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易發問。


    隨著他的話語落下,所有的白馬義從都將視線集中在了人群中的一個身影上。


    順著眾人的目光望去,張易見到了一位身披輕甲、手握長槍的英俊少年騎在白馬上。這匹白馬與其他普通白馬不同。


    那白馬上掛有一張弓,另一邊則是用布纏繞著一件長長的物品,似乎是武器。


    馬背上還背著一個大包裹,鼓鼓囊囊,讓張易猜不出其中是什麽東西。


    “常山趙子龍!”


    一個白馬義從喊道。一個人發聲後,隨即整個隊伍齊唿:“常山趙子龍!” 張易嘴角露出一絲笑容,大聲迴應道:“常山趙子龍在哪!”


    話音一落,人群立刻靜默下來,所有人目光一致望向那位年輕的將領。


    “晚輩便是!”


    趙雲迴應,略顯無奈。他出於敬仰公孫瓚保護國家安全、抵禦外來侵略者的行動,而從冀州來到幽州投靠公孫。結果不僅被安排看守糧倉,還很快就被派遣外出,真是不走運至極。


    張易隨即問道:“好!子龍,願意讓大家都看到你的本事嗎?”接著指向身旁的黃忠介紹:“這位是黃忠,表字漢升,他曾與呂布單獨交戰,未分高下!”


    黃忠並未因此感到驕傲或自豪,反而表現出非常低調的態度:“主公過獎了,那時呂布正當壯年,屬下已感力不從心。”


    “如果子龍能在漢升的手下堅持超過兩百個迴合,我便提升你為別部司馬!”張易激動地表示,


    並鼓舞道:“讓大家都來看看北方勇士的真麵目!”


    趙雲迴頭看了一眼他的同僚們,心中堅定了信念。他知道,這樣做不僅能顯示他對張易的信任和支持,同時也能夠化解部隊中存在的不滿情緒。


    然而,張易讓自己出陣顯然有更深層次的目的——證明自己並非因為特別偏愛就給予重賞。


    而且,對於武者而言,又有誰能抵擋住與強敵較量、證明自我價值的 ** ?


    盡管呂布被譽為天下無敵,但對於無數習武之士來說,他們從未真正獲得挑戰這一頭銜的機會。


    黃忠能與呂布戰成平手的事實,已經使很多人將他們視為同等水平的存在。戰勝黃忠,就意味著可能達到最高的武藝境界。對趙雲來說,這一切並不重要;他想要做的隻是驗證自己多年的訓練與技藝。


    “既然府君有旨,晚輩必定遵命!”


    趙雲答道,放下手中的長槍,從馬上取下那件被布條包裹的武器。


    打開一看,一杆閃耀著寒光的長槍赫然顯現,槍身刻有隱約的龍形花紋,鋒芒畢露,引發現場的一陣讚歎。張易笑著認出了這把聞名遐邇的龍膽亮銀槍。


    “請賜教!”


    趙雲跳下馬來,穩持龍膽亮銀槍,溫和地說道。


    周圍,白馬義從們已圍成一圈,等待這場精彩的步行決鬥上演。因為空間狹小,即使擅長騎射的騎兵此刻也隻能徒步戰鬥。


    黃忠微微眯起了眼睛。從趙雲的姿態中,他已經意識到這位看似不過二十幾歲的少年絕非等閑之輩!


    “小心了,子龍!”


    隨著黃忠緩緩舉起他手中的九鳳朝陽刀,兩人體內散發出來的氣勢猶如實體般厚重,雖未正式交手,卻讓四周觀戰者感受到了強烈的緊張氛圍。


    趙雲偏愛靈活戰鬥,而黃忠卻鍾情於強硬攻勢。


    對抗擅長使槍的高手,千萬不能貿然進攻。一旦對手把武器撥向一邊,緊接著一用腰力,就可以迅速轉過槍頭朝你的胸膛發動攻擊。


    不過這規律隻適用於普通人,並不適用黃忠。因為少有槍法高手能讓他手中的九鳳朝陽刀偏離軌道。


    隻見黃忠雙臂一振,直奔趙雲斬落。


    黃忠與呂布對戰的那一幕,趙雲雖然站在遠處觀戰,但兩人揮動武器時的磅礴力量依舊讓他印象深刻。


    深知自己力量不及黃忠的趙雲,明智地選擇了側身避讓。


    大型長刀,由於前端重如鐵錘,蓄力揮砍後受慣性影響,短時之內極難調整方向,上半身也因此容易暴露出空檔。此時黃忠也不例外,趙雲乘機槍尖直指其 ** 。


    對於一般將領而言,此情景無疑是致命打擊。


    而黃忠鎮定自若,單手持刀,刀柄輕輕一甩,成功將趙雲的長槍推開。


    隨即迅速迴拉九鳳朝陽刀,橫向劈去。趙雲反應敏捷,手中的長槍順勢一挑。


    借助對手的力量反向施加,將黃忠的兵器挑到了一側。


    隻見一個如同水中遊龍,快速變換;另一個則像堅不可摧的石壁,任你風雲變幻我自在堅守。二人對決迅速達到了二百多迴合。


    一旁的張易及眾人看得目瞪口呆。


    劉伯溫和薛仁貴凝視著張易的背影陷入沉思:這樣的武術,實屬罕見且潛力無限。


    幽州人才何以得主上看重?尤其是這支負責看守糧草的白馬義從顯然沒得到多少賞識。


    這就意味著趙雲的武藝可能連公孫瓚都不清楚,更別說別人了,“我們的主公真是慧眼識英啊!”劉伯溫神情凝重,低聲感歎。


    旁邊的薛仁貴向前踏步,“主公,已交鋒至第二百五十一合,是否應該暫停?”


    “漢升、子龍!可以停止了。”張易反應過來。兩人鬥得精彩絕倫,一時竟忘了提醒。


    聽到張易的聲音,黃忠與趙雲同時停下動作。


    “子龍的槍法獨步天際,放眼我遇見之人中,唯獨文遠可以與你並駕齊驅!”黃忠讚賞道。


    “晚輩曾有機會得見李師兄的武藝,他揮使長戟的力量剛毅無雙,與黃老將軍硬派的戰法相比,恐怕也毫不遜色!”趙雲附和。


    “二位皆當今猛士,不必太過自謙。”張易說。


    “我見子龍勇力兼備,不知道在兵法上有沒有涉獵?”


    趙雲放好身邊的亮銀龍膽槍,迴答說:“師父教導我的不僅是槍術,也有不少用兵之道。”


    “若論武藝才華並存,擔任衛士實乃埋沒了子龍這樣的豪傑!我原計劃讓你擔任別部司馬,管理我護軍。”


    “如今得知你在軍事方麵亦有見解,等到我們返迴南陽,就請與文遠合作,共同創立狼騎兵!”


    “張文遠出自並州,弓箭騎術一流,加上你出身白馬義從的經曆,我相信南陽鐵騎必將成為全諸侯之中的翹楚!”


    張易語氣堅定。


    盡管內心充滿了興奮,因為趙雲一直夢寐以求的就是能夠統領一軍,而現在這樣的機會擺在了他的麵前!然而,他心中的理想之主或者是像公孫瓚那樣清除異族,或者像是劉虞那般,以其對百姓的善意而著稱。而對於張易的性情,他並不了解,隻知道對方創造了張易犁,但這並不能代表人的本質——有的人雖表麵浮華,心底卻極為孝順。同樣,誰能保證張易不會隻是一個沉迷於小玩意兒而對待人民冷酷無情之人?但無論如何,是張易給予了他這樣的機會,他願意跟隨張易前往南陽一觀。統率一支軍隊的願望,的確具有無法抗拒的魅力。


    看著趙雲答應了請求,張易內心也同樣澎湃不已。畢竟,這裏是一位能夠在曹操大軍中七進七出的戰神。如果再加上那位曾大敗孫權十多萬士兵的張遼,這二位若是配合,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即使難以預料,但無疑他們是整個東漢時代最具勇氣的存在。張易幾乎能夠想象出二人率領騎兵,在幾十萬敵軍中自由進出的情景——雖然這些都是玩笑,但在戰場上卻無人敢於輕視趙雲和張遼的力量。麵對成千上萬的軍隊,對於他們來說就像是喝一口水那麽簡單,戰鬥規模不夠大,甚至都無法引起他們足夠的興趣。


    臨行前,張易安排趙雲先做薛仁貴的副手,並介紹了身旁走出來的薛仁貴與趙雲相見,“青龍軍團擁有整整一萬人,其中騎兵三千,趙雲可先負責指揮這部分力量,但是調動軍隊的事宜仍需聽命於薛仁貴。”


    趙雲恭敬迴應:“遵命!”


    觀察到係統的無反應,張易心知趙雲尚未全身心投向他,但並不急躁。迴到南陽後,讓趙雲見識到當地的生活狀況,必定能贏得他的真心認同,張易對自己對此信心滿滿。


    隨後,他對參謀說道:“選兩百匹最好的馬給我準備著,我要去和張邈聊聊。”


    與劉伯溫事先商議過,原打算用白馬義從來換取利益。但在見到白馬義從的精良之後,張易改變了自己的想法。這樣的精英部隊若能同狼騎兵共同訓練,輔以張遼的訓練方法,也許能培養出更加卓越的騎兵。


    而與張邈的交易,改用普通馬匹,也並不會顯得太不公平。正當這時,劉伯溫提醒張易已接近虎牢關,可能需要一個對陳留地形熟悉的人。“張邈可能會懷疑您的意圖,以為您想對陳留采取行動。”接著,他提了一些建議,“陳留之地森林資源豐富,我們以後製作弓箭時必然會用到木料。您可以提出以馬匹換取木材的交易,一旦談成,就需要派遣兵馬來搬運這些木材。據我的情報,明天將由典韋值夜,看守營地。張邈一旦同意交易,您可以隨意指出門前站立的典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麻麻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