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自己趕迴襄陽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 作者:天麻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的任何調動必然會引起軍中大混亂,這正是我們最有利的時機!”
嶽飛拿起瀝泉槍,早已為此做好準備。
“軍師,請務必負責守護襄江!”
嶽飛打算親率部隊前往荊襄古道,直逼襄陽!
“將軍放心。
族叔送來的八千新兵加上嗣業將軍帶領的陌刀兵,總共超過一萬人,我隻需小施計謀,定能讓蔡瑁無力過江。”
荀攸自信滿滿地笑道。
嶽飛早有渡江作戰的規劃,但也深知現有的兵力還不夠,便派人向荀彧請求調撥八千精銳士兵送到襄江前線。
“如此,則拜托軍師守住襄江了!”
嶽飛命令已下達,部隊悄無聲息地集結完畢,並已悄悄移動數裏外以免被蔡瑁察覺。
在留下一萬名士兵包括李嗣業及其麾下的陌刀兵之後,嶽飛帶領大軍直奔荊襄古道而去。
與此同時,在襄陽府內:
“他們已經過河了!薛仁貴直接衝向硯山!江陵也已經被敵重重包圍了!我們應該怎麽辦?該怎麽辦?”
劉表瘋狂拍打著桌子質問道,而蔡瑁麵色凝重,心裏十分不是滋味。
原本,蔡瑁想著這次迴防襄陽時自己可以留駐軍前指揮,可劉表堅持要他迴來,覺得少了他在身邊的保護心裏不踏實。
無奈之下,蔡瑁讓副將繼續在荊襄古道和襄江戰場調遣,自己趕迴襄陽。
“你不是說過南陽的張易不足為懼嗎?但現在你看,江陵已被圍困,我十萬大軍已被嶽飛殲滅五萬!”
劉表指責道,“荊州現在四處受敵,如果這樣下去襄陽很快就會變成一座孤城!”
劉表現在感到無比的絕望:為什麽張易手下的軍隊個個都是精英?
若他知道這一切,真得給劉表講講那些“招賢納士”
的故事:荊州名將文聘、黃忠等人紛紛加入張易旗下,使得劉表手下幾乎沒有可用之兵!
重新用不同文字表達原文,但保留人物名字如下:
除了嶽飛和薛仁貴這些出色的指揮官訓練出的軍隊自然是精英中的精英!
“主公,請不必擔憂。
我們擁有襄陽這一戰略要地,黃射的兩萬多士兵還有江陵可依托。
張易兵力有限,如何能分散力量攻打我們的城池?”
“主公靜觀其變即可。
即便最糟的情況,也隻是嶽飛率領大軍向南進攻包圍城市罷了。”
“敵人僅三萬左右兵力,圍困我十萬之眾,這未免太異想天開!”
蔡瑁充滿信心地說。
有大量兵力作後盾,他覺得可以更強勢地表態。
畢竟,襄陽和江陵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地方。
江陵守軍隻有約兩萬人,無力出擊與張易名下的數萬士兵對抗,隻好據守城防。
但襄陽卻不同。
如果缺少了襄江這一自然屏障的保護,我們十萬將士能夠直接出動,嶽飛、薛仁貴等人的部隊又怎能應對這麽多士兵呢?
無論對方再強大,也應該有個限度吧。
劉表聽了這話,心中雖疑惑重重,表麵上卻認同了蔡瑁的意見。
迴想蔡瑁先前領兵出征時同樣樂觀,如今又這樣說話,莫非他在蒙混過關?劉表愈發覺得城裏流傳的那些傳聞不是憑空而來的。
難道蔡瑁在暗中和張易聯手不成?
不過劉表別無選擇,隻能暫時信賴蔡瑁。
若形勢真不容許,他就返迴自己的老家山陽去了!
盡管剛占領荊州時滿懷雄心壯誌,但現在這些希望卻被張易一一擊碎。
就好比一個人手中拿著蘋果突然被別人搶走,張易輕鬆地帶走了他的所有資源,還說這個東西你根本管不住……
話分兩頭,
隨著江陵已經處於張易軍隊的圍攻下,距離不遠的右側就是長沙郡!
作為長沙太守的韓玄感到如坐針氈,擔心張易不會直擊兵力龐大的襄陽,而會轉而去攻擊兵力薄弱的城市或者縣鎮如長沙。
手下人也有此擔心,韓浩建議直接迴師長沙防守。
這位足智多謀者甚至推測出,撤兵可能讓襄陽暴露於張易的襲擊之下。
待二人交戰至兩敗俱傷之際,他們則可一統荊州。
奏章得到韓玄的認可——確實合理;因此他認為,這樣的策略不僅對張易不利,也不利於劉表。
他當即決意撤軍迴長沙。
情報傳到荊州,
劉表表情凝重。
他也剛剛得到了關於長沙撤軍的消息。
就在此前,韓玄已下令召迴沿荊襄古道前往支援的兩萬長沙軍隊以防範突襲……沒人相信那是為了防禦。
既然早不來晚不來為何偏偏此時薛仁貴正奔向硯山?
“主公,韓玄這種行為必定會令張易得逞逐個擊破啊!”
蔡瑁顯得非常焦慮。
長沙郡的兩萬大軍撤迴,並未對他們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他心裏想的是,這不會對大局造成多 ** 動。
但其他郡守的態度才是關鍵所在,假如這些郡守紛紛效仿韓玄,也陸續撤軍的話,那麽張易就將一個接一個地解決他們。
團結起來則存,各自為戰便亡,這個道理明明是顯而易見的,他們難道看不明白嗎? “不管了!我必須立刻給其他郡守寫信,提醒他們要考慮大局為重。”
劉表仍對自己能扭轉局勢心存一線希望,認為還有一線生機。
“軍隊什麽時候返迴襄陽?”
他詢問道。
當前的襄陽城中隻剩下數千正規軍及各大世家的私兵,這讓他備感不安。
“主公請放心!”
蔡瑁高聲迴答,“要不是韓玄突如其來的調度打亂了我的計劃,昨天我們的部隊就已經啟程歸返。
李成現在正在進行最後的軍事部署,保證我們會在明早出發!”
聽到這話,劉表點了點頭,繼續奮筆疾書。
“明天淩晨就是我們行動的時機!”
嶽飛此刻已到達荊襄古道,望著對麵調動頻繁的荊州士兵,心中做出了最終決定:機不可失,成敗在此一舉!
盡管不明所以,為何荊襄古道上的敵軍力量反而減弱了,但在嶽飛看來,這樣的機會實在難得。
麵對強敵之時,一切狡計都顯得無濟於事。
背嵬軍、麒麟軍再加上張遼麾下的狼騎和燕雲十八騎,這些兵力足可以幫嶽飛占領這條通道!一旦通過荊襄古道,直取襄陽,則襄江方向上的敵方援軍必然自行撤離。
嶽飛拿起瀝泉槍,早已為此做好準備。
“軍師,請務必負責守護襄江!”
嶽飛打算親率部隊前往荊襄古道,直逼襄陽!
“將軍放心。
族叔送來的八千新兵加上嗣業將軍帶領的陌刀兵,總共超過一萬人,我隻需小施計謀,定能讓蔡瑁無力過江。”
荀攸自信滿滿地笑道。
嶽飛早有渡江作戰的規劃,但也深知現有的兵力還不夠,便派人向荀彧請求調撥八千精銳士兵送到襄江前線。
“如此,則拜托軍師守住襄江了!”
嶽飛命令已下達,部隊悄無聲息地集結完畢,並已悄悄移動數裏外以免被蔡瑁察覺。
在留下一萬名士兵包括李嗣業及其麾下的陌刀兵之後,嶽飛帶領大軍直奔荊襄古道而去。
與此同時,在襄陽府內:
“他們已經過河了!薛仁貴直接衝向硯山!江陵也已經被敵重重包圍了!我們應該怎麽辦?該怎麽辦?”
劉表瘋狂拍打著桌子質問道,而蔡瑁麵色凝重,心裏十分不是滋味。
原本,蔡瑁想著這次迴防襄陽時自己可以留駐軍前指揮,可劉表堅持要他迴來,覺得少了他在身邊的保護心裏不踏實。
無奈之下,蔡瑁讓副將繼續在荊襄古道和襄江戰場調遣,自己趕迴襄陽。
“你不是說過南陽的張易不足為懼嗎?但現在你看,江陵已被圍困,我十萬大軍已被嶽飛殲滅五萬!”
劉表指責道,“荊州現在四處受敵,如果這樣下去襄陽很快就會變成一座孤城!”
劉表現在感到無比的絕望:為什麽張易手下的軍隊個個都是精英?
若他知道這一切,真得給劉表講講那些“招賢納士”
的故事:荊州名將文聘、黃忠等人紛紛加入張易旗下,使得劉表手下幾乎沒有可用之兵!
重新用不同文字表達原文,但保留人物名字如下:
除了嶽飛和薛仁貴這些出色的指揮官訓練出的軍隊自然是精英中的精英!
“主公,請不必擔憂。
我們擁有襄陽這一戰略要地,黃射的兩萬多士兵還有江陵可依托。
張易兵力有限,如何能分散力量攻打我們的城池?”
“主公靜觀其變即可。
即便最糟的情況,也隻是嶽飛率領大軍向南進攻包圍城市罷了。”
“敵人僅三萬左右兵力,圍困我十萬之眾,這未免太異想天開!”
蔡瑁充滿信心地說。
有大量兵力作後盾,他覺得可以更強勢地表態。
畢竟,襄陽和江陵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地方。
江陵守軍隻有約兩萬人,無力出擊與張易名下的數萬士兵對抗,隻好據守城防。
但襄陽卻不同。
如果缺少了襄江這一自然屏障的保護,我們十萬將士能夠直接出動,嶽飛、薛仁貴等人的部隊又怎能應對這麽多士兵呢?
無論對方再強大,也應該有個限度吧。
劉表聽了這話,心中雖疑惑重重,表麵上卻認同了蔡瑁的意見。
迴想蔡瑁先前領兵出征時同樣樂觀,如今又這樣說話,莫非他在蒙混過關?劉表愈發覺得城裏流傳的那些傳聞不是憑空而來的。
難道蔡瑁在暗中和張易聯手不成?
不過劉表別無選擇,隻能暫時信賴蔡瑁。
若形勢真不容許,他就返迴自己的老家山陽去了!
盡管剛占領荊州時滿懷雄心壯誌,但現在這些希望卻被張易一一擊碎。
就好比一個人手中拿著蘋果突然被別人搶走,張易輕鬆地帶走了他的所有資源,還說這個東西你根本管不住……
話分兩頭,
隨著江陵已經處於張易軍隊的圍攻下,距離不遠的右側就是長沙郡!
作為長沙太守的韓玄感到如坐針氈,擔心張易不會直擊兵力龐大的襄陽,而會轉而去攻擊兵力薄弱的城市或者縣鎮如長沙。
手下人也有此擔心,韓浩建議直接迴師長沙防守。
這位足智多謀者甚至推測出,撤兵可能讓襄陽暴露於張易的襲擊之下。
待二人交戰至兩敗俱傷之際,他們則可一統荊州。
奏章得到韓玄的認可——確實合理;因此他認為,這樣的策略不僅對張易不利,也不利於劉表。
他當即決意撤軍迴長沙。
情報傳到荊州,
劉表表情凝重。
他也剛剛得到了關於長沙撤軍的消息。
就在此前,韓玄已下令召迴沿荊襄古道前往支援的兩萬長沙軍隊以防範突襲……沒人相信那是為了防禦。
既然早不來晚不來為何偏偏此時薛仁貴正奔向硯山?
“主公,韓玄這種行為必定會令張易得逞逐個擊破啊!”
蔡瑁顯得非常焦慮。
長沙郡的兩萬大軍撤迴,並未對他們造成實質性的影響。
他心裏想的是,這不會對大局造成多 ** 動。
但其他郡守的態度才是關鍵所在,假如這些郡守紛紛效仿韓玄,也陸續撤軍的話,那麽張易就將一個接一個地解決他們。
團結起來則存,各自為戰便亡,這個道理明明是顯而易見的,他們難道看不明白嗎? “不管了!我必須立刻給其他郡守寫信,提醒他們要考慮大局為重。”
劉表仍對自己能扭轉局勢心存一線希望,認為還有一線生機。
“軍隊什麽時候返迴襄陽?”
他詢問道。
當前的襄陽城中隻剩下數千正規軍及各大世家的私兵,這讓他備感不安。
“主公請放心!”
蔡瑁高聲迴答,“要不是韓玄突如其來的調度打亂了我的計劃,昨天我們的部隊就已經啟程歸返。
李成現在正在進行最後的軍事部署,保證我們會在明早出發!”
聽到這話,劉表點了點頭,繼續奮筆疾書。
“明天淩晨就是我們行動的時機!”
嶽飛此刻已到達荊襄古道,望著對麵調動頻繁的荊州士兵,心中做出了最終決定:機不可失,成敗在此一舉!
盡管不明所以,為何荊襄古道上的敵軍力量反而減弱了,但在嶽飛看來,這樣的機會實在難得。
麵對強敵之時,一切狡計都顯得無濟於事。
背嵬軍、麒麟軍再加上張遼麾下的狼騎和燕雲十八騎,這些兵力足可以幫嶽飛占領這條通道!一旦通過荊襄古道,直取襄陽,則襄江方向上的敵方援軍必然自行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