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袁紹雖然在心中暗自咒罵張易,卻礙於禮數和周圍謀士的顏麵,不能直抒胸臆,因為這樣不僅顯得有失風度,而且對大局無濟於事。


    袁紹命令軍隊厚葬田豐之後,開始征求眾人的意見。


    然而,大家都互相對視,眼中流露出無奈與焦慮。


    沮授最終站了出來:“我有一計,不知道主公願意聽取否?”


    袁紹內心吐槽道,都到這種地步了,還有心思兜圈子!但他表麵上還是裝作大度地迴應:“說吧,你的計策我一直都很重視。”


    沮授其實明白袁紹的心理,他早被周圍的謀士們看穿。


    但現在還有什麽辦法?這位主公早已陷入困境之中,自己也隻能盡力彌補。


    沮授輕歎一口氣,闡述了自己的計劃。


    場中的人聽了,各懷不同反應——謀士們雖遲疑但表示無可奈何;將軍們則怒不可遏,堅決反對;袁紹聽了,開始默默權衡利弊。


    “您的意思是我們現在必須聯合曹操,甚至要以曹操為主導?”


    袁紹重複了沮授剛剛說的話。


    沮授點了點頭,“可能各位將領會覺得我在替曹操充當細作。”


    高朗這位河北名將隨即激動起來:“這還用懷疑嗎?這不是明擺著把我們這些年辛辛苦苦積攢的一切全都拱手讓人嗎?”


    但高朗的憤怒反倒讓袁紹放寬心。


    袁紹深知將軍們的不滿反而證明了他的安全,如果他們不為所動,自己肯定不會留沮授活命。


    於是他決定表現出一位開明主君的模樣。


    “我能理解你對曹操的敬佩,但是如此直白地說出來……”


    袁紹寬容一笑,表麵上裝作深思熟慮。


    這段敘述重新描述了原文的主要情節,調整了文字表達,同時保持關鍵角色和情感的一致性。


    這背後的警告十分強烈,仿佛在說:你想要離開我,投奔曹操?那也得等我徹底失敗了再說吧。


    沮授卻隻是靜靜地凝視著袁紹,態度非常認真:“主公,您是我的主宰,但目前最重要的是青州即將被張易攻占,到時我們該怎麽做?”


    “為何青州如此重要?對於我們的事業來說,最關鍵的不應該是冀州嗎?”


    旁邊的高朗忍不住開口質疑。


    不少將領點頭讚同,覺得確實是這樣。


    麵對高朗的問題,沮授輕蔑地迴應道:“你在想什麽?冀州雖富裕,但麵積狹小且周圍多山脈。


    若是遭到張易進攻並成功突入,這片區域就成了大牢一般,我們會被迫困在裏麵,最終無路可逃。”


    身為名將的高朗聽後陷入沉默。


    他也明白,在現狀下,沮授的說法毫無破綻。


    顯然,以冀州為決戰主戰場並非明智之選,一旦敗北,山巒環繞之下難以撤退和重整,勢必被圍殲;同時,大同軍展示出的戰鬥力,確實足以連續作戰直至擊潰冀州軍,甚至速戰速決全盤消滅。


    袁紹看到自己信任的將軍們都沉默不語,開始感到有些焦躁:“我知道現在說什麽你們都以為我在 ** 你們,但我向你們保證,我能戰勝張易!”


    他竟在此刻脫口而出這種天真的話。


    文武眾人一聽,皆驚呆不已。


    他們深知袁紹說出這些話是不切實際且讓人難堪的。


    將領們隻能唯諾相隨,表示願意聽從主公安排。


    然而謀士們紛紛閉口不語——畢竟他們是識字之人,麵對袁紹如此不明事理的表現深感厭惡與失望。


    盡管如此,袁紹絲毫不在乎。


    情緒上來的他對大家吼道:“那麽現退下去休息,明早再議此事!”


    似乎覺得安撫住了眾人的焦慮。


    之後他滿意地住在最寵愛的小妾房間裏。


    那一夜,他表現得異常出色,連享三四次閨歡——這種情形近十年不曾見過。


    袁紹自感欣慰,但在美言下迅速明白了自己的真實狀態:“哎,我心底其實知道打不過張易這小崽子,既然還有享受機會,怎能放過?”


    雖然終於正視與張易之間的懸殊形勢,袁紹還是做了一些匪夷所思的事。


    第二天早上,迴到大營後,探馬稟告大同軍來信稱找到公子,並請求商討換迴的具體事項。


    聞訊袁紹頓覺高興,急匆匆展開書信看——實際上這封信出自劉伯溫的手筆,並冒充張易的語氣寫成。


    在信裏,張易說了一些恭敬奉承的話,表示一旦找到公子必定不敢傷害。


    他希望能用這一點換些好處,因為自己確實非常貧窮。


    袁紹讀著信,心裏清楚這些話都是托詞,這個年輕人無非是想坑他一把。


    然而,看到張易表現出的一絲卑微,袁紹心中倒覺得頗為舒暢。


    但接下來,張易所要求的交換條件讓袁紹極為不悅。


    張易希望換取整個青州作為報酬。


    當然,以張易現在的實力,短時間內也能攻占青州,並且不會損失太多兵力。


    當前青州的情況非常糟糕。


    除了退守深山的袁尚軍隊外,已無任何有效的抵抗能力。


    之前大同軍與袁譚的戰鬥讓袁尚大受驚嚇,不得不帶著軍隊撤離。


    要知道,過去袁尚可是以殘忍和傲慢著稱,但現在他已經切斷了與袁紹之間的聯絡。


    袁紹心想,這個小子可能打算自立門戶了。


    既然一個兒子可能要脫離掌控,那麽另一個兒子就變得更加重要了。


    因此,盡管張易明確提出了要用整個青州來交換袁紹的兒子,但袁紹仍然決定召開會議,請眾謀士商議。


    謀士們聽到這樣的要求後紛紛表示無法接受,即便是殺了袁譚也絕不能交出青州。


    所有人都清楚,如果冀州不再是主要戰場,那麽之前的軍事計劃必須調整。


    此時的青州反而成了一塊易於脫離戰場的戰略要地,其戰略價值陡然提高。


    所以,任何人不可能同意以青州換取兒子的條件。


    麵對謀士們的堅決反對,袁紹不動聲色地擺手示意。


    然後,他對周圍的將軍們問道:“你們怎麽看?”


    將軍們的想法與謀士們相近,此刻也隻能表示效忠的決心和支持謀士的觀點。


    有人說張易的要求過於過分,不合乎常理。


    最終,大家都在轉移話題以避免直麵矛盾。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麻麻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