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的想法一閃而過,他的注意力仍舊集中在水幕之上。


    【到了晉代,大約公元3世紀左右,隨著紙張和墨水的問世,印章開始流行。


    到了4世紀,道教想出法子將印章放大,以便用於印製文字較多的符咒。


    ——看出來了吧?這實際上是一種通過蓋章方式實現的文字印刷方法。


    與此同時,石碑拓印技術也在不斷進步。結合印章和拓印的特點,將印章擴大成一個版麵,蘸上墨水,模仿拓印過程,將紙張鋪在版麵上進行印刷,這就是雕版印刷術的起源。】


    【根據目前所能發現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實物,是華夏敦煌發現的唐代雕版印刷的《金剛經》。通過它所注的雕版日期確認其是公元868年的印刷品。


    考慮到雕版印刷術從發明到完善應用應該經過不少的時間,因此,專家們經過討論和考證,大致認為雕版印刷術的誕生年代大約是在公元7世紀前期的唐朝初年。


    北宋時期沈括在他的《夢溪筆談》中記載:“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也是一個佐證。】


    李世民是真的開心了。


    “所以,現在應該是有雕版印刷了?”


    現在不就是唐朝初年嘛!加上天幕中的動畫,想來應該很快就能把印刷術推行落實下去。


    加上前麵介紹過的造紙術,文印結合,就是推行文化的一大利器。


    他看著水幕中清晰的畫麵,略微出神地想著。


    不管是各人眼前的水幕,還是外麵的天幕,此刻伴隨著玉不識的講解,播放著的是印刷術的製作流程。之前分開兩屏的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早就合而為一,最先完整展示的就是雕版印刷的步驟。


    最先映入眼簾的,就是勻墨,“唰唰”的聲音規律而有節奏感,然後是一張張白紙拓印其上,待揭下來時便已是滿滿的文字了。


    狹小的房間內,一張張白紙漸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疊疊印滿文字的紙張,然後是一本本裝訂成冊的書籍。


    李世民眼中滿是羨慕和渴望,可以說,他就沒有少過這兩種情緒。


    李世民按看著看著,捺不住心中的激動,開口道:“朕定要將此技術盡快在大唐推廣開來。”


    旁邊的大臣們一邊附和他們的陛下的想法,一邊查漏補缺:“這是好事,陛下聖明!隻是陛下也當莫急,天女尚未講完,想來這天幕之中應當還有更多的驚喜。”


    “也是,不過也先記下來。”


    玉不識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她繼續著她對印刷術的介紹。


    【到了隋唐時期,隨著佛教的興旺和科舉製度的確立,佛教徒和科舉士子越來越多,對書本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僅僅靠抄寫已經無法滿足當時的所需,效率低、易錯漏,大家目標一致地開始尋找新的方法來取代人工抄寫。


    這個時候,從印章和石碑拓片中汲取的靈感使得雕版印刷技術應運而生,這也使得書籍的出版實現了一次量的飛躍。


    ——這就是雕版印刷的起源和發展過程了。】


    【但是人們也並不會僅僅滿足於雕版印刷,畢竟這種印刷技術雖然簡單方便,也比人工抄寫效率高,但在文化傳播的需求的推動下,人們又開始轉動腦筋,想會不會有更加省力方便高效率的方法呢?】


    【這就涉及到我國印刷術的發展史了——


    古代印刷術的發展史主要包括雕版印刷術、活字印刷術、套版彩色印刷術等多個階段。


    也是我接下來要介紹的部分。】


    “其實這一部分沒有很難,看天幕上那會動的圖畫就能了解個大概。”


    對於印刷術的出現,文人士子們都是欣喜的。


    其實印刷術的出現,對他們來說也是好事一件。隻是受限於眾多珍貴的書籍孤本依舊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他們學會了其實也用處不大。可能也就是對於書店來說,這印刷術會對他們生產和販賣通俗小說增添助力。


    “方法是會了,就是沒有書啊。”


    現在流通的書籍,都是最基礎的內容,其他的,都要靠他們去結交人脈、去討教夫子,去學、去借。


    “要是大家都能把珍藏都拿出來印刷就好了。”一個年輕的書生喃喃出聲。


    一起看天幕的交好的同窗們聽了這話,都是紛紛歎氣。


    他們知道,這是很難的,或者說,完全就是不可能。


    “要是我們請願,可不可行?”


    “向誰?那些世家大族嗎?他們不會的。”


    “慎言!”


    書籍的蘊藏,也是他們的底蘊之一,怎麽可能輕易拿出來?


    此時的朝堂上,也在商討著這件事。


    世家子弟和寒門學子隱隱分成兩派,各自輸出著自己的觀點。


    武則天笑著看著他們的討論,平和的語氣下都是爭執。


    她是堅定地要打壓世家門閥的,隻是現在就要徹底壓下他們,也還是不夠的,還是需要徐徐圖之。


    科舉製度的改革隻是第一步,隻有科舉考試的科目和錄取人數的增加,讓更多的寒門子弟進入朝堂,才能打破門閥士族對官場的壟斷,才能給她更多的支持。


    造紙術和印刷術的出現正好給她帶來了不小的助力。


    這時,聽滿意了的武則天緩緩開口道:“好了,既然天女賜下造紙術和印刷術,那就應該盡快地推行下去。至於印的什麽……”


    眾人安靜下來,目光齊聚於她身上:“朕可下旨,凡獻出珍藏孤本以供印刷者,朕許以重賞。”


    此語一出,寒門學子們麵露喜色,而世家子弟則眉頭緊皺。


    她扯著天幕的大旗很是順溜,要是他們不想做,她也有的是辦法。


    當然,什麽重賞不重賞的,也許那些世家大族並不會在乎,但這也隻是表明她的態度,想來他們會有所掂量。


    眾世家子弟雖心中不滿,卻也不敢當麵違抗聖意。


    武則天當做沒看到他們各自的心思,當即就把這道命令傳了下去。


    正好這次直播還沒結束,他們也能有時間好好想想,接下來他們該怎麽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螢火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螢火流並收藏諸朝一起看直播:從詩詞到曆史最新章節