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眾人相送
穿越六零,我從十六歲開始養家 作者:偏愛年代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桂香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如果不是盼盼太小,離不開娘,劉桂香都想把小孫女也留在家裏。
二兒子和兒媳婦今年才三十多歲,正是生孩子的好時候,劉桂香還想讓小兩口趁機再生一個呢!
龍國的老人,最大的願望就是人丁興旺,兒孫成群。
她可不想兩個小丫頭在那裏嘰嘰喳喳的添亂。
晚上,張曙光打開了地窖口,保證氧氣的流通,然後在地窖裏放了好幾個火盆。
如果地窖不烤幹,時間長了張曙光怕糧食受潮。
接下來的兩天,張曙光沒幹別的,就是騎著三輪車,一趟一趟的往家裏拉物資,一股腦的裝進地窖裏。
300斤大米,300斤白麵,200斤玉米麵,100斤小米,光是糧食就裝了好幾缸。
各種幹菜,山貨,臘肉鹹魚,又準備了好幾缸。
油鹽醬醋,各種調味料,都是成箱成壺的在地窖裏堆著。
布料棉花,在後院一個空房間的床上堆了老高。
最後,又給了奶奶一千塊錢,讓她在臥室裏放好。
臨行前一天,張曙光特意再次設宴,把張向陽還有本家裏的幾個長輩喊了過來,托付給他們一些事情。
“各位長輩,我明天的火車,家裏以後你們多照看著點。
雖然我的至交好友宋守業會常來小住,我公安局的局長叔叔每周也會過來一趟,看望我爺爺奶奶,可還是怕會有疏忽。
其他的我都不怕,隻怕我不在時,張向東一家再過來騷擾我爺爺奶奶。”
這是張曙光唯一放心不下的。
俗話說隻有千日抓賊,沒有千日防賊,宋守業和趙有誌來的再勤,也不可能天天過來。
盯著張向東一家的任務,還是交給張向陽和其他本家更合適。
當然,這也是他給張向東一家留下的最後一次機會。
如果他們繼續糾纏,讓爺爺奶奶感受到了困擾,那他們一家就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了。
“小光,這個你盡管放心,如果他們再不識相,繼續胡亂糾纏,我就把他送到公社裏關著。
當初堅決斷絕關係,劃清界限的是他們,現在再死皮賴臉貼上來的還是他們。
光想著占便宜,不想著共患難,天底下哪有這種好事情。”
張向陽本就對張向東一家沒有丁點的好印象。
當初之所以同意他們劃清界限,也是因為老兩口為了保全大兒子一家心甘情願,他也不好妄做壞人。
這半年來,張曙光對張向東一家的態度,正合了張向陽的意思。
“小光,如果他們再敢胡攪蠻纏,以後就不讓他入祖墳,這個我就能做主。”
張慶春的大哥張慶祥,也拿出了大家長的做派。
“向陽大爺,大爺爺,那你們多費心,有你們在,我就放心了。”
至此,張曙光安排好了家裏的一切,不敢說萬無一失,也算是盡到了所有的心了。
第二天下午的火車,大姑一家,姥姥一家,宋守業,張向陽一家,大爺爺一家,還有許許多多的鄉親們,一大早就來到張曙光家裏,等著送他們。
小勝利今天也沒去上學,從早上開始眼眶就紅紅的。
“小利,不行你就跟娘一起去吧,到了那邊娘再給你找學校。”
手心手背都是肉,三個孩子蘇紅一樣疼愛。
“娘,還是不要了,我在家陪著爺爺奶奶,守好咱們的家。”
小勝利也是個從小就有主意的,張莊有太多他舍不下的東西。
“那你在家聽爺爺奶奶的話,有事就找人幫你給娘寫信,有急事就讓你向陽大爺帶你拍電報,知道了嗎?”
“娘,我知道了。”
小勝利乖乖的點頭。
爹去了滇省以後,往家裏寫過信,也拍過電報,地址他都記著呢。
“哥哥們,有空閑多過來看看你們的小外甥,有事千萬不能瞞我。”
“小妹,你就放心吧,再緊要的事也沒有我們小外甥重要,我們指定天天看他。
就算是不來張莊,也會去學校門口看看他去。”
學校在幾個村子中間,不管距離哪個村子都很近。
想看小外甥,出了村口沒多遠就能看得到。
“爹,娘,我好舍不得小利,也舍不得你們,我不想去了。”
臨近分離,蘇紅心亂如麻,找到自己的爹娘撒嬌。
“傻閨女,現在可不是任性的時候,女婿把房子都收拾好了,就等著你帶盼盼過去呢。
小利你不用擔心,我和你爹,包括你幾個哥哥,都會常來看他。
小光存了那麽多糧食和菜,還給親家留了錢,你還怕會委屈了他們嗎?”
胡巧珍趕緊勸她的小閨女。
女婿的官越做越大,閨女一直不隨軍,她睡覺都不會踏實。
雖說女婿人品正,可當官越大,誘惑越多的道理,她還是懂的。
“二嬸放心,我會經常來後院小住,也會照看好勝利弟弟和管事爺爺。”
宋守業也開導起了自己的二嬸。
接下來是大姑姐張月娥,自己的好朋友田素蘭,叔伯妯娌高菲和孫喜梅,都保證會幫她照顧家裏。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終於讓蘇紅的情緒穩定了下來。
中午之前,趙有誌開著吉普車過來了,他負責把張曙光幾人送到火車站。
中午,大家在一起吃了午飯,張曙光告別了眾多親友,帶著母親和妹妹坐上了車。
在大家的揮別中,吉普車緩緩駛遠。
東豐縣火車站,機械廠廠長孫誌剛,武裝部部長劉啟明,政委陳貴榮,三人已經等候多時。
為了讓張曙光一家路途上舒服一點,也為了能給老首長多帶點東西,孫誌剛直接動用了最高權限,為他們準備了整整一節臥鋪車廂。
“小光,部隊那邊,我已經打過電話,三天後你爹的警衛員李立新,會準時去景洪市火車站接你們。
帶好介紹信,到站了別亂跑,就在車廂裏等著小李就行。”
孫誌剛和老部隊一直都有聯係。
“孫伯伯,我知道了。”
張曙光還真沒見識過六十年代的火車和火車站。
“小光,這是50斤全國糧票,10斤全國肉票,在車上別委屈自己,餐車上供應什麽你們盡管吃。”
劉啟明和陳貴榮,一共湊了這麽多全國糧票,一股腦全部塞給了張曙光。
“兩位大爺,我自己也換了點全國糧票,也就三四天的車程,哪裏需要這麽多糧票。”
張曙光不缺吃的,他們倆都是各自家裏的頂梁柱,都有家庭要養,他把糧票都拿走了,說不定人家家裏就要過幾個月的緊巴日子。
“窮家富路,別跟大爺客氣,不然大爺揍你!”
如果不是盼盼太小,離不開娘,劉桂香都想把小孫女也留在家裏。
二兒子和兒媳婦今年才三十多歲,正是生孩子的好時候,劉桂香還想讓小兩口趁機再生一個呢!
龍國的老人,最大的願望就是人丁興旺,兒孫成群。
她可不想兩個小丫頭在那裏嘰嘰喳喳的添亂。
晚上,張曙光打開了地窖口,保證氧氣的流通,然後在地窖裏放了好幾個火盆。
如果地窖不烤幹,時間長了張曙光怕糧食受潮。
接下來的兩天,張曙光沒幹別的,就是騎著三輪車,一趟一趟的往家裏拉物資,一股腦的裝進地窖裏。
300斤大米,300斤白麵,200斤玉米麵,100斤小米,光是糧食就裝了好幾缸。
各種幹菜,山貨,臘肉鹹魚,又準備了好幾缸。
油鹽醬醋,各種調味料,都是成箱成壺的在地窖裏堆著。
布料棉花,在後院一個空房間的床上堆了老高。
最後,又給了奶奶一千塊錢,讓她在臥室裏放好。
臨行前一天,張曙光特意再次設宴,把張向陽還有本家裏的幾個長輩喊了過來,托付給他們一些事情。
“各位長輩,我明天的火車,家裏以後你們多照看著點。
雖然我的至交好友宋守業會常來小住,我公安局的局長叔叔每周也會過來一趟,看望我爺爺奶奶,可還是怕會有疏忽。
其他的我都不怕,隻怕我不在時,張向東一家再過來騷擾我爺爺奶奶。”
這是張曙光唯一放心不下的。
俗話說隻有千日抓賊,沒有千日防賊,宋守業和趙有誌來的再勤,也不可能天天過來。
盯著張向東一家的任務,還是交給張向陽和其他本家更合適。
當然,這也是他給張向東一家留下的最後一次機會。
如果他們繼續糾纏,讓爺爺奶奶感受到了困擾,那他們一家就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了。
“小光,這個你盡管放心,如果他們再不識相,繼續胡亂糾纏,我就把他送到公社裏關著。
當初堅決斷絕關係,劃清界限的是他們,現在再死皮賴臉貼上來的還是他們。
光想著占便宜,不想著共患難,天底下哪有這種好事情。”
張向陽本就對張向東一家沒有丁點的好印象。
當初之所以同意他們劃清界限,也是因為老兩口為了保全大兒子一家心甘情願,他也不好妄做壞人。
這半年來,張曙光對張向東一家的態度,正合了張向陽的意思。
“小光,如果他們再敢胡攪蠻纏,以後就不讓他入祖墳,這個我就能做主。”
張慶春的大哥張慶祥,也拿出了大家長的做派。
“向陽大爺,大爺爺,那你們多費心,有你們在,我就放心了。”
至此,張曙光安排好了家裏的一切,不敢說萬無一失,也算是盡到了所有的心了。
第二天下午的火車,大姑一家,姥姥一家,宋守業,張向陽一家,大爺爺一家,還有許許多多的鄉親們,一大早就來到張曙光家裏,等著送他們。
小勝利今天也沒去上學,從早上開始眼眶就紅紅的。
“小利,不行你就跟娘一起去吧,到了那邊娘再給你找學校。”
手心手背都是肉,三個孩子蘇紅一樣疼愛。
“娘,還是不要了,我在家陪著爺爺奶奶,守好咱們的家。”
小勝利也是個從小就有主意的,張莊有太多他舍不下的東西。
“那你在家聽爺爺奶奶的話,有事就找人幫你給娘寫信,有急事就讓你向陽大爺帶你拍電報,知道了嗎?”
“娘,我知道了。”
小勝利乖乖的點頭。
爹去了滇省以後,往家裏寫過信,也拍過電報,地址他都記著呢。
“哥哥們,有空閑多過來看看你們的小外甥,有事千萬不能瞞我。”
“小妹,你就放心吧,再緊要的事也沒有我們小外甥重要,我們指定天天看他。
就算是不來張莊,也會去學校門口看看他去。”
學校在幾個村子中間,不管距離哪個村子都很近。
想看小外甥,出了村口沒多遠就能看得到。
“爹,娘,我好舍不得小利,也舍不得你們,我不想去了。”
臨近分離,蘇紅心亂如麻,找到自己的爹娘撒嬌。
“傻閨女,現在可不是任性的時候,女婿把房子都收拾好了,就等著你帶盼盼過去呢。
小利你不用擔心,我和你爹,包括你幾個哥哥,都會常來看他。
小光存了那麽多糧食和菜,還給親家留了錢,你還怕會委屈了他們嗎?”
胡巧珍趕緊勸她的小閨女。
女婿的官越做越大,閨女一直不隨軍,她睡覺都不會踏實。
雖說女婿人品正,可當官越大,誘惑越多的道理,她還是懂的。
“二嬸放心,我會經常來後院小住,也會照看好勝利弟弟和管事爺爺。”
宋守業也開導起了自己的二嬸。
接下來是大姑姐張月娥,自己的好朋友田素蘭,叔伯妯娌高菲和孫喜梅,都保證會幫她照顧家裏。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終於讓蘇紅的情緒穩定了下來。
中午之前,趙有誌開著吉普車過來了,他負責把張曙光幾人送到火車站。
中午,大家在一起吃了午飯,張曙光告別了眾多親友,帶著母親和妹妹坐上了車。
在大家的揮別中,吉普車緩緩駛遠。
東豐縣火車站,機械廠廠長孫誌剛,武裝部部長劉啟明,政委陳貴榮,三人已經等候多時。
為了讓張曙光一家路途上舒服一點,也為了能給老首長多帶點東西,孫誌剛直接動用了最高權限,為他們準備了整整一節臥鋪車廂。
“小光,部隊那邊,我已經打過電話,三天後你爹的警衛員李立新,會準時去景洪市火車站接你們。
帶好介紹信,到站了別亂跑,就在車廂裏等著小李就行。”
孫誌剛和老部隊一直都有聯係。
“孫伯伯,我知道了。”
張曙光還真沒見識過六十年代的火車和火車站。
“小光,這是50斤全國糧票,10斤全國肉票,在車上別委屈自己,餐車上供應什麽你們盡管吃。”
劉啟明和陳貴榮,一共湊了這麽多全國糧票,一股腦全部塞給了張曙光。
“兩位大爺,我自己也換了點全國糧票,也就三四天的車程,哪裏需要這麽多糧票。”
張曙光不缺吃的,他們倆都是各自家裏的頂梁柱,都有家庭要養,他把糧票都拿走了,說不定人家家裏就要過幾個月的緊巴日子。
“窮家富路,別跟大爺客氣,不然大爺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