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各方心思**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 作者:天麻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樣做不僅能讓蔡瑁陷入措手不及、調遣慌亂的局麵,還能創造夾擊敵軍的機會。
與此同時君侯應迅速穩住江夏民心,選擇一個值得信賴的大將去遊說各地駐軍投降。”
“這樣,一旦江夏被收服,江陵將士必然會因心理壓力增大而動搖。
到時候派遣能言善辯之人勸降,即便黃射不接受其他人也會點頭同意。”
徐庶侃侃而談,張易則不斷點頭表示認可。
張易心中早已有譜,他下令讓薛仁貴調動青龍軍一萬餘人正是出於這個考慮。
張易轉向徐庶:“元直,毫不諱言,我請仁貴來此,就是要他率領這一萬人馬直接奔赴漢津港與鵬舉遙相唿應。
至於江夏的各個城池,不知道元直是否願意率軍將其收服?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
聽了這話,徐庶頓時愣住了。
他沒料到張易竟如此豪邁,沒問他願不願意投靠,就已經安排任務了。
不過這反而讓他更堅定了追隨的決心。
徐庶一直就有意追隨張易,如今初來乍到就被委以重任,他怎能不心生感動?於是二話不說,直接跪地高唿:“徐庶、徐元直願意為主公效力至死!”
張易大喜過望,絕不是因為得到係統的麥種獎勵而高興。
他發誓,“好!”
說罷,張易將徐庶扶起,然後轉向一旁的薛仁貴,“仁貴,聽明白了嗎?”
薛仁貴立刻點頭,“主公放心,在下這就帶兵直奔漢津港,接著進軍硯山,威懾襄陽,保證令蔡瑁望風喪膽!”
“好,去吧!帶上信鴿保持與鵬舉聯絡。”
張易吩咐完畢,薛仁貴隨即離開營帳,隻待夜幕降臨時悄聲行動。
“元直如果負責進攻江夏各城池,需多少兵馬?”
張易問道。
徐庶拱手迴答,“主公,不必太多。
剛才提到的龔都和傅彤帶領三萬民夫和三千押糧士卒一共三萬三千人。”
“這三萬三千人就交給屬下好了。”
徐庶自信一笑。
張易看出了他的計策,笑著迴應,“虛張聲勢?”
“主公果然英明!”
徐庶讚歎道。
跟聰明人交流,就是暢快。
江夏守軍大多在江陵,地方城池防守薄弱。
用三萬三千人的聲勢加上他和張易施政的威信,相信說服城裏百姓配合並不難。
張易稍加思索,點頭表示同意。
“我們在夏口繳獲了不少裝備,全部交給你用。”
“他們到了之後,你來說服民夫。
如果願意配合,會有賞賜的。”
張易繼續說道。
“主公放心,隻要說是虛張聲勢,不用上陣打仗,他們會樂意幫忙的。”
徐庶迴答。
這樣的差事既能賺取酬勞又能確保安全,誰不會同意呢?
荊州戰場上張易對陣劉表的戰事正如火如荼。
淮南的袁術和孫堅也開始激烈對抗。
其它地區頂多有一些零星摩擦。
天下諸雄的目光自然聚集到了荊豫兩州的局勢,最坐立不安的,當然是董卓。
長安城中,董卓抱著一名女子哈哈大笑:“文優,你真是料事如神啊!張易真的與劉表開戰了!”
“這是個天賜良機,主公。
建議防備馬騰韓遂等人,並派大軍出武關攻打南陽。”
董卓的手下建議道。
李儒焦急地說道:“此時張易正與劉表激戰,肯定是脫不開身的!”
說完,他瞟了一眼旁邊的呂布,希望這位第一大將能發表幾句意見。
但呂布完全沒有注意到李儒的眼神。
他隻是愣愣地盯著董卓懷裏的那位女子,眼中滿是無奈之情。
“這……文優啊,這樣做似乎不太合適吧。
馬騰和韓遂手上兵力可不少,攻打南陽若派兵太少恐怕不成。”
董卓皺著眉頭說。
“若是兵馬太多了,他們肯定會利用這個機會反撲,我們恐怕要吃大虧。”
董卓猶豫了一下,對李儒的建議心存顧慮。
不僅如此,他對呂布也漸漸失去了信任,因為後者似乎對自己的妾室動了心,這種行為讓董卓十分不悅,決定不讓呂布帶兵出征。
聽到董卓這番話,李儒心頭一驚,暗想怎麽到了這地步!
正當他打算繼續勸說時,卻看到董卓已經麵露不耐煩,摟著他寵溺的小妾,徑直向後院走去。
李儒望著離去的背影,心中不禁黯然。
曾經那有雄心壯誌的人現在已經變得如此萎靡了!
呂布也同樣看著董卓離去的身影,耳畔迴響著那對眷侶的嬉笑聲,這讓他覺得刺耳無比。
李儒迴頭,瞥見呂布注視著董卓的眼神裏泛起恨意,心中的火氣瞬間上湧。
他迴想這些日子裏董卓的行為,最終壓抑不住,猛地噴了一口血,“噗”
倒在地上。
周圍的侍衛看到這一幕連忙高聲唿喊:“主公!主公!”
其中一人更是喊道:“李中丞吐血了!”
已經快要步入內室的董卓聞訊趕來,跑得喘息不已,一身肥肉來迴顛簸。
李儒聞言,卻沒有絲毫感動。
如果是以前,董卓早該立即衝到他身邊大喊:“文優,我們馬上出兵!”
但現在沒有……
難道一切真的不一樣了?董卓現在確實不願出兵,內心充滿恐懼。
江夏守軍剛剛在張易水手下失利;嶽飛以不足三萬人的兵力擊敗十幾萬荊州大軍,並斬敵數萬……
名聲掃地的董卓再也經不起任何損失了!人人都視他為過街老鼠,此等境遇使他不敢冒險行動。
“文優!文優!趕快去叫太醫!”
董卓急切地喊著。
而這一切,在李儒看來,更印證了一個無可奈何的結局……
要是他真的派兵攻打南陽,惹怒了張易,並轉而與劉表和談後再掉頭攻擊自己,這可如何是好?
對董卓來說,這場 ** 他根本輸不起!此刻,在董卓的後院。
李儒臥病在床,太醫正在為他診脈。
一旁的董卓顯得十分焦慮,不停地來迴踱步。
呂布則是心情抑鬱,找個地方獨自飲酒消愁。
“情況如何?”
董卓急切地問道。
“啟稟相國,李中丞是因為怒火攻心導致吐血,我會開些調理身體的藥材,但他需要一段時間臥床休養。”
與此同時君侯應迅速穩住江夏民心,選擇一個值得信賴的大將去遊說各地駐軍投降。”
“這樣,一旦江夏被收服,江陵將士必然會因心理壓力增大而動搖。
到時候派遣能言善辯之人勸降,即便黃射不接受其他人也會點頭同意。”
徐庶侃侃而談,張易則不斷點頭表示認可。
張易心中早已有譜,他下令讓薛仁貴調動青龍軍一萬餘人正是出於這個考慮。
張易轉向徐庶:“元直,毫不諱言,我請仁貴來此,就是要他率領這一萬人馬直接奔赴漢津港與鵬舉遙相唿應。
至於江夏的各個城池,不知道元直是否願意率軍將其收服?希望你能助我一臂之力。”
聽了這話,徐庶頓時愣住了。
他沒料到張易竟如此豪邁,沒問他願不願意投靠,就已經安排任務了。
不過這反而讓他更堅定了追隨的決心。
徐庶一直就有意追隨張易,如今初來乍到就被委以重任,他怎能不心生感動?於是二話不說,直接跪地高唿:“徐庶、徐元直願意為主公效力至死!”
張易大喜過望,絕不是因為得到係統的麥種獎勵而高興。
他發誓,“好!”
說罷,張易將徐庶扶起,然後轉向一旁的薛仁貴,“仁貴,聽明白了嗎?”
薛仁貴立刻點頭,“主公放心,在下這就帶兵直奔漢津港,接著進軍硯山,威懾襄陽,保證令蔡瑁望風喪膽!”
“好,去吧!帶上信鴿保持與鵬舉聯絡。”
張易吩咐完畢,薛仁貴隨即離開營帳,隻待夜幕降臨時悄聲行動。
“元直如果負責進攻江夏各城池,需多少兵馬?”
張易問道。
徐庶拱手迴答,“主公,不必太多。
剛才提到的龔都和傅彤帶領三萬民夫和三千押糧士卒一共三萬三千人。”
“這三萬三千人就交給屬下好了。”
徐庶自信一笑。
張易看出了他的計策,笑著迴應,“虛張聲勢?”
“主公果然英明!”
徐庶讚歎道。
跟聰明人交流,就是暢快。
江夏守軍大多在江陵,地方城池防守薄弱。
用三萬三千人的聲勢加上他和張易施政的威信,相信說服城裏百姓配合並不難。
張易稍加思索,點頭表示同意。
“我們在夏口繳獲了不少裝備,全部交給你用。”
“他們到了之後,你來說服民夫。
如果願意配合,會有賞賜的。”
張易繼續說道。
“主公放心,隻要說是虛張聲勢,不用上陣打仗,他們會樂意幫忙的。”
徐庶迴答。
這樣的差事既能賺取酬勞又能確保安全,誰不會同意呢?
荊州戰場上張易對陣劉表的戰事正如火如荼。
淮南的袁術和孫堅也開始激烈對抗。
其它地區頂多有一些零星摩擦。
天下諸雄的目光自然聚集到了荊豫兩州的局勢,最坐立不安的,當然是董卓。
長安城中,董卓抱著一名女子哈哈大笑:“文優,你真是料事如神啊!張易真的與劉表開戰了!”
“這是個天賜良機,主公。
建議防備馬騰韓遂等人,並派大軍出武關攻打南陽。”
董卓的手下建議道。
李儒焦急地說道:“此時張易正與劉表激戰,肯定是脫不開身的!”
說完,他瞟了一眼旁邊的呂布,希望這位第一大將能發表幾句意見。
但呂布完全沒有注意到李儒的眼神。
他隻是愣愣地盯著董卓懷裏的那位女子,眼中滿是無奈之情。
“這……文優啊,這樣做似乎不太合適吧。
馬騰和韓遂手上兵力可不少,攻打南陽若派兵太少恐怕不成。”
董卓皺著眉頭說。
“若是兵馬太多了,他們肯定會利用這個機會反撲,我們恐怕要吃大虧。”
董卓猶豫了一下,對李儒的建議心存顧慮。
不僅如此,他對呂布也漸漸失去了信任,因為後者似乎對自己的妾室動了心,這種行為讓董卓十分不悅,決定不讓呂布帶兵出征。
聽到董卓這番話,李儒心頭一驚,暗想怎麽到了這地步!
正當他打算繼續勸說時,卻看到董卓已經麵露不耐煩,摟著他寵溺的小妾,徑直向後院走去。
李儒望著離去的背影,心中不禁黯然。
曾經那有雄心壯誌的人現在已經變得如此萎靡了!
呂布也同樣看著董卓離去的身影,耳畔迴響著那對眷侶的嬉笑聲,這讓他覺得刺耳無比。
李儒迴頭,瞥見呂布注視著董卓的眼神裏泛起恨意,心中的火氣瞬間上湧。
他迴想這些日子裏董卓的行為,最終壓抑不住,猛地噴了一口血,“噗”
倒在地上。
周圍的侍衛看到這一幕連忙高聲唿喊:“主公!主公!”
其中一人更是喊道:“李中丞吐血了!”
已經快要步入內室的董卓聞訊趕來,跑得喘息不已,一身肥肉來迴顛簸。
李儒聞言,卻沒有絲毫感動。
如果是以前,董卓早該立即衝到他身邊大喊:“文優,我們馬上出兵!”
但現在沒有……
難道一切真的不一樣了?董卓現在確實不願出兵,內心充滿恐懼。
江夏守軍剛剛在張易水手下失利;嶽飛以不足三萬人的兵力擊敗十幾萬荊州大軍,並斬敵數萬……
名聲掃地的董卓再也經不起任何損失了!人人都視他為過街老鼠,此等境遇使他不敢冒險行動。
“文優!文優!趕快去叫太醫!”
董卓急切地喊著。
而這一切,在李儒看來,更印證了一個無可奈何的結局……
要是他真的派兵攻打南陽,惹怒了張易,並轉而與劉表和談後再掉頭攻擊自己,這可如何是好?
對董卓來說,這場 ** 他根本輸不起!此刻,在董卓的後院。
李儒臥病在床,太醫正在為他診脈。
一旁的董卓顯得十分焦慮,不停地來迴踱步。
呂布則是心情抑鬱,找個地方獨自飲酒消愁。
“情況如何?”
董卓急切地問道。
“啟稟相國,李中丞是因為怒火攻心導致吐血,我會開些調理身體的藥材,但他需要一段時間臥床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