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大姐一家來的晚一點,她帶著小兒子一起來的,那孩子叫吳小山,9歲了,剛上小學二年級。


    鄧念淑來了以後也幫忙幹這幹那,也不知道她們是怎麽從老太太這兩間小屋裏找出那麽多活來幹的。


    吳小山倒是跟許新安爺仨一樣,眼裏沒活,叫完人就跑到院子裏玩,也不怕冷。


    正午的時候,陽光好了一點,許新安也帶著許聰聰和許明明在外麵玩,他相信孩子就像植物,得曬曬太陽才能長得更茁壯。


    看著瘦的跟猴子一樣的吳小山,許新安把許聰聰吃剩下放在桌上的餅幹拿了出來,跟許聰聰商量:“給你哥哥姐姐們吃吧,行嗎?”


    許聰聰吃飽了就不在意了,“行。”


    許新安拿了兩塊給吳小山,剩下的都準備給李金玲。


    吳小山雖然瘦,好歹還有學上呢,李金玲那孩子8歲了,還沒上學呢。在許新安看來,自然是李金玲更可憐。沒看李金玲一直幫忙幹活,而吳小山一直在玩嗎。


    他印象中,李金玲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幹活了,那時候可能還不如他家聰聰大。


    大人都喜歡勤快聽話的孩子,許新安也不例外。吳小山和李金玲比起來,他自然是更喜歡李金玲一點。


    許新安不是個多大方的人,他給孩子分餅幹,主要是因為他閨女已經不吃了,這玩意吃不完他也帶不走,還不如用來哄孩子、當好人呢。


    “金玲,別幹了,出來玩會,吃塊餅幹。”


    李金玲坐在灶台前燒火,聞言抬起頭來,眼神怯怯,不知道該說什麽。


    許新安也不惱,喊許聰聰,“你拿給姐姐。”


    許聰聰正在瘋跑,毫不猶豫的拒絕了他,“不要。”


    李金玲趕緊低下了頭,她以為許聰聰不同意把餅幹給她。


    許新安使喚不動孩子,隻好自己進屋把餅幹放在了李金玲手上,“吃吧,都是你的,聰聰不吃了。”


    李金玲小聲說道:“謝謝姨父。”


    許新安笑了笑,沒說話,謝啥呀,幾塊餅幹的事,他家聰聰到處吃,也沒說過謝謝,那不就見外了嗎!


    但他還是很高興的。


    有禮貌的小孩總是更討人喜歡。


    許新安順便端了個小茶杯出去,裏麵是晾到溫熱的白開水,出了門喂給追著姐姐跑的許明明,許聰聰跑三圈,她也跑不了一圈。


    “聰聰,你喝不喝?”


    “喝。”


    許新安迴去又倒了一杯。


    鄧念英忙完了手上的活,也到院子裏來曬太陽,她跟許聰聰說:“你看看你姐姐,多勤快,你再看看你,就知道玩。”


    許聰聰說:“我高興。”


    “你姐姐幹活也高興啊。”


    許聰聰看了李金玲一眼,又看了一眼,“沒看出來。”


    許新安都快笑死了,“沒看出來就對了。”


    幹活還高興,那不就傻了嗎?


    他喜歡別人家的又老實又勤快的孩子,但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變成那樣。


    老實和勤快這兩種品行合起來,簡直太可怕了。那不被人欺負死啊?


    鄧念英瞥了他一眼,“對什麽對,有你這麽教的嗎?我從小就勤快,8歲就開始下地了。12歲就拿滿工分,不比男勞力掙得少。”


    說起這個,鄧念英是很自豪的,她純粹靠自己,就養活了自己和母親,從不想著走捷徑,不想著占便宜,整個村子的人說起她,就沒有不豎大拇指的。


    許新安想說,所以你沒長高啊,看看你自己,再看看你兩個姐姐,人家都比你高了快一頭,你是真的不知道為什麽嗎?


    倆人結婚4年多才有了許聰聰,為什麽呢?就是因為鄧念英以前受的苦太多了,身體沒養好,月經紊亂。到了他家好吃好喝的調理了兩年多,才終於正常了。


    他張了張嘴,又閉上了。


    傷人的話到底沒有說出口。大過年的,還在念英娘家,給她留點麵子。


    他換了個話題,“金玲今年上學嗎?”


    鄧念英:“……”


    哪壺不開提哪壺。


    剛才她問她二姐:“啥時候讓金玲去上學?”


    她二姐說:“家裏困難,不讓她上了。”


    說實話,鄧念英心裏是很為李金玲難過的。


    她自己在該上學的年齡趕上父親生病、去世,後來又和母親相依為命,不得不掙工分謀生,一天學都沒上過,這是她心裏永遠的遺憾。


    她家聰聰和明明肯定都要上學的,上到她們考不上了為止,能多上幾年就多上幾年,多學點知識。


    鄧念英有心想要勸幾句,又怕她姐找她借錢,到時候她借還是不借啊?


    算了,還是迴去以後和許新安商量商量再說吧。


    許新安一個問題絕殺,鄧念英轉身迴了屋裏,去和母親姐姐聊天去了。


    ☆


    與此同時,許家。


    李雲錦也在招待自己的兩個女兒女婿和外孫子、外孫女。


    許新梅和許新紅就按照傳統習俗拿禮物過來。除了禮物,倆人還每人給了老太太10塊錢。


    因為許新安會帶著許聰聰去給兩個姐姐拜年,是要還禮的。所以這些肉酒之類的東西,你來我往,走了個寂寞,隻有這10塊錢,是真的孝敬到了老太太。


    許新梅和許新紅也不拿自己當外人,讓老太太歇著,她倆下廚做飯,食材都是老太太備好的。


    兩個女婿就坐那兒陪著老太太喝茶閑聊,四個孩子自己玩。


    女兒女婿們還會互相串門,李雲錦的女兒女婿要去許義那裏坐坐,許義的女兒女婿也會到李雲錦這兒來看看,這種就不需要帶禮物,隻要帶著嘴問個過年好、說幾句吉利話就行。


    吃完飯之後,許新梅和許新紅還會去自己的姥爺家看看。


    按照這兒的習俗,姑娘出嫁之後,娘家的親戚就不必再走了,什麽姑姑家、舅舅家、姨媽家,都不需要再走動,隻需要迴娘家。


    女方親戚就隻走娘家這一門,包括親兄弟姐妹。


    但是許新梅和許新紅的姥姥家就在本村,而且出嫁之前和姥爺、舅舅走得近,姥爺和舅舅對母親也多有照顧,所以,每年來拜年的時候,他們會在下午去姥爺家坐坐,不需要帶肉,帶上兩瓶酒、兩個罐頭、兩包點心就行。這些東西也沒必要再帶迴來一半,直接都給姥爺和舅舅留下。


    李老爺子會給每個孩子一份壓歲錢。


    李雲錦也會給他們一份。


    錢不多,一塊兩塊的,是個心意。


    ☆


    許聰聰也收到了姥姥給的一塊壓歲錢。


    表哥表姐還謙讓一下,她二話沒說接過來就塞進了自己的小口袋。許明明有樣學樣,也直接接了過來。


    臨走的時候,陳蓁拿出了她給許聰聰和許明明做好的鞋子,千層底布鞋,上麵還繡了花,看起來十分精美。


    她雖然對許新安冷淡,也不怎麽待見許聰聰,但是在所有的外孫子外孫女中,她隻給許聰聰做鞋子,現在又加了個許明明。


    這是她對小女兒的一點偏愛。


    許聰聰不喜歡這種繡花鞋,老太太感太重了,穿上就像是舊社會走出來的。她雖然年紀小,但是也有自己的審美。這種鞋她不愛穿。拿迴去就不得不穿。她媽盯著呢,鄧念英會說:“這可是你姥姥花大力氣做的。”


    誰讓她做了!


    許聰聰皺了皺小眉頭,剛想表達自己的嫌棄,就被許新安捂住了嘴,“謝謝媽。”


    這種時候,過於直言不諱就不好了。這種繡花鞋,一看就費了老太太不少時間,但是,“以後就別做了,費眼睛。”


    每次為了穿不穿繡花鞋,聰聰都要和她媽強半天,是家庭不和諧因素。


    陳蓁看了他們一眼,說道:“就算我想做,也做不了幾年了。”


    她年紀大了,總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許新安:“……”


    鄧念英說:“別給她做,她不知好歹。”


    許聰聰“哼”了一聲,你才不知好歹,她奶奶做的條絨布鞋比這好看多了。


    不管怎麽說,“迴娘家”這項艱巨的任務完成了。


    許新安騎上車離開丈母娘家的時候,心情輕鬆又愉快。


    路上,鄧念英問他:“二姐說不讓金玲上學了,你說我要不要勸一勸?小孩子總歸還是得認識幾個字,會寫自己的名字吧。”


    “你說得對,你想勸就勸唄。”


    “我勸了,她要是說,‘沒錢,要不你借我點’,那我借不借啊?”


    許新安說:“救急不救窮,她要是沒錢上學,你可以借第一次的學費給她,但以後就算了吧,總不能次次都借給她。第一次借的錢,你也就甭催她還了。她啥時候主動還你就接著,不還也就算了。”


    “行。那等我去給二姐拜年的時候,跟她說說這個。金玲就算上學,也得等到秋天了。”


    “嗯。”


    過了片刻,許新安又說:“我看二姐家也沒那麽窮。她家老大不是在礦上幹活嗎?一個月還沒有幾十塊啊?”


    “老大掙的錢不得攢著娶媳婦啊?她家現在住的還是三間土坯房,不蓋房子誰會嫁給他啊。現在又不是幾年前了。”


    “她家老二不是在上學?”


    “二姐夫指望他能考出去呢,最好能上個中專,要是考不上,就去上高中,然後再考大學。他成績還行,二姐夫指望他光宗耀祖呢。”


    “我怎麽記得他去年就到了該考的時候了?”


    “去年沒考上,在初三複讀呢。我不是跟你說過一遍了嗎?”


    許新安哪兒記得這些,他譏諷道:“老二有錢複讀,老三沒錢上一年級,你二姐一家可真有意思。”


    鄧念英歎了口氣,她也覺得二姐一家的做法不好,金玲不光沒書讀,小小年紀就得下地幹活,跟她小時候一樣。但是她那時候沒爹了,李金玲可是爹娘健在的。


    事實上,現在是金玲和她爹一起幹活,供著她二哥上學。


    哎~


    都是命。


    她一說,她二姐就要抹眼淚,跟她說:“我有什麽辦法,我自己身體不好,幹不了活,平時還得看病吃藥,全靠你姐夫養活,你姐夫又是個沒本事的,就讓她在家裏幹活吧,給她爸分擔分擔。”


    這個時候,許新安在她心裏的形象就空前高大了,畢竟他的口頭禪是“再苦不能苦孩子”、“砸鍋賣鐵也得讓孩子上學”。


    而且到目前為止,他也確實是這麽做的。


    她雖然覺得他有很多缺點,但是在這一點上,許新安無可挑剔。


    人呐,都是對比出來的。


    這樣一對比,許新安就好太多了。


    鄧念英正在後座上思緒亂飛呢,就聽許新安跟許聰聰說:“你別跟你金玲姐學,她傻。不讓她上學,她就該打著滾鬧。知道嗎?”


    鄧念英:“……”


    許聰聰在前麵笑的嘎嘎的,“知道。”


    鄧念英想說點什麽,想了想,又沒有說。


    她知道懂事聽話勤勞能幹的小孩討人喜歡,就想把孩子往那個方向培養。但是看起來,不管她什麽樣,她爹都喜歡,那她還培養個屁啊!


    過了一會,她跟許新安說:“你教她這些,以後聰聰變得又懶又饞,看你怎麽辦!”


    “怎麽辦!該怎麽辦就怎麽辦!懶了不用幹活,饞了多吃東西,哪有問題?”


    鄧念英:“……”


    許新安問許聰聰:“有問題嗎?”


    許聰聰說:“沒有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八零姐妹日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吃草莓的小橙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吃草莓的小橙子並收藏八零姐妹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