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鄧念英有被安慰到。


    本質上,她也相信自己的兩個孩子都是好孩子。她和許新安都是有道德有底線的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別看許新安和她娘家媽關係不算親,但有事他也不推辭,做人晚輩該做的都做到位了。


    身教大於言傳,有父母榜樣在前,孩子肯定是不會長歪的。


    別看聰聰和明明平時調皮淘氣,但大部分時間她們還是聽話的。


    而且,就像許新安說的,她雖然愛念叨,但如果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她也不會跟孩子死較真,大部分時候她都妥協了。孩子們也沒什麽原則性的毛病。


    她愛念叨,真的隻是覺得這倆家夥不像別人家的孩子那樣,事事為母親、為家裏人著想,這倆熊玩意就想著她們自己,讓許新安給慣的沒邊沒沿的。


    雖然被安慰到了,但有的時候,鄧念英也有點杠精。


    沉默了一小會,她懟許新安:“你說得好聽,不也跟我一樣覺得她倆靠不住嗎?你要是覺得她倆靠得住,腦子裏能想這麽多養老的事?”


    許新安笑道:“我不是覺得她倆靠不住,我是想著盡量不給孩子添負擔。等咱們老了,有存款,有退休金,看病有國家報銷,就不用給小孩們添麻煩了。你想一想,以後的社會發展成什麽樣,咱也不知道。早兩年誰能想到國營企業的工人會下崗呢?想不到吧?


    再過個十幾二十年,誰知道什麽樣呢?說不定聰聰她們以後的工作環境比現在還不如。到時候咱倆老了,可能也幫不上她們,如果還得讓她們處處想著咱倆,那孩子就壓力太大了!咱們自己的事情自己辦!辦好自己的,盡量再給孩子多攢點,她們以後就能輕鬆點。”


    他怎麽可能覺得自己的孩子靠不住呢?他堅信,父母如何對孩子,孩子就會如何對待父母。


    他是被父母疼愛著長大的,兩個姐姐也很疼他。父親還活著的時候,他也跟聰聰她們一樣不管事,沒心沒肺逍遙自在,父母從來沒有跟他念叨過“你要給我們養老”之類的話,這種話根本無需念叨,給父母養老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是為人子女與生俱來的天性。


    父母養你小,你養父母老,這話還用說嗎?


    後來,父親生病去世,他成了家裏的頂梁柱。要努力幹活掙工分養家,要對外立得住不能讓人覺得他們孤兒寡母好欺負,要努力過好日子,要想辦法給兩個姐姐找好婆家,給她們準備嫁妝,還不能給她們添麻煩,讓她們的婆家看不起。


    他自然而然的就從父親手中接過了這些責任,沒覺得這是什麽需要一遍又一遍強調的事。


    他堅信自己的女兒也會如此。


    老實說,他覺得這些事說多了反而不好,不說,那是出於感情,說了,那就是責任。


    他媳婦就是被他丈母娘給帶偏了。這些話總是不自覺的就會說出來。


    鄧念英這迴不說話了,她沒想到許新安竟然是這麽個想法。


    雖然自認是愛孩子的,比她媽愛她更愛,但比起許新安,她還是差了點。


    許新安又說:“我沒有大本事,但肯定不會讓你以後沒著沒落。你就放心吧。再說了,你自己也挺能幹的,自己養自己都沒問題啊。你小時候就能養著你和你媽,現在更厲害了,就算沒有我,你養自己和孩子都沒問題,你心裏到底有什麽好不安定的呢?”


    鄧念英:“……”


    是啊,她有什麽好不安的呢?


    這個問題她自己其實都想不通。


    但是許新安說的沒錯,她不靠任何人也能活得很好,她沒什麽好不安的!


    ☆


    初一上學期結束,許聰聰考了年級第一。


    許新安跟大家吹牛:“這可厲害了。以前聰聰在小學考第一,小學人少,還顯不出來。現在初中還能考第一,隻能說我們聰聰真是聰明!全年級四百多號人呢!”


    許明明考的也很不錯,她的成績穩定的可怕,走哪兒都是班級前五名,考第三的時候居多。


    這個成績其實就已經滿足了許新安和鄧念英對孩子的期望。


    兩張嶄新的獎狀貼到了聰明百貨店的牆上。


    許新安問許聰聰:“咱還能大張旗鼓的慶祝嗎?”


    這事他得問問孩子的意見了,他的確愛吹牛,但不能給孩子增加壓力。


    許聰聰表示:“慶祝!下次我還考第一。”


    她是個愛慕虛榮的人呐!為了自己的麵子,她也得考第一。


    關鍵是,她沒覺得學習有什麽難度,堅信自己能考第一。


    許新安得了許可,趁著過年大家都置備年貨的工夫,又搞了一波節前促銷,幸好這時候十五中放假了,學校的小吃窗口關了,他和鄧念英倆人都在店裏忙活,許聰聰和許明明收錢算賬都很在行,不然根本忙不過來。


    有兩天,許新安還把張米和齊蕾拉過來幫忙。這倆人都上初三,算賬可以,搬搬抬抬也可以。忙完了以後,許新安給她倆一人一個紅包。


    齊蕾不要,她能上學,還多虧了她舅幫忙說話。別看她爸是個當老師的,但是思想還沒有她舅舅和大姨父開明,大姨父讓表哥表姐都上學,舅舅讓兩個表妹都上學。她爸呢?一心供著她哥上學,到她這兒,就是“小學畢業能識字就行了”。


    她爸當民辦教師,工資不高,腦子又不像舅舅舅媽這麽靈活,沒有什麽額外收入,供兩個孩子也確實有點困難。


    她本來都要認命了,結果她媽去找她舅舅,她舅舅來勸服了爸爸。最後拿出的方案是,她上初中的生活費家裏拿,學費由她舅出。以後不管能不能考出去,等她長大了自己賺錢了,欠舅舅的錢她自己還。


    她媽很勤勞很能幹,但是沒什麽主見,萬幸她老人家自己給自己找了個主心骨,啥事都聽她弟弟的。她爸一說不讓她繼續上學了,她媽就覺得這事挺大的,得迴趟娘家問問弟弟的意見。


    也萬幸她爸不是個特別固執的人,還能聽得進去舅舅的意見。她舅一說“得上學,有困難大家一起想辦法”,她爸也就妥協了。


    就這樣,她得到了上初中的資格。


    所以,她給舅舅幫忙是應該的,哪還能要錢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零姐妹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草莓的小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草莓的小橙子並收藏八零姐妹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