諡號是對皇帝一生功過的總結,而“煬”是一個典型的惡諡——去禮遠眾、好內遠禮、好內怠政、肆行勞神,曰“煬”。


    楊廣究竟是做了什麽傷天害理、罪大惡極的事,才會被諡為“煬”呢?


    玉不識已經開始介紹了。


    【他是怎麽樣的一個人?我們來看看——


    楊廣,一名英,華陰人,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後獨孤伽羅次子,隋朝第二位皇帝。


    生於大興,581年、即開皇元年立為晉王,開皇二十年十一月立為太子,604年、即仁壽四年七月繼位。


    在位期間開創科舉製度,修建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遷都洛陽,對後世頗有影響,然而頻繁的發動戰爭,如親征吐穀渾,三征高句麗,加之濫用民力,致使民變頻起。造成天下大亂,直接導致了隋朝的覆亡。


    618年、即大業十四年,驍果軍在江都發動兵變,楊廣被叛軍縊殺。


    唐朝追諡為煬皇帝,隋恭帝楊侗諡世祖明皇帝,夏王竇建德諡閔皇帝。


    現《全隋詩》錄存其詩40多首。】


    對於玉不識直接給出問題卻不迴答的行為,一些人覺得實在可惡,因為他們很想知道為什麽,而有些人倒也感覺良好,反正這些問題的答案他們可以自己從天女接下來的介紹中尋找。


    不過就天女目前給出的內容,便已經足夠人猜測了。


    劉邦摸了摸下巴,拎起案桌上的酒壺喝了一口,眼中滿是興味。


    “我記得,‘唐’是‘隋’之後的朝代吧?”


    蕭何點頭:“‘隋唐五代傳’,隋唐是連在一起的。”


    劉邦:“按照天女所說的,這個楊廣肯定也是有做的不對的地方。”


    他指著水幕上隨著玉不識的講話,浮現在旁邊的重點標注,以及另一側的那些畫滿了百姓的苦難的圖畫。


    “他這些行為,簡直可以和秦始皇比一比了。這樣勞民傷財,最終隋朝也滅亡了,想要得到一個好的諡號,那還是比較困難的。”


    說到勞民傷財,劉邦就有些怨念,畢竟正是因為秦末的戰爭,以及之前秦二世的那些操作,等他打下這個天下的時候,那可真的是不剩什麽了,他的車駕勉強還能用上馬,雖然是顏色不一樣的馬,但其他人用得上牛車就不錯了。


    唉,都是窮啊!


    不過這些消極的情緒在劉邦這裏停留不了不久,他很快便又是支棱起來,剛剛他的想法還沒說出來呢!


    “——不過這個楊廣的諡號是唐朝人給他上的,那是不是也有唐朝的手筆?”


    至於其他兩個諡號?什麽隋恭帝,什麽夏王,不是像隋唐一樣的王朝,他都懶得理,你看後人叫的是什麽,不都是隋煬帝嗎?


    而最後他提出來這一點,他是真的覺得有可能啊,不就是證明自己這樣起義是正義的嘛!


    他就不一樣了,雖然他對秦朝也是怨念在的,但他覺得不誇張的抹黑秦朝,這不是因為秦朝厲害,而取代秦朝的劉漢天下,這不是更厲害嘛!


    蕭何垂眸想了想,然後對上劉邦殷切的目光,緩緩點了點頭:“確實有這個可能。但是不是真的,我們也不知道,天女可能也不知道。”


    這些東西,一部分可能是妄加猜測,一部分可能是真的有這樣的想法,但就從這些內容來看,誰能說得準呢?


    說不定,人家就是實事求是呢?


    劉邦搖搖手,“我也就是隨口一猜,當不得真。”


    實際如何,也就隻有本人知曉了。


    【楊廣的一生,其實也就是在這裏,他不乏功績,但更不缺少的,是他濫用民力、窮兵黷武、奢侈無度。


    我至今忘不了曾經看見過的小故事——


    楊廣很喜歡江南,他在位期間,多次巡遊江南,尤其是在大運河開通後,他乘坐龍舟南下遊玩,規模浩大,動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很多史書中都有提到,他在巡遊江南時,征調了大量的民夫為其拉船。而在當時,為楊廣拉船的民夫被稱為“挽舟卒”,他們在惡劣的條件下長時間工作,缺乏基本的休息和醫療保障,健康狀態普遍很差。


    其中有部分記載中提到,由於長時間泡在水裏,不僅僅隻是身體健康狀況極差,甚至有出現了“腿上生蛆”的情況。


    當時看完的我,完全想不到,那該是怎樣的一個淒慘的社會景象。


    這樣的說法主要來源於一些曆史記載和民間傳說,但真實性難以完全考證。隻是無論是否屬實,楊廣巡遊時濫用民力、以及當時百姓生活之艱苦還是存在的。】


    楊堅看到這裏,整個人都呆住了,就連眼珠子都不會轉動,就這樣直愣愣地看著。


    他不敢相信玉不識描述的那個人,那個不顧百姓生死、奢侈無度的皇帝,就是未來他會選擇的太子,就是現在這個謙遜、節儉、賢明、孝順的晉王。


    等等,現在的太子是他們的長子楊勇,楊廣是太子,這是說以後他會廢太子?


    楊堅和自己的皇後對視一眼,皆是看見了眼裏的後怕。


    畢竟楊勇被立為太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他是長子。但他實在是不爭氣,不僅生性好色,還喜愛奢靡之風。這也讓他們對此有些意見。


    他們想到,若是楊廣一直就像是現在的表現保持下去,最多在動一下小手腳,他們確實會對楊勇失望而選擇楊廣。畢竟兩人的對比實在是太強烈了。


    不過若無大事,也不會輕易廢立太子,這也是動搖國本的事,楊勇又是做了什麽才會被徹底放棄呢?


    而楊廣……楊堅和獨孤伽羅兩個人看著天女口中的“小故事”,更是覺得脊背發涼。


    就像天女所說,不管是真是假,他們的二兒子,濫用民力和奢侈無度是逃不了的。


    畢竟他們也知道史書的記載不能全信,春秋筆法那些史官都是很會,但基本上還是可以參考一二的。


    所以正是因為確實有這個可能,但不是普遍現象,才讓他們更加後怕。


    不提其他,單單是把皇位和國家交給這樣一個不愛惜百姓的皇帝、哪怕是做做樣子也不願意的百姓,又哪裏能夠長久地傳承下去呢?


    玉不識可不管自己講述的這個“小故事”在各個時空裏引起了多大的轟動,畢竟她說了這是個故事,因為真實性難以考據。


    她一拍手,重新吸引起大家的注意力。


    【好了,這部分內容我們暫且先放一放,畢竟他對民力的濫用,也不止這一件,我們還是像往常一樣,從一開始來認識這位皇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螢火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螢火流並收藏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