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人談了半晌,將開店等事情差不多敲定下來,至於員工她要等明天見過人之後再簽合同。
看好人,再選個黃道吉日就可以開店營業了。
穿越過來好幾個月的時間,辛木遊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多人。她來了興致,也不著急迴去了,打算先逛逛這古代的街市。
“晚上的夜市很熱鬧,讓應雲陪你逛逛,還能嚐嚐咱們京都的風味小吃。”段斯年直接把他的表弟安排了出去,他現在對外說的說法是傷勢未愈,在靜心修養,也不好出現在夜市這種熱鬧的地方。畢竟在裝病,讓人看見不好。
“不用陪我,我自己去就行,”辛木遊自認為與兩人是純粹的利益關係,她救他,他給她開店,店開起來兩人就算是兩清了。不是什麽親密朋友,也不是貴客自然用不到人家特意作陪。
“對了,能給我換些銀錢嗎?”
段斯年就見到辛木遊不知道從哪裏摸出來一個盒子,打開木盒是一整盒散發著瑩潤珠光的珍珠。
這匣子珍珠,個個有龍眼大小,形態渾圓色澤瑩潤,沒有絲毫瑕疵,在光照下還能看到七彩的虹光,都是最頂級的海珠。
這一下子珍珠拿出來,饒是段斯年兩人這般見過好東西的也被晃住了眼。
珍珠采集充滿了艱辛與危險,在古代沒有潛水設備,每一顆珍珠都是采珠人冒著生命危險從海底采上來的。而形態,色澤,大小如此完美的就連皇宮之中都是少見。
不僅是品質色澤方麵,辛木遊這匣子珍珠是絕對的頂級真品,在沒有光的黑暗中都能發出溫潤柔和的光芒。
這一顆珍珠拿出去拍賣都能值千兩白銀,現在有一匣子。
這也是辛木遊抽盲盒抽出來的東西,他剛開業接待過的客人就段斯年一個,別說是這個時代的貨幣,就連普通的金銀她手中都沒有。店鋪開業她要招收員工,總要自己給員工發工資,出門逛街也要花錢。
她對這個世界還不夠熟悉,活動範圍又有限,本著一事不煩二主的原則,正好可以讓段斯年兩人幫自己去兌換一下。
“我對京都不熟悉,要出手也沒有門路,如果可以的話這匣子珍珠兩顆作為手續費,剩餘的全部兌換掉。”辛木遊言語客氣又直白坦然,對二人大方又信任。
段斯年迴過神來,他笑著說道:“沒有什麽不可以的,舉手之勞的事情不需要什麽報酬。這珍珠品質極好一顆就價值不菲,如果不是急需用錢的話,不需要全部兌出去。”
辛木遊想了想,取了十二顆出來拿荷包裝了遞給段斯年,“那就先兌十顆吧。”
一下子全部兌出去,確實太打眼了。這東西來的沒什麽成本,不當吃不當喝,就算是要做首飾還需要去找人專門打造,對於實用主義的辛木遊來說沒什麽用處,不過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還是很貴重的。
她估算了一下之後用錢的地方,覺得換十顆就差不多了。辛木遊本人沒有什麽花銷,也就是客棧前期的經營成本以及之後可能會有的虧損。
段斯年接過了荷包,“將它賣出去兌換成金銀還需要幾天的時間,數額比較大金銀不方便,到時候換成銀票你看可以嗎?”
辛木遊沒什麽意見,三人約定好見麵的時間就各自散去了。
……
決定下山的程大少一行人蹚著霧比之前上山的時候慢了許多。
“這是什麽原因,也沒見別的山裏霧氣經久不散,怎麽就這裏是這樣的情況,難道真的有妖精?”
安靜下來的時候走在霧裏總感覺像是走在另一個世界,讓人心裏慌慌的,幾人就說起話來,聊著聊著又聊迴了霧山。
“這個是有這方麵的傳說,不過也沒誰真的見過神仙妖怪。”
老錢說著看向身邊一直不出聲的張道長,“道長在這山裏走了一圈,有感覺到什麽妖氣嗎?”
張道長在心裏翻了個白眼,根本不想搭理他,這簡直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他也就是嘴上功夫厲害,讓他相個麵看個宅子,他還能說道說道。
斬妖除魔,那是什麽?那不都是做的戲法麽,誰真的去捉妖了,他又沒見過妖精長什麽樣,哪裏知道什麽妖氣不妖氣的。
心裏是這麽想的,話卻不能直白的說,說我感覺不到什麽妖氣,那不是打自己的臉嗎,以後誰還能相信他。但是這霧山的情況也是真的特殊,張道長心裏也有點沒底,今天一早起來他就心慌慌的,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他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反問迴去,“霧山這種情況多久了,一直都是這樣的嗎,除了大霧封山還有其他的狀況嗎?”
幾人知道霧山的這種情況,但是還真的沒有詳細的考究過這種現象形成的時間和原因。
一來霧山不是什麽名山,沒什麽名勝古跡先賢題詩。
二來這裏地處偏僻,沒什麽資源,也沒什麽大的城鎮,附近連子都不多,居住的也都是普通的貧苦百姓。百姓天天為生計發愁忙碌,誰會去探究一座山什麽時候起霧,又是為什麽起霧的。反正它起霧就起霧也沒有別的異狀,對人們的生活影響也不大,隻要不在霧期上山就行。周圍別的沒有就是山多,這座山不好去,那去別的山就行了,而且隻是在霧山外圍行動的話也沒什麽影響。
老孫凝神迴憶,“這霧氣不是自古就有的,應該有三十年的時間了吧。”
老孫今年四十三,三十年前他十幾歲有些記憶,那時候他們村有個老獵戶入山打獵,山裏忽然起了霧,他失足落了山,一連兩天都沒有迴家。老獵戶在山上有一座小屋,有時候來不及迴家會住在那裏。剛開始他的家人沒覺得他出事了,進山個一兩天不迴來也是常有的事情。是過了四五天的時候還不見人迴來,他家裏慌了神去找村長,組著著人要去山裏查看,才發現山上不知道什麽時候起了霧。
霧太濃了,沒人敢進山,人們就等著霧散了再進去尋人,這一等就是兩個月。
“人們不敢進山是霧太濃,進去以後看不清路,出事的情況太高,到是沒什麽別的異常現象。”
“剛開始大家議論了一段時間,後來年年如此大家也就都習慣了。以前這座山不叫霧山,是後來常年大霧,人們也就叫他霧山了。”
程少爺雇的一個護衛忽然說道:“這霧山的名頭我也聽過兩耳,以往都是十月中旬後才會起霧,起霧的時間基本沒有過大的變動,怎麽咱們一入山就有變化了,會不會是咱們……”
“閉嘴,山間氣候變化跟咱們入山有什麽關係,你還能操控雲霧?都別在那兒胡說八道,擾亂人心。”這護衛話還沒說完就被程少爺強勢打斷。
從他入山抓蛇還要帶道士的行為可以看出他對這些神鬼之說是有些信的,典型的又想做虧心事,又害怕鬼上門。等鬼真的上門了他又要蒙起眼睛來自欺欺人。
護衛的話雖然被打斷了,剩下的話不用說出口大家也都懂了。
麵對歹徒山匪他們還能衝上去拚一下,遇到這種異常情況卻都心裏沒底了。好在他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在山穀中,霧氣也沒那麽濃,小心一點不會有什麽墜崖落山的危險。
不過他們出發的有點晚,一下午的時間可能走不出去,等到晚上霧氣又會變得更濃鬱。
“程少爺,咱們可能晚上到來之前出不了山穀,晚上得找個地方落腳。”一直安靜跟著眾人郎中忽然說道。
“嗯,大家都注意點,看看有什麽適合落腳的地方。劉老二你走過一趟,你注意點。”
“劉老二?”
“劉老二呢?”
沒聽到迴答,眾人才發現劉老二不知道什麽時候沒了蹤影。
看好人,再選個黃道吉日就可以開店營業了。
穿越過來好幾個月的時間,辛木遊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麽多人。她來了興致,也不著急迴去了,打算先逛逛這古代的街市。
“晚上的夜市很熱鬧,讓應雲陪你逛逛,還能嚐嚐咱們京都的風味小吃。”段斯年直接把他的表弟安排了出去,他現在對外說的說法是傷勢未愈,在靜心修養,也不好出現在夜市這種熱鬧的地方。畢竟在裝病,讓人看見不好。
“不用陪我,我自己去就行,”辛木遊自認為與兩人是純粹的利益關係,她救他,他給她開店,店開起來兩人就算是兩清了。不是什麽親密朋友,也不是貴客自然用不到人家特意作陪。
“對了,能給我換些銀錢嗎?”
段斯年就見到辛木遊不知道從哪裏摸出來一個盒子,打開木盒是一整盒散發著瑩潤珠光的珍珠。
這匣子珍珠,個個有龍眼大小,形態渾圓色澤瑩潤,沒有絲毫瑕疵,在光照下還能看到七彩的虹光,都是最頂級的海珠。
這一下子珍珠拿出來,饒是段斯年兩人這般見過好東西的也被晃住了眼。
珍珠采集充滿了艱辛與危險,在古代沒有潛水設備,每一顆珍珠都是采珠人冒著生命危險從海底采上來的。而形態,色澤,大小如此完美的就連皇宮之中都是少見。
不僅是品質色澤方麵,辛木遊這匣子珍珠是絕對的頂級真品,在沒有光的黑暗中都能發出溫潤柔和的光芒。
這一顆珍珠拿出去拍賣都能值千兩白銀,現在有一匣子。
這也是辛木遊抽盲盒抽出來的東西,他剛開業接待過的客人就段斯年一個,別說是這個時代的貨幣,就連普通的金銀她手中都沒有。店鋪開業她要招收員工,總要自己給員工發工資,出門逛街也要花錢。
她對這個世界還不夠熟悉,活動範圍又有限,本著一事不煩二主的原則,正好可以讓段斯年兩人幫自己去兌換一下。
“我對京都不熟悉,要出手也沒有門路,如果可以的話這匣子珍珠兩顆作為手續費,剩餘的全部兌換掉。”辛木遊言語客氣又直白坦然,對二人大方又信任。
段斯年迴過神來,他笑著說道:“沒有什麽不可以的,舉手之勞的事情不需要什麽報酬。這珍珠品質極好一顆就價值不菲,如果不是急需用錢的話,不需要全部兌出去。”
辛木遊想了想,取了十二顆出來拿荷包裝了遞給段斯年,“那就先兌十顆吧。”
一下子全部兌出去,確實太打眼了。這東西來的沒什麽成本,不當吃不當喝,就算是要做首飾還需要去找人專門打造,對於實用主義的辛木遊來說沒什麽用處,不過對於這個時代來說還是很貴重的。
她估算了一下之後用錢的地方,覺得換十顆就差不多了。辛木遊本人沒有什麽花銷,也就是客棧前期的經營成本以及之後可能會有的虧損。
段斯年接過了荷包,“將它賣出去兌換成金銀還需要幾天的時間,數額比較大金銀不方便,到時候換成銀票你看可以嗎?”
辛木遊沒什麽意見,三人約定好見麵的時間就各自散去了。
……
決定下山的程大少一行人蹚著霧比之前上山的時候慢了許多。
“這是什麽原因,也沒見別的山裏霧氣經久不散,怎麽就這裏是這樣的情況,難道真的有妖精?”
安靜下來的時候走在霧裏總感覺像是走在另一個世界,讓人心裏慌慌的,幾人就說起話來,聊著聊著又聊迴了霧山。
“這個是有這方麵的傳說,不過也沒誰真的見過神仙妖怪。”
老錢說著看向身邊一直不出聲的張道長,“道長在這山裏走了一圈,有感覺到什麽妖氣嗎?”
張道長在心裏翻了個白眼,根本不想搭理他,這簡直就是哪壺不開提哪壺,他也就是嘴上功夫厲害,讓他相個麵看個宅子,他還能說道說道。
斬妖除魔,那是什麽?那不都是做的戲法麽,誰真的去捉妖了,他又沒見過妖精長什麽樣,哪裏知道什麽妖氣不妖氣的。
心裏是這麽想的,話卻不能直白的說,說我感覺不到什麽妖氣,那不是打自己的臉嗎,以後誰還能相信他。但是這霧山的情況也是真的特殊,張道長心裏也有點沒底,今天一早起來他就心慌慌的,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他沒有直接迴答,而是反問迴去,“霧山這種情況多久了,一直都是這樣的嗎,除了大霧封山還有其他的狀況嗎?”
幾人知道霧山的這種情況,但是還真的沒有詳細的考究過這種現象形成的時間和原因。
一來霧山不是什麽名山,沒什麽名勝古跡先賢題詩。
二來這裏地處偏僻,沒什麽資源,也沒什麽大的城鎮,附近連子都不多,居住的也都是普通的貧苦百姓。百姓天天為生計發愁忙碌,誰會去探究一座山什麽時候起霧,又是為什麽起霧的。反正它起霧就起霧也沒有別的異狀,對人們的生活影響也不大,隻要不在霧期上山就行。周圍別的沒有就是山多,這座山不好去,那去別的山就行了,而且隻是在霧山外圍行動的話也沒什麽影響。
老孫凝神迴憶,“這霧氣不是自古就有的,應該有三十年的時間了吧。”
老孫今年四十三,三十年前他十幾歲有些記憶,那時候他們村有個老獵戶入山打獵,山裏忽然起了霧,他失足落了山,一連兩天都沒有迴家。老獵戶在山上有一座小屋,有時候來不及迴家會住在那裏。剛開始他的家人沒覺得他出事了,進山個一兩天不迴來也是常有的事情。是過了四五天的時候還不見人迴來,他家裏慌了神去找村長,組著著人要去山裏查看,才發現山上不知道什麽時候起了霧。
霧太濃了,沒人敢進山,人們就等著霧散了再進去尋人,這一等就是兩個月。
“人們不敢進山是霧太濃,進去以後看不清路,出事的情況太高,到是沒什麽別的異常現象。”
“剛開始大家議論了一段時間,後來年年如此大家也就都習慣了。以前這座山不叫霧山,是後來常年大霧,人們也就叫他霧山了。”
程少爺雇的一個護衛忽然說道:“這霧山的名頭我也聽過兩耳,以往都是十月中旬後才會起霧,起霧的時間基本沒有過大的變動,怎麽咱們一入山就有變化了,會不會是咱們……”
“閉嘴,山間氣候變化跟咱們入山有什麽關係,你還能操控雲霧?都別在那兒胡說八道,擾亂人心。”這護衛話還沒說完就被程少爺強勢打斷。
從他入山抓蛇還要帶道士的行為可以看出他對這些神鬼之說是有些信的,典型的又想做虧心事,又害怕鬼上門。等鬼真的上門了他又要蒙起眼睛來自欺欺人。
護衛的話雖然被打斷了,剩下的話不用說出口大家也都懂了。
麵對歹徒山匪他們還能衝上去拚一下,遇到這種異常情況卻都心裏沒底了。好在他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在山穀中,霧氣也沒那麽濃,小心一點不會有什麽墜崖落山的危險。
不過他們出發的有點晚,一下午的時間可能走不出去,等到晚上霧氣又會變得更濃鬱。
“程少爺,咱們可能晚上到來之前出不了山穀,晚上得找個地方落腳。”一直安靜跟著眾人郎中忽然說道。
“嗯,大家都注意點,看看有什麽適合落腳的地方。劉老二你走過一趟,你注意點。”
“劉老二?”
“劉老二呢?”
沒聽到迴答,眾人才發現劉老二不知道什麽時候沒了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