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此言一出,荀攸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從古到今,海戰一向是大船壓倒小船,數量多的一方勝過多船。”


    他接著說:“要是福船隻夠宏大,在這數十艘排成一線的攻勢中,再配合蒙衝走舸,在一次交鋒之中,說不定就可以打敗江夏的大半海軍!不僅如此,時間充足我們還能製造一些海鶻船,進一步壯大我們的水軍!”


    這些 ** 性的戰船一旦出現,對江夏必將是沉重的一擊。


    四人討論得熱火朝天,大戰臨近也給他們提供了一些情緒上的緩衝。


    之前參與討伐董卓,對張易來說並不怎麽具有風險。


    但現在這場戰事決定荊州的命運,且是他第一次單線作戰,所以大家難免有些緊張。


    然而,有個人比他們都還緊張——收到張易書信的劉表,臉像被烏雲籠罩般難看。


    “放屁!”


    在一群幕僚與將領前,他直接引用了猛虎王的台詞。


    “什麽**南洋的老百姓絕對全是被張易收買的死士!”


    本來打算利用聖旨這個噱頭,指責張易與董卓同流合汙並謀奪荊州。


    這樣不僅讓他成了亂臣賊子,還可以借董卓之名要求討伐張易,而現在看來這一切都落空了。


    張易反而用殺了南陽百姓作為借口更加合理。


    蔡中和蔡瑁他們倆完全不在張易考慮範圍裏。


    至於蔡氏兄弟說什麽來著?


    原來他們提到的人不僅是暗諷蔡家,還捎帶上荊州刺史劉表。


    劉表若強顏歡笑還把他們的腦袋送給張易的話,那就真是丟臉丟到了底了!更何況張易想占據荊州已經是昭然若揭的事實,與其將蔡氏兩兄弟處決還不如留他們在身邊以作屏障應對張易來襲。


    上麵劉表震怒不已,而底下的荊州官員們的臉色也五味雜陳。


    以蔡瑁為代表的幾大豪族麵有不悅,紛紛譴責張易;但蒯越為首的則是一些眼中有讚賞之色的世家代表,盡管迅速又平複下來。


    實際上,他們想法都大同小異:一個是目前最頂級家族之一,另一個有潛力崛起為未來最頂流的勢力。


    兩者結合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榮辱與共、國祚長存。


    你說什麽?張易從來沒提起過這事?


    別開玩笑了。


    看荀家如此堅定地支持他,顯然是得到了類似的承諾。


    荀彧和荀攸隻能苦笑:你們還真是誤會了……


    唯獨向郎忍俊不禁。


    他很想前往南陽,但劉表卻不允許。


    既然無法成行,那就隻好讓劉表難受一下。


    作為漢室知名的藏書家,不知道多少大學者都向他借過書。


    劉表也不例外。


    因此,他不敢輕易傷害向郎一家。


    “援軍還需要多長時間才能抵達?”


    劉表把手中的信件揉成一團,怒喝道。


    “主公,各地已經陸續派遣兵馬,就連平日裏不對付的韓玄和劉度也派兵前來支援。”


    蔡瑁匯報道。


    聽著這些,劉表冷笑道。


    長沙太守韓玄和零陵太守劉度均是荊州世家大族,當然不願意看到張易完全掌控荊州。


    “算上時間,十日後大軍就可在南郡集結。”


    蔡瑁計算著。


    “太慢了!”


    劉表搖頭,“命令他們加快速度,日夜兼程。”


    張易那邊已經集結完兵馬了,而我們的軍隊還在路上。


    時間緊迫,必須立即行動。


    “是!”


    蔡淼明白過來。


    一群士兵罷了,多趕幾天路又怎麽樣?早點趕到才能確保他們的安全。


    宛城太守府前的高台上,張易身披重甲、手持寶劍(這劍乃是袁術所贈),屹立於此。


    背後是握雙戟的典韋。


    台下聚集著南陽的文臣武將以及圍觀的百姓,其中包括不少眼神銳利的人。


    來了!


    武器都已經準備好了!


    “劉表不肯交出蔡中和蔡和!”


    張易大聲宣布,聲音洪亮且清晰。


    “ ** 南陽百姓,如何處置?”


    張易這一番話,並非說給在場每個人聽,而是傳達給全南陽的人聽。


    是為了激勵士兵們士氣,讓他們明確自己的任務和目標。


    眾人的迴答幾乎是脫口而出:“以牙還牙, ** 雪恨!”


    知情的百姓也跟著大聲唿喊起來,士兵眼中滿是怒火。


    隻需張易一聲令下,大家便會一同南下直取劉表首級。


    “嶽飛接劍!”


    張易舉起手中的寶劍。


    嶽飛應聲上前,接過那劍。


    “按照我們之前商議的,由嶽飛擔任南郡前線主帥。


    一切行動聽其指揮,如有違抗命令,憑手中利劍可先斬後奏。”


    張易嚴厲地說。


    嶽飛大聲應承,並攜劍迴歸隊列。


    張易拿起旁邊的兩支六沉槍,高舉過頭,震怒地喝道:“出發!”


    隨著“殺!殺!殺!”


    之聲不絕於耳,軍隊浩浩蕩蕩出了宛城,分成兩隊朝不同方向前進。


    其中一隊迅速往南郡挺進。


    張易統領另一隊人馬,由他本人帶領劉伯溫、薛仁貴、黃忠、太史慈、趙雲、魏延等人疾馳前往江夏。


    他們趕路僅有一天的時間便抵達了文聘所設的水軍營地。


    張易率眾人進入營帳,落座商議戰事。


    “主公,一切準備就緒,隻需待您下令,我等便可沿漢水順流而下,一舉攻取江夏!”


    文聘第一個出列,高聲匯報道。


    旁邊的甘寧早已按捺不住興奮之情,今天就是建功立業之時!“軍師。”


    張易看著積極請戰的眾人,笑了笑,轉頭看向劉伯溫,開口問道。


    劉伯溫手持羽扇從容踱步而出,搖著手中的羽扇,顯得從容不迫,“主公,依我看,在用兵之際首先是要贏得人心;其次才是武力。”


    張易聞言思考了一番:“軍師之意是說,鑒於江夏鄰近南陽,其百姓皆知南陽善政,我們若能宣傳一番或許可以誘使百姓開關歸順,即便未能開城投誠,暗中裏應外合也頗有益處?”


    劉伯溫躬身迴道:“主公果然英明。”


    張易略作沉思卻輕輕搖頭:“軍師此計雖妙,但劉表麾下兵馬氣勢正盛,我們這邊壓力很大,時間不容我們去施展這樣的緩計呀。


    現在我們需要快速取勝!”


    畢竟張易正在同時麵臨兩線作戰,根本沒有多餘的時間慢慢離間江夏人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麻麻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