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恍然大悟:“張易麾下的黃忠、嶽飛、薛仁貴,甚至在荊襄之戰威名赫赫的張遼和趙雲等將領,無論哪個都不是孫堅能對付的!他們碰到後,絕對不會輕易放過孫堅。”


    然而袁術又有所顧慮,“但如果張易根本不派大將來護送怎麽辦?或者派了個孫堅能夠對付的人呢?”


    “主公無需擔心。


    我們隻需要耐心等待,畢竟圍城也是不可避免的事。


    即使張易不派人護送,我們也可以直接處理孫堅,願意投降的接收,不願意的殺掉。”


    袁術滿意地點了點頭。


    ---


    段落一


    如果張易隨意派一人率軍護送,袁術也有了兩個選擇:一是設法把孫堅引出城外,我們合力擒殺他,並嫁禍於張易;另一方案則是讓陽翟縣令在孫堅的飲品中動點手腳。


    這樣一來,隻要孫堅一出城便會虛弱無力,尋常士兵都可能取其性命。


    袁術聽著閻象的計策,微笑著頻頻點頭,突然又想起了什麽,追問:“等等,孫堅怎麽會輕易出城呢?”


    閻象接著解釋道:“主公,您說如果孫堅得知劉表為討好張易,打算派兵到吳郡挖祖墳、鞭屍來給他出氣——雖還未得手,但孫堅會作何反應?”


    “那還不用說!若讓他知道劉表經過他轄下的地盤,我們可以故意放鬆防禦,給他一個出城的機會,他肯定會率軍追擊劉表以泄憤!”


    袁術深知孫堅的性格,這種情況下,孫堅極有可能采取行動。


    想到閻象這個萬無一失的計策,袁術滿意地笑了,隨即說道:“孫堅的兒子孫策號稱‘小霸王’,有萬夫不當之勇。”


    “我已經覬覦這孩子很久了!”


    袁術繼續說著,眼中透露出更多的興趣。


    如閻象所言,張易剛剛攻下荊州襄陽,需要休養生息,短期內無法再次出兵。


    張易麾下的將士也需要休息和整頓,再加上近期損失巨大,養精蓄銳成為當務之急。


    此時,他的主要目標應是江東地區。


    襄陽 ** 之後,原刺史府變成了張易的行轅。


    原先駐紮宛城的官員也被遷移到這裏,蔡琰、鄒玉兒及貂蟬等人也一並接過來住下了。


    至於蔡邕留在南陽主持學堂事務,等到襄陽的學堂數目增加後再將他調迴。


    如今所有荊州的文武大臣齊聚會議,商討下一步策略。


    李嚴首先提出,認為首要目標應該是江東。


    段落二


    袁術離開期間,李嚴巡查荊州邊境,發現益州的劉焉因疾病纏身已將一切事務交給了較為軟弱但卻知人善任的劉璋處理。


    黃權建議讓嚴顏駐守上庸以備張易軍隊。


    因此,向益州進攻必然損失慘重。


    “主公若是對益州用兵,必將遭遇重大損失!”


    李嚴總結道。


    而嚴顏是經驗豐富的老將,不容小覷。


    此外,上將軍張任更是能敵之力。


    李嚴又指出,眼下江東局勢混亂不堪,如果現在出擊,必定能夠一舉平定。


    “所以出兵江東是最佳時機。”


    李嚴表示。


    然而李儒對此卻有不同意見。


    “正方的看法並不全麵。”


    李儒輕輕說道,並提出自己的見解。


    自跟隨張易以來,雖然收複江夏的功勞歸功於徐庶、荀彧和劉伯溫等謀士,李儒參與襄陽之戰卻沒有顯著建樹。


    現在是他展現價值,獲得重視的最佳時機。


    “子康有何良策?”


    張易身著黑衣坐在主座上詢問道。


    “主公,江東雖然看似混亂,但我們若真要攻克並不困難。


    然而,那裏的世家大族根深蒂固,一旦我們控製了江東,想要清理內部事務、整頓乾坤將耗費大量時間,此為其一。”


    “其二,江東水域縱橫交錯,山川眾多。


    如果我們將之據為己有,水軍確實可以在南方無敵,但將來北伐時如何是好?沒有充足的馬匹,靠兩條腿去和北方諸侯對抗嗎?”


    李儒反問道。


    盡管劉備最近送來了幾萬匹戰馬,但這批馬對於龐大的北方諸侯軍隊來說簡直不值一提。


    “其三,南北地形差距顯著。


    北方西邊為高原,東邊為平原,擁有戰略縱深和地勢優勢;而南方山地遍布,地形錯綜複雜,難以發揮戰略機動性,並缺乏足夠的立足之地,僅能在長江沿岸有所作為。”


    “屬下認為,在拿下荊州之後,我軍應以雍涼之地為主要目標。”


    李儒手負於後,氣勢凜然說道。


    旁邊的徐庶與荀彧等人也表示讚同,他們的想法果然與李儒不謀而合。


    “江東之地雖可守不可攻,如欲偏安一隅倒是不錯的棲息地。


    然而主公的目標是統一天下!”


    若張易占據關中,則可以雄視中原!屆時仿照先秦出函穀關的戰略布局,除了袁紹之外,天下英雄恐怕難有抗衡之力。


    “主公若能控製雍涼之地,不僅可以獲取大量戰馬,並且可以從荊州派遣上將軍駐守江夏防備江東勢力。


    同時派一名勇將率軍自荊襄古道出征,雙線作戰,必能在關鍵之戰平定天下!”


    “至於江東,隻要最終順手將其納入疆土即可。


    到那時區區江東豪族,根本無足掛齒。”


    李儒描繪的未來使張易感到滿意,其他眾人亦認同這一藍圖。


    “若無人涉足江東,我們可以暫時置之不顧;如有其他人覬覦這塊寶地,我們也隻需派江夏部隊順流而下便可挫敗其圖謀。”


    因此即使再急於行動,也可以待占領雍涼之後再說,無論如何,從戰略價值上,雍涼之地遠重於江東!


    “主公,文優所言頗有道理!”


    徐庶隨之發言支持李儒的意見,畢竟這也是他心中的計劃。


    “屬下附議。”


    “在下屬也讚同。”


    張易點頭默許,環顧一圈在場的三位謀士之後,開口說道:“文優說得不錯……”


    這樣的討論讓眾人明確了未來的進軍方向與策略部署,也讓團隊內部的共識更加統一。


    聽到張易的決策,李嚴低下頭,心裏有些失落,畢竟他的建議未被采納。


    但緊接著,張易又開口道:“然而正方所說的也有其道理!”


    “江東至今沒有主心骨,雖然亂象頻生,但如果某一方豪傑率先控製了江東,而我們此時正在進攻雍涼,到時候該如何應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麻麻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