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錦帆賊,甘寧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 作者:天麻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派遣如李嗣業和張遼等猛將就是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
而江夏地區水係發達,作戰必依賴舟船。
注意到文聘投來的自信目光,張易對他說道,“仲業信心滿滿啊!”
眾人都看向文聘並微笑。
文聘並未感到局促,而是大方地點了點頭,“主公給屬下那本書已經仔細研究過了。
在各種船隻的幫助下,黃祖麾下的水軍絕對不是我們的對手。”
“主公隻需等待末將在水麵擊敗黃祖的消息。”
“不錯!”
張易讚同道,但隨即警告說,“有鬥誌固然是好事,但也千萬不要輕視敵人。”
想起曹軍在赤壁慘敗的經曆,他也警惕不要重蹈覆轍。
“屬下明白了!”
文聘臉微紅,顯然意識到自己有些過於自滿。
“主公!水上交鋒應當優先考慮弓箭的作用,”
黃忠跨前一步說,“末下願意率朱雀軍與玄武軍合作,由仲業指揮。”
黃忠所率領的朱雀軍均為善射的好手。
“漢升所言極是,”
張易點頭附和,“本來我也準備這麽安排。
白虎和朱雀兩軍中善於射箭的人士加上玄武軍共有四萬,全歸於仲業麾下。
等到上岸之後再各自返迴本部。”
“末將遵命!”
黃忠、趙雲等人依次響應,拱手敬禮,表示領命。
“江夏戰線,我將親自率兵出征,劉伯溫則作為隨軍軍師!”
張易堅定地宣布。
“上一次南陽由文長駐守,這一次應該換個人了。
仁貴,你留下繼續負責鎮守南陽吧。
其一要提防袁術,其二也要注意武關的安全,具體如何部署就全權交給你來處理。”
張易繼續說。
魏延聽了這番話,終於鬆了一口氣。
上一次參與聯軍討伐董卓時,張易讓他留在後方,結果連續幾個月都隻有對付山賊,現在終於有機會跟隨出征荊州了。
“這次即將出兵,即便我們有皇上的聖旨為憑,但我們已經和劉表約定不相侵擾,若是此時突然發兵,恐怕會有損我們的一貫形象。”
張易略顯無奈地說。
說到這兒,他的臉頰微微發紅——之前承諾互不侵犯實際上隻是為了爭取時間。
荀彧等人沒有取笑張易,而是經過片刻思索後站了出來。
“主公不必過多在意這些,用兵打仗之時,暫時休戰隨時再起兵實屬正常。”
“主公名義上是荊州牧,誰也沒法幹涉您對領地的處理。”
“您可以先寫一封信告知劉景升,表明南陽事務已經理順,問他何時準備交還荊州;如果他不迴應或拒絕交還,我們可以向天下公布他的過失,以此為開戰的理由。”
緊接著荀攸笑著補充道,“叔父所言極是,除此之外我還有個建議——我們可以派遣一些‘死間’。”
當他說出“死間”
二字時,滿堂的人都感到一絲寒意,接著李元芳進言。
剛剛迴來的他被問道對麵江岸是否有蔡家的人駐紮。
“玄武軍建立在長江對麵引起了襄陽方麵的憂慮,所以派了蔡家的蔡中、蔡和駐守此地,說是派兵實則為了監視。”
“那請問蔡氏兄弟的性格如何?是否容易動怒?”
荀攸又追問孫乾。
“稟軍師,這兩人我確實見過幾次,確實才能有限卻誌氣很高,性情殘暴兇戾。”
孫乾迴答。
於是荀攸滿意地道,“主公可以安排幾個死間前往對岸聲稱拜訪親友,並且故意激起他們不滿。
這二人性格暴戾必定不會容忍,會出手 ** 這些人。”
“之後我們會致信劉表,要求處死這兩個監查者,為無辜百姓昭雪冤屈!”
聽完荀攸計劃後,張易心領神會,“至於如何選派死間的細節問題... 這種特殊任務,李統領更合適去執行吧,無論采取恐嚇還是 ** 都可以交由他全權負責。”
“元芳,你聽見了嗎?”
張易問道。
李元芳恭敬地迴應道:“主公放心,屬下立即就去辦理。”
當張易離去後,荀彧和其他人也相繼離開了大堂。
他們需要詳細商討運輸多少糧草和軍備,以及攻打策略與後續治理方案。
這都是他們亟需籌備的事項。
片刻之後,張易環視了一下空蕩的大堂,隨即起身對旁邊的典韋說道:“山君,走吧,我們去求賢館看看,最近是否有新的人才到來。”
典韋立刻拿起雙戟跟隨其後,十幾名侍衛緊緊護送在側。
一行人快步朝著求賢館進發。
---
宛城城門外的公告牌前停著一輛牛車。
車內一位五十多歲的婦女拉著路過的老者不斷詢問:“大哥,這南陽真的像傳言中那麽好嗎?”
老者看向牛車上詢問的老婦及她身邊大約三十來歲強壯的漢子。
男子目光犀利,身旁木板上橫放著兩柄沉重的大鐵戟和一張黑弓,並散布著一些帶著磨損痕跡的箭矢,箭頭還帶有血跡斑斑的痕跡。
這兩柄鐵戟幾乎可以媲美護衛營統領所使用的兵器。
“當然好啊,大姐!”
老者迴應說,“咱這裏的百姓過得絕對是最舒服的。”
聽完這席話,那老婦頻頻點頭,然而旁邊的男人表情未見太多變化,似乎早已經聽聞許多類似的評價。
“母親,自從進入南陽以來,你一直都在打聽這裏的情況,”
男子笑著抱怨道。
“活了一大把年紀了,我從未見過一個地方如此重視百姓,難免會有疑問。”
婦人解釋說。
“我們就在這兒安頓下來吧,不再去揚州了。
聽說張太守是一代明君,留在這裏是明智之選。”
兒子沉思片刻後決定道。
老婦像是讀懂了兒子心中所想,安慰他說:“我們知道揚州刺史劉繇對有恩,等你以後有能力了自然會報答他,但不必非要去那裏效力。
如今青州 ** 頻繁,生存不易;而在南陽這片淨土可以安心生活。
天下太平後再迴東萊吧。”
女子暢享未來的同時,她的兒子注視著城牆公告上顯著的《求賢令》。
老人剛才也提到隻要有能力,在求賢館定能找到一官半職的機會。
“娘,不如讓孩兒前往求賢館一試,若這張易真的是位明主,幫他成就一番大事以早日平定四方。
這樣咱們娘倆就能早點迴到故鄉東萊了。”
“但願我還活著能看到那一天吧。”
老夫人笑著說了一些自嘲的話,那漢子一聽著急了:“娘,您這說的是哪裏話!”
“等我把您安頓好,就去求賢館看看。
憑著我的武藝,一定能謀個官職。”
“剛才那位老人家說,醫學院的張仲景院長會幫南陽的文武官員及其家屬看病調理。”
“到時候我帶您去找他瞧一瞧,調理好身子,一定可以看到天下太平的日子!”
兩人說著便乘坐牛車前往一棟宅院,那是準備出售的房子。
“主公!”
這時張易也來到了求賢館門前,今日當班的是郭攸之。
“攸之,有沒有什麽人才到來?”
張易拍了拍郭攸之的肩膀,笑著問。
“主公,確實有不少人來,但其中有些人是欺世盜名之輩。”
郭攸之沉思了一下說,“伯溫先生和文若先生已經整理了名單,並上報上去,這些人中多數被安排擔任刀筆吏或百夫長。”
“現在求賢館裏有文人72人,武人38人,正在等待伯溫先生和鵬舉將軍考核評分。”
考核結果將決定他們能在南陽軍中擔任的官職。
張易掃視了一圈,發現這些人雖然有一定的武藝,但也隻是普普通通。
但他堅持來了就不輕易放棄的原則,哪怕這些人的武藝隻比普通士兵強些,隻要背景調查沒問題,張易基本都留了下來。
“把這一批的名單拿給我看看。”
張易道。
郭攸之連忙到案前拿了一份冊子交給張易。
張易接過後便仔細翻看,裏麵的人名對他來說全是陌生人,直到他看到了最後一頁。
看到那熟悉的一個人名時,他微微揚起了眉毛。
“甘寧,字興霸,巴郡人士。
早年曾為盜匪,被稱為錦帆賊。”
張易朗讀完對甘寧的介紹後說道。
郭攸之連忙點頭:“主公,這甘寧勇武異常,曆次來報名的人中數甘寧最厲害。
隻是主公您向來重視品德,我不知道該不該錄用他,所以在名單中特地作了批注。”
“本打算請示主公,誰知主公今天自己就來了。”
張易微笑著點了點頭。
想到這位甘寧甘興霸,他心中暗喜——水軍正缺一位出色的先鋒大將!
像文聘性格沉穩且精通兵法,作為水軍統帥非常適合;但是衝鋒陷陣似乎並不在他所擅長之列。
此次出征江夏,張易原本想委派荊州長大的黃忠和魏延擔任先鋒。
但此刻有了甘寧這樣陸地、水上都極為勇猛的武將再好不過。
“甘寧,我要留下你!”
張易合上冊子問,“甘寧在哪裏?”
“主公,所有人都被安置在後院。”
郭攸之道。
“把這些前來應征的三十多個武人都帶到演武場,我要親自進行考核和分配官職!”
張易說罷轉身離去。
郭攸之的動作迅速,立即前往後院,叫醒了正在休息的人們,並宣布即將進行考核。
“不是說嶽飛將軍沒空,要等兩天之後才能考核嗎?”
人群中有人大惑不解地問道。
而江夏地區水係發達,作戰必依賴舟船。
注意到文聘投來的自信目光,張易對他說道,“仲業信心滿滿啊!”
眾人都看向文聘並微笑。
文聘並未感到局促,而是大方地點了點頭,“主公給屬下那本書已經仔細研究過了。
在各種船隻的幫助下,黃祖麾下的水軍絕對不是我們的對手。”
“主公隻需等待末將在水麵擊敗黃祖的消息。”
“不錯!”
張易讚同道,但隨即警告說,“有鬥誌固然是好事,但也千萬不要輕視敵人。”
想起曹軍在赤壁慘敗的經曆,他也警惕不要重蹈覆轍。
“屬下明白了!”
文聘臉微紅,顯然意識到自己有些過於自滿。
“主公!水上交鋒應當優先考慮弓箭的作用,”
黃忠跨前一步說,“末下願意率朱雀軍與玄武軍合作,由仲業指揮。”
黃忠所率領的朱雀軍均為善射的好手。
“漢升所言極是,”
張易點頭附和,“本來我也準備這麽安排。
白虎和朱雀兩軍中善於射箭的人士加上玄武軍共有四萬,全歸於仲業麾下。
等到上岸之後再各自返迴本部。”
“末將遵命!”
黃忠、趙雲等人依次響應,拱手敬禮,表示領命。
“江夏戰線,我將親自率兵出征,劉伯溫則作為隨軍軍師!”
張易堅定地宣布。
“上一次南陽由文長駐守,這一次應該換個人了。
仁貴,你留下繼續負責鎮守南陽吧。
其一要提防袁術,其二也要注意武關的安全,具體如何部署就全權交給你來處理。”
張易繼續說。
魏延聽了這番話,終於鬆了一口氣。
上一次參與聯軍討伐董卓時,張易讓他留在後方,結果連續幾個月都隻有對付山賊,現在終於有機會跟隨出征荊州了。
“這次即將出兵,即便我們有皇上的聖旨為憑,但我們已經和劉表約定不相侵擾,若是此時突然發兵,恐怕會有損我們的一貫形象。”
張易略顯無奈地說。
說到這兒,他的臉頰微微發紅——之前承諾互不侵犯實際上隻是為了爭取時間。
荀彧等人沒有取笑張易,而是經過片刻思索後站了出來。
“主公不必過多在意這些,用兵打仗之時,暫時休戰隨時再起兵實屬正常。”
“主公名義上是荊州牧,誰也沒法幹涉您對領地的處理。”
“您可以先寫一封信告知劉景升,表明南陽事務已經理順,問他何時準備交還荊州;如果他不迴應或拒絕交還,我們可以向天下公布他的過失,以此為開戰的理由。”
緊接著荀攸笑著補充道,“叔父所言極是,除此之外我還有個建議——我們可以派遣一些‘死間’。”
當他說出“死間”
二字時,滿堂的人都感到一絲寒意,接著李元芳進言。
剛剛迴來的他被問道對麵江岸是否有蔡家的人駐紮。
“玄武軍建立在長江對麵引起了襄陽方麵的憂慮,所以派了蔡家的蔡中、蔡和駐守此地,說是派兵實則為了監視。”
“那請問蔡氏兄弟的性格如何?是否容易動怒?”
荀攸又追問孫乾。
“稟軍師,這兩人我確實見過幾次,確實才能有限卻誌氣很高,性情殘暴兇戾。”
孫乾迴答。
於是荀攸滿意地道,“主公可以安排幾個死間前往對岸聲稱拜訪親友,並且故意激起他們不滿。
這二人性格暴戾必定不會容忍,會出手 ** 這些人。”
“之後我們會致信劉表,要求處死這兩個監查者,為無辜百姓昭雪冤屈!”
聽完荀攸計劃後,張易心領神會,“至於如何選派死間的細節問題... 這種特殊任務,李統領更合適去執行吧,無論采取恐嚇還是 ** 都可以交由他全權負責。”
“元芳,你聽見了嗎?”
張易問道。
李元芳恭敬地迴應道:“主公放心,屬下立即就去辦理。”
當張易離去後,荀彧和其他人也相繼離開了大堂。
他們需要詳細商討運輸多少糧草和軍備,以及攻打策略與後續治理方案。
這都是他們亟需籌備的事項。
片刻之後,張易環視了一下空蕩的大堂,隨即起身對旁邊的典韋說道:“山君,走吧,我們去求賢館看看,最近是否有新的人才到來。”
典韋立刻拿起雙戟跟隨其後,十幾名侍衛緊緊護送在側。
一行人快步朝著求賢館進發。
---
宛城城門外的公告牌前停著一輛牛車。
車內一位五十多歲的婦女拉著路過的老者不斷詢問:“大哥,這南陽真的像傳言中那麽好嗎?”
老者看向牛車上詢問的老婦及她身邊大約三十來歲強壯的漢子。
男子目光犀利,身旁木板上橫放著兩柄沉重的大鐵戟和一張黑弓,並散布著一些帶著磨損痕跡的箭矢,箭頭還帶有血跡斑斑的痕跡。
這兩柄鐵戟幾乎可以媲美護衛營統領所使用的兵器。
“當然好啊,大姐!”
老者迴應說,“咱這裏的百姓過得絕對是最舒服的。”
聽完這席話,那老婦頻頻點頭,然而旁邊的男人表情未見太多變化,似乎早已經聽聞許多類似的評價。
“母親,自從進入南陽以來,你一直都在打聽這裏的情況,”
男子笑著抱怨道。
“活了一大把年紀了,我從未見過一個地方如此重視百姓,難免會有疑問。”
婦人解釋說。
“我們就在這兒安頓下來吧,不再去揚州了。
聽說張太守是一代明君,留在這裏是明智之選。”
兒子沉思片刻後決定道。
老婦像是讀懂了兒子心中所想,安慰他說:“我們知道揚州刺史劉繇對有恩,等你以後有能力了自然會報答他,但不必非要去那裏效力。
如今青州 ** 頻繁,生存不易;而在南陽這片淨土可以安心生活。
天下太平後再迴東萊吧。”
女子暢享未來的同時,她的兒子注視著城牆公告上顯著的《求賢令》。
老人剛才也提到隻要有能力,在求賢館定能找到一官半職的機會。
“娘,不如讓孩兒前往求賢館一試,若這張易真的是位明主,幫他成就一番大事以早日平定四方。
這樣咱們娘倆就能早點迴到故鄉東萊了。”
“但願我還活著能看到那一天吧。”
老夫人笑著說了一些自嘲的話,那漢子一聽著急了:“娘,您這說的是哪裏話!”
“等我把您安頓好,就去求賢館看看。
憑著我的武藝,一定能謀個官職。”
“剛才那位老人家說,醫學院的張仲景院長會幫南陽的文武官員及其家屬看病調理。”
“到時候我帶您去找他瞧一瞧,調理好身子,一定可以看到天下太平的日子!”
兩人說著便乘坐牛車前往一棟宅院,那是準備出售的房子。
“主公!”
這時張易也來到了求賢館門前,今日當班的是郭攸之。
“攸之,有沒有什麽人才到來?”
張易拍了拍郭攸之的肩膀,笑著問。
“主公,確實有不少人來,但其中有些人是欺世盜名之輩。”
郭攸之沉思了一下說,“伯溫先生和文若先生已經整理了名單,並上報上去,這些人中多數被安排擔任刀筆吏或百夫長。”
“現在求賢館裏有文人72人,武人38人,正在等待伯溫先生和鵬舉將軍考核評分。”
考核結果將決定他們能在南陽軍中擔任的官職。
張易掃視了一圈,發現這些人雖然有一定的武藝,但也隻是普普通通。
但他堅持來了就不輕易放棄的原則,哪怕這些人的武藝隻比普通士兵強些,隻要背景調查沒問題,張易基本都留了下來。
“把這一批的名單拿給我看看。”
張易道。
郭攸之連忙到案前拿了一份冊子交給張易。
張易接過後便仔細翻看,裏麵的人名對他來說全是陌生人,直到他看到了最後一頁。
看到那熟悉的一個人名時,他微微揚起了眉毛。
“甘寧,字興霸,巴郡人士。
早年曾為盜匪,被稱為錦帆賊。”
張易朗讀完對甘寧的介紹後說道。
郭攸之連忙點頭:“主公,這甘寧勇武異常,曆次來報名的人中數甘寧最厲害。
隻是主公您向來重視品德,我不知道該不該錄用他,所以在名單中特地作了批注。”
“本打算請示主公,誰知主公今天自己就來了。”
張易微笑著點了點頭。
想到這位甘寧甘興霸,他心中暗喜——水軍正缺一位出色的先鋒大將!
像文聘性格沉穩且精通兵法,作為水軍統帥非常適合;但是衝鋒陷陣似乎並不在他所擅長之列。
此次出征江夏,張易原本想委派荊州長大的黃忠和魏延擔任先鋒。
但此刻有了甘寧這樣陸地、水上都極為勇猛的武將再好不過。
“甘寧,我要留下你!”
張易合上冊子問,“甘寧在哪裏?”
“主公,所有人都被安置在後院。”
郭攸之道。
“把這些前來應征的三十多個武人都帶到演武場,我要親自進行考核和分配官職!”
張易說罷轉身離去。
郭攸之的動作迅速,立即前往後院,叫醒了正在休息的人們,並宣布即將進行考核。
“不是說嶽飛將軍沒空,要等兩天之後才能考核嗎?”
人群中有人大惑不解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