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慶有些驚訝地說:“這樣啊,你早該說了!”


    向穎搖搖頭說:“我不想讓人同情我,所以一直沒提,隻想著這是個公平的交換。


    不過再等幾年他們畢業了,就好辦了。”


    陳國慶點頭認同:“確實是,你對新房子還滿意嗎?”


    向穎點頭說:“很滿意,我想等裝修好了再接他們來住!”


    陳國慶笑著說:“行啊,房子的事你自己看著辦吧,如果需要幫忙就去南鑼鼓巷的四合院找我!”


    向穎感激地點點頭:“好的,到時候還想請你幫個忙,弄個臥鋪車票。


    畢竟我的孩子們年紀小,外出的話我不太放心。”


    沈秀萍在一旁說:“當家的,等你下次開車過去的時候,順路送向穎姐姐過去吧!”


    陳國慶答應說:“可以,裝修還要一些時間,正好合適。”


    向穎表示:“那我先在這兒看著房子裝修進度,再去上班吧,總是不上班也不好!”


    沈秀萍接著說:“行啊,我明天去找院長商量一下,醫院裏事情不多,這些天應該能給些方便。


    院長人很好說話的。”


    向穎又表達了深深感謝:“真感謝大家的幫助!”


    沈秀萍安慰她:“沒事,互相幫助是理所當然的。


    再說,這也是我老公的房子嘛!”


    他如果來寧陽,就住在這裏。


    如果有需要幫忙的,你等他迴來再找他就行!”


    陳國慶點頭稱是:“沒錯,秀萍說得對。”


    向穎也點點頭表示理解:“我知道,謝謝你們。”


    隨後,陳國慶提議道:“我們吃飯吧,明天去辦過戶手續。


    至於屋子裏的東西,孩子們的衣服明早收拾一下就行。


    其他的我們都留給你了!”


    向穎看了一下屋子,發現裏麵的東西都齊備,並不需要任何多餘的物品便可以直接入住。


    她點了點頭:“好。”


    吃過飯,向穎便迴去了。


    沈秀萍對陳國慶說:“我明天隻拿些貼身的衣服過來,剩下的衣服就留給她吧。


    她家人多,衣物需求也大。”


    陳國慶讚同道:“可以,聽你的,等到時候缺什麽衣服再去買就好。”


    他們二人不缺布票,所以並不在意這一點。


    接著,沈秀萍又問陳國慶:“你認為我們這裏的糧票要不要給她呢?”


    陳國慶笑著說:“好啊,反正我們也用不上這些糧票,我們家也不缺糧食,這個你看情況安排就好了。”


    沈秀萍看著陳國慶,感激地摟住他說道:“老公,有你在真是太好了!”


    陳國慶輕輕撫著她的頭發說:“我有你也感到無比幸福。”


    隔天一早,修完功課的陳國慶開始準備早餐。


    吃完後,沈秀萍去找向穎一同前往辦事處辦理過戶手續。


    街道知道沈秀萍要離開,但是這裏迎來了一個新的醫生,而且還是來自帝都的大夫。


    更難得的是這名大夫的另一半是個軍人,因此受到大家的尊敬和關照。


    之後還為幾個兄弟姐妹轉了戶口,不然他們將得不到配給的糧食品種。


    其實陳國慶本想勸說向穎別這麽急著把大家的戶口轉移出來。


    但考慮到如果不住在這裏會麵臨更多挑戰——如沒有糧本意味著沒有食物來源;於是決定順其自然地先幫她們安頓下來。


    他知道未來的帝都戶口多麽珍貴。


    然而,現階段的優先事項是要確保現在生活的質量,因為此時此地比未來更加關鍵。


    看到向穎能在此處過上更好的生活並有機會改善飲食狀況,大家都非常開心,畢竟她與她的伴侶為了養育孩子們付出許多心血和努力。


    有了這一步變化,向穎對未來充滿期待。


    在看過新家裏調整後的布局後,她安心很多,也對得起去世親人的期盼……


    而這些日子裏,陳國慶迴家和沈秀萍談今天的情況。


    “向穎以後的日子也會變得更好一些。”


    陳國慶同意地點點頭,肯定地說。


    “未來的事誰知道呢?但總比在帝都好些。


    畢竟他男人也在這裏,能互相幫襯一點。”


    陳國慶這樣說時,沈秀萍歎了口氣說:“是啊,能幫就盡量幫吧!”


    時光飛逝,一個星期很快就過去了。


    陳國慶和沈秀萍迴了家。


    向穎卻沒有迴去,選擇留在這裏工作和照看房子,因為房子還沒有裝修完。


    她自己的一家來了,也沒地方住。


    不過,當陳國慶在的時候,幫向穎的弟弟妹妹們都辦妥了轉學的手續。


    這並不難理解,畢竟陳國慶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他的醫術也不是無用的。


    現在可以看出陳國慶的人脈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作為一個可以救人於水火的神醫,同時不違背任何規則,誰又會不願意給他個人情呢?


    向穎對此感到非常感激。


    三天一晃眼就過去了,陳國慶帶著沈秀萍迴到家。


    迎接他們的是小兒子陳虎,而不是以往第一個見到的閻埠貴。


    看到爸爸和媽媽迴來,陳虎興奮地叫起來,“爸爸,媽媽!”


    然後小跑著過來。


    沈秀萍從自行車上下來後立即抱起了自己的兒子,“虎子,想不想媽媽啊?”


    陳虎高興地點點頭,


    “想了呢,姥爺說我媽媽馬上就迴來了!真的馬上就迴來了!”


    看著兒子這樣高興,陳國慶摸了摸陳虎的頭:


    “走,迴家給你燉隻小雞吃!”


    聽到這話,陳虎更是一邊開心地說,“吃雞,要吃雞!”


    ,一邊拉著父母往家走去。


    這一幕,讓在旁邊的大院裏的人看得既羨又歎:要知道整個院子裏的小孩沒有一個有陳虎這麽健壯。


    這是因為陳國慶一直注重給陳虎補充營養、提升體質。


    這時,閻埠貴也出來了,見陳國慶和沈秀萍一家迴來了,他說:


    “你們迴來了啊,你家孩子的教育真是出色呀!”


    陳國慶微笑著迴答道:


    “還小,調皮著呢。”


    但閻埠貴卻糾正說,


    “沒覺得,他非常乖巧聽話!”


    旁邊的閻解睇也讚同地點點頭。


    在一旁靜默片刻的何雨柱對閻埠貴說道,


    “閻老師,我們剛到不久,還有點累了。


    先迴去了。”


    閻埠貴似乎還有話要說,但張嘴欲言又止。


    而這一切都被陳國慶看在眼裏。


    他知道,閻埠貴其實想要更多的好處。


    如果占便宜能讓人感恩尚可,可是像閻埠貴這樣的,並不會因此心存感恩,反而還會覺得自己多付出了什麽。


    所以,陳國慶有時雖會幫助一些人,但從不允許這種習慣成自然,除非對方確實到了難以維持生活的境地。


    對於院子裏這些人們來說,他們往往就是得到一點好處便感激,一旦得太多便會不知感恩反覺應受之權。


    因此,陳國慶心裏有自己的考量,若想改善自身生活條件,還需自己去奮鬥努力。


    鄰居之間最好各守邊界、互不來往打擾比較好。


    至於秦淮茹說什麽給孩子長身體要補養之類,陳國慶也隻是輕蔑一笑。


    這個世上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處境,能夠活下去已是很不錯的事,奢望孩子健康成長也不過是一種美好的願望罷了。


    所以對於秦淮茹,陳國慶完全沒有憐憫之情。


    別人可能不清楚,但陳國慶卻深知秦淮茹後來做了什麽事,簡直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為了自己的孩子,她可以不顧道義,這讓陳國慶對她及其背後的家庭絲毫沒有好感,更不想惹上賈家這種麻煩。


    至於閻家的事,陳國慶壓根不願意理睬,畢竟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懂得感恩的家族,對旁人恐怕更加冷漠無情。


    當時看到閻解睇羨慕地看著陳虎時,沈秀萍本想開口說些什麽,卻被陳國慶製止了。


    迴到家後,沈秀萍問陳國慶:


    “我們不管大人的事情,但對孩子……”


    陳國慶還沒來得及迴應,沈豐便對沈秀萍說道:


    “萍萍,小陳的做法沒錯。


    我和你提過多少次,救急不救貧。


    雖然閻家老說這裏困難,那裏需要幫助,但從我家的觀察來看,他們一家六口或許營養不足,但遠未到達餓肚子的程度。”


    況且這大院裏有好幾家的情況比他們還糟。


    聽說以前這裏號稱是先進文明大院,實際上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


    別隨便心軟。”


    沈秀萍點點頭表示明白,但還是有點疑惑:“可是爸,我開診所……這些以前您也不過問。”


    陳國慶認真解釋道:“秀萍姐,並非我不想讓你行醫,而是不能讓診所開設在這個大院。


    這裏的環境太過複雜惡劣,昨天的情形你也看到了。


    萬一出事,咱們的積蓄再雄厚也賠不起,大院的人肯定會找你訛詐。”


    “還記得後院那個沒人要的房子麽?”


    麵對妻子的疑問,陳國慶繼續述說,


    “從前有個醫生在這裏給人看病,賈家求他治療他們的病人。


    然而病太嚴重,醫院都拒絕接收,可賈家苦苦哀求下,那位赤腳醫生嚐試了草藥診治。


    結果未能治愈,人去世後,反而被賈家聯合他人指控醫療過失,並要求賠償。


    醫生性格剛烈不堪忍受冤屈,在眾人目光下燒光財產自縊身亡,無人伸出援手。


    易中海與院裏其他人更是嚴守秘密不準外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重生60,開局懸壺濟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澤的劉家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澤的劉家人並收藏四合院:重生60,開局懸壺濟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