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點這樣打仗多好?


    袁紹命令一下達,所有前方的弓箭手們立即將手中的羽箭發射,箭如雨下,密密麻麻地直射入虎牢關內。


    經過數次攻擊,眾方開始了衝鋒。


    有的士兵推動龐大的攻城車向前,旁邊有持盾步兵護航,以防敵人的反擊。


    隨後,推著名為呂公車的巨大攻城機器的將士們緊跟而上。


    這呂公車構造複雜,樓高三層以上,內部可以隱藏士卒,外覆堅皮,由人力或畜力拉動,能夠意外接近城垣。但由於虎牢關的高聳城牆,並非這呂公車能夠輕易攻破的。因此,諸侯們主要是利用它為弓箭手提供前進支持,與其上麵的敵軍互射。


    真正擔負攻堅重任的是那些推攻城車、肩負雲梯勇敢衝鋒陷陣的戰士。


    這次聯軍之間展現了前所未有的協作,以前的爭鬥中從未見過這種合作精神。這種局麵讓曹操既感動又苦惱。


    漢朝的官員難道非要通過利益驅動才能全力為天子效勞嗎?這有多麽諷刺啊!


    望著戰場上不斷前進並倒下的戰士們,張易內心感到一絲憐憫。雖然接受了陸文龍的戰場經驗,但他畢竟是個現代人。之前的戰鬥裏,他一直力求減少不必要的士兵傷亡。


    今天這樣的攻城戰役,對於他們來說還屬首次!


    “主公不必難過!”


    張易與劉伯溫並未親自上陣,作為領導者和謀士,衝鋒陷陣之事並不適合他們。


    “多數軍隊成員都是剛剛招募的新兵,今日不經受這場攻城的考驗,將來我們要攻其他城池時又如何應對?”


    劉伯溫如此安撫道。


    曆史上攻城之戰從來都是最慘重的鬥爭形式之一,遠比 ** 甚至水戰還要殘酷。張易內心的痛苦反應也十分正常。


    “我理解這一點,從前不允許他們參與這類戰鬥是因為諸侯間缺乏同心協力的態度,那樣隻會送死。”


    “現在大家齊心協力了,那麽他們確實需要提前體驗並學會如何作戰。能從這戰鬥中生存下來的,必將是我南陽軍中最精英的力量!”


    張易聲音低沉地說道。


    這便是戰爭的現實,幸存者除自我療傷外別無選擇。


    “此次戰亡士兵們的撫恤事宜要妥善安置好!”


    “任何企圖染指此事的人都要嚴懲!”張易冷言道。


    “屬下明白!”


    劉伯溫應答。


    張易冷峻的表情與四周歡慶勝利的諸侯們的笑容形成鮮明對比。李肅早已逃離了戰場。


    虎牢關內的殘餘三萬餘名守軍,麵對幾十萬兵力的持續攻勢已是無力抵擋。


    諸侯們利用利益與鮮血打造的一把巨大錘子,成功打破了虎牢關的最後一扇門。他們隨即如同饑餓的野狼一樣,率領部隊迅速向著洛陽方向進軍。


    連一向表現得謙和謹慎的徐州牧陶謙此時麵孔猙獰扭曲,揮舞著長劍,喊口號聲稱要去營救皇帝。


    封侯對於他們來說實在是太有吸引力了。“現在還有多少士兵?”張易催馬向前,劉伯溫和護衛營緊跟其後。


    作為護衛營統領的典韋親自上前擔任先鋒,手持一把裂口處似乎不重要的環首刀,在人群間來迴查看。他的身上滿是血跡,有些是他人的,有些則是他自己負傷流下的。


    趙雲同樣渾身沾滿了鮮血,但臉上卻透露出極度的振奮之情。


    “主公!”薛仁貴走近,報告道:“剛剛末將粗略計算了一下,我們共計一萬兩千兵馬,其中輕傷有三千多名,重傷有一千餘名,另有九百七十二人為國捐軀。”


    這個傷亡數字已經相當不錯了。在之前那場激烈的戰鬥中,有的侯國戰士甚至是赤手空拳或披掛幾塊木板就衝鋒在前,成千上萬的大軍最後往往僅剩下幾百人活著。相較之下,張易的軍隊損傷是最小的。


    在軍方,所謂的輕傷是指經過包紮後仍能繼續投入戰鬥;重傷則指尚有一息,但已失去作戰能力的人。此次戰爭中,近兩千士兵喪失了作戰能力。


    如果再考慮到照顧這些傷病者的兵力,原有一萬兩千兵力加上護衛營,能夠立即參加戰鬥的人數大約隻剩九千左右了。


    “主公,我們要不要快馬加鞭,直驅洛陽?”受傷的手臂進行了簡單包紮的薛仁貴詢問道。傷痛讓他更為興奮,感覺自己的身體裏仿佛有無限的能量爆發。


    張易迴答:“不必了,嶽飛已經出發在先,不論其他的侯國如何急促行動,也追不上我們!我們的隊伍隻要沿著官方的道路行進,繞過司隸境內的縣城,直接向洛陽出發就是了。”


    戰略中最巧妙的城市攻取策略並不是挖掘地道攻擊,也不是‘三麵包圍,一麵臨敵’這類的計策,而是簡單的‘避開直接對抗,尋找到繞行的可能性’。正如漢高祖劉邦精通的那樣——麵對強硬的敵人,不必正麵交鋒,擇其薄弱之處迂迴前進。現在,張易也準備采取這一策略。


    當其他各方勢力的隊伍陸續湧入虎牢關,並隨之分散行動時,各自選擇不同的路徑前往洛陽。


    有的人直接向南,計劃穿越嵩山,以避開董卓在洛陽南布置的強大軍隊,尋找相對較為薄弱的地方發起進攻。另一些人對自家的戰力信心十足,選擇直擊西線的新鄭城,直接硬拚,比如像袁紹和孫堅這樣的角色。當然,還有一些將領自以為聰明,打算由北沿著河道前進直至洛陽,比如陶謙等一夥。


    相比上述複雜多變的行動方案,張易的做法極其簡潔:他就沿著官方大道走,遇到城市就繞路而行!


    當孫堅、袁紹及袁術的軍隊首先進攻新鄭時,未多言半句便開始了激烈的攻城行動。


    早些時候,董卓已率領軍中精銳部隊直奔洛陽,所過之城留下的兵力大多不是精英之選,自然難以抵抗這三人。


    不出一日,新鄭便落入了他們的手中。而在那時,張易正在帶領士兵穩定當地居民的情緒。


    董卓麾下的西涼軍團在洛陽周邊地區燒殺搶掠,導致許多百姓出於恐懼紛紛逃往深山中。恰巧,這些難民為張易所發現。


    張易心中非常清楚此行的一個重要目標是——人!因此,當數以萬計的民眾,包括約一萬名健壯男子出現時,他說:“把所有的青年男女組織起來,準予隨身攜帶親屬,至於其他人員,請他們自行離開。”


    張易語氣冰冷地做出指示,他並不想效仿劉備將部隊的給養分給民眾。


    張易預料能召集三十萬民眾,他軍中的糧食即便省吃儉用,也足夠他們返迴南陽。在南陽北方,已經有軍隊備足了糧食等待接應。


    然而,軍隊裏已無多餘的糧食分發給百姓。


    “在艱難之時,唯有先保全自身;待能力充裕時,再救助四方百姓。” 張易言罷,眾人迅速行動。


    流民大約有五萬人,青壯年超過一萬人,包括他們的家人在內總數大約三萬。


    張易計劃先讓人引導這些百姓安全返迴南陽,無須經過他處,直接穿越伏牛山。


    正當張易分配完糧食,忽聞人群中有爭執聲。他眉頭微蹙,詢問:“是誰在爭吵?”


    一個部屬答道:“迴主公,有幾個無賴,因見主公不願帶領他們返南,便糾集起來,要求食物供給。” 薛仁貴此時擠出人群。


    軍士們將壯丁與其家屬及其餘難民區分開。


    幾個體力虛弱的老者麵前,站著幾位接近四旬的瘦削漢子不停地叫囂,一副若不給糧食絕不讓路的姿態。


    “府君發明了張易犁,定是個善心之人。我們南下途中,缺少糧食可能會餓死路上,請府君開恩賜予些糧米!” 某個人大聲唿籲。


    張易冷冷一笑,擺手說:“我們的軍需本身就緊巴巴,如何又能給你們呢?”


    “府君仁慈,若部隊節省一些,抵達南陽應是沒有問題的。” 有人懇求。


    看到這種無賴行徑,張易微微搖頭,走近幾步,手中青光閃過,利劍出鞘架在那人頸部。“我方軍糧本就不足,難道你還想成為我們的補充食品嗎?”


    這人氣得麵無人色,旁觀的百姓以為張易要動怒。但張易很快收起了劍,並笑著說:“老鄉,實話說,我們現在真無力顧及更多。隻能收容部分民眾,若您等人不滿,不妨一走了之!”


    張易這句話激起眾怒,特別是被選留的壯丁,他們每日至少能吃飽一頓。若張易放棄他們,則會陷入 ** 境地。


    眾人投向那些挑頭者的目光中充滿了憤怒。


    對方感覺到了成千上萬道怒視的目光,宛如被淩遲一般恐懼,害怕自己再出言不慎,這些強壯難民便會毫不猶豫地上前撕裂自己!


    於是這群人閉嘴不敢多言,紛紛躲進山林間逃命去了——趁著體力尚存,盡快離開才是明智之舉。


    “安排輕傷的將士攜帶一部分軍糧陪同這些壯丁返鄉,同時致信於文若,令其派出人力至魯陽迎納這些難民並妥善安置於南陽各邑。”


    張易指示。


    自此時起,他將全麵開展對難民的安撫與接納工作。


    這些健壯勞動力,初期將投入農耕,而未來可能成為可靠的兵源。


    再次率軍上路後,沿途張易又遭遇了幾波難民,然而大多為老幼病患。因董卓部下的掠奪,多數壯勞力已被擄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麻麻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