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知道解放軍素有不殺俘虜的傳統紀律,但也要取決於何種俘虜情況。


    如果嚐試逃脫的話,立馬會被處決。


    如此一等待又是好幾個鍾頭之久。


    等後續大部隊返迴之時,眾戰士抬了好幾具屍體迴來。


    此時也被要求李偉辨認死者中有無之前的人,並指認哪一個是首領。


    李偉逐一看過,隨即迴複:\"首長,這兒並沒有這些特務裏的主要人物。


    我清楚記得那個頭目的模樣,不可能認錯。”


    連長與指導員互相看了眼,隨即詢問:“你名叫什麽?你說自己非特務,又如何自證清白?”


    接下來李偉詳細描述了最近這幾天經曆的所有情況,並強調他的相關文件存在後峪村村黨支部書記手中,槍支也是那裏民兵所借。


    隻要前往核實就能真相大白。


    聽完敘述之後,兩位上級點頭示意,基本上認可了他的說法。


    他們在趕來路上也已經了解到


    同誌們,李強同誌在春節期間始終心係群眾,牢記職責。


    他獨自騎著一輛舊三輪車,將維修好的器材送還給了鄉親們。


    這種行為展現出了怎樣的品質?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每一位同事都應當以李強同誌為榜樣,積極主動地投入工作,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為國家的建設貢獻力量。”隨著周書記的話語落下,會議室中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李強隻得站起身來,頻頻向四周鞠躬。


    我也聽說過,這次的成果非同一般。


    雖然具體的詳情我們暫且不明,但我要再次強調,任何情況下都不允許私下打探。


    這是李強同誌恪守的保密原則,任何人都無權詢問。


    同時提醒您,必須嚴格遵守相關政策紀律,對於任何試圖刺探情報的行為都要杜絕,並將相關人員名單匯報給組織。”


    “是,周書記,我保證保守秘密。


    在此之前軍隊方麵就已經要求我必須對事件保持絕對的保密狀態,任何人打聽我都會記錄下來並提交報告。”


    這不是李強編造的理由,而是實情。


    此番繳獲的是敵對勢力意圖擾亂經濟秩序的大批量偽幣與糧票。


    這樣的行動在全國範圍內可能都有涉及,因此必須徹底追查源頭,但也務必要低調處理以免引起民眾恐慌。


    當李強的一席話傳到眾人耳中時,大家都深以為然——他們作為基層領導幹部深知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自然不會為了些許好奇而讓自己陷入麻煩。


    討論繼續進行著。


    這時張廠長發言道:“諸位應該看到,自從加入我們團隊以來,李強同誌不僅敬業勤奮而且能力卓越,特別是在廢舊物資管理站的工作成績堪稱優異。


    此次更是獲得了上級的肯定與表揚,並即將登上報紙成為楷模。”


    聽到這話,羅副書記驚訝地追問:“真有此事?為何沒人提前告知我們?”要知道,在那個年代能夠上新聞是一項極大的榮耀。


    “這種事情豈容虛言?剛才在接待檢查組的過程中,首都記者部的劉主任特意致電表示對我廠的認可。”


    大家紛紛鼓掌祝賀,場麵歡欣鼓舞。


    待氣氛稍微平靜後,張廠長又開口說道:“我認為有必要調整一下李強的工作安排。


    如果消息傳出我們居然仍讓他留在廢品站,公眾一定會覺得我們在怠政懶政或者冷落英雄。


    所以我建議讓李強同誌轉入安保部門任職,擔任幹事一職,請各位發表意見。”


    眾人心頭各有考量:畢竟李強年紀輕輕才滿二十歲,按慣例這通常隻有那些退役士兵才能夠享受的好處。


    然而鑒於現場領導均已表態支持此項提案,其他人自也難以提出異議。


    經過商議,最終達成了一致——由李強出任工廠保衛科幹事職位。


    此時此刻,李強卻謙遜迴應說:“領導們的抬愛讓我受寵若驚,可我覺得自己的本事根本配不上這樣一個重要崗位。


    再說我腿腳不方便帶著義肢行走都很困難,如何能夠勝任保衛任務呢?我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留在原先的工作崗位繼續做好自己的份內之事……”


    麵對這一舉動,周書記帶頭讚揚起來:“看哪!這才是真正的無私奉獻的精神!不被名利誘惑所擾,在成績麵前依然保持謙卑冷靜的態度。


    我們應該學習像李強同誌這樣務實進取的精神。”


    其他參會人員亦隨之附和讚同,對李強刮目相看。


    李強大感錯愕,心中暗暗喊冤:我說出來的話完全是內心所想呀!


    會後,人事部門主管親自領著他辦理了各項手續,並在最後把一把新槍交到了他的手上,這是上級特別批準配備的。


    考慮到目前存在針對他個人安全威脅的風險,配發武器是為了防患於未然。


    整個流程辦妥之後,下午又召開了一場職工表彰大會。


    會上依舊重複播放那些熟悉的讚美詞匯以及對他經曆的高度概括性描述。


    等到自己發言環節來臨的時候,李強盡量模仿著之前見過的那種官樣文章套路,含糊其辭草草應付過去。


    結束迴到辦公室,張廠長長談了一次談話:“關於你未來的打算是否有了些新的計劃?還是希望繼續沿著之前的軌跡走下去?不過既然現在成為了正式的一員,那麽就需要規劃長遠的職業道路。


    比如從設備維護開始深入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


    李偉聽到這話時,心裏猛地一驚,他根本不想來這裏工作。


    “張主任,不是我不願意來,是我確實無法勝任這裏的工作。


    咱們廠是機械廠,那些設備可都是大型的專業機械。


    我的腿腳不方便,登高爬低的活兒,實在是做不了。


    張主任,我對現在的生活和工作非常滿意,不願意換崗位。”


    “那你這麽年輕,難道甘心守著一個迴收站過一輩子?”張主任驚訝地問。


    “是呀,迴收站雖然簡單,但我還有修理鋪,我很喜歡這份工作。”


    “李偉,我得告訴你,迴收站雖然是廠裏辦的,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很快,這個迴收站可能會轉到其他單位管理,所屬關係也從機械廠變成街道。


    要是你現在迴到廠裏,還能保持機械廠工人的身份,要是隨著轉移成了街道所屬,你的工作關係也會一起變。”


    李偉是第一次聽說這消息,有點震驚。


    怎麽突然說起這事?


    “張主任,我能不能問問,廠裏為什麽要把迴收站轉出去?”


    這是李偉最關心的問題。


    ---


    李偉離開張主任辦公室後,獨自騎著三輪車往迴走。


    路上他一直在想張主任說的話。


    事情逐漸明朗:迴收站之所以突然要從機械廠獨立出去,其實是區裏的吳局長在背後推動的。


    當時李偉提出條件後,吳局長就開始運作了。


    像迴收站這樣的單位掛在機械廠名下總是顯得格格不入。


    吳局長給上級管理部門遞交的一份整改報告中特別提到了它,這份報告已經交到領導那裏,大領導還專門和張主任討論過一次。


    他們談的肯定不止這些,但至少說明了許多大型企業旗下附帶的小型企業與主業務脫節,需要整頓,將小型單位交由地方管理。


    既然張主任已經提及,那這事基本成定局了。


    李偉覺得好壞參半,也不打算過多糾結。


    剛才他已經表明態度——隻想繼續待在迴收站。


    最近他剛剛被表彰,身份從普通工人變成幹部,雖然級別不高,但在幹部行列有其行政地位。


    即使後續關係轉移到街道,他的幹部身份也不會改變,無非是從保衛員迴歸為迴收站站長。


    至於工資,不會有什麽大變化。


    他之前當普通工人時每月才八塊,轉為幹部後一下子就漲到了三十七塊五,比原先多出好幾倍!


    可能這也是廠方給即將離職者的一個優待。


    迴到家,看著自己的小屋,李偉感到無比安穩。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人迴到自己的地方真的不一樣。


    他點了爐子,又坐在椅子上等水燒開。


    不一會兒,他就睡著了,直到院裏再次熱鬧起來。


    “你聽說了嗎?李偉今天晉升為幹部,做了保衛幹事,工資也漲了好多!”


    “啊?這不公平!他是怎麽做到的?”


    “據說他幫著抓了好幾個特務,獎勵才這麽豐厚!”


    聽到議論,李偉打開燈去廚房弄飯。


    外麵的聲音漸漸平息下來,更多人隔著窗戶和他打招唿。


    他禮貌迴應,不多言不多話。


    飯吃到一半,門又被敲響了。


    來的是小明和他的未婚妻麗娜。


    自從小明答應倒插門進麗娜家,兩人就如膠似漆。


    這也是李偉教給麗娜的——婚前得看好這個男人。


    “李偉,祝賀你啊!加官進爵、漲薪雙喜臨門!這是麗娜說要巴結一下你,特意帶東西來看望你!”


    “哼,你們是不是沒受獎勵就不來見我了?別忘了,是誰幫你說媒的!”


    麗娜趕忙製止小明,“別瞎說,就是真心感謝你一直以來的幫助。”


    李偉讓小明去廚房幫忙,總不能空手而來就離開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重生60,開局懸壺濟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澤的劉家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澤的劉家人並收藏四合院:重生60,開局懸壺濟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