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心意領了
穿越六零,我從十六歲開始養家 作者:偏愛年代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曙光騎著三輪車走遠以後,村口轟的一下子炸了鍋。
“二嬸,蘇紅的男人不是當了叛徒,不是說蘇紅過得很苦嗎?”
兩個村子離得近,結親戚的很多,張向南的事情,在三裏五村不是什麽秘密。
“我也聽說了,我小姑子就是張莊的,她說整個村子都沒人搭理他們家。
上工沒人跟他們一隊,上山挖野菜都不讓他們挨著。”
“傳言不真吧!你看蘇紅和她那幾個孩子穿的,就像城裏人一樣,怎麽看也不像是受苦的樣子。”
“看你那點出息,就看到他們穿的衣服了?你沒看車鬥裏的東西嗎?滿滿一車的禮物,光是布就有好幾匹。”
“二嬸,你是蘇紅的親二嬸,知道是咋迴事嗎?”
……
“我也不太清楚,不行,我得去大嫂家看看去。”
薛紅玉被幾個婦女說得心裏癢癢,再也坐不下去了,起身抱著孫子就朝著大嫂家走去。
“前麵騎車的是蘇紅家的大兒子吧?長得真好看,不知道說媳婦了沒有?”
一個婦人說出這句話以後,熱鬧的村口瞬間安靜下來,心中各自打著小算盤。
現在結親,一是看成分,二就是看能不能吃飽飯了。
看蘇紅一家的穿戴,還有一三輪車的禮物,怎麽看也不像是吃不飽飯的樣子。
“姥姥姥爺,我們來看你們了。”
一進院門,張勝利就喊了起來。
“爹,娘,你們快出來啊!是小姑子帶孩子們來了。”
正在雞圈旁喂雞的二兒媳婦蔣慧娟,一迴頭就看到小姑子一家來了,立馬放下手裏的東西,朝著堂屋扯著嗓子喊道。
“小紅,你還知道來看看娘啊!”
老兩口快步從堂屋裏出來,身後還跟著一群小豆丁,這都是老蘇家的第四代了。
“小妹,我先把鍋碗洗了,收拾完廚房再來跟你說話。”
老蘇家的四兒媳李豔霞也從廚房探出了腦袋。
蘇紅是老蘇家最小的孩子,幾個哥哥都比她大幾歲,老大老二都已經是當爺爺的人了。
“娘,以前天天忙著掙工分養活孩子,一天也不敢歇著。”
蘇紅把小丫頭遞給張曙光,自己也從三輪車上下來了。
其實蘇紅說的隻是托詞,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家裏的日子太難過。
以前每次迴娘家,沒有像樣的禮物不說,每次迴去,爹娘還會偷偷給她塞錢,然後再提點糧食迴去。
雖然哥哥嫂子們沒說什麽,可自己已經出嫁了,次數多了,蘇紅就不好意思來了。
幾個瘦弱的小豆丁,躲在太爺爺和太奶奶身後,怯生生的看著蘇紅一家。
小孩子忘的快,蘇紅又不經常來,幾個小豆丁對她這個姑奶奶並沒有多深的印象。
“孩子們,姑奶奶給你們發糖吃。”
這些孩子們,都是她娘家侄子的孩子,跟自己有很深的血緣關係。
“小妹,你們家發財了?”
剛才看到小姑子一家,光顧著激動了,隨著蘇紅從三輪車裏拿奶糖,大家的視線才落在三輪車上。
兩個麵袋子,四匹布,還有一個籃子裏不知道裝的是什麽。
其他的先不說,光是這四匹布,一般人想都不敢想。
一匹布是四十尺,四匹布一百六十尺,需要多少錢放在一邊,光是一百六十尺的布票,就能難倒龍國百分之九十的人。
“小紅,這些東西都是哪來的?”
蘇朝興臉色一變,生怕閨女和外孫子走了彎路。
“姥爺,我現在在機械廠采購科上班,布票都是我完成采購任務的獎勵。
這裏是五十斤白麵,五十斤玉米麵,也是廠裏發的。”
張曙光指著車鬥裏的東西,硬著頭皮推給了機械廠。
“胡說,你真當姥爺啥都不懂呢?別說你一個采購科的工人,就是你們廠長,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來一百多尺的布票。”
蘇朝興不是個沒見過世麵的老人,他家裏有個豆腐坊,以前也是往縣城送過貨的。
隻是這兩年收不來豆子,家裏的豆腐坊才停產了。
“姥爺,正常情況下肯定發不了這麽多,可頂不住你外孫有本事啊!
我為給廠子裏采購了一頭四百多斤的麋鹿,還有一頭四百多斤的熊瞎子,所以才給了這麽多獎勵。”
“姥爺,大哥說的是真的,上次大哥和守業哥哥打了兩頭熊瞎子,送給廠裏一頭,家裏留了一頭,這些鹹肉就是熊肉。”
張勝利氣鼓鼓的掀開了籃子上蓋著的籠布,露出滿滿一籃子肉。
大哥是小勝利的偶像,容不得任何人懷疑和詆毀,哪怕這個人是姥爺也不行。
“大外孫好本事啊!”
張曙光這麽一說就合理了。
蘇家人多,家裏也小有積蓄,去黑市換過東西,所以知道糧食和肉的緊缺。
黑市的肉都賣到三塊錢一斤了,依然有價無市。
“你和死老頭子,這是你外孫,不是犯人,給你送糧送肉,你還叭叭個沒完,你以為是在過堂啊?裝什麽青天大老爺啊?”
胡巧珍往前走了一步,把老伴擠到了身後。
“我大外孫有本事,上次給姥姥送的野豬肉,就是我大外孫自己打的。
大外孫,跟姥姥說說,你怎麽就進城當上工人了?”
這年頭,家裏能出一個工人,對任何農村家庭來說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姥姥,也是我運氣好,上次我打到野豬您不是知道嗎,晚上我去了趟黑市,把野豬肉賣了出去。”
老兩口在一旁點了點頭,當時大外孫還送了幾斤野豬肉過來,也說過晚上要把大部分野豬肉賣了補貼家用。
“黑市的管理者正好和機械廠的後勤部主任關係不錯,就問我想不想進廠上班。
采購科對學曆沒有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能搞來肉或者糧食。
有他在中間引薦,我就進了機械廠的采購科。”
張曙光挑著能講的,大概的說了一下。
“大外孫有本事,都能掙工資養家了,你娘的苦日子也算是到頭了。”
胡巧珍看著女兒一家都穿著新衣服,由衷的替苦盡甘來的女兒感到高興。
“大外孫,你們的心意,姥姥感受到了,你們的孝順,姥姥也感受到了。
聽姥姥的話,等下午迴去時,把東西都帶迴去,姥姥家裏啥都不缺,你們能把日子過好,姥姥就放心了。”
“對,聽你姥姥的,打獵全靠運氣,你也不是天天都能有收獲。
把東西拿迴去,把你們的日子過好,別讓我們擔心,就是最大的孝順。”
老兩口的態度一致,心意領了,東西不能要。
“二嬸,蘇紅的男人不是當了叛徒,不是說蘇紅過得很苦嗎?”
兩個村子離得近,結親戚的很多,張向南的事情,在三裏五村不是什麽秘密。
“我也聽說了,我小姑子就是張莊的,她說整個村子都沒人搭理他們家。
上工沒人跟他們一隊,上山挖野菜都不讓他們挨著。”
“傳言不真吧!你看蘇紅和她那幾個孩子穿的,就像城裏人一樣,怎麽看也不像是受苦的樣子。”
“看你那點出息,就看到他們穿的衣服了?你沒看車鬥裏的東西嗎?滿滿一車的禮物,光是布就有好幾匹。”
“二嬸,你是蘇紅的親二嬸,知道是咋迴事嗎?”
……
“我也不太清楚,不行,我得去大嫂家看看去。”
薛紅玉被幾個婦女說得心裏癢癢,再也坐不下去了,起身抱著孫子就朝著大嫂家走去。
“前麵騎車的是蘇紅家的大兒子吧?長得真好看,不知道說媳婦了沒有?”
一個婦人說出這句話以後,熱鬧的村口瞬間安靜下來,心中各自打著小算盤。
現在結親,一是看成分,二就是看能不能吃飽飯了。
看蘇紅一家的穿戴,還有一三輪車的禮物,怎麽看也不像是吃不飽飯的樣子。
“姥姥姥爺,我們來看你們了。”
一進院門,張勝利就喊了起來。
“爹,娘,你們快出來啊!是小姑子帶孩子們來了。”
正在雞圈旁喂雞的二兒媳婦蔣慧娟,一迴頭就看到小姑子一家來了,立馬放下手裏的東西,朝著堂屋扯著嗓子喊道。
“小紅,你還知道來看看娘啊!”
老兩口快步從堂屋裏出來,身後還跟著一群小豆丁,這都是老蘇家的第四代了。
“小妹,我先把鍋碗洗了,收拾完廚房再來跟你說話。”
老蘇家的四兒媳李豔霞也從廚房探出了腦袋。
蘇紅是老蘇家最小的孩子,幾個哥哥都比她大幾歲,老大老二都已經是當爺爺的人了。
“娘,以前天天忙著掙工分養活孩子,一天也不敢歇著。”
蘇紅把小丫頭遞給張曙光,自己也從三輪車上下來了。
其實蘇紅說的隻是托詞,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家裏的日子太難過。
以前每次迴娘家,沒有像樣的禮物不說,每次迴去,爹娘還會偷偷給她塞錢,然後再提點糧食迴去。
雖然哥哥嫂子們沒說什麽,可自己已經出嫁了,次數多了,蘇紅就不好意思來了。
幾個瘦弱的小豆丁,躲在太爺爺和太奶奶身後,怯生生的看著蘇紅一家。
小孩子忘的快,蘇紅又不經常來,幾個小豆丁對她這個姑奶奶並沒有多深的印象。
“孩子們,姑奶奶給你們發糖吃。”
這些孩子們,都是她娘家侄子的孩子,跟自己有很深的血緣關係。
“小妹,你們家發財了?”
剛才看到小姑子一家,光顧著激動了,隨著蘇紅從三輪車裏拿奶糖,大家的視線才落在三輪車上。
兩個麵袋子,四匹布,還有一個籃子裏不知道裝的是什麽。
其他的先不說,光是這四匹布,一般人想都不敢想。
一匹布是四十尺,四匹布一百六十尺,需要多少錢放在一邊,光是一百六十尺的布票,就能難倒龍國百分之九十的人。
“小紅,這些東西都是哪來的?”
蘇朝興臉色一變,生怕閨女和外孫子走了彎路。
“姥爺,我現在在機械廠采購科上班,布票都是我完成采購任務的獎勵。
這裏是五十斤白麵,五十斤玉米麵,也是廠裏發的。”
張曙光指著車鬥裏的東西,硬著頭皮推給了機械廠。
“胡說,你真當姥爺啥都不懂呢?別說你一個采購科的工人,就是你們廠長,也不可能一下子拿出來一百多尺的布票。”
蘇朝興不是個沒見過世麵的老人,他家裏有個豆腐坊,以前也是往縣城送過貨的。
隻是這兩年收不來豆子,家裏的豆腐坊才停產了。
“姥爺,正常情況下肯定發不了這麽多,可頂不住你外孫有本事啊!
我為給廠子裏采購了一頭四百多斤的麋鹿,還有一頭四百多斤的熊瞎子,所以才給了這麽多獎勵。”
“姥爺,大哥說的是真的,上次大哥和守業哥哥打了兩頭熊瞎子,送給廠裏一頭,家裏留了一頭,這些鹹肉就是熊肉。”
張勝利氣鼓鼓的掀開了籃子上蓋著的籠布,露出滿滿一籃子肉。
大哥是小勝利的偶像,容不得任何人懷疑和詆毀,哪怕這個人是姥爺也不行。
“大外孫好本事啊!”
張曙光這麽一說就合理了。
蘇家人多,家裏也小有積蓄,去黑市換過東西,所以知道糧食和肉的緊缺。
黑市的肉都賣到三塊錢一斤了,依然有價無市。
“你和死老頭子,這是你外孫,不是犯人,給你送糧送肉,你還叭叭個沒完,你以為是在過堂啊?裝什麽青天大老爺啊?”
胡巧珍往前走了一步,把老伴擠到了身後。
“我大外孫有本事,上次給姥姥送的野豬肉,就是我大外孫自己打的。
大外孫,跟姥姥說說,你怎麽就進城當上工人了?”
這年頭,家裏能出一個工人,對任何農村家庭來說都是了不得的大事。
“姥姥,也是我運氣好,上次我打到野豬您不是知道嗎,晚上我去了趟黑市,把野豬肉賣了出去。”
老兩口在一旁點了點頭,當時大外孫還送了幾斤野豬肉過來,也說過晚上要把大部分野豬肉賣了補貼家用。
“黑市的管理者正好和機械廠的後勤部主任關係不錯,就問我想不想進廠上班。
采購科對學曆沒有要求,唯一的要求就是能搞來肉或者糧食。
有他在中間引薦,我就進了機械廠的采購科。”
張曙光挑著能講的,大概的說了一下。
“大外孫有本事,都能掙工資養家了,你娘的苦日子也算是到頭了。”
胡巧珍看著女兒一家都穿著新衣服,由衷的替苦盡甘來的女兒感到高興。
“大外孫,你們的心意,姥姥感受到了,你們的孝順,姥姥也感受到了。
聽姥姥的話,等下午迴去時,把東西都帶迴去,姥姥家裏啥都不缺,你們能把日子過好,姥姥就放心了。”
“對,聽你姥姥的,打獵全靠運氣,你也不是天天都能有收獲。
把東西拿迴去,把你們的日子過好,別讓我們擔心,就是最大的孝順。”
老兩口的態度一致,心意領了,東西不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