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是陳明軒的木質房屋,在這般震蕩中毫發無傷。


    但他依舊快速跑迴室內,把還在愣神中的點點緊緊抱住。


    雖然明白自家房子安全無憂,但出於保險起見,他仍把女兒帶到了室外的葡萄架下。


    很快風雨來襲。


    陳明軒思考片刻,又把孩子送迴屋內,隨後衝外院的大嗓門喊起來,讓鄰居王嫂、大姐和隔壁的小強一家趕緊出來避難。


    一連串喊叫後,之前搭建的葡萄架發揮了效用。


    眾人將塑料布鋪蓋在葡萄架上,再壓好木板等重物,這樣一個臨時避雨的簡易棚便完成了。


    待大家都安頓好了,陳明軒請大家集合在他的家,說道:“各位,剛剛那是地震,我猜咱們這兒應非震源地,但具體在哪裏我也尚不明了。


    不過我還是做了個大膽假設。”


    “師父,您推測可能是在哪?”小強問。


    “我們京城北麵是高山群脈,西麵同樣群山環抱,南邊平原延展,而東邊毗鄰海洋。


    綜合這些情況來看,我認為東北方向可能是高風險區域。”


    “師父,您怎麽安排我們就怎麽做。”眾人中小強最服陳明軒的話,畢竟在大家眼中他是位值得信賴的人。


    陳明軒立即指示行動,開車沿東北路線探索前進,並隨時幫助沿途受災群眾。


    “大家覺得這樣可行否?”


    “行!聽您的。”小強率先表態,其他雖不認識陳明軒太久也選擇信任他。


    隊伍迅速開始準備物資。


    陳明軒用幾段鋼條製作一個簡易三腳架焊接上滑輪。


    與卡車前方的絞盤協作成為一個簡單吊裝裝置。


    另外三人負責備齊撬杠、鏟子之類的必要救援裝備,其中還有一位巧思女性帶來了隊旗。


    出發時刻,兩輛車子——一輛皮卡和一台拖拉機,車頂都飄揚著屬於他們的隊標旗幟。


    裝載足夠的燃油後,兩輛車隨即啟程趕路。


    快車先行,慢車則靠無線通訊保持聯絡前行。


    隨著天色逐漸明亮起來,路麵狀況愈加糟糕使他們速度被迫緩慢下來並未拉開太遠差距。


    不久遇到一輛迎麵行駛汽車突然停下喊道:“趕緊去唐山市!那邊發生重大災情了,亟需援助啊!”


    “師父,還真跟您說的一樣,在唐城出問題啦!”小強對陳明軒說道,他直接拿起無線電向後方通知改變目標地點,“全體目標調整為唐山市中心速行趕去同時留意途中有需求幫忙人員帶上人越多越好效率才更高!


    到達現場前車隊已被求生者填滿,終於抵達時所有成員立即散開各處搜救受困人群。


    鑒於單兵救援效率低下缺乏協調性顯然不利於工作進展,於是陳明軒果斷取出擴音器大聲號召:“請參加營救的朋友馬上至我所在集結進行分工調配任務劃分!”


    重複兩遍話之後,大量熱心民眾匯聚過來自動排隊等候分配崗位。


    站在貨箱頂部握持話筒指揮全場:“我是隊長姓陳名明軒。


    現在我們需要組建一個由五名身手靈活善攀岩的先鋒隊員組成偵查組。”


    命令下達即刻多人主動申請參與挑選最終確認人選並配給相應旗幟以標識不同發現結果。


    剩餘人力依照一定規模編排小組由各自選舉


    救援隊伍中的某位隊員在片刻前與他人爭執後,迅速朝趕來的支援部隊跑去。


    程大力見到這支部隊迅速分組,朝著標旗的位置展開行動。


    此時,所有人的心思全集中在插旗的任務上。


    每一麵旗幟,就代表一次生還的希望;每插一麵旗,或許就能多拯救幾條性命!


    程大力完成一處搜索後,即刻轉移至下個區域繼續作業。


    很快,旗子再次告罄。


    他正苦惱著旗子來源之際,忽然聽見熟悉的皮卡車駛來,車上廣播清晰響起:“參與搜索的同誌們,若旗子用盡,請到這裏領取。”


    說話的人竟是一位年輕姑娘。


    程大力毫不猶豫地轉向聲音傳來的地方。


    不幸的是,就在移動時,他的假肢卡入石縫之間。


    努力掙紮時,假肢竟從腿上脫落,整個人也因此摔倒在殘垣斷壁之中。


    “同誌,你沒事吧?”旁邊的士兵見狀急忙趕來查看,隨後驚訝發現程大力右腳竟已缺失。


    “jf軍的戰士們,請幫個小忙,把我的假肢取出——剛才是它卡住了。”程大力雖有窘迫,卻並未慌張,隻因為這次簡單的意外。


    士兵將假肢成功解救出來,而程大力重新坐定安裝假肢之際,附近的一位政委亦走近了解詳情。


    “同誌,你這樣還能參加一線搜救?太危險了。


    為何不調往後勤支持呢?”政委帶著關切開口。


    程大力尚未迴應,旁人卻搶過話茬:“這位是程大力,是我們的領頭羊,正是他組建並主導這支隊伍,並想到了標旗的方法!”


    政委聞之肅然起敬:“原來如此,抱歉程同誌。


    是我之前不了解情況。”


    “不必客氣,我隻是看大家齊頭並進救人,效率實在太低。


    黃金時間至關重要,優先考慮盡快找到並營救那些容易得手的目標,避免二次餘震導致傷亡擴大。”


    “餘震?你是說接下來還有可能嗎?”政委聽聞也倍加警惕詢問。


    “很有可能。


    在多數災難記錄中,主震之後都會伴隨不同程度的後續波動,這種情況下極易產生新的傷情隱患。”


    “既然如此,程同誌,請允許我建議,你登上廣播車,向全員普及相關自救及防護常識,讓大家更高效、安全地展開救援。”


    經過思索,程大力認可此提議。


    隨著更多人員參與救援行動,這類知識傳播顯得愈加必要。


    於是,程大力進入皮卡車後並未讓車輛調作他用,而是利用隨身空間資源,緊急製作了一個簡易錄音裝置。


    隨即開始同步廣播與錄音解說。


    講解完一遍內容後,啟動錄音重複功能,使得關鍵信息能持續通過車輛傳達給新到者。


    接著他主動交出車輛用於物資運輸,僅留下廣播係統運轉。


    不久這種錄音模式被效仿,錄音帶取代設備,更多鼓勵性話語隨之加入。


    到了下午時段,數萬規模的主力救援團隊相繼抵達災區。


    然而問題也隨之而來:盡管人力充裕,但合適的手工工具十分緊缺。


    發現這個瓶頸的程大力,當即決定驅車前往附近的鋼鐵廠。


    借助雨水補充能量源泉,在特殊環境中大量鑄造鍬頭、撬杠等器具,存放至一處安全廢墟處。


    裝滿車輛後返迴市區喊道:“這裏有鍬頭和撬杠,大家快來拿!”引得現場指揮員連連稱讚並迅速派車跟進調配。


    來到倉庫後,看到滿滿裝備的軍人喜形於色:“這是無價珍寶啊!快點幫忙裝車!”


    任務完成後,程大力再出發尋找適配木材,最終選定一家木器廠進行加工。


    同時召集懂得木工技術的人,以現場可獲廢木原料製造鍬把。


    最後為了提高深層地下遇險者救助效率,程大力趕赴指揮部申請使用電台聯係遙遠地區具備重型設備支持的基地請求增援如吊車、空壓機等等關鍵設施,為下一步複雜救援做好鋪墊。


    整個過程展現出非凡組織與應變能力。


    不到二十分鍾確認答複已至。


    “我已清楚,首批援助力量將在一小時後出發,並於二十四小時後抵達。”張偉拿著這份文件,直接遞交給指揮長。


    指揮長非常激動。


    考慮到對方距離此處至少上千公裏,能在一天之內到達,需要多麽堅定的決心才能做到這樣?


    張偉也被深深震撼了。


    要知道,在當前情況下根本就沒有高速公路可走,連一條像樣的公路也找不到。


    他記得上次去那裏時,僅僅路途就花費了整整五天時間!雖然當時駕駛的是拖拉機,但那路況確實艱難無比。


    然而,既然李站方麵敢如此保證,那必有十足把握。


    實際上,張偉並不了解,趙勇所在部隊已經全程部署成為運輸隊的工程支持力量。


    全體官兵分布在道路各段,負責填平溝壑、架設橋梁等工作,全力保障運輸隊快速順暢通行。


    不僅僅是這支運輸隊伍,隨後還有一係列支援車隊都依靠這支部隊的保障完成任務。


    張偉將二分站聯係方式留下給這裏的指揮長,從此他們之間可以直接對接聯係。


    張偉大信,二分站團隊定會全力協助此次救災行動。


    其實張偉判斷準確,李站長接到消息後,馬上向上級請示並確認事實無誤,隨即迅速組織所有可用車輛裝載相關物資設備。


    不管這些設備屬於哪個礦區,隻要是災區急需的一律調集。


    同時,他還積極聯絡軍隊,尋求工程部隊幫助。


    因為這條路雖然近年來不斷修繕,但由於大雨等原因仍有不少路段存在隱患,並且還有幾座承載能力不足的橋梁。


    當下隻有軍方工程師能夠確保這條路線隨時通暢。


    趙隊長作為最高指揮官接報後,立刻下達動員令,很快率領上萬士兵奔赴不同路段展開搶修作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重生60,開局懸壺濟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澤的劉家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澤的劉家人並收藏四合院:重生60,開局懸壺濟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