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會結束之後,軍樂隊也沒有解散,而是承接了另一項任務,給優秀學生送獎狀。
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結束後,軍樂隊敲鑼打鼓地在村裏轉悠,把獎狀給優秀學生送到家。
對於好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來說,這是一項了不得的榮譽。
許聰聰和許明明成績都很好,期中和期末考試都得了獎狀。
許聰聰打鼓打到了自己家門口。
附近的鄰居都出來圍觀,誇人的話不要錢似的往外冒。
什麽“這孩子從小就和別人不一樣”之類的。
許聰聰覺得,大家的誇獎也挺與眾不同的。
小升初考試,許聰聰得了全鎮第一。
許新安在聰明百貨店門口放鞭炮,還搞了個打折活動,連續一星期,在聰明百貨店買東西打九折。
這時候人們對“打折”這個概念還不是很了解,許新安弄了塊牌子,在上麵寫了“打九折:買10塊錢的東西隻需要給9塊”。大喇叭還錄了音,在門口循環播放。
一時間,聰明百貨店人流如織,雖然薄利多銷,但架不住顧客多,賺的還是比平時多一些,關鍵是又聚了人氣。
對於這種促銷手段,鄧念英接受十分快。她本來做生意就很靈活,平時也經常給客人抹個零、給人稍微降降價之類的。
這種促銷就跟她平時做的沒兩樣,隻是這迴光明正大的說出來了。
許家,就隻有許聰聰和許紅兵考上了石橋鎮十五中。
許存偉幾個紛紛落榜。
他們對此早有預料,並不失落,收拾書包就準備輟學了。
許三銅跟許存偉和許美玲說:“你倆再讀個五年級,明年再考一次試試,別一下子就放棄呀。”
他說許存偉:“之前又不是沒留過級。”
他說許美玲:“你還從來沒留過級呢,留一次試試。”
許存偉和許美玲都把腦袋搖成了撥浪鼓,“不上了,在家幹活,過兩年出去打工。”
任憑許三銅和張勤磨破了嘴皮子,這兄妹倆也不改主意。他們覺得自己再上一年還是考不上。別留級留成老油條了,那丟人可就丟大了。
農村人有幾個能考出去的呀,絕大部分人都輟學迴家了,早晚的事,種地和打工就是他們的宿命。
另一邊,許新忠也讓許峰再去讀一年,許峰也不願意。
許新忠就沒有許三銅那麽好說話了,他把許峰吊起來抽了幾鞭子。
他打人也沒關起門來打,許勇幾個就過來圍觀,許峰被吊在門框上,看著下麵的弟弟妹妹們,羞憤欲死。
後來有人過來勸解,許新忠才把許峰解救下來,不然他還得多挨幾鞭子。
許峰被打怕了,老老實實決定迴去複讀。
李雲香說:“早這樣不就好了嗎?非得挨了打才聽話,賤骨頭。”
張勤聽不下去了,仗著輩大說了一句:“別這樣說孩子。這話誰聽了都不舒服。孩子自尊心強,心裏更不好受。”
李雲香笑嘻嘻的,“沒事,他習慣了。沒臉沒皮的。”
大家:“……”
許新建仗著是本家弟弟,就說許新忠:“他是你兒子,不是仇人。有什麽話不能好好說?你哪怕踹他兩腳也比這樣強。你這樣,等你老了,有你好受的。”
孩子會長大的,現在你打他,以後他就可能不孝順。你還怪不著人家什麽,畢竟你對人家也不好。
結果,許新忠還沒說話,許峰先說了:“你別管我們的事。”
許新建看了眼許峰,也沒生氣,用他大哥的話說,“小孩嘛,懂什麽呀”,但小孩可以不懂事,大人不能不懂。他又看了眼許新忠,明顯和他兒子是一個意思。
他隻說了一句:“得了,算我多管閑事了,你們親爺倆,愛咋咋地吧。”
這件事情發生的時候,許新安一家隻有李雲錦在,她上了年紀,看不得這些事情,也不願意管別人家的閑事,就把大門一關,眼不見心不煩。
許新安和鄧念英聽說這事的時候,事情已經過去了,也沒有再管的必要。後來又聽許新建說了許峰的態度,更是決定以後不再管他家的閑事。
倆家關係本來就不算親。許新建和許新民有什麽事情都習慣來問許新安要個主意,他是許家“新字輩”的大哥,是這一輩的領頭羊,講究的人家,什麽事都不會避過這個大哥,好歹得說一聲,聽聽他的建議,至少知會他一下。
但是許新忠從來不會。
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他心裏不服氣。他和許新安同歲,隻是月份小一點。結果,許新安是老大,他就是後麵不起眼的弟弟,還“遇事聽大哥的意見”?真好笑!這都什麽年代了,還講這些老理?
大家都是各過各的,自己家的事自己做主,憑什麽去聽別人的意見呢?再說了,他隻比許新安小兩個月,也是新民和新建的哥哥,怎麽不見這倆人來聽他的意見呢?
☆
考初中的事情塵埃落定,許聰聰這個暑假更加悠閑了。
放假以後,她沒著急去鎮上玩,而是在家裏學騎自行車。家裏車少,比鎮上安全。
她學這個,是因為許紅兵在學,她也跟風想學一下。
許新安跟她說:“紅兵學騎車,是因為他要自己騎車去上學,自己騎車迴來,你不著急學這個。你不住校,就住在咱們店裏,從學校迴店裏,也用不著騎車,走路就行。”
“我想學。”
“那就學吧。”
不是原則性問題,許新安通常就不講原則。孩子高興就好,愛怎樣怎樣。
他們日常生活中也沒碰到過什麽原則性問題,許新安日常呈現的就是毫無底線的狀態。
許聰聰學騎車,他就在後麵跟著跑,幫她扶著。
一開始學溜腿,然後從大梁底下掏著騎,別看許聰聰才十周歲多幾個月,但是她個子已經超過了鄧念英,達到了一米五七,從大梁底下掏著騎有點憋屈。
騎了兩圈就放棄了這種騎法,直接上座位了。
一開始,許新安給她扶著,等她蹬起來以後就慢慢鬆手,跟在後麵跑,嘴裏不停地喊著“騎慢點”,跟了兩圈,發現她隻要騎起來,就很穩當,就不再跟著跑了,隻負責上下車的時候給她扶一下。
可以說,隻花了一會功夫,除了還不會自己上下車,許聰聰已經學會騎車了。
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結束後,軍樂隊敲鑼打鼓地在村裏轉悠,把獎狀給優秀學生送到家。
對於好學生和他們的家長來說,這是一項了不得的榮譽。
許聰聰和許明明成績都很好,期中和期末考試都得了獎狀。
許聰聰打鼓打到了自己家門口。
附近的鄰居都出來圍觀,誇人的話不要錢似的往外冒。
什麽“這孩子從小就和別人不一樣”之類的。
許聰聰覺得,大家的誇獎也挺與眾不同的。
小升初考試,許聰聰得了全鎮第一。
許新安在聰明百貨店門口放鞭炮,還搞了個打折活動,連續一星期,在聰明百貨店買東西打九折。
這時候人們對“打折”這個概念還不是很了解,許新安弄了塊牌子,在上麵寫了“打九折:買10塊錢的東西隻需要給9塊”。大喇叭還錄了音,在門口循環播放。
一時間,聰明百貨店人流如織,雖然薄利多銷,但架不住顧客多,賺的還是比平時多一些,關鍵是又聚了人氣。
對於這種促銷手段,鄧念英接受十分快。她本來做生意就很靈活,平時也經常給客人抹個零、給人稍微降降價之類的。
這種促銷就跟她平時做的沒兩樣,隻是這迴光明正大的說出來了。
許家,就隻有許聰聰和許紅兵考上了石橋鎮十五中。
許存偉幾個紛紛落榜。
他們對此早有預料,並不失落,收拾書包就準備輟學了。
許三銅跟許存偉和許美玲說:“你倆再讀個五年級,明年再考一次試試,別一下子就放棄呀。”
他說許存偉:“之前又不是沒留過級。”
他說許美玲:“你還從來沒留過級呢,留一次試試。”
許存偉和許美玲都把腦袋搖成了撥浪鼓,“不上了,在家幹活,過兩年出去打工。”
任憑許三銅和張勤磨破了嘴皮子,這兄妹倆也不改主意。他們覺得自己再上一年還是考不上。別留級留成老油條了,那丟人可就丟大了。
農村人有幾個能考出去的呀,絕大部分人都輟學迴家了,早晚的事,種地和打工就是他們的宿命。
另一邊,許新忠也讓許峰再去讀一年,許峰也不願意。
許新忠就沒有許三銅那麽好說話了,他把許峰吊起來抽了幾鞭子。
他打人也沒關起門來打,許勇幾個就過來圍觀,許峰被吊在門框上,看著下麵的弟弟妹妹們,羞憤欲死。
後來有人過來勸解,許新忠才把許峰解救下來,不然他還得多挨幾鞭子。
許峰被打怕了,老老實實決定迴去複讀。
李雲香說:“早這樣不就好了嗎?非得挨了打才聽話,賤骨頭。”
張勤聽不下去了,仗著輩大說了一句:“別這樣說孩子。這話誰聽了都不舒服。孩子自尊心強,心裏更不好受。”
李雲香笑嘻嘻的,“沒事,他習慣了。沒臉沒皮的。”
大家:“……”
許新建仗著是本家弟弟,就說許新忠:“他是你兒子,不是仇人。有什麽話不能好好說?你哪怕踹他兩腳也比這樣強。你這樣,等你老了,有你好受的。”
孩子會長大的,現在你打他,以後他就可能不孝順。你還怪不著人家什麽,畢竟你對人家也不好。
結果,許新忠還沒說話,許峰先說了:“你別管我們的事。”
許新建看了眼許峰,也沒生氣,用他大哥的話說,“小孩嘛,懂什麽呀”,但小孩可以不懂事,大人不能不懂。他又看了眼許新忠,明顯和他兒子是一個意思。
他隻說了一句:“得了,算我多管閑事了,你們親爺倆,愛咋咋地吧。”
這件事情發生的時候,許新安一家隻有李雲錦在,她上了年紀,看不得這些事情,也不願意管別人家的閑事,就把大門一關,眼不見心不煩。
許新安和鄧念英聽說這事的時候,事情已經過去了,也沒有再管的必要。後來又聽許新建說了許峰的態度,更是決定以後不再管他家的閑事。
倆家關係本來就不算親。許新建和許新民有什麽事情都習慣來問許新安要個主意,他是許家“新字輩”的大哥,是這一輩的領頭羊,講究的人家,什麽事都不會避過這個大哥,好歹得說一聲,聽聽他的建議,至少知會他一下。
但是許新忠從來不會。
某種程度上,是因為他心裏不服氣。他和許新安同歲,隻是月份小一點。結果,許新安是老大,他就是後麵不起眼的弟弟,還“遇事聽大哥的意見”?真好笑!這都什麽年代了,還講這些老理?
大家都是各過各的,自己家的事自己做主,憑什麽去聽別人的意見呢?再說了,他隻比許新安小兩個月,也是新民和新建的哥哥,怎麽不見這倆人來聽他的意見呢?
☆
考初中的事情塵埃落定,許聰聰這個暑假更加悠閑了。
放假以後,她沒著急去鎮上玩,而是在家裏學騎自行車。家裏車少,比鎮上安全。
她學這個,是因為許紅兵在學,她也跟風想學一下。
許新安跟她說:“紅兵學騎車,是因為他要自己騎車去上學,自己騎車迴來,你不著急學這個。你不住校,就住在咱們店裏,從學校迴店裏,也用不著騎車,走路就行。”
“我想學。”
“那就學吧。”
不是原則性問題,許新安通常就不講原則。孩子高興就好,愛怎樣怎樣。
他們日常生活中也沒碰到過什麽原則性問題,許新安日常呈現的就是毫無底線的狀態。
許聰聰學騎車,他就在後麵跟著跑,幫她扶著。
一開始學溜腿,然後從大梁底下掏著騎,別看許聰聰才十周歲多幾個月,但是她個子已經超過了鄧念英,達到了一米五七,從大梁底下掏著騎有點憋屈。
騎了兩圈就放棄了這種騎法,直接上座位了。
一開始,許新安給她扶著,等她蹬起來以後就慢慢鬆手,跟在後麵跑,嘴裏不停地喊著“騎慢點”,跟了兩圈,發現她隻要騎起來,就很穩當,就不再跟著跑了,隻負責上下車的時候給她扶一下。
可以說,隻花了一會功夫,除了還不會自己上下車,許聰聰已經學會騎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