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身材上看,北人確實普遍更為魁梧,但這是一場規模龐大的戰鬥,不是個人對決那麽簡單。


    隨著戰鬥推進,原本占據地勢優勢、居高臨下的冀州軍突然發現情況不對勁。


    當那些大同軍遭受山頂箭雨的攻擊時,居然紛紛披上了厚重的鎧甲,變得無懈可擊。


    原先處於輕裝狀態的大同軍穿上堅固的鎧甲後,對於迎麵射來的弓箭展現出了極強的防禦能力。


    這些身經百戰的大同軍人穿戴嚴實的全身盔甲,麵對巨大的箭雨攻勢,依然緩步向山腳的冀州精銳發起突襲。


    最初,位於隘口處負責阻擋大同軍的冀州軍隊自認為可以應付自如,畢竟敵人進攻的速度緩慢到不值一提。


    然而當兩軍真正短兵相接時,幾乎每一個能見到這場景的冀州軍都情不自禁咒罵連連——原來大同軍有上千名士卒身著重甲,這些重裝甲完全沒有一點縫隙暴露給敵人。


    當然,全身覆蓋式的重裝鎧甲使這些士兵仿佛背負了一百多斤的負擔,這就導致這上千名大同軍進攻速度異常緩慢。


    然而,這種像大象、河馬一樣龐大的重裝進攻陣勢,令對麵的冀州軍隊感到極度恐懼。


    冀州軍的精銳部隊雖然原本被視為絕對主力,但在剛接觸並開始短兵相接時,他們幾乎沒有抵抗便迅速潰敗。


    不到一刻鍾的時間,整個山腳下本該堅不可摧的防線被大同軍撕開一個巨大的缺口。


    地麵上布滿了冀州軍的傷員,在哀嚎中被踐踏。


    然而,大同軍並未停下腳步,他們如同緩慢移動的巨大生物繼續向前推進。


    後方跟隨的輕步兵負責處理餘敵。


    隨著口子的出現,大批冀州雜兵按計劃試圖補充前線缺口,迎擊衝出來的大同軍。


    可是事實卻讓他們絕望地發現,這個口子並非由己方故意打開,而是被敵人強力突入所造成的破口。


    在逆風的情況下,雜兵們根本沒有逆轉局勢的能力,他們也在戰鬥進行到一刻鍾左右之後徹底潰敗,並挾帶著殘存的精銳部隊向督戰隊發起衝擊。


    袁譚的督戰隊約有兩萬人,原指望能頂住大同軍的第一波攻勢以換來全麵勝利;但五萬潰逃而來的敗兵迅速衝垮了督戰隊的防線,並繼續逃命而去。


    目睹此景,袁譚也隻能夠痛心疾首,他命令五千名親衛護衛自己逃離。


    之所以選擇在此地設伏,就是因為這裏除了一個大口子外,不遠處還有一個小的通道可供逃生,否則隻有兩側的河流與沼澤。


    袁譚原本預計精銳部隊會重創大同軍前鋒,即使最終讓其突圍,也可以通過主動開放缺口,從背後發起總攻來取得勝利。


    當遭受襲擊之後,大同軍不是驚慌失措地逃向沼澤與河流這些絕境之地,就是被迫擠入狹窄的通道。


    殊不知這條通道已被提前封死。


    更為致命的是,這條通道非常狹窄,無法容納太多軍隊通過。


    這個計劃原本設計得相當精妙,足以不辱袁譚“河北第一公子”


    的名聲。


    但現在,情勢急轉直下。


    冀州軍不僅未能尾隨大同軍攻擊,反而陷入被動被追擊的局麵,這使所有的布置仿佛都是為敵方而設。


    不到三個時辰之後,袁譚在幾近失去全部部屬的情況下,隻帶不到一百人從那個狹小通道逃出生天,這一幕無疑令人倍感痛心和遺憾。


    這次死裏逃生的經曆,讓袁譚內心滿是痛苦。


    他快馬加鞭,急於逃離此地。


    如今他的心中隻想著盡快離開險境,迴歸父親溫暖的懷抱。


    在遭遇挫折之後,兒子渴望得到父親的慰藉,重新振作,追尋更多的榮耀。


    這是一種美好的期望,在故事畫本中或許會有讀者喜歡。


    但在現實中,半個時辰後的一切已化為泡影——袁譚身邊剩餘的士卒集體嘩變,將他擒住並帶迴戰場。


    此時的大同軍還在井然有序地清掃戰場。


    袁譚帶領的十二萬冀州軍隊,除了約一萬士兵成功逃散、萬人戰亡之外,其餘全部歸降或被俘。


    實際上,這些被俘者更像是自願投降,因為他們親身體會到了大同軍猛烈的攻擊力和無懈可擊的防守力。


    一名冀州士兵沮喪地說:“老李見過不少戰爭,但從沒見過戰鬥力如此強大的軍隊。”


    旁邊的同伴盯著不遠處清理戰場的大同軍隊,眼中有懼怕也有一絲慶幸:“真是太可怕了,真不想與這樣的人對抗。”


    “對啊,荊州牧張易簡直如同神明下凡,能在這樣的領主旗下服役,也還不錯吧。”


    冀州軍們漸漸接受了現實,並且開始彼此分享著類似的想法:跟隨強者才能在戰場上存活,之前效力袁紹是因為他強大,而現在投奔張易同樣因為其威勢無可匹敵。


    這些士兵們的忠誠顯然並非堅定不移,而是更傾向於選擇更有利的一方。


    在攻城勝利之後,那些將軍們往往允許士兵進行劫掠和肆意妄為。


    不過,他們最終會將搜刮來的一切財物上交,而作為普通士兵的這些人,所剩下的也隻有最卑微、最不堪的東西:醜陋的女人,大部分還殘疾甚至有全身癱瘓的老婦人。


    原因很簡單——但凡有些姿色的女子都會明白,一旦屠城開始,她們難逃被侮辱的命運,並且最後可能會麵臨悲慘的結局,所以許多人會在城破之前選擇自盡以保清白。


    歸根結底,軍閥之間的戰爭對高高在上的將領有利,能夠使他們的領地擴張並獲得更多勞動力。


    但對於這些辛苦賣命的士兵而言,無論戰爭如何激烈或勝利,他們依然是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始終難以改變這可能隨時下地獄般的處境。


    大同軍打掃了戰場後,傷者不分輕重地被放置一邊;十幾萬放下武器的冀州兵被驅趕到空曠之地。


    張易站在臨時搭建的指揮台上俯瞰著眼前的俘虜們,他的背後,是三萬名肅靜無言的大同軍,形成一種讓人敬畏的強大氣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麻麻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