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些想法也都是想想罷了,現在他們的注意力還是集中在天幕上。


    現在北伐形勢一片大好,他們也有精力來研究這些東西。


    而玉不識話是這樣說的,但講的卻是重新出現的剛剛的那三幅圖畫。


    【這三幅圖,內容指向的很明顯吧?


    十四到十六世紀,是大航海的時代。這個時候,不論是我國還是歐洲,都正式開始了對海洋的探索。


    鄭和起下西洋,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麥哲倫環球航行都是在這個時間。


    可以說,我們在這個時候是領先歐洲一步的,隻是到了後麵他們後來居上了。


    為什麽呢?】


    【相比於永樂大帝派鄭和下西洋,歐洲的航海探險,本質上就是擴張和掠奪。


    從15世紀開始,歐洲的各個國家就開始通過海上探險和軍事征服,在全球範圍內開始了殖民擴張與掠奪。隨著新航路的開辟,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吉利和法蘭西等國家輪番登場。】


    隨著玉不識的講解,世界地圖在天幕上徐徐展開,她話中提到的國家也一一在上麵被標注出來。


    這個畫麵一出,各個朝代都激動了。


    “這是什麽?快快記下!”


    一旁記錄天幕內容的小吏們,刻刀、毛筆等都要舞出殘影來了。


    這東西一看就很重要,加上各自的帝王都在強調,當然不跟分心,各顯神通在畫帛、紙張上記下。


    最先映入他們眼簾的,不是被標注出來的國家,而是位於中心、蔚藍海洋旁的那片土地。


    他們既為這幅清晰而龐大的地圖而驚歎,又為自家朝代的疆域在上麵隻有很小一部分而感到有些歎息和不滿。


    劉徹這次直接拉近了水幕,在上麵比比劃劃了起來。


    “這就是後世的華夏疆域?”


    “怎麽好像少了一些?”


    諸位大臣在劉徹的示意下也都圍了上來。


    “這裏的蒙古國、朝鮮、韓國等國,怎麽都分出去了?”


    “原來東越、南越也都收複迴來了,還有滇國和西羌……”


    眾人把這幅地圖上的國家一一看過,低聲交流著各自的看法。


    “……算了,等會兒在研究,先看看天女標注的內容。”


    “怎麽這麽小?”


    他們原以為自己的疆域已經稱不上大了,畢竟作對比的是亞洲這樣廣闊的土地,結果被標注出來的什麽葡萄牙、荷蘭、英吉利等國更小。


    他們轉念一想,也就明白了為什麽他們想要出海。


    “位置就這麽一點大,尚且不如我一郡之地,確實想要擴張就得往外。”


    這裏麵還有島國,四麵環海,不管去哪裏都要出海。


    “我倒是在意天女所說的‘掠奪和擴張’。這是什麽意思?和我們不同?天女提到的‘鄭和七下西洋’又是為了什麽?”


    隨著玉不識的講解,被殖民的土地也漸漸插上代表那些國家的小旗子。


    眾人是越看越沉默。


    【首先是葡萄牙,它是世界曆史上第一個全球性的殖民帝國,同時也是歐洲建立得最早,且持續時間最長的殖民帝國。15世紀,葡萄牙開始對大西洋進行探險,到了大約16世紀,葡萄牙的國力達到了最頂峰,被其殖民的國家遍及全球各地,南美洲的巴西、非洲各國、亞洲澳門等等。


    緊接其後的是西班牙,它同為歐洲環球探險和殖民擴張的先驅,同時也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16世紀到17世紀是西班牙的黃金時期,它曾在世界各地建立了許多殖民地,主要集中在中南美洲等地。】


    【然後是繼葡萄牙和西班牙之後,歐洲又一殖民霸主的荷蘭。它憑借先進的航海技術和對外貿易,曾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殖民帝國,其對外貿易占到了全球的一半以上,更有“海上馬車夫”之稱即商船數量接近全球總數的四分之三。


    英法等國也不甘後人,在全球殖民體係的地位和麵積中你爭我奪。


    其中的英吉利是近代最大的殖民國家,被其殖民的國家遍及世界各地,曾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超級強國,和當之無愧的“日不落帝國”。】


    他們沉默地看著水幕上的地圖,標注出現又消失,不斷地變化著顏色,代表著它們不同的歸屬。


    良久,劉徹緩緩開口:“這天女口中的海外諸國,如此熱衷於掠奪與擴張,實非正道。”


    不過話雖這樣說,但看著這樣麵積加上後完全不弱於他大漢疆域甚至遠遠超出的麵積,還是有點點羨慕的。


    不願居於人後、對自己很自信、武德也很充沛的劉徹仔細端詳過後,忽然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能不能做到?”


    “什麽?”


    眾大臣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他們是不是聽到了什麽不了得的東西?


    劉徹一派淡定:“學他們這樣出海占地啊?這個時候,後世這些地方應該都是沒什麽人的吧?占下來不就都是我大漢的疆域了嗎?”


    眾人大驚,連番勸阻。


    “陛下,就先說想要出海,得先有船吧?我們還建造不起‘鄭和’那樣的船呢?不然也太過危險了。”


    “陛下,這些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的,總得先有個章程。不說別的,打下來後,治理就是個問題啊 離我們太遠了。”


    “而且這些地方現在是個什麽情況都不知道,貿然上去,恐有不妥啊。”


    各種各樣的理由,總之,不管怎麽說,先勸下一時上頭的陛下再說。


    ——雖然看著這張地圖,他們也是有點心動的啦,但有什麽想法,總得先有個幾分把握再談以後吧?


    一時上頭要不得啊!


    李世民看著這張地圖也是神色莫測。


    “殖民擴張和掠奪……”他咂摸一番,思索道,“這一聽就不是什麽好詞。”


    在場的,也多是學習儒家經典的,武將們臉上有些躍躍欲試的神色,但文官們都有些不讚同。


    他們不是反對擴張,而是現今對打仗一事也是不怎麽支持的。


    還是那句話,他們對陛下對朝中武將的實力當然很自信,但擴張容易,治理卻難。加上陛下的心思也很明顯,想要以民為重,現在也就不可能真的動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螢火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螢火流並收藏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