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玉不識說到後麵眼中閃過水光,諸葛亮也是沉默良久後,才輕輕歎了一口氣。


    原來……後世也會對此念念不忘嗎?他既是感到慚愧,又有著滿心的開懷和感念。


    他的眼眶也是微微發熱。


    這次五丈原的遺憾,他不會讓它成真。


    還有裏麵涉及到的那些人,諸葛亮想到了孟獲,想到了那些堅守著千年約定的人,想到了後世人的懷念,他真的有些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


    但這邊是高興了——


    蜀漢的軍民看著天女口中不斷的是對諸葛丞相的感念和讚美,深表讚同。他們的丞相就是這麽好!後世人的懷念也很正常。他們隻覺得這些還不夠,同時也對丞相的病逝心懷擔憂,他們隻想能夠帶他們過好日子的丞相好好的。


    諸葛亮一邊看著,一邊心中暗暗下了決定,亮承蒙厚愛,一定會竭盡全力,不負眾望。


    不管是後世人,還是現在蜀中的百姓,他萬不能讓他們失望。


    隻是其他兩國就不那麽高興了——


    看到前麵劉禪的內容,他們多是不屑一顧,看見孟獲和西南蠻族對諸葛亮的尊敬,他們又多是羨慕和嫉妒。再看到後麵玉不識口中的後世之事,剩下的,也隻剩下歎息了。


    司馬懿在逃亡之餘,也不忘關注天幕上的內容。


    雖然上麵播放的是他曾經的敵人諸葛亮——當然,往後也會是,但這樣看下來他其實也深有感觸。


    尤其是他看見諸葛亮哪怕死了,也成功設計到他,曾經的不喜和看輕,也轉化為複雜。


    “父親。”司馬師進來喚了一聲。


    他們此時在一個小村落腳,暫且進行修整,也等著天幕播完“諸葛亮”的內容,好從中發覺接下來可能的天下走勢並進一步決定他們下一個的落腳點。


    司馬懿迴過神來,看向兒子,眼神中帶著些許疲憊與深沉。


    司馬師看著父親的神情,輕聲問道:“父親可是在想那諸葛孔明?”


    司馬懿微微頷首,“此人確實不容小覷,吾等不可大意。”


    或者應該說,自從前麵玉不識點名點到他們家,對於任何外人,他們都不能大意。雖然玉不識沒有細講,但目前透露出來的信息便也已經足夠曹家對他們下手了。


    司馬懿現在也還在慶幸自己帶著家裏人跑的足夠快——尤其是探聽到現在曹軍也沒有放棄對他們的搜捕的時候。


    司馬懿也隻能一邊看著天幕,一邊思索著接下來去哪裏。


    曹魏是萬不可能迴去的,若真迴去,等著他們的怕不是依舊隻有一死——哪怕看見了天幕中曹叡對他的信重,司馬懿也依舊這樣堅信著,畢竟那個時候的他謀求的,不是別的,正是曹魏的皇位。


    至於蜀漢,有著諸葛亮在,他知道這也不是一個好選擇。看他寧願選擇當時還在艱難求生的劉備就知道了,諸葛亮這個人還是有些忠君的情懷在的,要知道在他口中,曹王之流,都是曹賊呢。而他們這些人,則都是亂臣賊子之輩。更別說看天女對他們司馬家、對晉朝的怨念,想也知道諸葛亮並不會接受他們——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這個時候的他們,關係依舊是仇敵,司馬懿瘋了才會去投奔蜀漢!


    剩下的大勢力,也隻剩下吳國了,至於塞外,那是他第一時間就排除的選項。至於孫權這個人……司馬懿有些猶豫,真的要選投奔吳國嗎?他們會接受嗎?


    司馬懿又想了一遍自家的家底,覺得也是有幾分底氣的,叫來人,商討一陣後,很快就有人先行領命而出。


    這個時候的孫權,還在兀自歎息,既為諸葛亮這個半敵半友的蜀國丞相,也為自家終究淹沒在時間洪流中的吳國。


    他尚且不知道,已經有人想要送他一份“大禮”了。


    畢竟天女都說的那樣明白了,他也想不到還會有人前來給他送“名聲”。


    劉邦身為漢朝開國皇帝,看著玉不識對諸葛亮的結語,也是心情複雜。


    漢朝的最後一位丞相嗎?


    至於其他時間點,他們也知道對於諸葛亮的介紹也就到這裏了,那麽他們接下來好奇的,自然是下一位被介紹的人是誰。


    從秦朝到西漢,介紹的是李斯和霍光,然後直接跳過了鄧禹,介紹諸葛亮。那麽天女接下來會介紹誰呢?


    謝安,王猛,高熲,還是房玄齡?


    他們看著天幕最頂上的、屬於諸葛亮的那行字上光芒閃爍過後漸漸暗淡,對接下來亮起誰的名字充滿了好奇。


    李世民也忍不住打趣一句:“玄齡?緊張嗎?”


    房玄齡卻是心有所感,答非所問:“天女自有她的想法。”


    前麵對於唐朝第一文臣的選擇定了他,朝中各人也是各自發表了好些意見,但房玄齡也還算穩得住,現在對上陛下的好奇,他隻是心有所感,覺得天女不一定會選他。


    前麵的那些人他不知道天女會如何選擇,但他隻是猜想,若有別的選擇,天女說不定會選擇介紹他們的陛下而不是他,畢竟他們的重合的內容並不少。更何況陛下從少年起到現在,他的努力和成績也是有目共睹的。若是這樣想,天女沒有選他,也是情有可原。


    當然,這些也都是他的小心思,具體也還是得看天女的選擇。


    玉不識確實沒有選擇房玄齡。


    ——其實對於唐朝,她想法挺多,但也還沒能先行理出個想法來。畢竟不管是唐朝的皇帝,還是他們的文臣武將,都太有的講了。尤其是李世民一朝,那可真是人才濟濟,換一個皇帝來,說不定都壓不住這些人。


    玉不識想了很久,才劃去了房玄齡的名字。反正後麵對李世民的介紹是逃不了的,而身為唐太宗重要的左右手,雖然兩者並不能直接等同,但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於是亮起來的名字,是“範仲淹”——


    “北宋第一文臣,慶曆新政,戍邊禦敵,執教興學,舉賢任能,文正公-範仲淹。”


    北宋的皇帝們和朝臣們看見這個名字,心情各異。


    每次亮起的那行文字,凝聚的都是那個人一生的功績和成就,以及他的名號,範仲淹也不例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螢火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螢火流並收藏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