子前經過,就跟鬧鍾一樣,隻要腳步聲過去,許聰聰就知道,她該起床了。
等到大家跑迴來,許聰聰就洗漱完畢開始吃早飯了。
她住的地方離學校特別近,許新安隻需要晚上去接她,早上不用送,她自己溜達過去,多少能鍛煉一下身體。
許新安還叮囑她:“下了課就起來活動,別老坐著。”
“知道了。”
她下了課就跟同學在教室外麵打球。
雖然到了高三大家都很拚命,但是堅持“勞逸結合”的學生也是有的,許聰聰還是可以找到球搭子。
當然,同學們一邊跟她打球一邊問她問題,這就不用說了。
許聰聰每節課都出來,為什麽呢?
因為她高三換了個新同桌,是以前十三中的一個女生,叫樊敏。之前在十三中成績是拔尖的,所以才能和許聰聰一班。
為了減輕兩校合並對學生的影響,並盡量保證優秀學生的學習環境,高三重新分班了,按分數分的。
文科被分成了五個班,設定了一個分數線,在分數線前麵的同學都進優秀班,後麵的進普通班。
分數線之前的同學被打散了分成三個班,分數線之後的分成了兩個班。說得難聽點,普通班的同學基本上等於被放棄了,公然談戀愛老師都不怎麽管。
當然了,如果有的人奮發圖強,成績追上來了,還有可能被調到優秀班。優秀班的學生,考得太差的話,也有可能調到普通班。
樊敏是個特別樸實又熱情的姑娘,考上十三中家裏還能讓她讀書,可見家裏人對她是十分重視和疼愛的,而且從她的日常生活來看,家庭條件應該不算太好,她十分節儉。但這些都不耽誤她陽光開朗。
她跟許聰聰說:“坐的時間太長了,屁股磨起繭子來了,這是冬天。夏天的時候,屁股老是坐在椅子上,都捂出痱子來了,一屁股小紅疙瘩。”
這個描述直接把許聰聰嚇到了,所以,她是每節課必然要出來活動一下,放鬆放鬆的。
還因為,她看到曲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像吹氣球一樣膨脹起來了。
她和曲珍雖然不是一班的,但是因為總是在領獎的時候站一塊,時間長了,也認識了,見麵能聊幾句。
以前曲珍和許聰聰一樣,是個比較瘦的人,上了高三沒倆月,曲珍的瓜子小尖臉就胖出雙下巴了。這真的是胖了太多才能有的效果。
曲珍骨架小,皮膚白,瓜子臉大眼睛,尖下巴,如果隻胖一點,根本看不出來。而且,因為老坐著,下半身胖的更加明顯。
許聰聰有一次好奇的問她:“你是不是過上了每天大魚大肉的生活?”
曲珍無奈道:“我媽怕我營養跟不上,每天都給我做很多好吃的,還拚命讓我多吃點。我不吃,她就不高興,還憂心忡忡的。沒辦法,我隻能吃了。吃得多了,油多肉多,我又不怎麽活動,可不就胖了嗎!”
她對於長胖倒是無所謂,關鍵是吃太多了,腸胃負擔有點重,而且身體負擔也有點大。但是吧,吃著吃著,好像就習慣了呢。
曲珍看了眼許聰聰,說道:“我真羨慕你,你咋就不長肉呢。胖了以後我覺得走路都有點累得慌。”
許聰聰說:“那你稍微鍛煉一下吧。我吃的跟以前沒變化,以前吃啥現在還吃啥,而且我活動多。”
她爸是個養生達人,主張吃飯就吃七分飽,最多八分飽,餓了就再吃點,少食多餐,胃不難受,身體負擔也不重。
許聰聰從小受他影響,雖然嘴饞,但是吃的還算有節製。
而且,她雖然不胖,但是個子高骨架大,體重不比曲珍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