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搶救
四合院:重生60,開局懸壺濟世 作者:北澤的劉家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強聽出話裏意思了,這小子是以為我想搶占他的成果唄!
趕緊補充道:“王工,我沒說要改這輛車,它畢竟是你的實驗品,肯定還是你使用。
我隻是提建議以後量產的時候考慮一下多設置幾個門的問題,至於車廂大小其實無所謂,能用就行。”
“呃...您是說我們要大規模生產這種車?” 王工程師震驚不已,當初隻是想給自己做個代步工具而已,完全沒想到讓分站也開始造車了!
“當然要造,你能憑一己之力在車間弄出來,說明我們有條件批量生產,為什麽不幹呢?”
李強的話讓王工程師啞口無言,確實是這麽迴事啊。
但是壓力隨之而來,這事估計又輪到頭上了。
不過還好,這款新車和之前開發的爬山王牌拖拉機有不少共通之處,生產線大部分都能共享,製造難度倒不是特別大。
唯一棘手的就是輪胎如何解決?
全國有能力生產輪胎的地方不多,而且產量極少,各大汽車廠商都在虎視眈眈,要給一個不起眼的小分站配幾條輪胎實在太難了。
沒有輪子,談什麽造車呀!
王工程師思索一陣子,終究還是將目前遇到的最大難題講了出來,就是輪胎供應問題。
誰知李強對此並不擔憂,認為輪胎不過是些普通物件罷了,隻要橡膠等原料能保證供給就行。
既然已經形成生產能力,協調部分資源也不是很難辦的事兒。
但在王工程師看來就沒那麽樂觀,畢竟這隻是剛剛起步的第一年,真正艱難的時刻還在後麵。
隨著消息傳開,當地對新車型反響強烈。
不僅縣領導關注,在更大範圍內也掀起了熱烈討論。
各方熱議之下,二號分站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勢必要提上日程。
由此,有關皮卡項目的生產組織會議接二連三召開起來。
會上著重研討了王工程師命名的新車型相關事宜。
這類高層次會議上根本就沒有王工程師發言機會。
到場基本都是工廠管理方麵的高手,哪容得了原來從事廢品收購工作的他在那邊指手畫腳。
即便這款車是他研發出來的,懂親手打造不代表也精通企業運營管理。
工廠講究規模化、專業化、流水線作業。
不是有幾個優秀技師就能隨便應付得了的事情。
要把二號分站改造成為真正的專業機械廠還需全麵提升設備、管理水平以及技術人員素質。
在這方麵,王工程師愛莫能助。
他的職責就是在文件簽署欄寫上名字敲章而已。
其餘具體業務完全可以不用過問。
他對整個二分站唯一的貢獻大概就剩下配合張教授團隊,優化車輛圖紙設計方麵工作了。
這一部分任務繁重,繪製無數圖紙直至氣溫迴升才得以完成。
結束在科技科畫圖日子後,王工程師迫不及待地準備重返牧場。
經過一段距離後,
“嗯,正好你迴去時繞道一趟外地,把你姨媽接迴來。
老太太想念女兒了,說是打算一起去看看。”李誌國的話讓張強一時愣住,要不是他提醒,自己還真忘了有這麽門親戚!
李誌國是接到了王嬸子的信才知道這事兒的。
得知張強要迴家,他建議順路接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張強當然沒意見,現在他也算有車的人,接個人小意思。
隻是苦了大壯——老太太肯定坐副駕,而大壯那體型,後座怕是塞不下他。
不過沒關係,車廂大得很,放個帆布棚就能裝下大壯。
迴二站後,張強就安排大壯準備。
先是給車廂加了個棚,再買土特產。
當地的特產不多,就是肉幹和奶製品。
張強還特別叮囑買了兩隻活母羊。
“將來孩子要是吃不上奶咋辦?鮮奶多好!”再說小麗也能喝,提高產奶效率嘛!還準備了些新鮮牛羊肉,天氣還不太熱應該不會壞。
迴到二站,生產線已接近完工。
這種手工為主的生產環境,隻求基本滿足生產條件。
之後還需要時間讓工人熟悉設備和工藝。
站長劉明交給張強一個密封文件袋,“帶迴去,親手交給大領導。”
“沒問題。”張強應下。
“哦,想把徒弟陳飛帶去京城工作吧?”劉站長點點頭讓人事科去辦理手續。
早就和大壯商量過這事,家裏人全票通過!調到京城工作可把家人高興壞了!姐妹們都眼紅得厲害,但臨走又都哭了鼻子。
“師父,我來開車咋樣?”大壯坐在副駕眼饞得很。
“行啊!”換位後,張強開始教他。
山穀中,一天功夫,大壯就能開得有模有樣。
到了晚上,突遇大雨。
張強把副駕座調低休息,不久被大壯叫醒,“下雨了,還能繼續嗎?”
張強睜開眼看到外頭漆黑一片,這樣根本沒法前進。
找了一處高地停下。
“還是要裝雨刮器!”張強自言自語道。
“咱們也沒有電機啊!”大壯插話。
“迴頭咱們造個電機試試。”
“咱車上不是有發電機嗎,要電瓶幹嘛?”
“電流不穩定會損壞雨刮係統。”
就在這個時候,大壯看到了不遠處幾束晃動的光點。
原來有一群青年正推著一名中毒知青往醫院趕。
得知情況後,張強立即決定幫忙。
讓他們把人放在車鬥上,冒著大雨迅速趕往衛生院。
在衛生院裏,一個小年輕醫生正一臉為難。
他的專業隻限於常見病,對於這樣的緊急情況實在沒辦法處理。
最終白鴿和其他幾個人決定連夜趕往縣醫院救治趙雅莉。
“這怎麽來得及?李強就不能迴家把你爹請過來嗎?”林芳著急之下,直接冒出了幾句本地方言,把旁邊的小同誌愣得不知所措。
“算了,我懂一些急救知識,我們可以先試著進行初步處理。”張曉波站了出來。
雖然他不是專業的醫生,但憑借多年積累的經驗,他的急救知識明顯比在場的人都要豐富。
“你去準備一大盆溫水,再加些肥皂攪拌均勻。
快!小胖也幫忙!”他果斷地向身邊兩人下達指示,“另外,找一個輸液管和注射器,盡快拿來!”
待二人奔出去後,他又轉頭對林芳與另一位女同事說:“你們幫病人脫下衣服,再用被子蓋好,注意保暖。
剩下的兩位男生,去弄幾盆熱水過來,並且幫我尋點幹燥的木炭,應該能派上用場。”
眾人聽從張曉波的指揮,原本慌亂的氣氛一下子變得有序起來。
不一會兒,小胖提著一盆溫水走了進來,在張曉波的指導下將肥皂揉進水中。
隨後張曉波安排非必要的男同誌暫時離開房間,以保證病人的隱私。
由於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用來插胃的管子是由橡膠製成的,非常難操作。
張曉波巧妙利用自身特有能力,在管子裏加入了一根細細的鋼絲以增強硬度,這才得以順利插入。
為便於突破食道阻礙,他還特地製作了一個不鏽鋼錐形帽,安裝於管端。
整個過程,通過自己特殊感知能力,精確掌握管子插入的位置,這讓他頗為震驚——原來空間賦予自己的技能遠不止這些。
等到管道安置妥當後,他開始用粗針筒抽取肥皂水灌入病人陳梅的胃中。
直到胃完全注滿才停下來。
接下來借助特異能力清空部分液體,而對於剩下的內容物則使用傳統方式——通過注射器抽出。
這個程序不斷重複,以至於到最後連病人自己也會主動嘔吐出來了。
徹底清洗過胃部之後,他們著手清洗腸道:將肥皂溶液注入肛門處,然後用手輕輕按摩腹部幫助排出。
一係列繁瑣的操作下來,病人已然疲憊不堪。
最後一步,是將事先準備好的炭粉送入腸道內部,讓其吸附毒素後再迴收出來。
若發現殘留,便再次執行上述步驟。
整個搶救過程耗時兩個小時左右,盡管陳梅已呈現出虛弱狀態,但是她的消化係統總算基本恢複清淨。
至於已經被吸收進血液中的毒物,則需交給專業醫護人員解決。
***
第二天一大早,張曉波帶著一行人前往縣城裏的醫院。
醫生聽完他們敘述先前施救措施後表示認可,並稱讚了幾句。
病人能幸存全賴正確的初期救治。
因為時間耽誤較長,肯定有一部分毒液滲進了血液,現在唯有依賴靜脈注射藥物緩解危害,剩餘的隻能靠自身代謝排除。
隨著治療展開,她慢慢穩定下來並無明顯生命危險跡象。
確認病人情況平穩,張曉波幫忙支付了一些費用,決定動身離去。
“林芳,醫生說我姐狀態不錯了,我們可以迴程了。”他對林芳說明。
“啊?這就走啦?”
“嗯,本來我們是要趕路的,這邊事情結束就可以繼續前進。”小胖隨聲附和道。
“哎喲…那我替陳梅感謝你們!”說著,林芳鄭重地朝他們鞠躬致意。
“哈哈,不用這麽客氣,遇到這種事情大家都會上前搭把手的。”張曉波擺擺手示意不要太過放在心上,“哦對了,你們好像還沒吃早餐吧?小胖去買點早飯迴來,昨晚折騰了一晚上肯定餓壞了。”
趕緊補充道:“王工,我沒說要改這輛車,它畢竟是你的實驗品,肯定還是你使用。
我隻是提建議以後量產的時候考慮一下多設置幾個門的問題,至於車廂大小其實無所謂,能用就行。”
“呃...您是說我們要大規模生產這種車?” 王工程師震驚不已,當初隻是想給自己做個代步工具而已,完全沒想到讓分站也開始造車了!
“當然要造,你能憑一己之力在車間弄出來,說明我們有條件批量生產,為什麽不幹呢?”
李強的話讓王工程師啞口無言,確實是這麽迴事啊。
但是壓力隨之而來,這事估計又輪到頭上了。
不過還好,這款新車和之前開發的爬山王牌拖拉機有不少共通之處,生產線大部分都能共享,製造難度倒不是特別大。
唯一棘手的就是輪胎如何解決?
全國有能力生產輪胎的地方不多,而且產量極少,各大汽車廠商都在虎視眈眈,要給一個不起眼的小分站配幾條輪胎實在太難了。
沒有輪子,談什麽造車呀!
王工程師思索一陣子,終究還是將目前遇到的最大難題講了出來,就是輪胎供應問題。
誰知李強對此並不擔憂,認為輪胎不過是些普通物件罷了,隻要橡膠等原料能保證供給就行。
既然已經形成生產能力,協調部分資源也不是很難辦的事兒。
但在王工程師看來就沒那麽樂觀,畢竟這隻是剛剛起步的第一年,真正艱難的時刻還在後麵。
隨著消息傳開,當地對新車型反響強烈。
不僅縣領導關注,在更大範圍內也掀起了熱烈討論。
各方熱議之下,二號分站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壓力。
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勢必要提上日程。
由此,有關皮卡項目的生產組織會議接二連三召開起來。
會上著重研討了王工程師命名的新車型相關事宜。
這類高層次會議上根本就沒有王工程師發言機會。
到場基本都是工廠管理方麵的高手,哪容得了原來從事廢品收購工作的他在那邊指手畫腳。
即便這款車是他研發出來的,懂親手打造不代表也精通企業運營管理。
工廠講究規模化、專業化、流水線作業。
不是有幾個優秀技師就能隨便應付得了的事情。
要把二號分站改造成為真正的專業機械廠還需全麵提升設備、管理水平以及技術人員素質。
在這方麵,王工程師愛莫能助。
他的職責就是在文件簽署欄寫上名字敲章而已。
其餘具體業務完全可以不用過問。
他對整個二分站唯一的貢獻大概就剩下配合張教授團隊,優化車輛圖紙設計方麵工作了。
這一部分任務繁重,繪製無數圖紙直至氣溫迴升才得以完成。
結束在科技科畫圖日子後,王工程師迫不及待地準備重返牧場。
經過一段距離後,
“嗯,正好你迴去時繞道一趟外地,把你姨媽接迴來。
老太太想念女兒了,說是打算一起去看看。”李誌國的話讓張強一時愣住,要不是他提醒,自己還真忘了有這麽門親戚!
李誌國是接到了王嬸子的信才知道這事兒的。
得知張強要迴家,他建議順路接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張強當然沒意見,現在他也算有車的人,接個人小意思。
隻是苦了大壯——老太太肯定坐副駕,而大壯那體型,後座怕是塞不下他。
不過沒關係,車廂大得很,放個帆布棚就能裝下大壯。
迴二站後,張強就安排大壯準備。
先是給車廂加了個棚,再買土特產。
當地的特產不多,就是肉幹和奶製品。
張強還特別叮囑買了兩隻活母羊。
“將來孩子要是吃不上奶咋辦?鮮奶多好!”再說小麗也能喝,提高產奶效率嘛!還準備了些新鮮牛羊肉,天氣還不太熱應該不會壞。
迴到二站,生產線已接近完工。
這種手工為主的生產環境,隻求基本滿足生產條件。
之後還需要時間讓工人熟悉設備和工藝。
站長劉明交給張強一個密封文件袋,“帶迴去,親手交給大領導。”
“沒問題。”張強應下。
“哦,想把徒弟陳飛帶去京城工作吧?”劉站長點點頭讓人事科去辦理手續。
早就和大壯商量過這事,家裏人全票通過!調到京城工作可把家人高興壞了!姐妹們都眼紅得厲害,但臨走又都哭了鼻子。
“師父,我來開車咋樣?”大壯坐在副駕眼饞得很。
“行啊!”換位後,張強開始教他。
山穀中,一天功夫,大壯就能開得有模有樣。
到了晚上,突遇大雨。
張強把副駕座調低休息,不久被大壯叫醒,“下雨了,還能繼續嗎?”
張強睜開眼看到外頭漆黑一片,這樣根本沒法前進。
找了一處高地停下。
“還是要裝雨刮器!”張強自言自語道。
“咱們也沒有電機啊!”大壯插話。
“迴頭咱們造個電機試試。”
“咱車上不是有發電機嗎,要電瓶幹嘛?”
“電流不穩定會損壞雨刮係統。”
就在這個時候,大壯看到了不遠處幾束晃動的光點。
原來有一群青年正推著一名中毒知青往醫院趕。
得知情況後,張強立即決定幫忙。
讓他們把人放在車鬥上,冒著大雨迅速趕往衛生院。
在衛生院裏,一個小年輕醫生正一臉為難。
他的專業隻限於常見病,對於這樣的緊急情況實在沒辦法處理。
最終白鴿和其他幾個人決定連夜趕往縣醫院救治趙雅莉。
“這怎麽來得及?李強就不能迴家把你爹請過來嗎?”林芳著急之下,直接冒出了幾句本地方言,把旁邊的小同誌愣得不知所措。
“算了,我懂一些急救知識,我們可以先試著進行初步處理。”張曉波站了出來。
雖然他不是專業的醫生,但憑借多年積累的經驗,他的急救知識明顯比在場的人都要豐富。
“你去準備一大盆溫水,再加些肥皂攪拌均勻。
快!小胖也幫忙!”他果斷地向身邊兩人下達指示,“另外,找一個輸液管和注射器,盡快拿來!”
待二人奔出去後,他又轉頭對林芳與另一位女同事說:“你們幫病人脫下衣服,再用被子蓋好,注意保暖。
剩下的兩位男生,去弄幾盆熱水過來,並且幫我尋點幹燥的木炭,應該能派上用場。”
眾人聽從張曉波的指揮,原本慌亂的氣氛一下子變得有序起來。
不一會兒,小胖提著一盆溫水走了進來,在張曉波的指導下將肥皂揉進水中。
隨後張曉波安排非必要的男同誌暫時離開房間,以保證病人的隱私。
由於當時的醫療條件有限,用來插胃的管子是由橡膠製成的,非常難操作。
張曉波巧妙利用自身特有能力,在管子裏加入了一根細細的鋼絲以增強硬度,這才得以順利插入。
為便於突破食道阻礙,他還特地製作了一個不鏽鋼錐形帽,安裝於管端。
整個過程,通過自己特殊感知能力,精確掌握管子插入的位置,這讓他頗為震驚——原來空間賦予自己的技能遠不止這些。
等到管道安置妥當後,他開始用粗針筒抽取肥皂水灌入病人陳梅的胃中。
直到胃完全注滿才停下來。
接下來借助特異能力清空部分液體,而對於剩下的內容物則使用傳統方式——通過注射器抽出。
這個程序不斷重複,以至於到最後連病人自己也會主動嘔吐出來了。
徹底清洗過胃部之後,他們著手清洗腸道:將肥皂溶液注入肛門處,然後用手輕輕按摩腹部幫助排出。
一係列繁瑣的操作下來,病人已然疲憊不堪。
最後一步,是將事先準備好的炭粉送入腸道內部,讓其吸附毒素後再迴收出來。
若發現殘留,便再次執行上述步驟。
整個搶救過程耗時兩個小時左右,盡管陳梅已呈現出虛弱狀態,但是她的消化係統總算基本恢複清淨。
至於已經被吸收進血液中的毒物,則需交給專業醫護人員解決。
***
第二天一大早,張曉波帶著一行人前往縣城裏的醫院。
醫生聽完他們敘述先前施救措施後表示認可,並稱讚了幾句。
病人能幸存全賴正確的初期救治。
因為時間耽誤較長,肯定有一部分毒液滲進了血液,現在唯有依賴靜脈注射藥物緩解危害,剩餘的隻能靠自身代謝排除。
隨著治療展開,她慢慢穩定下來並無明顯生命危險跡象。
確認病人情況平穩,張曉波幫忙支付了一些費用,決定動身離去。
“林芳,醫生說我姐狀態不錯了,我們可以迴程了。”他對林芳說明。
“啊?這就走啦?”
“嗯,本來我們是要趕路的,這邊事情結束就可以繼續前進。”小胖隨聲附和道。
“哎喲…那我替陳梅感謝你們!”說著,林芳鄭重地朝他們鞠躬致意。
“哈哈,不用這麽客氣,遇到這種事情大家都會上前搭把手的。”張曉波擺擺手示意不要太過放在心上,“哦對了,你們好像還沒吃早餐吧?小胖去買點早飯迴來,昨晚折騰了一晚上肯定餓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