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雖技藝高強,但現在手中隻有兩柄長劍,無其他趁手兵器。典韋自信自己手中的雙戟可以以一對二。


    劉備偷眼看了眼張易背後的典韋,滿臉都是向往的表情。


    先是有黃忠、薛禮這些優秀將領,現在還有如此勇猛的戰士。


    張易的好運讓他怎能不羨慕。


    “劉兄,讓我給你介紹一位我的謀士——劉伯溫,即墨子劉基。”


    “通天文,達地理,熟悉軍隊排布與古戰場術數,無所不通。”劉伯溫向劉備微微欠身行禮。


    劉備聽聞立刻精神起來:“原來閣下也姓劉?”


    劉備 ** 病發作,直接當著張易麵前與劉伯溫拉起親戚關係。


    劉伯溫微笑著擺了擺頭:“的確同姓,但與劉公並不是同一家族。”


    “未必,也許五百年前是一家呢。”劉備還想繼續聊,但被張易打斷:


    “劉公,你們才從與呂布的大戰中歸來,不應該好好數息,怎麽會到這裏來找我?”


    張易並不擔心劉備想要搶走他的人才,他對劉備突然出現的原因確實感到困惑。


    “實不相瞞,這次來訪是有些事情請求。”


    “不知劉公有什麽事?”張易詢問道。


    “不必客氣,我暫時借宿在師兄公孫瓚那裏,但沒有固定落腳點,今天就是來為這事尋求解決辦法。”


    張易一聽,微微抬了抬眉:“莫非劉公想遷居到南陽?”


    “並非如此,我兄弟三人近日打敗了呂布,過去也剿滅過黃巾軍的首領如張寶等匪徒。我們希望通過這些功績換取一處安穩居住的地方。希望能得到您的推薦。”


    劉備言之切切。


    張易心裏明白了,劉備是想讓他幫忙上書,以便獲得更高的職務。


    “劉公是不是想太多,等我們打倒了董卓,恢複了皇帝的位置,那時候官爵自會由朝廷頒授。三英鬥呂布的威名已傳播天下,陛下得知,定會高興萬分,並予以豐厚獎賞,大家耐心等待即可。”


    張易迴應。


    劉備聽後竟然嗚咽起來。張易一愣,他不明白自己說錯了什麽?


    這劉備怎說哭就能哭?


    “閣下智勇雙全,手下的英賢眾多,難道就沒有察覺聯軍目前的狀況,看似占據優勢,實則是董卓刻意為之?”劉備邊說邊流淚。


    張易眉頭緊鎖,目光轉向劉伯溫。


    劉備不受此影響,繼續說:“袁本初(袁紹)不願意迅速進攻,反而隻知飲酒享樂,表麵說是為了謹慎避免給董卓機會,但實際上其用心得不而知。”


    “而且,諸侯們並非鐵桶一般牢固,人心各不同,聯軍內部出現裂縫隻是早晚的事。”


    “再說,董卓當前雖率重兵壓境,卻不急於與我們決戰,僅是派遣呂布前來挑戰,明顯意在拖延。我認為,以董卓的心思,並非隻限於此。按他的個性來看,他有可能會做出遷都的決定。”


    “西安坐落在洛陽之西,有天塹潼關作為屏障,能夠抵擋聯軍數十萬的攻勢。若董卓真的遷都西安,那麽我們的聯盟必定瓦解!”


    劉備如是剖析道。


    張易注視著劉備,一言不發。這劉備到底怎麽迴事?


    難道也開了掛嗎?


    畢竟,劉備本身就不平凡,他是由零(此處原文字\"從無(bbff)\"可能表示\"從零開始\",進行了調整)起步最終登上皇位之人,能夠預測聯軍的前景與董卓的意圖,張易對此並不覺得意外。


    然而,現在劉備向張易尋求協助,要求上書求官,這倒是有些不同尋常。這似乎並不是劉備平時的作風。


    劉備的背後,恐怕有著更高明的人物指點!


    未等張易進一步思考,劉備就俯首跪地,淚流滿麵地說:“備恨自身無十萬甲兵可用,不能救天子於逆境之中。”


    “先生莫非是要讓我的主公幫助您獲得上郡郡守的位置?”經過一番思索,劉伯溫開口詢問。


    劉備聽罷愕然,旋即恢複了一臉悲傷。


    “備這一輩子的願望,就是救援天子,縱觀全國各地,雖西涼馬騰能在一定程度上製衡董卓,但仍是董卓的重要勢力區域。”


    “除了這些地方外,僅有並州的上郡靠近長安,二者僅相隔一片草原。若將軍肯相助,使備成為上郡郡守,備必當銘記您的恩德!”


    劉備鞠躬道,哭泣的聲音更加響亮了。


    但對於劉備所說的這一切,張易並不完全相信。


    排除涼州和雍州這些已被董卓掌控的地方,實際上與長安最近的應當是漢中才對。


    但劉備卻隻字不提漢中,一心隻想前往並州,這其中必定藏有更深的目的,這是張易確信無疑的。


    “玄德兄與我僅是初見,便要求我幫你上奏請求官職……哈哈,在下絕非心慈手軟之人!”


    張易搖搖頭,心中疑惑劉備到底是何用意?


    讓張易上奏推薦劉備擔任上郡郡守,張易怎能輕易應允?“備深知此點!”


    劉備抬袖拭去了流出的鼻涕,接著說道。


    “對於將軍的忠誠和堅定,備也是有所了解的,將軍不僅創造了先進的農業工具,還斷絕了與董卓的聯係,備對此深感敬佩。”


    “如果將軍控製南陽,我占得上郡,我們的力量就足夠強大,我可以橫跨草原,您則可以通過武關進入長安,兩麵夾擊之下,必將救出天子!”


    “但是,我也明白將軍所麵臨的困難,南陽地處南方,缺少馬匹。”劉備言辭懇切,讓張易幾乎難以反駁。根據劉備的分析來看。


    張易仿佛被描繪成了一個英雄人物,然而,


    劉備仍舊在繼續分析:“假如我劉備占據上郡,必然將深入草原尋找馬匹,通過孟津渡口、洛陽,直到打通廣成關的道路,一路向南抵達南陽,將良馬獻給將軍!”


    這是一段詳盡的陳詞,先是對張易的高尚品德予以肯定,認為既然如此高尚,理應聽取劉備的觀點,使其成為上郡太守,


    到那時,兩個人各自行動,一個向北,另一個往西,共同拯救天子。


    盡管劉備已經說了許多,但發現張易顯得興趣寥寥,隨即他改變了策略,提出——馬匹作為誘餌!


    我已經講了這麽多,你還毫無所動?


    沒關係,換一個方式說,你知道南陽最缺的是什麽吧——馬匹!


    如果你劉備成為了上郡太守,一定將馬匹送至南陽給我。


    別的地方我也不考慮了,從上郡向南就是洛陽。


    過了孟津渡,然後穿過伊闕關,直抵廣成關便進入南陽的地界。


    至於怎樣把馬送過去,那是我要操心的事,你就不用多想了,隻問你感不感興趣?張易確實感到有些動心。


    他正為如何獲取這批馬而發愁,沒想到劉備這時主動來找他,可以說解除了張易的一大憂慮。


    隻不過……這一切真的這麽湊巧?


    張易剛剛因馬匹犯愁,劉備就來了,並以此為條件讓張易推薦他為上郡太守。


    而且,張易還無法拒絕,因為他真的沒有比劉備更好的人選!


    “既然玄德兄這麽說,那我也自然答應。但光靠我自己,可能說服不了董卓讓你擔任上郡太守啊!”張易說道。


    “我的師兄公孫瓚也會聯合一起上奏的!”劉備補充道。


    張易點了點頭,見劉備終於不再掉眼淚,便微笑問道:“請問玄德兄,不知哪位智者給你出的此計?”


    劉備初期確實缺少可以依靠的地方。


    這一次,通過張易和公孫瓚的幫助,他直接謀得了上郡作為根據地,進而計劃進軍並州。


    張易相信,這一切的背後必定有人出謀劃策。


    否則,若劉備真有這樣的智謀,他又何必在前世四處流浪?


    “府君明鑒,我新請了一位軍師,名叫戲誌才。軍師詳細分析了局勢後,我深感陛下安危事關重大,所以軍師就給我製定了這個計策。”劉備的眼圈紅紅的,似乎隨時準備再次落淚。


    他在言語中始終不忘提及忠心於皇帝,將自己置於道德高地,好像張易不同意就是不忠於漢室一樣。


    張易臉上帶著笑,好似攬得賢才的人是自己一樣。


    其實他早就派人前往潁川等待了,卻最終未能等到戲誌才,而是讓他投奔了劉備,這……


    自己好不容易拉攏來了曹操手下的兩荀,現在劉備又挖走了戲誌才,真是……曹操可真夠倒黴的!


    “主公,臣建議還是跟玄德公交個字據為好!”見張易不再作聲,劉伯溫站了出來,提議道。


    “軍師,玄德兄以仁義聞名,怎會背信棄義?”張易假意不滿地訓斥道。


    “主公,玄德公確實仁義,但若玄德公到了上郡,初期可能無法提供大量馬匹,如果第一次送給主公一萬匹馬,第二次卻隻有千匹,如此大的落差,怕會影響兩人的關係。”劉伯溫解釋道。


    “依軍師所言,是否應該立個字據,規定好送馬的數量和頻率,以免今後出現分歧,傷害兩人的感情?”張易疑惑道。


    劉伯溫點頭表示讚同。


    劉備麵色平靜,冷眼旁觀張易和劉伯溫的對話。


    他對對方的條件沒有異議,因為他確實需要張易的幫助。


    在此之前,他先後找了袁紹和張邈,但都沒有解決辦法。在軍師戲誌才的建議下,他隻能求助於張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麻麻並收藏三國:開局獲得英雄能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