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還是得去求求我爹
穿越六零,我從十六歲開始養家 作者:偏愛年代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娘,你這是怎麽了?不是進城找我大哥去了嗎?咋還哭起來了?”
白豔娘的失聲痛哭,把等在家裏的父子三人給哭懵了。
“別提那個不爭氣的,你們別管我,先讓我哭一會。”
在縣城時,白豔娘怕保衛科把自己也給抓了,一直強忍著,連哭都不敢哭,現在到家了,她要好好哭一場,發泄一下。
直到她哭累了,才慢慢停下了哭聲,一抽一抽的調整情緒。
“當家的,大兒子是指望不上了,以後也別想著進城養老了。”
剛說一句話,白豔娘的眼淚又一次掉了下來。
“他敢!今天他是不是對你說什麽了?你別怕,他敢不養咱們,我就敢去他廠子裏鬧,讓全廠都知道他是個不孝子,看他還有沒有臉麵。”
一聽不能去城裏養老,張向東嗷的一聲就急了。
進城養老,當個城裏人,是他們兩口子共同的心願。
“不是,當家的,今天我根本就沒見到大兒子,他已經三天沒上班了……”
白豔娘說幾句停一下,說幾句哭兩聲,在父子三人的催促下,終於是斷斷續續的把經過給講完了。
“完了,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幹,就想著等他以後出息了,能幫襯幫襯我們,他咋能幹出這種事啊!”
“娘,都怪你,從小就寵著他,才讓他養成這麽無法無天的性格。
這下好了,他從工人變成罪犯了,以後我們倆還怎麽說媳婦。”
張向南出事以後,張向東一家沒有了外部支援,舉全家之力供應張旭光,兩個小的沒少讓他們爹娘洗腦。
現在好了,一切期盼都成了泡影,辛苦了這麽多年,一點迴報沒看到,家裏還出了個罪犯。
“孩子他娘,你說的是真的?”
張向東一時之間,還接受不了這個殘酷的現實。
“這還有假?我總不能往自己兒子的頭上扣屎盆子吧?從他租的屋子裏找出贓物的時候,我就在旁邊看著。
廠裏的領導還說了,他們還會調查咱們和這件事有沒有關係。
當家的,萬一廠裏派人過來調查,在村子裏弄得人盡皆知的,咱們還怎麽活啊!”
此時此刻,白豔娘再也顧不上他的好大兒,滿心考慮的隻有自己。
“現在就別管名聲了,先保命吧,說什麽也不能牽扯到咱們。
張曙光不是機械廠的正式工嗎?聽說還是幹部崗,說不定就能說上話。
那孩子心裏對咱們有怨氣,直接求他肯定不行,這件事還是得找我爹。”
說到底,張向東不過是個莊稼漢,他的心眼子都用到算計家人上了,麵對機械廠,他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當家的說得對,你去求公公婆婆,你是他們的長子,他們總不能不管咱們啊!”
三年來,這還是白豔娘頭一次稱唿老兩口為公公婆婆,以前都是一口一個老不死的。
“爹,你還愣著幹什麽?快去啊!等廠裏的人過來,消息在村子裏傳開,我們肯定會找不到媳婦的。
老大你是指望不上了,以後就要靠我們養老了,你心裏可要有點數啊!”
張晨光和張勝光急不可耐的催促著。
“急什麽?我不得找個由頭,慢慢緩和關係嗎?
明天上工,你們哥倆跟著我,對你們爺爺尊重一點。
不管你們爺爺分什麽活,咱們都多幹一點,替你爺爺幹出來,別讓他累著。”
自己幹下的事自己清楚,他已經傷透了老兩口的心。
不然這次也不會做的這麽絕,不收自己家的山貨,還把兩個孫子給揍了。
下午張曙光沒有出門,就和爺爺在家裏砌灶台。
張勝利也沒閑著,在一旁遞遞材料和工具。
兩個灶台並排砌在了一起,這樣做飯炒菜都能方便一些。
砌好了灶台,張曙光帶著弟弟,拿著換洗衣服去了河裏,洗去了一身汗漬。
迴到家,張曙光把洗好的衣服掛在了院子裏。
“大哥,咱們今天還去大姑家嗎?”
小家夥還惦記著串親戚呢。
“去,大表哥生了個閨女,你還沒有見過呢,今天過去看看她。”
張曙光拎著背簍迴了屋,再出來時背簍被塞得滿滿當當的。
“大孫子,家裏的鹹肉咱們也吃不完,要不要給你大姑送過去一些?”
老太太的忐忑,讓張曙光有些心酸。
他知道,奶奶肯定是覺得,現在家裏的一切,都是孫子添置的,她想貼補閨女家沒有底氣。
“還是奶奶考慮的周到,剛才我都沒想到呢。
奶奶,我還給大姑家帶了糧食,還給我小侄女帶了奶粉和麥乳精。
還有大白兔奶糖和黃桃罐頭,您看還缺什麽不缺?”
張曙光一副商量的口吻。
他要潛移默化的影響爺爺奶奶,通過行動讓他們知道,長輩就是長輩,在這個家裏,他們永遠都有發言權。
“太多啦!太多啦!大孫,送點糧食就夠了,哪裏用得著送這麽多東西。”
老太太嘴裏這麽說,臉上的笑容卻怎麽也掩蓋不住。
“奶奶,一點也不多,我大姑以前幫著您二老把我爹帶大,現在對我們兄妹三個也這麽好。
我大姑對咱們這個娘家付出太多了,大孫我都記在心裏呢。
爺爺奶奶,如果沒什麽需要補充的,我就帶著弟弟妹妹去了。”
張曙光把背簍裝到三輪車上,又在車鬥裏放了一把小椅子,一會讓二弟摟著妹妹就行了。
蘇紅給小丫頭換上了布拉吉,搭配白色的襪子和黑色的小皮鞋,張勝利也穿上了他的海魂衫。
“好孩子,真是好孩子。”
“老頭子,你說咱大孫咋就這麽好呢!”
看著走出家門的三輪車,老太太在後麵直抹眼淚。
“爹,娘,小光這孩子重感情,都是你們二老教育的好。”
蘇紅挽起婆婆的手臂說道。
“我可不敢冒領這個功勞,我大孫善良是天生的,不是我教育的。
我一共養了四個孩子,就養出了兩個白眼狼。”
劉桂香拍了拍兒媳婦的手背。“教育孩子這方麵,娘不如你,你養的這三個孩子都是好的。”
“你又提那兩個糟心的玩意幹什麽?想起來我就生氣。”
老爺子背著雙手迴了家。
“池塘的水滿了雨也停了,田邊的稀泥裏到處是泥鰍,天天我等著你,等著你捉泥鰍,大哥哥好不好,咱們去捉泥鰍……”
小丫頭在二哥的懷裏,奶聲奶氣的唱著兒歌。
這首兒歌,是張曙光前幾天教給小丫頭的,比後世早了足足二十年。
白豔娘的失聲痛哭,把等在家裏的父子三人給哭懵了。
“別提那個不爭氣的,你們別管我,先讓我哭一會。”
在縣城時,白豔娘怕保衛科把自己也給抓了,一直強忍著,連哭都不敢哭,現在到家了,她要好好哭一場,發泄一下。
直到她哭累了,才慢慢停下了哭聲,一抽一抽的調整情緒。
“當家的,大兒子是指望不上了,以後也別想著進城養老了。”
剛說一句話,白豔娘的眼淚又一次掉了下來。
“他敢!今天他是不是對你說什麽了?你別怕,他敢不養咱們,我就敢去他廠子裏鬧,讓全廠都知道他是個不孝子,看他還有沒有臉麵。”
一聽不能去城裏養老,張向東嗷的一聲就急了。
進城養老,當個城裏人,是他們兩口子共同的心願。
“不是,當家的,今天我根本就沒見到大兒子,他已經三天沒上班了……”
白豔娘說幾句停一下,說幾句哭兩聲,在父子三人的催促下,終於是斷斷續續的把經過給講完了。
“完了,麵朝黃土背朝天的幹,就想著等他以後出息了,能幫襯幫襯我們,他咋能幹出這種事啊!”
“娘,都怪你,從小就寵著他,才讓他養成這麽無法無天的性格。
這下好了,他從工人變成罪犯了,以後我們倆還怎麽說媳婦。”
張向南出事以後,張向東一家沒有了外部支援,舉全家之力供應張旭光,兩個小的沒少讓他們爹娘洗腦。
現在好了,一切期盼都成了泡影,辛苦了這麽多年,一點迴報沒看到,家裏還出了個罪犯。
“孩子他娘,你說的是真的?”
張向東一時之間,還接受不了這個殘酷的現實。
“這還有假?我總不能往自己兒子的頭上扣屎盆子吧?從他租的屋子裏找出贓物的時候,我就在旁邊看著。
廠裏的領導還說了,他們還會調查咱們和這件事有沒有關係。
當家的,萬一廠裏派人過來調查,在村子裏弄得人盡皆知的,咱們還怎麽活啊!”
此時此刻,白豔娘再也顧不上他的好大兒,滿心考慮的隻有自己。
“現在就別管名聲了,先保命吧,說什麽也不能牽扯到咱們。
張曙光不是機械廠的正式工嗎?聽說還是幹部崗,說不定就能說上話。
那孩子心裏對咱們有怨氣,直接求他肯定不行,這件事還是得找我爹。”
說到底,張向東不過是個莊稼漢,他的心眼子都用到算計家人上了,麵對機械廠,他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當家的說得對,你去求公公婆婆,你是他們的長子,他們總不能不管咱們啊!”
三年來,這還是白豔娘頭一次稱唿老兩口為公公婆婆,以前都是一口一個老不死的。
“爹,你還愣著幹什麽?快去啊!等廠裏的人過來,消息在村子裏傳開,我們肯定會找不到媳婦的。
老大你是指望不上了,以後就要靠我們養老了,你心裏可要有點數啊!”
張晨光和張勝光急不可耐的催促著。
“急什麽?我不得找個由頭,慢慢緩和關係嗎?
明天上工,你們哥倆跟著我,對你們爺爺尊重一點。
不管你們爺爺分什麽活,咱們都多幹一點,替你爺爺幹出來,別讓他累著。”
自己幹下的事自己清楚,他已經傷透了老兩口的心。
不然這次也不會做的這麽絕,不收自己家的山貨,還把兩個孫子給揍了。
下午張曙光沒有出門,就和爺爺在家裏砌灶台。
張勝利也沒閑著,在一旁遞遞材料和工具。
兩個灶台並排砌在了一起,這樣做飯炒菜都能方便一些。
砌好了灶台,張曙光帶著弟弟,拿著換洗衣服去了河裏,洗去了一身汗漬。
迴到家,張曙光把洗好的衣服掛在了院子裏。
“大哥,咱們今天還去大姑家嗎?”
小家夥還惦記著串親戚呢。
“去,大表哥生了個閨女,你還沒有見過呢,今天過去看看她。”
張曙光拎著背簍迴了屋,再出來時背簍被塞得滿滿當當的。
“大孫子,家裏的鹹肉咱們也吃不完,要不要給你大姑送過去一些?”
老太太的忐忑,讓張曙光有些心酸。
他知道,奶奶肯定是覺得,現在家裏的一切,都是孫子添置的,她想貼補閨女家沒有底氣。
“還是奶奶考慮的周到,剛才我都沒想到呢。
奶奶,我還給大姑家帶了糧食,還給我小侄女帶了奶粉和麥乳精。
還有大白兔奶糖和黃桃罐頭,您看還缺什麽不缺?”
張曙光一副商量的口吻。
他要潛移默化的影響爺爺奶奶,通過行動讓他們知道,長輩就是長輩,在這個家裏,他們永遠都有發言權。
“太多啦!太多啦!大孫,送點糧食就夠了,哪裏用得著送這麽多東西。”
老太太嘴裏這麽說,臉上的笑容卻怎麽也掩蓋不住。
“奶奶,一點也不多,我大姑以前幫著您二老把我爹帶大,現在對我們兄妹三個也這麽好。
我大姑對咱們這個娘家付出太多了,大孫我都記在心裏呢。
爺爺奶奶,如果沒什麽需要補充的,我就帶著弟弟妹妹去了。”
張曙光把背簍裝到三輪車上,又在車鬥裏放了一把小椅子,一會讓二弟摟著妹妹就行了。
蘇紅給小丫頭換上了布拉吉,搭配白色的襪子和黑色的小皮鞋,張勝利也穿上了他的海魂衫。
“好孩子,真是好孩子。”
“老頭子,你說咱大孫咋就這麽好呢!”
看著走出家門的三輪車,老太太在後麵直抹眼淚。
“爹,娘,小光這孩子重感情,都是你們二老教育的好。”
蘇紅挽起婆婆的手臂說道。
“我可不敢冒領這個功勞,我大孫善良是天生的,不是我教育的。
我一共養了四個孩子,就養出了兩個白眼狼。”
劉桂香拍了拍兒媳婦的手背。“教育孩子這方麵,娘不如你,你養的這三個孩子都是好的。”
“你又提那兩個糟心的玩意幹什麽?想起來我就生氣。”
老爺子背著雙手迴了家。
“池塘的水滿了雨也停了,田邊的稀泥裏到處是泥鰍,天天我等著你,等著你捉泥鰍,大哥哥好不好,咱們去捉泥鰍……”
小丫頭在二哥的懷裏,奶聲奶氣的唱著兒歌。
這首兒歌,是張曙光前幾天教給小丫頭的,比後世早了足足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