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一本書,而不旅行的人們,隻讀它其中的一頁。衝著奧古斯狄尼斯的這句話,決定今天出遊。


    旅行對我來說,是恢複青春活力的源泉。 ——安徒生


    自然始終是一切美好的源泉,是一切藝術的範本。走進大自然就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詩情畫意油然而生:看著前麵拄著竹杖的遊客,想到了李白的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想到了釋誌南的古木陰中係短篷,杖藜扶我過橋東;又想到了蘇軾的竹杖芒鞋輕勝馬,一蓑煙雨任平生……


    莫問前程山幾重,平坡陡壁亦從容。


    手牽知己不知倦,腳踏群峰是頂峰。


    年輕人背著大書包手拉著我,走在上山的坡上,心裏是那麽的愜意,認識他這麽長時間了,從來沒有跟他單獨出來遊山玩水過,今天有點突破挑戰自我的感覺,想把他放在陽光下,我一直鼓勵自己:活在當下,不要想太多,好好享受大自然的所有美好。


    “貞,你在想什麽?”


    “我在感受陽光下的美好!”


    “你喝點水嗎?”


    “還不渴。”


    “一會我們先到哪個景點?”


    “我們走過這段陡坡,站在最高處可以總攝整個景區的建築和風景,然後進“龍泉寺”先到大殿禮佛,洗滌洗滌心靈……不過這段陡坡可不短,很多遊客走不了,想直接開車上去,那太危險了。我們出來旅遊就是要勞其筋骨,敢於挑戰自我,以前跟同事一起來,她們也想開車上坡,可我不敢坐,隻能陪我爬坡……她們都說我好厲害,我跑得比她們快,練舞蹈筋骨好使,身輕如燕……但主要還是要靠意誌力!我從小就這麽看自己:命薄如絲,誌比天高。”


    年輕人看到我信誓旦旦,然後笑著說:“剛剛在下麵望著這麽長這麽陡的坡,以為得背你上去呢!”我也笑著說:


    “可別小瞧我,我跑給你看。”說完跑了幾步,年輕人追上來拉住我:


    “別跑!別跑!一會摔了會擦破皮的,你看水泥路這麽粗糙,是為了防滑設計的,你的絲襪這麽薄,輕輕摔下膝蓋都會流血……”


    我打量一下自己今天的裝束,今天的裙子是短了點,剛到膝蓋,是為了行走方便,平時一般都是長裙係地,因為腿太纖細不好現人,從小都沒穿過長褲子配套之類的服裝,隻穿裙子。這麽短的裙子摔倒了肯定護不住膝蓋,但我故意打趣的說:


    “你背包裏有創可貼!”說完自轉一圈提腿要跑,年輕人直接把我擋住攬身邊,用手臂靠我肩膀上,想跑也跑不掉了,就這樣兩個人齊步一,二;一,二地慢慢往上走,中途隻停下來喝幾口水,就一鼓作氣到達坡頂,有豁然開朗的感覺!遊客們個個發出不一樣的讚歎聲。


    站在高處,眺望群峰,宛若一幅濃墨重彩的山水畫,群山的瑰偉和秀麗盡收眼底,太美了,我問年輕人:


    “漂亮吧?”


    “有雄奇之感!”


    感覺就是仙境!我指著前邊,你看遠處山巒間林立構起的一座座宮殿般的建築乍一看就像天宮,好像還有人走動:“遙見仙人彩雲裏,手把芙蓉朝玉京”。


    年輕人說:“要走過去肯定很遠!”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我舉起波浪式的手臂,對年輕人說:化作鳥兒一起頡頏吧!


    我們邊走邊看,年輕人指著另一邊高聳的山峰說:


    “貞,你看那邊山峰更陡峭,你敢嚐試爬一下嗎?”


    “我可不敢!很少有人上去過。”


    “有那麽難嗎?有沒有人試過是什麽感覺?”


    “有人試過,他們說比登蜀道還難!”


    “蜀道到底有多難我們也不知道!”


    我知道:”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岩巒。捫參曆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歎。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岩不可攀……”這是李白寫的蜀道難。李白還因為《蜀道難》的詩稿讓賀知章前輩看到,而得“謫仙”之美稱呢!我上麵引用的也是李白邀好友蘆虛舟同遊廬山寫的《廬山謠》裏的詩句,李白的遊記寫得太棒了,太有氣勢了,還有他的浪漫主義氣息,沁人心脾,給人一種雄奇的美感享受!所以每每身臨此等風景,頭腦裏自然浮現出很多他的詩句,把人帶進美好的詩情畫意裏。


    “貞,我正想著你頭腦到底是什麽材料做的?怎麽能記這麽多詩詞呢!”


    “特殊材料唄!專門藏詩詞的材料。因為不止一個人這麽問,我都不知道怎麽迴答了。其實很簡單:很多東西就是熟讀多記,特別是從小就記好的東西會比較牢固,我對詩詞歌賦比較喜歡,所以記得比較好,很多記憶都是有選擇性的,不喜歡的東西就很難記牢。”


    我們邊走邊看風景邊聊天……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拐了多少彎,不知不覺已到了“大雄寶殿”殿外,停住腳步。


    “貞,再喝一口水吧,你餓嗎?”年輕人的水杯一直拿在手裏,從那邊走過來已經喝過三次水了,他知道我水量大。我說還不餓,一會禮完佛,我們再找地方坐下來吃東西。


    “那進大雄寶殿吧!”


    “好!進去。”


    走進大殿,香煙繚繞,香氣濃鬱,遊客聚集不少。首先,我跟年輕人拱手恭敬站立,表示對佛祖的尊敬和感激,隨後點了三炷清香,禮畢。再觀察周圍,遊客們在大殿裏旋轉著,圍繞著四大天王拱手祈福,念念有詞……我拉著年輕人來到東麵,跟年輕人說:這裏每一尊佛像都有他表法的意義,來佛堂不僅僅是為了拜佛祈福,更重要的是要懂得佛像本身的含義。我們一個一個來了解,先看這邊:


    第一是東方持國天王。“持”是保持;“國”是國家。持國裏麵最重要的含義就是“負責盡分”。儒家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說我們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負責;什麽身份,負擔什麽職責,在自己的崗位上盡心盡力,每一個人都能盡忠職守,這才能護持國家。


    年輕人邊聽邊點頭,我看他很認真的樣子,然後又繼續說,你看:


    持國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一種樂器,佛法上代表和諧。就是說盡責盡職要做得恰到好處,不能超過,也不能不及,這就是中庸之道。儒家講中庸,佛家講中道。就像琴弦一樣,太緊了,容易斷掉;太鬆了,彈不出聲音,一定要調得恰到好處。就是說,我們對人、對事、對物都要守分寸,都要做到恰到好處,這就是它要表達的含義。


    第二是南方增長天王。“增長”就是求進步;與時俱進,不進則退。儒家講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永遠在求進步;佛法講精進,不但要進步,還要精純,進步當中要守住精純,這就是佛教。所以佛法永遠站在時代的前端,你不求進步也不行,整個社會都在進步,你落後了,就會被淘汰。所以我們在德行上要進步,智慧要增長,技能要進步,才藝也要進步,乃至於我們的生活品質也要天天往上提升。增長天王手上拿著的是寶劍,佛法上代表智慧之劍,能斷煩惱。煩惱像絲、像亂麻一樣,所以快刀才能斬亂麻,唯有智慧才能夠把所有的煩雜事情,統統都解決掉,這就是它的含義。


    第三位是西方廣目天王,第四位是北方多聞天王。廣目天王一手握著一條龍(或蛇),表示千變萬化的事物,一手握著一顆珠,表示不變的規律,我們要以不變的規律應萬變的事物。前麵兩位天王是我們修學的目標,要負責盡職、要日新又新。那要怎樣才能做到呢?後麵兩位天王教我們要多看、多聽,所謂“讀萬卷書,行萬裏路”。智慧從這裏來的,要讀書,要讀誦佛經;要到處去看看、去考察,去觀光。光是什麽呢?是指那個地方的風俗人情和生活習慣。我們了解了才能取長補短,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通過不斷學習先進技術和經驗,來建設我們強大的國家,建設更美好的的社會,這就是佛教的現實意義。


    感覺剛剛講得不夠透徹,所以又補充說明:廣目天王手裏這條表示變幻莫測龍,是指人心、社會、世界,非常複雜,常常在變化,你要有智慧才能控製得住,才能掌握局勢,才能遊刃有餘。


    北方多聞天王,他手上拿著的是一把傘蓋。傘代表遮蓋,就是今天我們講的心靈環保(即遮蔽汙染),遮蓋灰塵,既要多看、多聽,又要保護身心的清淨,不被誘惑,不受汙染。所以我們進入大殿首先要讀懂佛像的表法意義。先把這一課學會,才是來遊佛門聖地真正的意義。對護持自己身心健康,護持家庭的美滿、社會的和諧、國家的富強、世界和平,都有現實意義。


    講完四大天王,話音剛落,身後響起熱烈的掌聲,我轉過身一看,後邊擠滿了遊客,我連忙行禮說謝謝!謝謝!忽然感到有些悶熱,年輕人拉著我走出大殿,打開水壺:“先喝喝水,快透透氣。”


    “貞,你太厲害了,講得這麽好!給我們上了一節嶄新的課,以前隻知道去拜佛就是帶著禮品,捐點燈油錢,求求心裏的訴求,哪知道佛像本身帶有表法的意義。你也研究佛教?在哪裏學到這些知識的?”


    “在《群書治要》裏邊學到的。”


    “《群書治要》是一本什麽書呀?怎麽以前沒聽過!”


    “《群書治要》是唐朝李世民貞觀年間讓大臣魏征,虞世南、褚遂良等人用了十多年時間采集古今好幾千部典籍精華編輯而成的書,是經典中的經典。這部書太珍貴了……”


    “能講講嗎?”


    “好了好了!我們今天是來旅遊看風景。你怎麽好奇心這麽強?對了,培根說:知識是一種快樂!而好奇則是知識的萌芽。看來你的知識開始萌芽了!”我說著嗬嗬大笑,跑了。


    他追著我:“你敢笑我無知!看我怎麽治你。”我們笑得很開心,直往前跑,轉過身差點撞到遊客,我急忙說:


    “對不起!對不起!還行了一個很古典的禮。”


    遊客說:“沒關係!沒關係!沒撞到。”


    年輕人趕過來也急忙說:“怎麽了?貞,受傷了嗎?傷哪裏了我看看。”


    我說“沒事!是嚇到遊客了 ……”我指著那幾位男女。本來不尷尬,讓年輕人這麽一摻和,反而更不好意思了,臉都滾燙起來了。


    幾位遊客迴過身來笑著點頭,邊走邊說,這一對人兒好恩愛!好快樂!好幸福……人走遠了,聲音卻落入我跟年輕人耳朵裏,生根,發芽,生長出一股暖意,直流向心田……年輕人貼近我,直接就想吻我的額頭,我用手擋住他的嘴:


    “注意影響!大庭廣眾。”


    “又不是偷的!”年輕人說。


    年輕人無意的這句話戳痛了我剛剛還暖乎乎的人心“心裏想著:這不算偷嗎?那張紙還在呢!”一下子心頭刮起涼風,布滿烏雲,愛的陽光被六龍迴日之山高標擋住了。


    “貞,你不開心了嗎?”我沒有迴話,正徐徐向“觀音大殿”方向走去,想著觀世音菩薩的無緣大慈和同體大悲,看著年輕人的無助,忽然心裏好軟好軟……軟得眼淚都滴下來了。年輕人有點不知所措,急忙拿紙巾幫我擦拭眼淚,還不停地說:


    “都是我不好!都是我不好!一高興就忘形了。你打我吧!打我的臉。”說完真拉我的手去打他的臉,我把手抽迴來:


    “好了,好了。你知道我是很多愁善感的人,有時候也很脆弱。”


    “貞,你一定餓了,我也餓了,我們先找個地方吃點東西吧!下午再繼續禮佛遊賞別的景點。”


    我問他:“你要吃齋飯嗎?佛門重地,隻有素菜”。


    “我們背包裏有很多吃的東西,要先解決。”他拉我的手,找到一處有泉水流淌的小澗邊,水麵還飄著很多花瓣,前後左右全是櫻花樹,正飄飄灑灑的散落著花瓣,頭上又是茂密的枝葉,樹蔭下甚是清涼,真是一個好地方。年輕人正忙著拿出背包裏塑料紙鋪上,然後擺上好吃的東西:有葡萄、香蕉、山竹,還有麵包,牛奶,礦泉水。我正在水邊洗手看著落花流水而發呆……


    花開花落花無悔,緣來緣去緣如水。


    花謝為花開,花飛為花悲;


    花悲為花淚,花淚為花碎;


    花舞花落淚,花哭花瓣飛;


    花開為誰謝?花謝為誰悲?


    淚眼問花花不語……


    “貞,東西擺好了,快來吃。”


    年輕人也走過來洗手,然後牽著我的手站起來說:“你一見到花連肚子餓都忘了,我們先吃東西再賞花。”年輕人先剝一個香蕉給我,我靜靜地吃著,他吃麵包和牛奶,他要給我一盒純牛奶,我說不要,牛奶涼的我不喝,他說水果也是涼的呀!我說不一樣。我邊吃邊注視著水麵漂移的花瓣,心也隨著漂移: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溪何處邊?


    樹上正傳來鳥兒清脆的叫聲,映襯著水邊的小草,被泉流衝洗得一伸一屈,嫩綠可愛: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隨著清脆的鳥叫聲,心情也很快愉悅起來,這就是大自然的魅力!人生就像這曲曲直直的山澗流水,斷了流,卻要滾滾而來。年輕人看著我沉浸在詩情畫意之中,邊吃包子邊自言自語感歎:


    “難怪說知識是一種快樂!也難怪小可愛活得這麽年輕漂亮!詩詞歌賦竟是如此的養人,能讓人瞬間忘卻所有煩惱……也忘卻所有的人。”我聽出年輕人話裏有話,馬上迴過神來,專心著看他吃,他笑著遞給我麵包,我咬一大口然後把包子塞到他嘴裏去,擺手說不要,然後指向水果:


    “就吃這個,吃這個。”


    年輕人搖頭,但還是說:“親愛的,我們再吃兩口麵包,然後再吃水果好嗎?一整餐吃水果怕胃不舒服哦!”


    “不會!不會!山竹,山竹。”年輕人又給我剝了兩個山竹,吃著吃著,都飽了。就看他吃,他伸手從背包裏掏出一包鹹的瓜子,塞我手裏。


    “這個我喜歡!”


    “特意備的,水果甜,瓜子鹹正好搭配。”


    “謝謝!有心了。”我給他一個甜美的笑容。


    我們邊嗑瓜子,邊聊天,邊看落花流水……


    吃好了年輕人把食物全收起來,我們到水邊洗手玩花瓣,我撈了一把花瓣在手中,趁他不備貼一個在他臉上,他取下來想貼我,我跑上來了,年輕人也追上來,拉我坐下來說:


    “我們休息一下吧!”


    “怎麽休息?”


    “在這塑料紙墊上躺一下。”


    “哪能啊!你困了你躺著,我坐你身邊。”


    “不礙事的,這裏又沒有遊客。”


    “我不困,你躺著吧!我守著你。”


    “要麽我把腳屈起來,你靠我腳眯一下。”


    “我真不困!沒事,你眯一下,我看風景。”


    年輕人兩手抱著頭,躺著閉上眼睛,看來真有睡意,是真困了……能不困嗎?他從早上出門就戰戰兢兢,鞍前馬後的,也真夠辛苦他,這兩個晚上也沒睡夠,讓他好好睡一下吧!


    斑駁的光影照射在年輕人臉上,更映射出青春的光芒!飄落的花瓣在空中飛舞,像蝴蝶蹁躚在我心裏的夢……


    半小時過去了,一葉花瓣正飄落在年輕人臉上,他一躍而起,慌忙的說:


    “睡過頭了!睡過頭了!”


    “沒過頭,別緊張。”我拍拍他肩膀,讓他定定神,然後打開水杯讓他喝水。喝完水他說:


    “貞,我夢見你成明星了!然後我們在花叢中玩,你追著蝴蝶,我追著你……然後就醒了。”


    “噢!高中了。那鮮衣怒馬準備出發遊長安。”我打趣的說。


    我們按原計劃又逛了很多佛殿:從觀音殿、韋陀殿、金剛殿,逛到了藥師殿、三聖殿和彌勒殿……心中帶著敬畏一路默默念道:


    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隻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好似靈山塔下修。


    ……


    我們走出了佛寺,開始穿越另一座山峰:


    相牽相契不鬆手,絕壁險崖生死同。


    年輕人精力充沛,我們一鼓氣來到了對麵山頭,山頭斜陽正相迎。我忽然發現,頑強的毅力,能夠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


    我們站在山頭上,有杜甫《望嶽》之感: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分曉。


    蕩胸生曾雲,決呲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


    我們麵朝太陽,讓金色的陽光把心兒照亮,年輕人將臂膀靠我肩上,攬著我,感覺與世界的溫暖相擁……


    “誌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時間有點晚,我們選擇坐纜車下山,年輕人拉著我的手安全坐進纜車裏,正好隻有我們兩個人,隨著索道慢慢下滑,遠處飄起嫋嫋炊煙,我跟年輕人一起輕快地唱起:


    又見炊煙升起,暮色照大地:想問陣陣炊煙,你要去哪裏?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詩情畫意雖然美麗,我心中隻有你。


    我們深情地對看一眼,又繼續唱:


    又見炊煙升起,勾起我迴憶:讓你變作彩霞,飛到我夢裏。夕陽有詩情,黃昏有畫意,詩情畫意雖然美麗,我心中隻有你。


    愛的陽光永駐我心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真愛人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青昭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青昭並收藏真愛人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