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朱元璋的眉毛高高挑起,他還記得這個名字,是在除了這次開篇的介紹,上一次的直播“曆史上的遺憾”中也有提到這個人。


    他使勁想了想,在朱標的提示下想了起來:“工於謀國、拙於謀身?漫天風雪送一人?是這樣子說的吧?”


    朱標點頭肯定。


    這個張居正,也是牽涉改革一事。


    但有著這次介紹的範仲淹在前,還有曆史上那麽多改革之人的下場,再聯係天女曾經提到的話,大家的心中也有著不好的預感。


    先前的介紹是“相”,前麵這些人確實做到了宰相一職,但他的大明是廢除了宰相的職位,這樣也能放進來講嗎?


    朱元璋有些狐疑,雖然天女也說了選他們並不是都因為“相”,也是因為他們在某種程度上都做到了文官的極致。


    但他怎麽不信呢!


    他當時廢除宰相一職,很大原因就是不想權力過於集中臣子的身上,隻有把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最為放心。那麽,這個“文官的極致”是怎麽出來的?


    莫不是後世哪個小崽子恢複了文官的權力?


    還有,他記得當時對張居正的介紹,不僅僅隻有現在天幕中亮起的判詞,還有什麽“以改革挽明之頹勢”,當時的明朝又是發生了,才會被稱為“頹勢”呢?


    想到這裏,他幽幽的目光悄無聲息的從朱棣身上劃過。


    聚在太子大哥身邊的朱棣看著大殿中央的水幕,忽然覺得身上一涼。他左右看看,怎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


    但也容不得他多想,天女很快開始了她對張居正的介紹,剛剛心底的擔憂很快就拋之腦後。


    【大明首輔張居正,這個名字我想大家應該都不陌生。】


    一開始和係統簽訂合約的時候,其中有一條就是不和曆史時空“接觸”。所以,她也一直當做是真的開了一個直播,隻是觀眾有些特殊。那麽,其中的用詞就應該以她為主。


    說實話,這樣其實也挺好的,不用麵對曆史人物,就當是給自己講課和學習練手了。


    【其實對於明朝的人選,於謙、王陽明、劉基等人的競爭力也很強,至於為什麽選他,或許其中會有一兩分自己的私心在吧,但更多的,張居正他值得。


    大明第一文臣,為大明續命數十年,又怎麽會擔不起這樣的稱唿?


    《明朝那些事兒》是一本關於明朝曆史的科普讀物,它隻是讓曆史讀起來不再那麽枯燥,當然,你想要“真實”,這並不是第一選擇。


    但這本書的作者關於張居正和海瑞的評價其實是很有意思的——


    他是這樣評價張居正的:他不是好人,也不是壞人,是一個有理想、有良心的人。


    良知和理想是不會消亡的,不因富貴而逝去,不因權勢而凋亡。


    而對於海瑞,他又是這樣說的:他是一個好人,卻並無用處。


    其實這樣說,也是偏頗的。


    但若是從大明來看,這樣的評價,似乎又是沒有什麽問題。


    因為,張居正救大明,是大明最好的官,海瑞救百姓,是百姓最好的官。滿朝文武的初心,或許都是當海瑞,可惜也隻有一個海瑞,但這不妨礙他們、我們都尊重海瑞。


    隻是對於明朝來說,明朝可以沒有海瑞,但不能沒有張居正。】


    【為什麽要說起這兩個人呢?我覺得這兩個人,是極為有意思的一組對照。


    “理想的現實主義者”和“現實的理想主義者”,你們不妨猜一猜,這分別是在說誰?


    不過這一次,我們要介紹的是張居正。


    現在很多人都在說,張居正,這位張神童、三朝重臣、大明第一首輔,當他知道自己的結局時,會不會後悔?


    “誰言天公不好客,漫天風雪送一人。”我們來認識,張居正,是怎樣的一個人,才會在現在被反反複複念叨這麽久?】


    雖然她的口吻是以“觀眾”知道為前提,但她其實明白,並不是。所以,她一邊說著,一邊在屏幕上上傳了關於海瑞、《明朝那些事兒》等的資料。


    《明朝那些事兒》開啟了她對明朝的興趣,現在說起明朝的人和事,她也忍不住提了一嘴。其中的一些觀點,她還是有些認同的。


    不過也隻是一嘴,她很快就把話題轉入了張居正身上。


    張居正這個人,似乎很是滿足現在大眾的喜好——“美強慘”,所以各個地方對於他的產出,並不少見。她自己也是其中的愛好者,畢竟那張“雪中一人獨行”圖實在是既美又淒涼。


    不過明朝的人就沒有她這般的心思去想些其他的東西了。


    現在是隆慶年間,張居正自己也才進入內閣不久,現在聽著天女對自己滿腔的讚譽,他其實是有些不適應的。


    尤其是看著自己和海瑞的對比,不僅是朝中的人表情奇怪,他也是心情複雜。


    以及,他是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結局嗎?


    他感受到從其他人身上投射過來的目光,沒有絲毫異樣。他也早就定下了自己的目標,沒有好結局嗎……這並不是會阻礙他的因素。


    不過這邊的朝堂呈現出奇怪的氛圍,但在明朝初年,氣氛也並不見的有多好。


    “明朝可以沒有海瑞,但不能沒有張居正。”朱元璋細細品了品這句話,加上前麵的內容,他似乎知道了這位被天女多加推崇的張居正是個什麽樣的人,尤其是在和海瑞的對比之下。


    “一個是清官,一個重臣嗎?”或者說,權臣?


    天女對於霍光的態度也是極好的,這位為大明續命數十年的大明首輔,又做了哪些事情呢?


    以及,他還沒有反應過來,首輔?內閣?


    朱元璋抓住這一點,查閱了資料,臉上不動聲色,但心底也是鬧翻天了。


    這不還是“宰相”嗎?他定下的規矩,就這麽不願意遵守嗎?


    還在津津有味看著天幕的朱棣忽然又是背後一涼。


    這個時候的他不知道為什麽,但永樂大帝或許能夠明白。作為一個“馬上皇帝”,他不僅需要太子,還需要更多的人來分擔那些繁忙的政務。


    內閣製的設立,也是源於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螢火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螢火流並收藏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