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眾人皆深以為然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 作者:天麻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又轉向李嚴:“正方,此事由你來負責落實,切莫有半點疏忽!”
李嚴起身拱手道:“屬下領命。”
“至於軍隊安置的問題……受損嚴重的隊伍先開赴人口密集之處;而受損較小的部隊則可前往人煙稀少的地方駐紮。”
張易補充道。
“各將領自行決定具體安排,伯溫你要負責協調一切事務。”
劉伯溫應聲上前表示遵命。
“接下來,關於荊州七郡的具體治理分配:徐庶管理南陽,顧雍掌管南郡,李嚴負責桂陽,劉伯溫主管江夏,荀攸監管長沙,郭攸之看守武陵,李儒處理零陵的事宜。”
“我會向陛下提議上述任免事宜,”
張易續道,“你們可以從我們在南陽辦的學府選拔一些副職人員,以應對隨行出征或其他突 ** 況。
此外,在各地到任後,首要任務是對現任官員進行考核,合格者留任,不合格者上報名單供我審核後確定最終人選。
第二項任務便是招募八千兵馬用來保護各個城市的安全,這些部隊將會有我派遣將軍指揮。”
荀彧沒有立刻被委以特定的職責,但在場的人都理解這是有道理的。
論及內政方麵的才幹,沒有誰能超越荀彧。
不出所料,張易很快說到了這一點:“由荀彧輔助我統理整個荊州的大局!”
荀彧雖略感壓力,但也從中體會到極大的滿足——輔佐張易治事不僅讓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更大大提高了個人的能力。
如今再接管一個更大的疆域,隻會讓他的才華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和發展。
“各位先行趕往各自的駐地著手準備工作吧,若遇到什麽問題,請及時向我報告。”
當有人提及是否需要繼續擴展軍隊規模時,荀攸詢問道:“目前每支隊伍的人數已從一萬五千增至兩萬人左右,現在占領了荊州全域,不知道是不是要考慮再擴充些兵力?”
張易思考片刻迴應說:“我們會視具體情況逐步增編,但當前還是應該先把基礎鞏固好。”
眾人皆深以為然。
“這本是應當的。”
張易點了點頭,這也正合他意。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麒麟五軍各自擴編至兩萬人!”
“狼騎兵擴充至一萬五千人,其中輕騎一萬人,重騎五千人;所需鎧甲由沈萬三負責!”
“背嵬軍保持一萬人不變;陌刀營擴編至五千人!”
無論是背嵬軍還是陌刀營都是最為精銳的部隊。
供養一名陌刀兵或背嵬軍戰士所消耗的糧草,足以養活三到四個普通士兵。
因此,將陌刀營從三千擴充到五千已經是張易的極限了。
這樣一來,不算各地的駐軍,光是他手下的主力軍隊便有十三萬之眾。
但要達到這個目標還需要時間,不僅僅征募新兵,更需要對他們進行嚴格訓練。
整體來看,可能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軍隊的擴編。
隨著將領們接到命令後依次離開大廳,張易喚道:“元芳,進來吧!”
房門隨之打開,李元芳一身青衫走了進來。
“主公!”
李元芳向張易拱手為禮。
“我交代的事情辦得怎麽樣?”
張易問。
“屬下已經在山陽布下了錦衣衛,等劉表在那裏待上半年,屬下便命他們出手。”
李元芳迴答,態度依然冷峻。
張易微微點頭。
半年後采取行動,盡管有人可能會懷疑是他所為,但大多數人應會認為這與他無關。
畢竟他曾派重兵護送劉表情誼可鑒。
張易轉而問道:“長安最近局勢如何?”
這段日子,他忙於荊州事務,還沒仔細看過來自長安的報告。
“兩天前,長安出現糧食短缺,呂布率部逃出長安,而李傕和郭汜則占據了長安城。”
李元芳拱手答道,“隨後李傕和郭汜進入長安,呂布戰敗逃跑,王允被殺。
皇帝被迫封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
聽到這裏,張易輕敲桌麵,思索著。
李傕原本不過是個老兵痞,郭汜曾是馬賊頭目,兩人出身低下且行事無忌。
他們在占領長安前,就宣稱入關中是為了掠奪財富迴家。
可以預料,一旦進入長安城,必然引發一場浩劫。
果然,百姓們死傷無數。
權力往往會滋生野心。
如今,雖然李傕與郭汜暫時能和睦相處,但長遠看,兩人難免會產生矛盾,最終導致新的混亂。
“讓錦衣衛密切關注李傕和郭汜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兩人產生隔閡立即通知我。”
張易指示。
李元芳應聲而下,他知道張易還有另一件要緊的事。
賈詡,字文和!
“按文和之意,必須設法在張濟經過的路上截住他,並帶到南陽!如若不從,當場處決!”
張易的決斷
張易冷然說道:“既然無法為我所用,那就毫不留情地解決掉。”
“遵命!”
李元芳領命後徑直離開了房間。
---
賈詡離長安
長安城內。
一位中年文士賈詡匆匆騎馬向城中一處府邸趕去,眼中既帶著焦慮又流露出幾分蔑視。
他深知李傕和郭汜虜獲天子之後便急於封官,並開始縱兵搶劫。
賈詡心中明白,這兩人根本成不了大事,最終隻會為了權力而自相殘殺,無論他投靠哪一邊都會遭另一方嫉恨。
為了保全自身,賈詡決心離開長安投靠張濟,觀察一段時間後再選擇合適的主君:袁紹、袁術或張易。
為了避免投錯了主君導致連自己也陷入危險,他認為先到張濟那避一避是最安全的選擇。
然而,李儒早已猜透了賈詡的一舉一動——進城後的賈詡先是去了府邸,並因為認為城中有太多亂象決定親自帶隊出逃,這些都在李儒預料之中。
當晚,賈詡便收拾行囊準備啟程。
可遺憾的是,在路上早有埋伏的人等著他們。
驚險一刻
“夫人,請您再忍耐兩天吧,到了弘農我們就安全了。”
馬車上的賈詡安撫妻子道。
“沒事的夫君,我在長安已經擔驚受怕很久了,現在終於能離開反而是種解脫。”
賈詡點了點頭微笑迴應。
就在要開啟家常對話之際,他的神色突變迅速調轉馬頭。
李嚴起身拱手道:“屬下領命。”
“至於軍隊安置的問題……受損嚴重的隊伍先開赴人口密集之處;而受損較小的部隊則可前往人煙稀少的地方駐紮。”
張易補充道。
“各將領自行決定具體安排,伯溫你要負責協調一切事務。”
劉伯溫應聲上前表示遵命。
“接下來,關於荊州七郡的具體治理分配:徐庶管理南陽,顧雍掌管南郡,李嚴負責桂陽,劉伯溫主管江夏,荀攸監管長沙,郭攸之看守武陵,李儒處理零陵的事宜。”
“我會向陛下提議上述任免事宜,”
張易續道,“你們可以從我們在南陽辦的學府選拔一些副職人員,以應對隨行出征或其他突 ** 況。
此外,在各地到任後,首要任務是對現任官員進行考核,合格者留任,不合格者上報名單供我審核後確定最終人選。
第二項任務便是招募八千兵馬用來保護各個城市的安全,這些部隊將會有我派遣將軍指揮。”
荀彧沒有立刻被委以特定的職責,但在場的人都理解這是有道理的。
論及內政方麵的才幹,沒有誰能超越荀彧。
不出所料,張易很快說到了這一點:“由荀彧輔助我統理整個荊州的大局!”
荀彧雖略感壓力,但也從中體會到極大的滿足——輔佐張易治事不僅讓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更大大提高了個人的能力。
如今再接管一個更大的疆域,隻會讓他的才華得到更加充分的發揮和發展。
“各位先行趕往各自的駐地著手準備工作吧,若遇到什麽問題,請及時向我報告。”
當有人提及是否需要繼續擴展軍隊規模時,荀攸詢問道:“目前每支隊伍的人數已從一萬五千增至兩萬人左右,現在占領了荊州全域,不知道是不是要考慮再擴充些兵力?”
張易思考片刻迴應說:“我們會視具體情況逐步增編,但當前還是應該先把基礎鞏固好。”
眾人皆深以為然。
“這本是應當的。”
張易點了點頭,這也正合他意。
“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和麒麟五軍各自擴編至兩萬人!”
“狼騎兵擴充至一萬五千人,其中輕騎一萬人,重騎五千人;所需鎧甲由沈萬三負責!”
“背嵬軍保持一萬人不變;陌刀營擴編至五千人!”
無論是背嵬軍還是陌刀營都是最為精銳的部隊。
供養一名陌刀兵或背嵬軍戰士所消耗的糧草,足以養活三到四個普通士兵。
因此,將陌刀營從三千擴充到五千已經是張易的極限了。
這樣一來,不算各地的駐軍,光是他手下的主力軍隊便有十三萬之眾。
但要達到這個目標還需要時間,不僅僅征募新兵,更需要對他們進行嚴格訓練。
整體來看,可能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軍隊的擴編。
隨著將領們接到命令後依次離開大廳,張易喚道:“元芳,進來吧!”
房門隨之打開,李元芳一身青衫走了進來。
“主公!”
李元芳向張易拱手為禮。
“我交代的事情辦得怎麽樣?”
張易問。
“屬下已經在山陽布下了錦衣衛,等劉表在那裏待上半年,屬下便命他們出手。”
李元芳迴答,態度依然冷峻。
張易微微點頭。
半年後采取行動,盡管有人可能會懷疑是他所為,但大多數人應會認為這與他無關。
畢竟他曾派重兵護送劉表情誼可鑒。
張易轉而問道:“長安最近局勢如何?”
這段日子,他忙於荊州事務,還沒仔細看過來自長安的報告。
“兩天前,長安出現糧食短缺,呂布率部逃出長安,而李傕和郭汜則占據了長安城。”
李元芳拱手答道,“隨後李傕和郭汜進入長安,呂布戰敗逃跑,王允被殺。
皇帝被迫封李傕為揚武將軍,郭汜為揚烈將軍。”
聽到這裏,張易輕敲桌麵,思索著。
李傕原本不過是個老兵痞,郭汜曾是馬賊頭目,兩人出身低下且行事無忌。
他們在占領長安前,就宣稱入關中是為了掠奪財富迴家。
可以預料,一旦進入長安城,必然引發一場浩劫。
果然,百姓們死傷無數。
權力往往會滋生野心。
如今,雖然李傕與郭汜暫時能和睦相處,但長遠看,兩人難免會產生矛盾,最終導致新的混亂。
“讓錦衣衛密切關注李傕和郭汜的一舉一動,一旦發現兩人產生隔閡立即通知我。”
張易指示。
李元芳應聲而下,他知道張易還有另一件要緊的事。
賈詡,字文和!
“按文和之意,必須設法在張濟經過的路上截住他,並帶到南陽!如若不從,當場處決!”
張易的決斷
張易冷然說道:“既然無法為我所用,那就毫不留情地解決掉。”
“遵命!”
李元芳領命後徑直離開了房間。
---
賈詡離長安
長安城內。
一位中年文士賈詡匆匆騎馬向城中一處府邸趕去,眼中既帶著焦慮又流露出幾分蔑視。
他深知李傕和郭汜虜獲天子之後便急於封官,並開始縱兵搶劫。
賈詡心中明白,這兩人根本成不了大事,最終隻會為了權力而自相殘殺,無論他投靠哪一邊都會遭另一方嫉恨。
為了保全自身,賈詡決心離開長安投靠張濟,觀察一段時間後再選擇合適的主君:袁紹、袁術或張易。
為了避免投錯了主君導致連自己也陷入危險,他認為先到張濟那避一避是最安全的選擇。
然而,李儒早已猜透了賈詡的一舉一動——進城後的賈詡先是去了府邸,並因為認為城中有太多亂象決定親自帶隊出逃,這些都在李儒預料之中。
當晚,賈詡便收拾行囊準備啟程。
可遺憾的是,在路上早有埋伏的人等著他們。
驚險一刻
“夫人,請您再忍耐兩天吧,到了弘農我們就安全了。”
馬車上的賈詡安撫妻子道。
“沒事的夫君,我在長安已經擔驚受怕很久了,現在終於能離開反而是種解脫。”
賈詡點了點頭微笑迴應。
就在要開啟家常對話之際,他的神色突變迅速調轉馬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