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說嘴打嘴”不一定是真的。許家的拖拉機依舊好好的。
冬天偶爾空閑的時候,許新安教會了鄧念英開拖拉機,甚至連怎麽修車都教給她了。
鄧念英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勤奮好學。
她遺憾自己沒上過學,對於知識堪稱如饑似渴,許新安願意教她,她就很高興,學得特別認真。
平時她想讓許新安教她認字,那家夥還端著架子呢,得求著他他才肯教。這迴他好不容易主動了。
許新安為什麽教她呢?
因為開春他有可能承接建築工程,去給人家蓋房子,如果在他蓋房期間,有人找他拉貨,那怎麽辦呢?不去,耽誤掙錢,去了,耽誤工程進度,人家主家多少也會有點意見。
所以,他決定培養鄧念英,讓她去拉貨。
這個事情他跟鄧念英說了,鄧念英滿口答應,“對對對,你做得對,賺錢的機會一個都不能丟。”
賺的錢多了,鄧念英心情都好了,親自去了趟鎮上的供銷社,扯了兩塊布,給許聰聰和許明明一人做了一套新衣服。紅底黑線的小格子布,穿在身上還挺好看。
雖然村裏的供銷社也有布料賣,但不如鎮上的種類豐富。
許聰聰和許明明走在外麵人人誇,“還是人家念英會紮掛孩子,瞧瞧聰聰和明明這身衣服,做的真好看。”
紮掛,是南辛莊方言,打扮的意思。
許聰聰和許明明都喜歡聽人誇,別人一說她們好看,姐妹倆就咧著嘴樂。
許明明現在兩歲多了,這個冬天也不再穿連腳棉褲,能跟著許聰聰在外麵跑了,盡管許聰聰並不管她,但是不反對她跟著,她就很快樂。
她也有自己的小夥伴,就是和她同年出生的許勇和許倩倩,他們三個經常湊一堆玩。有時候王玉華和王秀芹忙起來,李雲錦都能幫著照看兩眼。
生完孩子不到兩年,王玉華和王秀芹雙雙懷孕,現在都挺著個大肚子。
這迴,倆人反過來了,王秀芹的預產期比王玉華早幾天,大概都在88年的正月裏。
這是件很神奇的事,計劃生育抓的再嚴格,二胎三胎依舊無法避免。
王秀芹是有生二胎的資格的,因為她頭胎生的是女兒。隻是兩胎之間要求間隔五年。王秀芹顯然還不符合條件,她這會生老二,要交一點罰款。當然了,比真正的超生罰款少太多了。
許明明和許聰聰之間隔了也不到五歲,但是她沒用交罰款,因為鄧念英生她的時候滿30歲了。這大概是政策體現出來的一點人性,總不能讓人家年紀太大了再生。而且鄧念英生完就上了環,對政策可以說是非常配合了。
還有這個頭胎女孩可以生二胎的政策,背後大概也隱含了一種“兩個女兒才能抵一個兒子”的奇妙邏輯。
王玉華卻是不能生二胎的,因為她頭胎就生了個兒子。
但是大家除了想要男孩,還講究個多子多福,一個孩子是不夠的,所以王玉華懷了第二個。許新建直接去大隊備了案,提前交了超生罰款,所以她懷孕這事也沒人管。
1988年2月14日,再過一天就是除夕。這天晚上,許聰聰家都關好大門睡覺了,突然聽見外麵有人梆梆梆的敲門。
李雲錦趕緊輕輕拍著許聰聰和許明明,怕她們被吵醒。
許新安趕緊從床上爬起來,套上衣服出了門,問道:“誰啊?別敲了!”
“大哥,是我,新民。”
許新安:“……”
你還記得咱鬧掰了嗎?
想是這麽想,到底是有血緣關係的堂兄弟,這家夥聽起來很焦急的樣子,許新安還是打開了門。
“什麽事?”
“秀芹難產了,要去縣醫院,能不能用你的車啊。”
“好好好。你迴去準備著,我穿好衣服去開車。多抱幾床被子,墊厚一點,上麵也得蓋厚點。”
“哎哎哎,我知道了。”
許新民跑迴了家。
許新安迴到屋裏,穿好衣服,又穿上了一件棉大衣。
鄧念英問他:“怎麽了?”
“新民媳婦難產了,去縣醫院。人命關天,我得送他們一趟。”
鄧念英囑咐道:“開車小心點,這大晚上的。”
“沒事,有車燈,能看見。這麽晚了,路上沒人沒車,反倒好開。”
許新安匆匆忙忙的走了,留在家裏的鄧念英也索性穿衣服起來了,跟李雲錦說:“媽,我也過去看看。”
“去吧。多穿點。”
“哎。”
鄧念英這會也顧不上兩家鬧翻的事了,直接進了許德家,王秀芹一臉痛苦的躺在那兒,臉色蒼白,接生婆婆在那兒安撫她。許德夫妻都沒出現,許德作為公公不方便在場,她媳婦萬事不管,這種場合更不露頭。
許新忠夫妻倆也不在。
許新民嚇得六神無主。
鄧念英歎了口氣,走過去坐在王秀芹身邊,說道:“你大哥去開車了,很快就來。咱們這兒離縣醫院不遠,開車一會就到了,你堅持一下。”
王秀芹眼睛半睜,喊了聲“嫂子”,眼淚就掉了下來。
鄧念英說:“不要哭。這個時候你得攢著勁,你想想倩倩。”
多餘的話她就不說了,再說就該不吉利了。
王秀芹深唿吸,盡量調整自己的情緒。
過了兩分鍾,許新安就在外麵喊:“出來吧,先把褥子抱出來鋪上。”
許新民原地轉磨,鄧念英不得不在心裏罵了一聲“廢物點心”,然後幫忙把褥子拿出去了,又迴頭衝許新民喊:“把人抱出來吧。”
“好好好。”
許新民去抱人。
結果,抱不動。
許家這三房的孩子,大房都人高馬大,沒一個矮的,三房也人高馬大,沒一個矮的,偏偏二房都跟小雞仔一樣,又瘦又矮。
按李雲錦的說法,是因為許德夫妻不做人,有點好吃的都進他們兩口子的嘴了,三個孩子都是隨隨便便長大的,許德雖然是三兄弟裏最矮的那一個,但比他的兩個兒子都強多了。人家是一代更比一代強,許德家是一代不如一代。
鄧念英鋪完褥子發現許新民還沒把人抱出來,急得她罵罵咧咧,“幹嘛呢這是?”
她氣衝衝的迴去,發現許新民正在那兒努力抱人,接生婆婆都躲到角落裏去了,根本就沒眼看。但是她一個好幾十歲的小腳老太太,更不可能抱人了,別再把人給摔了。
鄧念英氣得不行,太廢物了!
王秀芹多瘦的一個人呐!
但是她也不能抱,因為她身高隻有一米五,王秀芹有一米六,她抱,那不成拖了嗎?
鄧念英一咬牙,就想出去喊許新安進來幫忙。這個時候,許三妮和許新建來了。
他們家夾在許新安和許新民之間,既聽見了王秀芹的慘叫,也聽見了許新民去喊人的聲音,還聽見了拖拉機聲,所以,兄妹倆也過來看看情況。
最後,鄧念英和許三妮一人抬頭、一人抬腳,許新民在中間托著,把王秀芹弄上了車。
許新建快他們一步先上去,在上麵接應了一下。
然後,許新安開著車,許新民、許新建和許三妮跟著,一起去了醫院。
鄧念英本來也想跟過去,許新安沒讓,家裏就老太太帶倆孩子,他也不放心啊。
☆
幸虧南辛莊和縣城之間通了柏油路,而且還算新,還沒被軋得坑坑窪窪呢。
許新安盡量把車開得又快又穩,一共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縣醫院,車子一停,許新建立刻跳下車跑進去喊醫生抬擔架出來救人,王秀芹直接就被抬進了手術室。
他們都在外麵陪許新民等。
許三妮問許新民:“今天下午我跟嫂子聊起來,她還跟我說呢,得到正月十五左右才生,這早了半個月呢。”
許新民抹了一把臉,說道:“她摔了一下,坐地上了。”
“這咋還摔了呢?”
“屋門口那塊石頭有點滑。”
“嫂子都走了好些年了,她不知道小心點啊?”
“那兒不知道被誰撒了點水,結冰了。”
許三妮脾氣火爆,立刻罵道:“誰這麽缺德帶冒煙的!家裏有孕婦,倒水不知道走遠點,非得在門口倒啊,還倒在台階上!”
許新建戳了戳她的胳膊,讓她少說話。還能有誰啊,反正是二叔一家其中的一個。
許新民張了張嘴,沒說話。
是他媽倒的!老太太是能不動就不動的性子,能少走兩步就少走兩步,今天該大嫂收拾桌子,她不幹,秀芹懷著孕也沒幫忙,他媽自己幹的,拿起茶碗就往外潑。
這兩天天氣格外冷,潑出去沒一會就結冰了。秀芹從堂屋出來迴廂房的時候一腳踩滑,摔了一跤,當場就破水了。
他趕緊去喊了接生婆,又把倩倩送到他爸媽房裏,讓他們幫忙照看一下那,然後他爹媽就把房門關了。
再然後,接生婆說宮口一直不開,羊水又一直流,沒辦法了,讓他趕緊把人送醫院開刀。
他隻好去喊已經鬧掰了的大堂哥了,就他有車。
萬幸大哥沒跟他掰扯別的,一點沒耽誤就把人送來了。
一個多小時後,手術室的門打開,醫生從裏麵走了出來。
許新民幾個人趕緊圍了上去,問道:“怎麽樣?”
醫生說:“母女平安。幸虧送來的及時,要是再晚點,孩子在裏麵缺氧,那就麻煩了。現在看沒什麽大事,你們注意觀察,有什麽問題及時找醫生。”
現在孩子也憋了一會,但是問題不大,好好照料,注意保健,應該能跟正常孩子一樣。
許新民聽完醫生的話,一下子癱坐在地上,捂著臉哭了起來。
醫生很生氣,“哭什麽呢?大人孩子都平安,你倒哭上了?哪兒不如你意了?你倒是說說,她明明還不到該生的時候,怎麽就突然要生了?”
這位醫生臨床經驗十分豐富,孩子一抱出來她就發現了,還差半個月左右。
今天幸好是她在值夜班,換個人可能都不行。
她經驗豐富,下刀子快,一邊讓麻醉師給做過敏測試,一邊在等結果的時候在患者肚皮上抹了麻藥直接就下刀了。
幸好患者不過敏,麻醉師動作也不慢,出了結果立刻就給她做了全麻。患者應該沒有太痛苦。
王秀芹確實沒感覺到太痛苦,那時候她基本上已經暈了。
許新民癱在地上起不來。
許三妮不肯幫他說話,覺得他純屬活該。
許新安也不想幫他。
最後還是許新建說了一句:“大夫,他是嚇的。今天我嫂子不小心摔了一跤,結果又難產,他嚇壞了,這會一聽母女平安,那是高興的,不是不如意。”
醫生說道:“這還差不多!”
她在醫院見慣了形形色色的丈夫,混蛋可是不少。
醫生通報完消息,又迴到了手術室。
許新民拽住了人家的褲腿,想問啥時候出來,但是張張嘴發現自己說不出話來了。
醫生嘴角抽了抽,混蛋見多了,這麽廢的還是頭迴見。
她直接說道:“她還得在手術室觀察兩個小時。你們去準備點奶粉,她不到正式生產的時候,又受了這麽大罪,可能沒奶。準備好奶粉,別餓著孩子。”
許新民又傻眼了,這黑燈瞎火的,去哪兒買奶粉啊?還得準備奶瓶吧?
許三妮說:“剛才進來的時候,我看到醫院門口有個小賣鋪,我去那裏看看有沒有賣的。”
許新建說:“我和你一起去吧。”
倆人走到小賣鋪門口,這種小賣鋪晚上也營業,哪怕門關著,敲敲就有人給開。
許三妮敲了敲玻璃窗。
一個中年婦女拉開窗戶探出頭來,問她:“買什麽?”
“奶粉和奶瓶。”
售貨員一邊給他們拿貨一邊說:“怎麽沒提前準備呢?”
“提前生了,還沒來得及。”
售貨員熱心腸,說道:“奶瓶給你們燙一趟吧,這種新的,用之前要洗一洗。然後我再給你點熱水。”
許三妮笑逐顏開:“哎哎哎,謝謝大姐。”
購物之行圓滿。大姐直接給了她一個熱水壺,讓她走的時候還迴去就行。
迴到手術室門口等了一會,醫生打開手術室的門,把奶粉、奶瓶和熱水壺都拿了進去,衝好了喂給孩子吃。
剛出生的小寶寶,也就吃個五毫升十毫升的。
她先喂了一次,等隔了倆小時,王秀芹要從手術室去病房的時候,又給孩子喂了一次。
醫生叮囑家屬:“差不多兩個小時喂一次就行,一次不能太多,也就大人一大口的量。記住了嗎?”
許新民這會能開口了:“記住了。”
冬天偶爾空閑的時候,許新安教會了鄧念英開拖拉機,甚至連怎麽修車都教給她了。
鄧念英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就是勤奮好學。
她遺憾自己沒上過學,對於知識堪稱如饑似渴,許新安願意教她,她就很高興,學得特別認真。
平時她想讓許新安教她認字,那家夥還端著架子呢,得求著他他才肯教。這迴他好不容易主動了。
許新安為什麽教她呢?
因為開春他有可能承接建築工程,去給人家蓋房子,如果在他蓋房期間,有人找他拉貨,那怎麽辦呢?不去,耽誤掙錢,去了,耽誤工程進度,人家主家多少也會有點意見。
所以,他決定培養鄧念英,讓她去拉貨。
這個事情他跟鄧念英說了,鄧念英滿口答應,“對對對,你做得對,賺錢的機會一個都不能丟。”
賺的錢多了,鄧念英心情都好了,親自去了趟鎮上的供銷社,扯了兩塊布,給許聰聰和許明明一人做了一套新衣服。紅底黑線的小格子布,穿在身上還挺好看。
雖然村裏的供銷社也有布料賣,但不如鎮上的種類豐富。
許聰聰和許明明走在外麵人人誇,“還是人家念英會紮掛孩子,瞧瞧聰聰和明明這身衣服,做的真好看。”
紮掛,是南辛莊方言,打扮的意思。
許聰聰和許明明都喜歡聽人誇,別人一說她們好看,姐妹倆就咧著嘴樂。
許明明現在兩歲多了,這個冬天也不再穿連腳棉褲,能跟著許聰聰在外麵跑了,盡管許聰聰並不管她,但是不反對她跟著,她就很快樂。
她也有自己的小夥伴,就是和她同年出生的許勇和許倩倩,他們三個經常湊一堆玩。有時候王玉華和王秀芹忙起來,李雲錦都能幫著照看兩眼。
生完孩子不到兩年,王玉華和王秀芹雙雙懷孕,現在都挺著個大肚子。
這迴,倆人反過來了,王秀芹的預產期比王玉華早幾天,大概都在88年的正月裏。
這是件很神奇的事,計劃生育抓的再嚴格,二胎三胎依舊無法避免。
王秀芹是有生二胎的資格的,因為她頭胎生的是女兒。隻是兩胎之間要求間隔五年。王秀芹顯然還不符合條件,她這會生老二,要交一點罰款。當然了,比真正的超生罰款少太多了。
許明明和許聰聰之間隔了也不到五歲,但是她沒用交罰款,因為鄧念英生她的時候滿30歲了。這大概是政策體現出來的一點人性,總不能讓人家年紀太大了再生。而且鄧念英生完就上了環,對政策可以說是非常配合了。
還有這個頭胎女孩可以生二胎的政策,背後大概也隱含了一種“兩個女兒才能抵一個兒子”的奇妙邏輯。
王玉華卻是不能生二胎的,因為她頭胎就生了個兒子。
但是大家除了想要男孩,還講究個多子多福,一個孩子是不夠的,所以王玉華懷了第二個。許新建直接去大隊備了案,提前交了超生罰款,所以她懷孕這事也沒人管。
1988年2月14日,再過一天就是除夕。這天晚上,許聰聰家都關好大門睡覺了,突然聽見外麵有人梆梆梆的敲門。
李雲錦趕緊輕輕拍著許聰聰和許明明,怕她們被吵醒。
許新安趕緊從床上爬起來,套上衣服出了門,問道:“誰啊?別敲了!”
“大哥,是我,新民。”
許新安:“……”
你還記得咱鬧掰了嗎?
想是這麽想,到底是有血緣關係的堂兄弟,這家夥聽起來很焦急的樣子,許新安還是打開了門。
“什麽事?”
“秀芹難產了,要去縣醫院,能不能用你的車啊。”
“好好好。你迴去準備著,我穿好衣服去開車。多抱幾床被子,墊厚一點,上麵也得蓋厚點。”
“哎哎哎,我知道了。”
許新民跑迴了家。
許新安迴到屋裏,穿好衣服,又穿上了一件棉大衣。
鄧念英問他:“怎麽了?”
“新民媳婦難產了,去縣醫院。人命關天,我得送他們一趟。”
鄧念英囑咐道:“開車小心點,這大晚上的。”
“沒事,有車燈,能看見。這麽晚了,路上沒人沒車,反倒好開。”
許新安匆匆忙忙的走了,留在家裏的鄧念英也索性穿衣服起來了,跟李雲錦說:“媽,我也過去看看。”
“去吧。多穿點。”
“哎。”
鄧念英這會也顧不上兩家鬧翻的事了,直接進了許德家,王秀芹一臉痛苦的躺在那兒,臉色蒼白,接生婆婆在那兒安撫她。許德夫妻都沒出現,許德作為公公不方便在場,她媳婦萬事不管,這種場合更不露頭。
許新忠夫妻倆也不在。
許新民嚇得六神無主。
鄧念英歎了口氣,走過去坐在王秀芹身邊,說道:“你大哥去開車了,很快就來。咱們這兒離縣醫院不遠,開車一會就到了,你堅持一下。”
王秀芹眼睛半睜,喊了聲“嫂子”,眼淚就掉了下來。
鄧念英說:“不要哭。這個時候你得攢著勁,你想想倩倩。”
多餘的話她就不說了,再說就該不吉利了。
王秀芹深唿吸,盡量調整自己的情緒。
過了兩分鍾,許新安就在外麵喊:“出來吧,先把褥子抱出來鋪上。”
許新民原地轉磨,鄧念英不得不在心裏罵了一聲“廢物點心”,然後幫忙把褥子拿出去了,又迴頭衝許新民喊:“把人抱出來吧。”
“好好好。”
許新民去抱人。
結果,抱不動。
許家這三房的孩子,大房都人高馬大,沒一個矮的,三房也人高馬大,沒一個矮的,偏偏二房都跟小雞仔一樣,又瘦又矮。
按李雲錦的說法,是因為許德夫妻不做人,有點好吃的都進他們兩口子的嘴了,三個孩子都是隨隨便便長大的,許德雖然是三兄弟裏最矮的那一個,但比他的兩個兒子都強多了。人家是一代更比一代強,許德家是一代不如一代。
鄧念英鋪完褥子發現許新民還沒把人抱出來,急得她罵罵咧咧,“幹嘛呢這是?”
她氣衝衝的迴去,發現許新民正在那兒努力抱人,接生婆婆都躲到角落裏去了,根本就沒眼看。但是她一個好幾十歲的小腳老太太,更不可能抱人了,別再把人給摔了。
鄧念英氣得不行,太廢物了!
王秀芹多瘦的一個人呐!
但是她也不能抱,因為她身高隻有一米五,王秀芹有一米六,她抱,那不成拖了嗎?
鄧念英一咬牙,就想出去喊許新安進來幫忙。這個時候,許三妮和許新建來了。
他們家夾在許新安和許新民之間,既聽見了王秀芹的慘叫,也聽見了許新民去喊人的聲音,還聽見了拖拉機聲,所以,兄妹倆也過來看看情況。
最後,鄧念英和許三妮一人抬頭、一人抬腳,許新民在中間托著,把王秀芹弄上了車。
許新建快他們一步先上去,在上麵接應了一下。
然後,許新安開著車,許新民、許新建和許三妮跟著,一起去了醫院。
鄧念英本來也想跟過去,許新安沒讓,家裏就老太太帶倆孩子,他也不放心啊。
☆
幸虧南辛莊和縣城之間通了柏油路,而且還算新,還沒被軋得坑坑窪窪呢。
許新安盡量把車開得又快又穩,一共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縣醫院,車子一停,許新建立刻跳下車跑進去喊醫生抬擔架出來救人,王秀芹直接就被抬進了手術室。
他們都在外麵陪許新民等。
許三妮問許新民:“今天下午我跟嫂子聊起來,她還跟我說呢,得到正月十五左右才生,這早了半個月呢。”
許新民抹了一把臉,說道:“她摔了一下,坐地上了。”
“這咋還摔了呢?”
“屋門口那塊石頭有點滑。”
“嫂子都走了好些年了,她不知道小心點啊?”
“那兒不知道被誰撒了點水,結冰了。”
許三妮脾氣火爆,立刻罵道:“誰這麽缺德帶冒煙的!家裏有孕婦,倒水不知道走遠點,非得在門口倒啊,還倒在台階上!”
許新建戳了戳她的胳膊,讓她少說話。還能有誰啊,反正是二叔一家其中的一個。
許新民張了張嘴,沒說話。
是他媽倒的!老太太是能不動就不動的性子,能少走兩步就少走兩步,今天該大嫂收拾桌子,她不幹,秀芹懷著孕也沒幫忙,他媽自己幹的,拿起茶碗就往外潑。
這兩天天氣格外冷,潑出去沒一會就結冰了。秀芹從堂屋出來迴廂房的時候一腳踩滑,摔了一跤,當場就破水了。
他趕緊去喊了接生婆,又把倩倩送到他爸媽房裏,讓他們幫忙照看一下那,然後他爹媽就把房門關了。
再然後,接生婆說宮口一直不開,羊水又一直流,沒辦法了,讓他趕緊把人送醫院開刀。
他隻好去喊已經鬧掰了的大堂哥了,就他有車。
萬幸大哥沒跟他掰扯別的,一點沒耽誤就把人送來了。
一個多小時後,手術室的門打開,醫生從裏麵走了出來。
許新民幾個人趕緊圍了上去,問道:“怎麽樣?”
醫生說:“母女平安。幸虧送來的及時,要是再晚點,孩子在裏麵缺氧,那就麻煩了。現在看沒什麽大事,你們注意觀察,有什麽問題及時找醫生。”
現在孩子也憋了一會,但是問題不大,好好照料,注意保健,應該能跟正常孩子一樣。
許新民聽完醫生的話,一下子癱坐在地上,捂著臉哭了起來。
醫生很生氣,“哭什麽呢?大人孩子都平安,你倒哭上了?哪兒不如你意了?你倒是說說,她明明還不到該生的時候,怎麽就突然要生了?”
這位醫生臨床經驗十分豐富,孩子一抱出來她就發現了,還差半個月左右。
今天幸好是她在值夜班,換個人可能都不行。
她經驗豐富,下刀子快,一邊讓麻醉師給做過敏測試,一邊在等結果的時候在患者肚皮上抹了麻藥直接就下刀了。
幸好患者不過敏,麻醉師動作也不慢,出了結果立刻就給她做了全麻。患者應該沒有太痛苦。
王秀芹確實沒感覺到太痛苦,那時候她基本上已經暈了。
許新民癱在地上起不來。
許三妮不肯幫他說話,覺得他純屬活該。
許新安也不想幫他。
最後還是許新建說了一句:“大夫,他是嚇的。今天我嫂子不小心摔了一跤,結果又難產,他嚇壞了,這會一聽母女平安,那是高興的,不是不如意。”
醫生說道:“這還差不多!”
她在醫院見慣了形形色色的丈夫,混蛋可是不少。
醫生通報完消息,又迴到了手術室。
許新民拽住了人家的褲腿,想問啥時候出來,但是張張嘴發現自己說不出話來了。
醫生嘴角抽了抽,混蛋見多了,這麽廢的還是頭迴見。
她直接說道:“她還得在手術室觀察兩個小時。你們去準備點奶粉,她不到正式生產的時候,又受了這麽大罪,可能沒奶。準備好奶粉,別餓著孩子。”
許新民又傻眼了,這黑燈瞎火的,去哪兒買奶粉啊?還得準備奶瓶吧?
許三妮說:“剛才進來的時候,我看到醫院門口有個小賣鋪,我去那裏看看有沒有賣的。”
許新建說:“我和你一起去吧。”
倆人走到小賣鋪門口,這種小賣鋪晚上也營業,哪怕門關著,敲敲就有人給開。
許三妮敲了敲玻璃窗。
一個中年婦女拉開窗戶探出頭來,問她:“買什麽?”
“奶粉和奶瓶。”
售貨員一邊給他們拿貨一邊說:“怎麽沒提前準備呢?”
“提前生了,還沒來得及。”
售貨員熱心腸,說道:“奶瓶給你們燙一趟吧,這種新的,用之前要洗一洗。然後我再給你點熱水。”
許三妮笑逐顏開:“哎哎哎,謝謝大姐。”
購物之行圓滿。大姐直接給了她一個熱水壺,讓她走的時候還迴去就行。
迴到手術室門口等了一會,醫生打開手術室的門,把奶粉、奶瓶和熱水壺都拿了進去,衝好了喂給孩子吃。
剛出生的小寶寶,也就吃個五毫升十毫升的。
她先喂了一次,等隔了倆小時,王秀芹要從手術室去病房的時候,又給孩子喂了一次。
醫生叮囑家屬:“差不多兩個小時喂一次就行,一次不能太多,也就大人一大口的量。記住了嗎?”
許新民這會能開口了:“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