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金印紫綬的繪卷4-李斯篇
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 作者:螢火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斯很知道嬴政的性格,在他的心裏,或許就是秦朝才是第一位。屏幕中的那個“他”,或許目的是好的,——當然也有他自己的私心,但最後的結果導向的反而是一個更壞的境地,——或許就是他私心作祟的後果吧,反正他是認為始皇陛下對他失了信任,或許還要受罰?
不過他一直低著頭,沒有看見嬴政的神色。
他對李斯或許是冷漠的,但現在他的怒火明顯是先衝著胡亥和趙高去的。
胡亥似乎知道了這次自己並不會有一個好結局,被帶進來時對上嬴政陰鷙暴怒的目光明顯瑟縮了一下。
嬴政尚且沒有說話,但來自父皇的壓迫感讓胡亥忍不住顫抖,他撲通一聲跪下,顫抖著求饒:“父皇,兒臣知錯了,兒臣隻是一時鬼迷心竅。”
哪怕天幕中的那些事情他尚且沒有做下,但他能夠得到幾分嬴政的偏寵,也不僅僅隻是因為他是少子,他對自己父皇的心思也是有著一定的揣摩的。
他知道這次他或許懸了,但依舊忍不住心存僥幸,隻要能活下來……
顯然,嬴政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不管是被他搞得一團糟的秦朝,戰戰兢兢的百官,還是遭受屠戮的兒女……他都不會允許胡亥繼續活著。
嬴政站起身,踱步來到他們麵前,居高臨下地看了一眼雖然強撐著、但依舊顫抖不斷的胡亥和趙高,說道:“朕的大秦,不容許有此等居心叵測之人。”
一同進來、但沒有得到嬴政眼神的扶蘇和安靜跪趴在旁邊的李斯都忍不住悄悄抬眼。其餘百官更是冷眼看著胡亥和趙高的下場。
麵對趙高連聲的“冤枉”,嬴政不為所動,這些已知的危險,就應該及早除去:“若是饒你們一命,那又該如何向秦朝上下交代?!”
“胡亥,你動手之時有想過嗎?”
他怎麽會想過呢?他想的都是吃喝玩樂,想的是自己的快活,至於其他完全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啊。
胡亥有些詞窮,但他看著兩旁的侍衛在嬴政的示意下上前來擒住他們,還是大驚失色,掙紮著大喊:“父皇饒命!那不是兒臣做的呀!是趙高!”
看著嬴政冷漠的神色,忙不迭地改口:“兒臣願改過自新,兒臣定將全力輔佐兄長扶蘇治理大秦。”
嬴政聽後卻不為所動,侍衛們架著兩人,拖了出去。
雖然一開始趙高就知道此事無可轉圜,但真的讓他束手就擒也還是有些困難。
他被拖出去時,之前被嚇得麵如土色反而變得冷靜了不少,他深知今日難逃一劫,卻還妄圖挑撥離間:“陛下,公子扶蘇向來仁慈,若由他掌權,恐難以威懾天下。”
扶蘇反應了一下,怒視著他。
“陛下,秦朝的問題可不是單我一人造成的,胡亥公子也是受您的偏愛才生出了不該有的心思……”
嬴政坐迴王座,眼神冷峻,對趙高的話沒有任何反應:“拖下去,斬立決。”
兩人被拖了出去,趙高的聲音也在殿外戛然而止。
嬴政坐在王座上,掃視著朝堂眾人。而後,他把注意力放到了扶蘇和李斯身上。
“扶蘇。”
嬴政的聲音依舊是冷的,他雖然對趙高的話不以為意,但不代表他對扶蘇真的沒有意見。
扶蘇:“兒臣在。”他不敢抬頭,怕會看見嬴政失望的目光。
嬴政眼睛微微眯起,仁善嗎?還是單純的沒有腦子?
他又看了眼李斯,這也是個傻的。他怎麽沒發現,他的朝堂中還有這些一言難盡的“人才”在?
李斯……
嬴政也看著心煩,索性把兩人直接打包:“以後你就由李斯教導。”
“李斯,你……念及過往功勞,朕給你一次機會。等你什麽時候教好了扶蘇,什麽時候免去你身上的責罰。”
他看迴扶蘇身上,懶得多說什麽,“就這樣吧。”
李斯忍不住抬頭,有些不敢相信他就這樣被輕輕放過了?教導公子扶蘇,在他看來,這都已經稱不上懲罰了……好吧,應該也算,他知道扶蘇也不得始皇喜歡。
不敢多做猶豫,李斯趕忙伏地謝恩。
但經此一事,殿中的氛圍還是有些微妙。
扶蘇和李斯也並沒有離開。畢竟現在玉不識對“李斯”的介紹還沒有結束,當事人自然是在場為佳。
良久,嬴政緩緩開口道:“此次也是天幕的警示,諸卿家,今日之事,爾等可有什麽話要說?”
眾臣麵麵相覷,不知道始皇陛下想要他們說些什麽。
蒙毅等人一直是緊跟著陛下的步伐,他沒有多做猶豫,直接了當地說道:“陛下聖明,處置奸佞,實乃大秦之幸。我等必不負陛下厚望,為秦朝萬世基業肝腦塗地。”
嗯,說的有點誇張了。
嬴政也一直知道蒙恬、蒙毅兄弟兩個對自己的支持,聽了這番話也沒有什麽異色,微微頷首。
許久,一位老臣出列,說道:“陛下,這天幕之事也是離奇,陛下當以史為鑒,整肅朝綱,但萬不可多做依仗。”
這時,另一位官員說道:“陛下,公子扶蘇生性純善,雖陛下擔憂其仁善過度,但若加以引導,必成大器。”
這句話一出,殿內又是一陣安靜。
——這是哪裏來的愣頭青,陛下不願意提,他還非要說?
一旁的扶蘇心中五味雜陳,既有感激同朝為官者的支持,又懼怕因說話再次觸怒父皇。
而李斯則暗自盤算著如何教導扶蘇。他深知扶蘇的性子,要讓他既有威嚴又不失仁善,並非易事。
嬴政也是沉默了一會兒,才說道:“但願如此。”
他對扶蘇的期望,也有一部分是因為他是長子。
但這一次他看著幼子胡亥也敢直接篡位——雖然是有著當時禦前的紅人趙高和當朝丞相李斯的支持,他也不禁想起自己剩下的兒女們。
他對他們的印象並不深,尤其是天下一統後,他的精力都轉移到了朝政上,對兒女的教導自己是疏忽了幾分。
這次天幕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讓他下定了要好好教導孩子的決心。
他們年紀也還小,也不知道好好教一教,能不能有成才的。還有扶蘇,他的性子也不知道李斯能掰過來多少。
不過他一直低著頭,沒有看見嬴政的神色。
他對李斯或許是冷漠的,但現在他的怒火明顯是先衝著胡亥和趙高去的。
胡亥似乎知道了這次自己並不會有一個好結局,被帶進來時對上嬴政陰鷙暴怒的目光明顯瑟縮了一下。
嬴政尚且沒有說話,但來自父皇的壓迫感讓胡亥忍不住顫抖,他撲通一聲跪下,顫抖著求饒:“父皇,兒臣知錯了,兒臣隻是一時鬼迷心竅。”
哪怕天幕中的那些事情他尚且沒有做下,但他能夠得到幾分嬴政的偏寵,也不僅僅隻是因為他是少子,他對自己父皇的心思也是有著一定的揣摩的。
他知道這次他或許懸了,但依舊忍不住心存僥幸,隻要能活下來……
顯然,嬴政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不管是被他搞得一團糟的秦朝,戰戰兢兢的百官,還是遭受屠戮的兒女……他都不會允許胡亥繼續活著。
嬴政站起身,踱步來到他們麵前,居高臨下地看了一眼雖然強撐著、但依舊顫抖不斷的胡亥和趙高,說道:“朕的大秦,不容許有此等居心叵測之人。”
一同進來、但沒有得到嬴政眼神的扶蘇和安靜跪趴在旁邊的李斯都忍不住悄悄抬眼。其餘百官更是冷眼看著胡亥和趙高的下場。
麵對趙高連聲的“冤枉”,嬴政不為所動,這些已知的危險,就應該及早除去:“若是饒你們一命,那又該如何向秦朝上下交代?!”
“胡亥,你動手之時有想過嗎?”
他怎麽會想過呢?他想的都是吃喝玩樂,想的是自己的快活,至於其他完全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啊。
胡亥有些詞窮,但他看著兩旁的侍衛在嬴政的示意下上前來擒住他們,還是大驚失色,掙紮著大喊:“父皇饒命!那不是兒臣做的呀!是趙高!”
看著嬴政冷漠的神色,忙不迭地改口:“兒臣願改過自新,兒臣定將全力輔佐兄長扶蘇治理大秦。”
嬴政聽後卻不為所動,侍衛們架著兩人,拖了出去。
雖然一開始趙高就知道此事無可轉圜,但真的讓他束手就擒也還是有些困難。
他被拖出去時,之前被嚇得麵如土色反而變得冷靜了不少,他深知今日難逃一劫,卻還妄圖挑撥離間:“陛下,公子扶蘇向來仁慈,若由他掌權,恐難以威懾天下。”
扶蘇反應了一下,怒視著他。
“陛下,秦朝的問題可不是單我一人造成的,胡亥公子也是受您的偏愛才生出了不該有的心思……”
嬴政坐迴王座,眼神冷峻,對趙高的話沒有任何反應:“拖下去,斬立決。”
兩人被拖了出去,趙高的聲音也在殿外戛然而止。
嬴政坐在王座上,掃視著朝堂眾人。而後,他把注意力放到了扶蘇和李斯身上。
“扶蘇。”
嬴政的聲音依舊是冷的,他雖然對趙高的話不以為意,但不代表他對扶蘇真的沒有意見。
扶蘇:“兒臣在。”他不敢抬頭,怕會看見嬴政失望的目光。
嬴政眼睛微微眯起,仁善嗎?還是單純的沒有腦子?
他又看了眼李斯,這也是個傻的。他怎麽沒發現,他的朝堂中還有這些一言難盡的“人才”在?
李斯……
嬴政也看著心煩,索性把兩人直接打包:“以後你就由李斯教導。”
“李斯,你……念及過往功勞,朕給你一次機會。等你什麽時候教好了扶蘇,什麽時候免去你身上的責罰。”
他看迴扶蘇身上,懶得多說什麽,“就這樣吧。”
李斯忍不住抬頭,有些不敢相信他就這樣被輕輕放過了?教導公子扶蘇,在他看來,這都已經稱不上懲罰了……好吧,應該也算,他知道扶蘇也不得始皇喜歡。
不敢多做猶豫,李斯趕忙伏地謝恩。
但經此一事,殿中的氛圍還是有些微妙。
扶蘇和李斯也並沒有離開。畢竟現在玉不識對“李斯”的介紹還沒有結束,當事人自然是在場為佳。
良久,嬴政緩緩開口道:“此次也是天幕的警示,諸卿家,今日之事,爾等可有什麽話要說?”
眾臣麵麵相覷,不知道始皇陛下想要他們說些什麽。
蒙毅等人一直是緊跟著陛下的步伐,他沒有多做猶豫,直接了當地說道:“陛下聖明,處置奸佞,實乃大秦之幸。我等必不負陛下厚望,為秦朝萬世基業肝腦塗地。”
嗯,說的有點誇張了。
嬴政也一直知道蒙恬、蒙毅兄弟兩個對自己的支持,聽了這番話也沒有什麽異色,微微頷首。
許久,一位老臣出列,說道:“陛下,這天幕之事也是離奇,陛下當以史為鑒,整肅朝綱,但萬不可多做依仗。”
這時,另一位官員說道:“陛下,公子扶蘇生性純善,雖陛下擔憂其仁善過度,但若加以引導,必成大器。”
這句話一出,殿內又是一陣安靜。
——這是哪裏來的愣頭青,陛下不願意提,他還非要說?
一旁的扶蘇心中五味雜陳,既有感激同朝為官者的支持,又懼怕因說話再次觸怒父皇。
而李斯則暗自盤算著如何教導扶蘇。他深知扶蘇的性子,要讓他既有威嚴又不失仁善,並非易事。
嬴政也是沉默了一會兒,才說道:“但願如此。”
他對扶蘇的期望,也有一部分是因為他是長子。
但這一次他看著幼子胡亥也敢直接篡位——雖然是有著當時禦前的紅人趙高和當朝丞相李斯的支持,他也不禁想起自己剩下的兒女們。
他對他們的印象並不深,尤其是天下一統後,他的精力都轉移到了朝政上,對兒女的教導自己是疏忽了幾分。
這次天幕暴露出來的問題,也讓他下定了要好好教導孩子的決心。
他們年紀也還小,也不知道好好教一教,能不能有成才的。還有扶蘇,他的性子也不知道李斯能掰過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