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你家族出自聶氏!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 作者:天麻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董卓倒台之後,則效力於呂布帳下。
沒想到今天竟然先遇到了荀氏叔侄,現在又能碰到這位逍遙津的大英雄張文遠?
現在的張遼剛剛調任到董卓手下還不到一年。這段時間頗為尷尬,因為張遼還沒有立下任何戰功,且作為何進舊部,在以西涼軍為主的部隊裏受到了不少排擠。
然而,他卻擔負了一個督軍的職務,負責處理洛陽城中的各種紛爭。比如最近一次,就是有一位西涼將領因騎馬疾馳過城市而在張遼的攔阻下麵引發了衝突。
“我是根據丞相的命令,管理著城內的軍紀……” 張遼的性情並不是那麽強橫,本來就不希望和這些西涼軍將士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要是換了於禁或滿寵,在遇到有人違抗軍令時,不論是哪一營的士兵,都會毫不猶豫地嚴加懲治。不過,張遼在人際交往方麵並沒有這種強硬的手段;他的優點全在於軍事上的才華。
張遼在戰場上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與魄力,尤其是在逍遙津戰役中,孫權出動十幾萬大軍才勉強壓製住了張遼,並因此讓他得以躋身武神殿堂。
“哈哈,你也就這麽管著這條宣武大街上的秩序,還好意思稱自己是洛陽的軍事負責人?”
那位來自西涼的將軍聽到張遼的解釋後立刻嘲諷地大笑起來,身邊的隨行士兵也都紛紛發出笑聲。麵對這種局麵,張遼臉色變得鐵青,雙手更是不自覺地握緊了長槍。
盡管他不想與其他將士發生口角之爭,但這不代表他就該受此侮辱。“這位兄台,能讓我先通過這裏嗎?” 這時,旁邊的張易看出端倪,立即拍馬上前說道,故意將他騎的名駒“追風”帶到前麵,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原來,張易將自己的汗血寶馬命名為“追風”。
“你是什麽人……” 那位西涼將領見到張易後顯得極其厭煩,但當他望見對方騎乘下的赤兔馬後,則立刻愣住了。 “嘿,把這匹馬來給我!看來之前我不慎丟失的馬,就是被這家夥藏起來了!”
隨著這位將軍的大喊,其部下迅速圍住了張易。對此,張遼高唿指責對方:“郭將軍,你不守軍紀了嗎?” 一向溫文爾雅如他此時也感到憤怒異常。
但那西涼將領即郭汜卻不以為然地迴應道,“郭汜乃是我軍中飛熊騎兵副將,一個小小的校尉哪有資格管我?!”說罷下令道,“來人啊,給我把那匹馬抓來!” 同時舉刀向張遼挑釁,刀槍相撞之下,郭汜身體後傾而張遼則屹立不動。
看到這一幕,郭汜的臉色漲得通紅,四周的目光使他更加難堪,直到他發現,在那年輕男子的嘴角露出一抹冷笑——這個舉動仿佛是在嘲笑他。“小崽子居然如此羞辱我!” 憤怒至極的郭汜吼叫道,立刻驅馬朝向了看似柔弱卻毫不畏懼的張易衝去。
張遼急得大聲唿喊:“郭將軍!我若真的向相國投訴你的行為會怎樣?” 盡量試圖上前阻擋,可是卻被郭汜手下的士兵攔住。
眼見局勢危急,幾乎要命喪於此的年輕人,在最危險的時候做出了驚世駭俗之舉:他輕易地避開了郭汜兇猛的攻勢,並迅速出手,穩穩抓住敵人的武器,猛力一拉,竟硬生生地將郭汜從馬上拖落。
更為驚人的是,年輕人一手提起郭汜的腰部,輕鬆地將這名曾經傲慢不可一世的將軍單手懸掛在空中。這一刻,就像是一位天神降臨到了戰場上。
“郭將軍,為何今日情緒如此激動?”張易帶著微笑說道。
郭汜被張易一手擎起,不敢有任何動作,生怕張易隨時將他扔出去。他怎麽也沒想到,一個看似孱弱的少年竟有如此驚人的力氣?
“小輩,我是飛熊軍副將,如果你有分寸,就趕緊把我放下來!”
倚仗身份威壓別人,這種事古來有之,尤其是在自己實力不足時。對此,張易早見怪狀多,早已習以為常。
“我是南陽太守張易,如果我沒記錯,我的職位應當高於閣下吧?”張易反擊道。
被張易懸空抓著的郭汜頓時一怔。
“你是南陽的張雲驥?”
郭汜吃驚不小,因為他之前確實聽聞自己的主君在相國府款待了一位來自南陽的太守——張雲驥,而且董卓對他的態度極為友好。
“不錯,我是南陽太守,家祖籍是潁川。”張易微笑著答道。
他的家族曆代都是潁川的人,即便他在南陽,也是潁川的張雲驥。
這和張飛的情況類似,張飛追隨劉備輾轉多處,除了幽州外,幾乎各地都有停留,但仍自稱是燕地的張翼德。
“張大人,我是董相國飛熊軍的副將,請您顧念相國的情麵,放過我如何?”郭汜努力壓抑怒火,語氣溫和地請求道。
由於董卓對張易的好感眾所周知,郭汜雖不滿但不得不顧及主上的尊嚴。
飛熊軍的確聲名遠揚。盡管董卓性格殘忍,飛熊軍的確是當世罕見的精銳之師!
曆史上,它作為三國首個特戰力量,助力董卓占據中原,控製漢室。
到了各路英雄共討董卓之時,董卓憑借這支精兵屢建奇功。根據曆史記錄,飛熊軍中的士兵體能強大,能負荷五百斤且一天可行七百裏。
“飛熊軍早有所聞,隻是未能相見感到遺憾。”張易說道,盡管口中這樣說,他麾下的背嵬軍絲毫不遜色,何況他手下還有專克騎兵的陌刀營。
“以前如果冒犯於我,你今天或許小命難保!不過看在董相國的麵子上,死罪可免,活罪則難饒!”
張易笑著說道,隨即用力一擲,把郭汜丟到地麵,滑行了好幾步。
郭汜口中噴血,跌得不輕。
“給我滾!”
張易冷冷地命令。
郭汜望向張易,沉默無語,由身邊的士卒攙扶離開了現場。
對於可能的報複,張易並不憂慮。他身為南陽太守,統領著數千精英兵馬;
與董卓關係密切,甚至董卓將其視為侄子般的親人;他還因為發明了高效的農具而聞名於世,得到了洛陽百姓的認可和支持。
相比之下,郭汜身為李傕的副將,何以有理由和資本去怨恨張易呢?
“府君來了!”張遼見狀立刻迎上前,敬禮問候。他雖僅是一名校尉,但麵對這位權高權重的府君時,顯得更加謙遜。
“文遠太客氣了,你之前不顧個人安危欲要保護我,這份情誼我會永遠銘記心中!”
張易讚揚說,而張遼的麵頰上則顯現出一抹紅暈,心中迴味著剛才張易僅憑一人之力就將郭汜提了起來的震撼一幕。
“屬下考慮失當了,想來張府君領軍擊敗了孫堅和袁術,武藝必定非同凡響,一個小小的郭汜自然無法威脅到府君了。”
“嗨,無論怎樣,你站出來就已經是個英雄。隻要是英雄,我都願意認識,文遠,如果願意的話,一起去那邊的客棧喝一杯如何?”
張易微笑著說道,順手朝不遠處的客棧示意。
張遼略顯猶豫,迴頭看了一眼背後的將士:“府君邀請,我自然不能推辭!”
“太好了,我們走吧!”
張易笑著說,拉著張遼的胳膊向客棧走去,將馬交給小廝後,帶著張遼進入了客棧,選了個窗邊的位置坐下。
見到張遼恭恭敬敬地跪坐,張易放棄了盤腿的想法,規矩地跪坐了下來。
“來,文遠,聽說你力大無窮,我很敬佩,讓我們幹一杯吧!”
張易舉起酒杯笑道。張遼見狀連忙端杯應道:“府君過獎了,我隻是一個小小的校尉,怎能勞煩府君敬酒?這杯,該由我來敬府君!”
“哎呀,這話不對頭了。今天我們在這喝酒,自然不需要顧及身份地位。你我是朋友,互相敬酒正是理所當然的。”
張易一本正經地說著,手中的酒杯和張遼的輕碰一聲,隨後一飲而盡。
張易敏銳地捕捉到了張遼眼中的一絲感動。
酒過一場後,張易達到了自己的第一個目的——拉近與張遼的關係。隨即開始了他的第二階段。
“文遠,如果沒有弄錯的話,你是雁門的吧?你家族出自聶氏!”
第二階段,讚美開始。
“府君竟知道張遼家世?”
張遼驚道。盡管張易剛才強調不要顧忌身份等級,但張遼仍然口稱“府君”。
張遼心裏也有點摸不著頭腦。他原以為張易不過是看中了他的英勇想要結交,沒想到這個張雲驥竟然一口說出了他的家史。
“我曾在並州陪同父親時聽說過,在雁門有一勇者,名張遼張文遠,曾組織人馬抵禦外侮!”
“剛才聽到郭汜提你的名字,我立刻就想到了雁門張遼,特意留步希望能幫助你擺脫與郭汜的糾葛!”
“果不其然,文遠,就是那位一心忠君愛國的雁門張遼嗎!”
“府君太過抬舉我了……”
張遼臉頰微微泛紅。聽到張易稱讚自己忠君報國……感覺太高看他了。
他最初的心思隻是為了保護雁門的百姓,遠沒有張易想得那麽偉大,甚至對朝庭懷有少許怨念——要是不是朝庭無能,怎麽會死了那麽多雁門鄉親呢?
這份怨念雖淺,完全歸功於他從小被灌輸的忠君報國的理念。如果不是從小接受這種思想的熏陶,可能連這個“朝庭”都要一怒之下 ** !
兩人又繼續交談,不知不覺中,張易開始執行人才招攬策略的第三步:展示實力與團隊。
張易幾乎告訴了張遼關於他旗下將領的事跡,特別提到了薛仁貴和嶽飛在一個月內連續攻克二十四個城池的故事,這令張遼激動不已。
張遼認為自己並非凡才,而張易敘述的畫麵讓他心向往之!
看到張遼心中向往,張易順勢開啟了第四階段,施加威脅感:
“文遠,我看郭汜必定對我們心生仇恨。我即將離開洛陽,所以不怕他,但文遠你在洛陽為官,郭汜可能會對你不利,千萬要小心。”
張易好意地提點道:“府君或許不知道,張遼原先效力於丁建陽,之後又追隨了何遂高,因此也算是出身於洛陽軍。大將軍離世後,咱們這支洛陽軍就歸到了相國麾下。”
稍停片刻,他續道:“相國帳下不但有洛陽軍,還包括西涼軍和並州軍。西涼軍中的將領們自恃曾與太師南征北戰,屬於太師的心腹舊部,對我們這些洛陽軍自然百般排擠,其中就包括郭汜等人!”
說到這裏,張遼的語氣中帶著幾份不甘,他說,自己其實情況還算好的,畢竟出身並州,能與並州軍拉上些關係。因並州狼騎在各軍中威望甚隆,即便如此,也不乏有將領找茬。主要源於兩方麵原因:一是西涼將領們的傲慢,認為自己最為高人一等;二是呂布作為新的統領加入,取代了許多老資格西涼將領的地位。
本應平等對待的西涼武將李傕、牛輔及華雄等人,在看到呂布以異鄉人的身份迅速躍升至董卓旗下第一將領之位時,內心的不滿顯而易見,這也導致像張遼這樣同為並州的人遭受波及。
聽完這一切,張易歎氣不已。張遼聽了,同樣長歎了一口氣,默默地繼續喝著酒。
見狀,張易裝作沉思了一番,忽然望向張遼,“文遠,其實我倒是有條路可以試一試……唉,不妥啊!”
張遼立刻問道:“先生有什麽打算請直言。”
采用這般模棱兩可的態度確實容易激發人的探索欲,但有時也會引來麻煩。麵對張遼的追問,張易還是說道:“我想將我的南陽軍分組為四部——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雖各自有其重點,但仍保持全麵兵種組合。我有意訓練出一萬精銳騎兵,旨在戰爭初期突破敵方陣型,之後全軍壓上爭取一戰定局!”
聽到這裏,張遼幾乎無法保持平靜,組建一萬人的騎兵部隊顯然有著極高的價值和意義。
“考慮到文遠來自並州,對於騎兵戰術必然是得心應手。如果由你帶領這支隊伍訓練,相信可以培養出堪比並州狼騎的力量。”
然而,就在即將觸及希望時,張易突然語氣一沉:“隻是……”這突如其來的轉折令張遼的心情再次沉了下來,張易的話語確實引人牽掛!
但張易緊接著說:“目前這騎兵部隊尚未有人員到位,倘若讓你前去,那裏隻有你一人,這讓人實在不忍心啊!”
此時的張遼早已淚眼婆娑:“我何德何能,竟讓府君如此看重!”迴想起過去,無論是在雁門小吏的身份下初次展露鋒芒受到丁原青睞,到被迫轉職何進,乃至今日跟隨董卓的日子都充滿了坎坷與不易。正當他對現狀感到無比絕望之際,張易給予的信任與重視讓他重拾希望。
“文遠,無論郭汜等人多麽權貴,你仍舊敢於挺身而出相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你是一位仁義之士。”張易由衷讚美道。
張遼左右看了看,發現四周無人注視,立刻站起來,拭去淚水,半跪於張易麵前。
“文遠,你這做什麽?”
張易內心欣喜若狂,但仍假裝驚訝無比。
這事兒妥了!
“張遼我隻是個小校尉,府君如此對待……原本張遼想著去並州投靠呂布,但如果府君不嫌棄,我願做府君的馬前卒,隨時聽命驅使,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張遼的心中熱血沸騰,自從被丁原送入何進處後,他已經很久沒有這般感動了。
“文遠,快起來!”
張易使勁將張遼拉起。
“我在南陽四麵受敵,文遠肯前來相助,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張易笑著說。
“文遠武藝非凡,怎麽能隻做一馬前卒!我之前說的,並非戲言,確實有意如此。等我返迴南陽,會召集一萬名壯士,組建騎兵,交付於你指揮。戰場上,朱雀軍先發射一輪箭雨,隨後由文遠離開陣形衝擊敵軍幾輪,最後大部隊跟進壓上。”
張易簡述了自己的計劃,張遼麵色漲紅,早已向往率領騎兵在戰場上馳騁。
正準備表示心意時,隻見張易再次開口:“不過,文遠今後不要再輕言死亡,我要的是健在的文遠!”
麵對張易認真的表情和他稚嫩的臉龐上說出如此嚴肅的話語,張遼感到無比感動。
“主公請放心,屬下明白了!”
張遼堅定地迴答。
“嘟……”
隨著“主公”二字出口,張易耳邊響起提示音。
真是久違的聲音!
“宿主成功招募張遼,獎勵《造舟技術全集》!”
沒想到今天竟然先遇到了荀氏叔侄,現在又能碰到這位逍遙津的大英雄張文遠?
現在的張遼剛剛調任到董卓手下還不到一年。這段時間頗為尷尬,因為張遼還沒有立下任何戰功,且作為何進舊部,在以西涼軍為主的部隊裏受到了不少排擠。
然而,他卻擔負了一個督軍的職務,負責處理洛陽城中的各種紛爭。比如最近一次,就是有一位西涼將領因騎馬疾馳過城市而在張遼的攔阻下麵引發了衝突。
“我是根據丞相的命令,管理著城內的軍紀……” 張遼的性情並不是那麽強橫,本來就不希望和這些西涼軍將士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要是換了於禁或滿寵,在遇到有人違抗軍令時,不論是哪一營的士兵,都會毫不猶豫地嚴加懲治。不過,張遼在人際交往方麵並沒有這種強硬的手段;他的優點全在於軍事上的才華。
張遼在戰場上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與魄力,尤其是在逍遙津戰役中,孫權出動十幾萬大軍才勉強壓製住了張遼,並因此讓他得以躋身武神殿堂。
“哈哈,你也就這麽管著這條宣武大街上的秩序,還好意思稱自己是洛陽的軍事負責人?”
那位來自西涼的將軍聽到張遼的解釋後立刻嘲諷地大笑起來,身邊的隨行士兵也都紛紛發出笑聲。麵對這種局麵,張遼臉色變得鐵青,雙手更是不自覺地握緊了長槍。
盡管他不想與其他將士發生口角之爭,但這不代表他就該受此侮辱。“這位兄台,能讓我先通過這裏嗎?” 這時,旁邊的張易看出端倪,立即拍馬上前說道,故意將他騎的名駒“追風”帶到前麵,吸引了眾人的注意。原來,張易將自己的汗血寶馬命名為“追風”。
“你是什麽人……” 那位西涼將領見到張易後顯得極其厭煩,但當他望見對方騎乘下的赤兔馬後,則立刻愣住了。 “嘿,把這匹馬來給我!看來之前我不慎丟失的馬,就是被這家夥藏起來了!”
隨著這位將軍的大喊,其部下迅速圍住了張易。對此,張遼高唿指責對方:“郭將軍,你不守軍紀了嗎?” 一向溫文爾雅如他此時也感到憤怒異常。
但那西涼將領即郭汜卻不以為然地迴應道,“郭汜乃是我軍中飛熊騎兵副將,一個小小的校尉哪有資格管我?!”說罷下令道,“來人啊,給我把那匹馬抓來!” 同時舉刀向張遼挑釁,刀槍相撞之下,郭汜身體後傾而張遼則屹立不動。
看到這一幕,郭汜的臉色漲得通紅,四周的目光使他更加難堪,直到他發現,在那年輕男子的嘴角露出一抹冷笑——這個舉動仿佛是在嘲笑他。“小崽子居然如此羞辱我!” 憤怒至極的郭汜吼叫道,立刻驅馬朝向了看似柔弱卻毫不畏懼的張易衝去。
張遼急得大聲唿喊:“郭將軍!我若真的向相國投訴你的行為會怎樣?” 盡量試圖上前阻擋,可是卻被郭汜手下的士兵攔住。
眼見局勢危急,幾乎要命喪於此的年輕人,在最危險的時候做出了驚世駭俗之舉:他輕易地避開了郭汜兇猛的攻勢,並迅速出手,穩穩抓住敵人的武器,猛力一拉,竟硬生生地將郭汜從馬上拖落。
更為驚人的是,年輕人一手提起郭汜的腰部,輕鬆地將這名曾經傲慢不可一世的將軍單手懸掛在空中。這一刻,就像是一位天神降臨到了戰場上。
“郭將軍,為何今日情緒如此激動?”張易帶著微笑說道。
郭汜被張易一手擎起,不敢有任何動作,生怕張易隨時將他扔出去。他怎麽也沒想到,一個看似孱弱的少年竟有如此驚人的力氣?
“小輩,我是飛熊軍副將,如果你有分寸,就趕緊把我放下來!”
倚仗身份威壓別人,這種事古來有之,尤其是在自己實力不足時。對此,張易早見怪狀多,早已習以為常。
“我是南陽太守張易,如果我沒記錯,我的職位應當高於閣下吧?”張易反擊道。
被張易懸空抓著的郭汜頓時一怔。
“你是南陽的張雲驥?”
郭汜吃驚不小,因為他之前確實聽聞自己的主君在相國府款待了一位來自南陽的太守——張雲驥,而且董卓對他的態度極為友好。
“不錯,我是南陽太守,家祖籍是潁川。”張易微笑著答道。
他的家族曆代都是潁川的人,即便他在南陽,也是潁川的張雲驥。
這和張飛的情況類似,張飛追隨劉備輾轉多處,除了幽州外,幾乎各地都有停留,但仍自稱是燕地的張翼德。
“張大人,我是董相國飛熊軍的副將,請您顧念相國的情麵,放過我如何?”郭汜努力壓抑怒火,語氣溫和地請求道。
由於董卓對張易的好感眾所周知,郭汜雖不滿但不得不顧及主上的尊嚴。
飛熊軍的確聲名遠揚。盡管董卓性格殘忍,飛熊軍的確是當世罕見的精銳之師!
曆史上,它作為三國首個特戰力量,助力董卓占據中原,控製漢室。
到了各路英雄共討董卓之時,董卓憑借這支精兵屢建奇功。根據曆史記錄,飛熊軍中的士兵體能強大,能負荷五百斤且一天可行七百裏。
“飛熊軍早有所聞,隻是未能相見感到遺憾。”張易說道,盡管口中這樣說,他麾下的背嵬軍絲毫不遜色,何況他手下還有專克騎兵的陌刀營。
“以前如果冒犯於我,你今天或許小命難保!不過看在董相國的麵子上,死罪可免,活罪則難饒!”
張易笑著說道,隨即用力一擲,把郭汜丟到地麵,滑行了好幾步。
郭汜口中噴血,跌得不輕。
“給我滾!”
張易冷冷地命令。
郭汜望向張易,沉默無語,由身邊的士卒攙扶離開了現場。
對於可能的報複,張易並不憂慮。他身為南陽太守,統領著數千精英兵馬;
與董卓關係密切,甚至董卓將其視為侄子般的親人;他還因為發明了高效的農具而聞名於世,得到了洛陽百姓的認可和支持。
相比之下,郭汜身為李傕的副將,何以有理由和資本去怨恨張易呢?
“府君來了!”張遼見狀立刻迎上前,敬禮問候。他雖僅是一名校尉,但麵對這位權高權重的府君時,顯得更加謙遜。
“文遠太客氣了,你之前不顧個人安危欲要保護我,這份情誼我會永遠銘記心中!”
張易讚揚說,而張遼的麵頰上則顯現出一抹紅暈,心中迴味著剛才張易僅憑一人之力就將郭汜提了起來的震撼一幕。
“屬下考慮失當了,想來張府君領軍擊敗了孫堅和袁術,武藝必定非同凡響,一個小小的郭汜自然無法威脅到府君了。”
“嗨,無論怎樣,你站出來就已經是個英雄。隻要是英雄,我都願意認識,文遠,如果願意的話,一起去那邊的客棧喝一杯如何?”
張易微笑著說道,順手朝不遠處的客棧示意。
張遼略顯猶豫,迴頭看了一眼背後的將士:“府君邀請,我自然不能推辭!”
“太好了,我們走吧!”
張易笑著說,拉著張遼的胳膊向客棧走去,將馬交給小廝後,帶著張遼進入了客棧,選了個窗邊的位置坐下。
見到張遼恭恭敬敬地跪坐,張易放棄了盤腿的想法,規矩地跪坐了下來。
“來,文遠,聽說你力大無窮,我很敬佩,讓我們幹一杯吧!”
張易舉起酒杯笑道。張遼見狀連忙端杯應道:“府君過獎了,我隻是一個小小的校尉,怎能勞煩府君敬酒?這杯,該由我來敬府君!”
“哎呀,這話不對頭了。今天我們在這喝酒,自然不需要顧及身份地位。你我是朋友,互相敬酒正是理所當然的。”
張易一本正經地說著,手中的酒杯和張遼的輕碰一聲,隨後一飲而盡。
張易敏銳地捕捉到了張遼眼中的一絲感動。
酒過一場後,張易達到了自己的第一個目的——拉近與張遼的關係。隨即開始了他的第二階段。
“文遠,如果沒有弄錯的話,你是雁門的吧?你家族出自聶氏!”
第二階段,讚美開始。
“府君竟知道張遼家世?”
張遼驚道。盡管張易剛才強調不要顧忌身份等級,但張遼仍然口稱“府君”。
張遼心裏也有點摸不著頭腦。他原以為張易不過是看中了他的英勇想要結交,沒想到這個張雲驥竟然一口說出了他的家史。
“我曾在並州陪同父親時聽說過,在雁門有一勇者,名張遼張文遠,曾組織人馬抵禦外侮!”
“剛才聽到郭汜提你的名字,我立刻就想到了雁門張遼,特意留步希望能幫助你擺脫與郭汜的糾葛!”
“果不其然,文遠,就是那位一心忠君愛國的雁門張遼嗎!”
“府君太過抬舉我了……”
張遼臉頰微微泛紅。聽到張易稱讚自己忠君報國……感覺太高看他了。
他最初的心思隻是為了保護雁門的百姓,遠沒有張易想得那麽偉大,甚至對朝庭懷有少許怨念——要是不是朝庭無能,怎麽會死了那麽多雁門鄉親呢?
這份怨念雖淺,完全歸功於他從小被灌輸的忠君報國的理念。如果不是從小接受這種思想的熏陶,可能連這個“朝庭”都要一怒之下 ** !
兩人又繼續交談,不知不覺中,張易開始執行人才招攬策略的第三步:展示實力與團隊。
張易幾乎告訴了張遼關於他旗下將領的事跡,特別提到了薛仁貴和嶽飛在一個月內連續攻克二十四個城池的故事,這令張遼激動不已。
張遼認為自己並非凡才,而張易敘述的畫麵讓他心向往之!
看到張遼心中向往,張易順勢開啟了第四階段,施加威脅感:
“文遠,我看郭汜必定對我們心生仇恨。我即將離開洛陽,所以不怕他,但文遠你在洛陽為官,郭汜可能會對你不利,千萬要小心。”
張易好意地提點道:“府君或許不知道,張遼原先效力於丁建陽,之後又追隨了何遂高,因此也算是出身於洛陽軍。大將軍離世後,咱們這支洛陽軍就歸到了相國麾下。”
稍停片刻,他續道:“相國帳下不但有洛陽軍,還包括西涼軍和並州軍。西涼軍中的將領們自恃曾與太師南征北戰,屬於太師的心腹舊部,對我們這些洛陽軍自然百般排擠,其中就包括郭汜等人!”
說到這裏,張遼的語氣中帶著幾份不甘,他說,自己其實情況還算好的,畢竟出身並州,能與並州軍拉上些關係。因並州狼騎在各軍中威望甚隆,即便如此,也不乏有將領找茬。主要源於兩方麵原因:一是西涼將領們的傲慢,認為自己最為高人一等;二是呂布作為新的統領加入,取代了許多老資格西涼將領的地位。
本應平等對待的西涼武將李傕、牛輔及華雄等人,在看到呂布以異鄉人的身份迅速躍升至董卓旗下第一將領之位時,內心的不滿顯而易見,這也導致像張遼這樣同為並州的人遭受波及。
聽完這一切,張易歎氣不已。張遼聽了,同樣長歎了一口氣,默默地繼續喝著酒。
見狀,張易裝作沉思了一番,忽然望向張遼,“文遠,其實我倒是有條路可以試一試……唉,不妥啊!”
張遼立刻問道:“先生有什麽打算請直言。”
采用這般模棱兩可的態度確實容易激發人的探索欲,但有時也會引來麻煩。麵對張遼的追問,張易還是說道:“我想將我的南陽軍分組為四部——青龍、白虎、朱雀和玄武。雖各自有其重點,但仍保持全麵兵種組合。我有意訓練出一萬精銳騎兵,旨在戰爭初期突破敵方陣型,之後全軍壓上爭取一戰定局!”
聽到這裏,張遼幾乎無法保持平靜,組建一萬人的騎兵部隊顯然有著極高的價值和意義。
“考慮到文遠來自並州,對於騎兵戰術必然是得心應手。如果由你帶領這支隊伍訓練,相信可以培養出堪比並州狼騎的力量。”
然而,就在即將觸及希望時,張易突然語氣一沉:“隻是……”這突如其來的轉折令張遼的心情再次沉了下來,張易的話語確實引人牽掛!
但張易緊接著說:“目前這騎兵部隊尚未有人員到位,倘若讓你前去,那裏隻有你一人,這讓人實在不忍心啊!”
此時的張遼早已淚眼婆娑:“我何德何能,竟讓府君如此看重!”迴想起過去,無論是在雁門小吏的身份下初次展露鋒芒受到丁原青睞,到被迫轉職何進,乃至今日跟隨董卓的日子都充滿了坎坷與不易。正當他對現狀感到無比絕望之際,張易給予的信任與重視讓他重拾希望。
“文遠,無論郭汜等人多麽權貴,你仍舊敢於挺身而出相救,這一點就足以證明你是一位仁義之士。”張易由衷讚美道。
張遼左右看了看,發現四周無人注視,立刻站起來,拭去淚水,半跪於張易麵前。
“文遠,你這做什麽?”
張易內心欣喜若狂,但仍假裝驚訝無比。
這事兒妥了!
“張遼我隻是個小校尉,府君如此對待……原本張遼想著去並州投靠呂布,但如果府君不嫌棄,我願做府君的馬前卒,隨時聽命驅使,即使犧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張遼的心中熱血沸騰,自從被丁原送入何進處後,他已經很久沒有這般感動了。
“文遠,快起來!”
張易使勁將張遼拉起。
“我在南陽四麵受敵,文遠肯前來相助,我高興還來不及呢!”
張易笑著說。
“文遠武藝非凡,怎麽能隻做一馬前卒!我之前說的,並非戲言,確實有意如此。等我返迴南陽,會召集一萬名壯士,組建騎兵,交付於你指揮。戰場上,朱雀軍先發射一輪箭雨,隨後由文遠離開陣形衝擊敵軍幾輪,最後大部隊跟進壓上。”
張易簡述了自己的計劃,張遼麵色漲紅,早已向往率領騎兵在戰場上馳騁。
正準備表示心意時,隻見張易再次開口:“不過,文遠今後不要再輕言死亡,我要的是健在的文遠!”
麵對張易認真的表情和他稚嫩的臉龐上說出如此嚴肅的話語,張遼感到無比感動。
“主公請放心,屬下明白了!”
張遼堅定地迴答。
“嘟……”
隨著“主公”二字出口,張易耳邊響起提示音。
真是久違的聲音!
“宿主成功招募張遼,獎勵《造舟技術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