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對於天女選擇了霍光,是很多人理解或是難以理所當然接受的。在他們看來,哪怕是相國蕭何和謀聖張良,都是很好的人選,而霍光,之前的“伊霍之亂”這個詞就能看出他們對霍光的觀感之複雜了。


    要說霍光沒能力,那也不至於,隻是終究是生了刺,難以平常對待。


    但對於諸葛武侯,大家就沒有此等顧忌了,他對蜀漢的忠心耿耿,是寫在曆史上的。


    他們也可以毫無顧忌地去讚美他。


    【那麽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呢?我們先來看對他的簡介,內容中是這樣說的——


    諸葛亮,生卒年為公元181年至公元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


    他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於建興十二年在五丈原逝世,死後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唐朝時將其列為武廟十哲之一。


    其散文代表作品有《出師表》、《誡子書》等。而發明造物有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曾改造連弩、也叫做諸葛連弩的,可一弩十矢俱發。


    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華夏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聽到說起諸葛亮,劉徹也從“霍光”中移走了注意力,“諸葛亮啊,是不是前麵有介紹過?”


    他聽著玉不識毫不掩飾的稱讚,總覺得這個名字有些耳熟。


    對於這一點,司馬相如上前一步,說道:“先前天女在直播《臨江仙》這一期內容時,開篇有提到這個名字。”


    “當時說此人病逝於五丈原,更是有許多人為其痛哭。”


    那個時候,她說的是諸葛丞相,加上“秋風五丈原”,應該就是此人了。


    因為這裏麵涉及到了他們所不了解的“電視劇”和“《三國演義》”,還有什麽“影史”和“收視率”,又加上是詩詞,所以他多關注了幾分,留下的印象都比較深刻。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當時這句詞可是給他留下了很是深厚的印象。尤其是現在他們看著天女介紹著一位位文臣的一生,對於曆史和時間的無情和平等,更是深有感受。


    “因為一個人,就讓一個姓氏與眾不同嗎?”劉徹眼中出現了好奇,“‘有一諸葛,已可使三國照耀後世,一如兩漢’……這位錢穆先生,還真是把人抬得很高。”


    有了這位諸葛丞相,三國時期便也能像兩漢一樣在曆史上留下光輝燦爛的一頁嗎?


    那麽兩漢究竟是有著怎麽的光輝,三國又是哪三國,這位諸葛丞相又是怎麽的賢臣能人,能夠讓著三國在後世留下這樣高的評價呢?


    對於劉漢王朝,劉徹一直是驕傲的,像是玉不識的誇讚,他就知道漢朝差不了。也正因為這樣,他對三國和諸葛亮就能好奇了。


    【《三國演義》是本曆史小說,從它來看,諸葛亮是一位神人;當然,其實從曆史來看,諸葛亮或許不夠完美和神奇,但他也確實很偉大。


    至於這一點,我們還應該從“三國”開始介紹。當然,這段曆史也很是有趣和複雜,細致地講下來也太耗時了,我這裏就隻是簡單的介紹一下——


    三國,是哪三國呢?——當然是魏、蜀、吳,當時的天下是由這三個勢力所分割、占據。


    其實對於三國時期開始的時間,研究曆史的學者有著不同的見解,一般有著狹義及廣義之分。其中狹義的“三國”是從公元220年曹丕逼東漢漢獻帝禪讓,建國曹魏,使東漢滅亡開始,而廣義的“三國”則是184年黃巾之亂開始。】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在東漢末年,因為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加上天災不斷,使得東漢政權慢慢衰落下去。一直到了漢靈帝中平元年,也就是剛剛提到的公元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


    當然,三國建立之前,也有著各樣的政權建立和覆滅,後麵才慢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麵。


    ——這裏我插一個他們的結局,現在大家對於三國的遺憾,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沒有一家最終奪得了天下,而是最後被司馬家竊奪了成果。隻是雖然最後司馬家奪得天下,然晉朝卻內亂頻發、治下混亂,政治的腐敗和社會動蕩,皆非百姓之福。


    對於司馬家隻想篡位,而非是誌在撥亂反正,是它在後世名聲不好的原因之一,也是構成大家極重的怨念的一部分。】


    看到這裏,劉徹臉上的好奇和笑容又再次慢慢消失。


    三國,原來跟是在漢朝的後麵嗎?


    不過對於這段內容,笑容消失的也不僅僅隻是他——


    三國時期。


    大家對於天女提到的“司馬家”,是一猜就能猜到是誰。


    “竊奪成果”,這個說法可是有些重了,那麽這究竟是天女的心情不好猜說的重了,還是真的事實如此呢?


    曹丕更是氣極,本就不好的身體狀態更是被這消息氣的雪上加霜。


    這晉朝是怎麽來的,還不是篡魏得來的,曹丕真的是一想到晉朝,就忍不住有些怒急攻心。


    當初父親真的沒有看錯他,司馬家不是甘為臣下之輩。


    他沒有在意當時曹操是評價司馬懿有“狼顧之相”,他現在對於整個司馬家都是遷怒的狀態,畢竟沒有家族背後的支持,單單一個司馬懿也難以成事,他們能夠成功,一定是整個家族都出力的。


    “咳,立刻扣下司馬家。若有反抗,立即斬殺!”他的聲音發了狠。


    他雖然對能夠扣下司馬家的人不抱以很大的希望,但也還是下了這樣的決定。


    這個天幕他們早就做過測試,尋常人等是看不見全部內容的,也不知道怎麽設置的,之前的詩詞是全天下開放,到了曆史這一部分,能夠看見天幕的範圍便已經縮小了。


    但他知道,司馬家也還是包含在內,所以這段內容,司馬家也能看見。


    事實也是如此,本就有著不好的預感的司馬懿,早早打點好了一切,這段內容剛起了個頭,就喚著剩下的人早早地走了。


    曹丕,不會對他們手下留情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螢火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螢火流並收藏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