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王朝敗家子-11-隋煬帝楊廣
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 作者:螢火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永安宮內一片寂靜。
似乎天幕的存在也是照顧他們的時間,它多數直播開啟的時候都是晚上。而這個時候楊堅也就會在永安宮中,看似是陪伴著皇後,實則是兩人一同觀看這個來處神秘、能夠透露未來信息的神奇天幕。
在這段時間裏,陛下和皇後重迴恩愛的傳聞四起。
隻是天女剛剛說的這段內容,著實有些尷尬,之前為了觀看天幕、保守秘密而叫侍從婢女們退出的宮殿更顯空蕩和寂靜。
不是因為宣華夫人,而是楊堅口中的“獨孤誤我”和他那隱晦而直白的結局,還有楊廣的選擇和魄力。
後宮之事本就稀鬆平常,獨孤伽羅早已更夠尋常對待。
但不平常的,是楊廣對他父皇的後妃下手,更是他對父皇下手。
這實在是禽獸不如,也難怪水幕中的楊堅如此不滿——雖然他有可能也是因為自己的威嚴被挑釁而生怒。
屏幕旁也適時放出了《資治通鑒》的介紹——
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約300多萬字,曆時19年完成,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曆史。
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曆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其為華夏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華夏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所以這份記載是源於官修史書?
他們不能全信,但也不敢不信。因為哪怕史書有所失真,但一般情況下還是有著說服力的。所以這對天底下地位最為高貴的夫婦,看著天幕都都是似信非信。
楊堅心中的怒火無法對著皇後獨孤伽羅發出,便對著剩餘的名字。
他聲音微啞而低沉,語氣中是掩飾不住的惱怒:“楊素!張衡!”
他對於楊素自認為還可以,寵信重用毫不含糊,結果現在來了這麽一出?這個人早就背叛了他,投到了楊廣的幕下。
想到這裏,他餘光瞥到了自己的皇後,這也是個被楊廣迷惑的。
“未來”的他那句“獨孤誤我”,大概是他的真心話吧?
他強製自己冷靜下來,思考起了這其中的關鍵。
楊廣殺父?他真的有這個膽量和魄力嗎?
還有張衡這樣一個小臣,也有這樣的勇氣來執行楊廣的命令?
……一個個問題環繞在他的腦海中,他看著麵前的水幕愈發的煩躁。
【相關的記錄也能在其他古籍中找到——
唐代人馬總便在《通曆》中記載隋文帝被張衡“血濺屏風”,而趙毅也在《大業略記》中記載隋文帝被張衡毒死。
不過初唐趙毅筆記《大業略記》記載容華夫人蔡氏為仁壽宮變女主角。楊廣“因色弑父”這種說法也被諸多近代史學家質疑,仁壽宮變也成為疑案。】
緊接著是對提到的這本書的標注——《通曆》是唐代馬總所撰寫的一部曆史著作,其內容包括太古十七氏、中古五帝三王,及自秦至隋曆代興亡的大概事跡。宋人又續到五代,增5卷。今傳本缺前3卷。
《大業略記》是記載隋末唐初史事的重要一手文獻之一。其作者趙毅曾任隋官,有零星史料可資考證身世,他在參考《蒲山公傳》的同時,很有可能憑借身處洛陽的特殊條件,記錄了和東都戰事有關的見聞。
哪怕後世的史學家、看起來是研究曆史的學者,對此持懷疑態度,但這樣三本記載下來,似乎就是在蓋章楊廣和楊素的密謀、楊廣對他的後妃不敬、以及他的死因和楊廣脫不了幹係的真實性。
這讓楊堅怎麽能夠保持冷靜和無謂?
這裏麵樁樁件件涉及到的都是他的皇位、隋朝的未來,若記載真實,他想要廢楊廣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正確的。
哪怕楊堅雖然一直告訴自己要保持住一份懷疑,但他還是忍不住有了偏向。
就像是他之前對太子的不滿和對楊廣的偏向。
【楊廣繼位後,首先要做的,便是剪除對帝位的威脅——
他很快便假傳隋文帝遺囑,逼迫楊勇自盡,將楊勇處死。
還有親弟蜀王楊秀也被他誣陷使用巫蠱詛咒隋文帝及幼弟漢王楊諒,然後被剝奪官爵貶為庶民軟禁於內侍省,後與諸子一起被軟禁,不得與妻子相見。
而其弟漢王楊諒則以討楊素為名,在並州起兵,楊廣派楊素鎮壓,楊諒降後被幽禁至死。
此後不久,楊廣又聽從雲定興建議,動手翦除剩餘的、對帝位有威脅性的皇孫——他先於大業三年誅殺侄兒長寧王楊儼,又把剩餘的侄兒即廢太子楊勇的諸子安城王楊筠、安平王楊嶷、襄城王楊恪等貶到嶺南,並在路途中全部被處死。
最後他更是把刀尖對向了朝中大臣——他後來又處死了隋朝功臣宇文弼、賀若弼、高熲等人。
——是不是很有既視感?這一番操作看著就是胡亥的翻版啊!
胡亥從自己的兄弟姐妹殺起,一路殺至文武百官,這楊廣也毫不遜色,從自家的兄弟到侄兒,再到朝中功臣,也無怪乎兩個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了。】
這是什麽地獄笑話?玉不識為什麽還能這樣笑容自如地說著這樣“駭人聽聞”的話?
楊廣和胡亥放在一起比較,難道是什麽很光榮的事情嗎?
楊廣的生父·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看著氣血翻湧,恨不得就此嘔出一口血來。
獨孤伽羅看著也是一把扶住身邊人的手,不斷撫著他的後背為其順氣。
她都有些麻木了,這真的是楊廣這個孩子做出來的事情?
她看著水幕上那樣殘忍嗜殺、冷漠無情的兒子,又想起現在對他們恭敬無比、無一處不妥帖完美的晉王,隻覺得太過割裂。
一個人,真的能夠性格轉換得這樣大嗎?到底哪一個才是他的本性?
她的腦子一時之間亂極了。
對於獨孤伽羅來說,隋朝也傾注了她的心血,她也是想要看著隋朝好的。若她知情,她一定不會選擇楊廣。
但真的隻是不知情嗎?
楊堅喘了一口氣,伸手阻止了皇後機械的動作,然後握住了她的手。
兩雙泛涼的手握在一起,對接下來的發展更為憂心。
似乎天幕的存在也是照顧他們的時間,它多數直播開啟的時候都是晚上。而這個時候楊堅也就會在永安宮中,看似是陪伴著皇後,實則是兩人一同觀看這個來處神秘、能夠透露未來信息的神奇天幕。
在這段時間裏,陛下和皇後重迴恩愛的傳聞四起。
隻是天女剛剛說的這段內容,著實有些尷尬,之前為了觀看天幕、保守秘密而叫侍從婢女們退出的宮殿更顯空蕩和寂靜。
不是因為宣華夫人,而是楊堅口中的“獨孤誤我”和他那隱晦而直白的結局,還有楊廣的選擇和魄力。
後宮之事本就稀鬆平常,獨孤伽羅早已更夠尋常對待。
但不平常的,是楊廣對他父皇的後妃下手,更是他對父皇下手。
這實在是禽獸不如,也難怪水幕中的楊堅如此不滿——雖然他有可能也是因為自己的威嚴被挑釁而生怒。
屏幕旁也適時放出了《資治通鑒》的介紹——
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約300多萬字,曆時19年完成,另有《考異》、《目錄》各三十卷。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曆史。
宋神宗認為此書“鑒於往事,有資於治道”,即以曆史的得失作為鑒誡來加強統治,所以定名為《資治通鑒》。其為華夏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華夏官修史書中占有極重要的地位。
所以這份記載是源於官修史書?
他們不能全信,但也不敢不信。因為哪怕史書有所失真,但一般情況下還是有著說服力的。所以這對天底下地位最為高貴的夫婦,看著天幕都都是似信非信。
楊堅心中的怒火無法對著皇後獨孤伽羅發出,便對著剩餘的名字。
他聲音微啞而低沉,語氣中是掩飾不住的惱怒:“楊素!張衡!”
他對於楊素自認為還可以,寵信重用毫不含糊,結果現在來了這麽一出?這個人早就背叛了他,投到了楊廣的幕下。
想到這裏,他餘光瞥到了自己的皇後,這也是個被楊廣迷惑的。
“未來”的他那句“獨孤誤我”,大概是他的真心話吧?
他強製自己冷靜下來,思考起了這其中的關鍵。
楊廣殺父?他真的有這個膽量和魄力嗎?
還有張衡這樣一個小臣,也有這樣的勇氣來執行楊廣的命令?
……一個個問題環繞在他的腦海中,他看著麵前的水幕愈發的煩躁。
【相關的記錄也能在其他古籍中找到——
唐代人馬總便在《通曆》中記載隋文帝被張衡“血濺屏風”,而趙毅也在《大業略記》中記載隋文帝被張衡毒死。
不過初唐趙毅筆記《大業略記》記載容華夫人蔡氏為仁壽宮變女主角。楊廣“因色弑父”這種說法也被諸多近代史學家質疑,仁壽宮變也成為疑案。】
緊接著是對提到的這本書的標注——《通曆》是唐代馬總所撰寫的一部曆史著作,其內容包括太古十七氏、中古五帝三王,及自秦至隋曆代興亡的大概事跡。宋人又續到五代,增5卷。今傳本缺前3卷。
《大業略記》是記載隋末唐初史事的重要一手文獻之一。其作者趙毅曾任隋官,有零星史料可資考證身世,他在參考《蒲山公傳》的同時,很有可能憑借身處洛陽的特殊條件,記錄了和東都戰事有關的見聞。
哪怕後世的史學家、看起來是研究曆史的學者,對此持懷疑態度,但這樣三本記載下來,似乎就是在蓋章楊廣和楊素的密謀、楊廣對他的後妃不敬、以及他的死因和楊廣脫不了幹係的真實性。
這讓楊堅怎麽能夠保持冷靜和無謂?
這裏麵樁樁件件涉及到的都是他的皇位、隋朝的未來,若記載真實,他想要廢楊廣也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正確的。
哪怕楊堅雖然一直告訴自己要保持住一份懷疑,但他還是忍不住有了偏向。
就像是他之前對太子的不滿和對楊廣的偏向。
【楊廣繼位後,首先要做的,便是剪除對帝位的威脅——
他很快便假傳隋文帝遺囑,逼迫楊勇自盡,將楊勇處死。
還有親弟蜀王楊秀也被他誣陷使用巫蠱詛咒隋文帝及幼弟漢王楊諒,然後被剝奪官爵貶為庶民軟禁於內侍省,後與諸子一起被軟禁,不得與妻子相見。
而其弟漢王楊諒則以討楊素為名,在並州起兵,楊廣派楊素鎮壓,楊諒降後被幽禁至死。
此後不久,楊廣又聽從雲定興建議,動手翦除剩餘的、對帝位有威脅性的皇孫——他先於大業三年誅殺侄兒長寧王楊儼,又把剩餘的侄兒即廢太子楊勇的諸子安城王楊筠、安平王楊嶷、襄城王楊恪等貶到嶺南,並在路途中全部被處死。
最後他更是把刀尖對向了朝中大臣——他後來又處死了隋朝功臣宇文弼、賀若弼、高熲等人。
——是不是很有既視感?這一番操作看著就是胡亥的翻版啊!
胡亥從自己的兄弟姐妹殺起,一路殺至文武百官,這楊廣也毫不遜色,從自家的兄弟到侄兒,再到朝中功臣,也無怪乎兩個可以放在一起比一比了。】
這是什麽地獄笑話?玉不識為什麽還能這樣笑容自如地說著這樣“駭人聽聞”的話?
楊廣和胡亥放在一起比較,難道是什麽很光榮的事情嗎?
楊廣的生父·隋朝的開國皇帝·楊堅看著氣血翻湧,恨不得就此嘔出一口血來。
獨孤伽羅看著也是一把扶住身邊人的手,不斷撫著他的後背為其順氣。
她都有些麻木了,這真的是楊廣這個孩子做出來的事情?
她看著水幕上那樣殘忍嗜殺、冷漠無情的兒子,又想起現在對他們恭敬無比、無一處不妥帖完美的晉王,隻覺得太過割裂。
一個人,真的能夠性格轉換得這樣大嗎?到底哪一個才是他的本性?
她的腦子一時之間亂極了。
對於獨孤伽羅來說,隋朝也傾注了她的心血,她也是想要看著隋朝好的。若她知情,她一定不會選擇楊廣。
但真的隻是不知情嗎?
楊堅喘了一口氣,伸手阻止了皇後機械的動作,然後握住了她的手。
兩雙泛涼的手握在一起,對接下來的發展更為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